回復片名有汁源
從自身的觀影習慣來說,本人是不喜歡看紀錄片,專題片,人物傳記片的。我想大部分人也和我一樣,看紀錄片會昏昏欲睡,片長可能只有短短一個小時,卻硬生生看了好幾天才看完。除去上大學時因為專業原因必須要寫幾部紀錄片的影評之外,距離上一次看此類型影片也就是《我在故宮修文物》了。
吸引我觀看這部《薩利機長》,完全是因為湯姆漢克斯的名字。這位陪伴我幼年時光的阿甘先生,他的至理名言「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滋味。」直到今天依然影響每一個看過此片的人。《拯救大兵瑞恩》中,槍林彈雨下,鐵骨錚錚的硬漢也是他。十幾年過後,看他電影的人長大了,我們記憶裡的阿甘,也老了。
《薩利機長》根據真實事件改編,2009年1月15日,薩利(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飾)在全美航空1549號班擔任機長,飛機起飛兩分鐘後遭到飛鳥攻擊,兩架發動機全部熄火,薩利決定在哈德遜河上迫降,155人全數生還。這本應該是一件值得所有人慶賀的大事,但是專家們在事故發生之後對機長的應急措施保持質疑,他們認為當時薩利機長完全可以安全降落在機場,不需要冒險。於是對機長展開了調查,多方論證機長的措施是否正確。
薩利有著40年的飛行經驗,在這40年裡,薩利每一次的飛行都像是經歷一場冒險。你永遠不知道飛行時候會遇到什麼樣的突發狀況,行駛在幾萬英尺的高空,身為機長承擔的是飛機上每一個人的生命安全,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生命。
電影的敘述方式很特別,打亂了時間線,穿插了薩利機長做的夢境。這一次緊急迫降帶給薩利的內心煎熬是非常之重的。他會時不時的回想起當時千鈞一髮的局面,每次回憶薩利都會冒冷汗,畢竟他曾與死亡擦身而過。這樣的經歷,誰都不想遇到。
飛機上的每一名乘客,包括一起共事的夥伴,每一個人都對薩利的做法讚賞有加,無限感激。但是專家並不這樣認為。調查委員會認定薩利此次的緊急措施不合理,違反了飛行緊急處理裡的規定。並且專家通過計算機的計算得出完全可以降落在機場的方案。很顯然薩利和同事不認同這樣的說法。
薩利講述自己是有著豐富經驗的飛行員。但專家更願意相信機器。這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問題,我們是選擇相信經驗,還是選擇相信電腦數據?
平時對於熟練某一項技能的人,我們親切的稱呼為「老司機」。學過駕照的朋友都知道教練開車那叫一個勇猛,但是教練就一定能保證判斷完全準確麼?薩利機長選擇在河上迫降,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決定,空中短短的幾十秒,生死攸關,考研薩利的不僅僅是應急能力,更多的是從心理上如何戰勝恐懼。沒有人不怕死,薩利也是一樣。
這次事故對薩利影響非常大。在做出決定的瞬間,薩利並沒有完全的把握。他賭上了所有,拼死一搏。誰也不清楚迫降到河上會不會發生爆炸,誰也沒有遇到如此突發的情況。當機上所有人離開飛機,坐上救生艇的時候,薩利意味深長的看著駕駛艙,他明白,也許這是最後一別。
如果電影僅僅從薩利機長一人角度去拍攝,故事會冗長乏味。為了避免這個問題,電影從多人視角還原事件本身。比如說沒有上飛機的市民,通過電視報導了解這次事故,他們把薩利當成英雄。酒吧老闆還以薩利的名字推出了新酒。
還有上飛機前一對父子。兒子有些嫌棄自己的老爹腿腳不靈活,走路慢,差點錯過航班。當災難發生,父子倆意識到活著是多麼的幸運,父親第一時間找兒子是否成功脫險,兒子也明白親情多麼寶貴。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每一個人都重新審視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們都是萬千生靈當中最渺小的存在,面對生死,我們都會手足無措,唯有珍惜當下,才不留遺憾。
調查這起事故的專家們,企圖用精準的數字批判薩利機長的做法。面對媒體,專家團的「圍攻」,薩利很淡定的說道。
機器是按照程序執行任務的,可是駕駛飛機的是人。如果要追究人的責任,為什麼調查時候不考慮人為因素。人在突發事件前是有反應時間的,即使是短暫的幾秒鐘,對於飛機已經飛行了很遠的距離。在模擬飛機實驗裡,並沒有預留出人反應的時間,這個結果自然是不準確的。薩利的一番話,讓這些專家啞口無言。確實,如果加上反應時間,薩利機長的做法完全正確,是唯一可以把損害降到最低的措施。
機器和經驗,我們究竟應該依賴於哪一方?其實,我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我們說美國人總愛拍個人英雄主義題材的電影。無論是漫威一眾漫畫英雄,還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故事的最後,總會有一個「英雄'排除萬難,解救人們於水火之中。這類型的電影之所以經久不衰,因為每一個人心裡都曾有一個「英雄夢」。想像著自己拯救全世界也好,或者自己身處危難時有一位救世主出現也好,我們憧憬著,渴望著,這是困苦生活裡最讓人感到希望的事情,是我們面對困難唯一堅持下去的信仰所在。
不同於科幻片中才有的英雄,薩利機長就是我們身邊的人。所以當危機完美化解之後,薩利就成為了全美國人心中的「英雄」。他們太渴望在暗淡無光的生活裡看到曙光,而薩利就是這一切光亮的來源。
專家說我們測試,採訪,結果的方程式裡少了薩利這個「未知數」,忽略了「未知數」自身帶來的無限可能性。而薩利卻說,參與這場救援的每一個人,每一位乘客,每一位工作人員,才是這個「未知數」。乘客聽從救援指揮,救援隊有條不紊的開展行動,每一位工作人員恪盡職守,奮鬥在第一線,正是大家每一個人的努力,才把損失降到最低,才可以保證155條生命安全,才使得整場救援行動僅僅耗時24分鐘。
電影的最後,真正的薩利機長還有當時飛機上的乘客都出現在了畫面中。機長說:「因為2009年1月15日的經歷,我確信我們的心靈將會永遠相通。」這個被載入史冊的日子,把這群陌生人聚集在一起,將他們的心緊緊相連,人們成就了薩利機長這位英雄,也成就了勇敢無畏的自己。
155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是一個奇蹟。而奇蹟是大家創造的,每一個人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