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冷靜下來的十三爺太可怕了,看他如何去掉年羹堯這顆毒瘤

2021-01-18 網易

2020-12-16 17:05:13 來源: 育兒胎教知識普及

舉報

  年輕很容易搭上氣盛,我們都經歷過青春期,記得那時候神經很敏感,特別容易引起情緒的波動。當時覺得很神氣,認為自己那是有性格,不氣盛叫年輕人嗎?後來才慢慢想明白,愛衝動算什麼性格,真正遇事能冷靜下來的人才可怕。老十三年輕的時候,人送外號拼命十三郎,敢闖敢拼,應該是夠有性格了。可這種性格在他的生存環境中卻是絕對的弱勢群體。不是說這種性格不好,而是這種性格特別容易被人陷害。康熙就是怕他被人陷害,才圈禁了他十年。有了這十年的教訓之後,老十三變得沉穩冷靜。以前有性格的時候,只覺得老十三性子直,沒什麼頭腦。後來他冷靜下來才發現,原來這也是個精明到可怕的人。我們看看他是如何奪走年羹堯兵權的就清楚了。

  

  年羹堯時任徵西大將軍兼陝甘總督,手裡有十幾萬大軍不說,還有陝甘兩省做後援供應,儼然就是一個「西北王」。本來他以為打了一場勝仗以後,雍正會賞他個王爺噹噹,讓他成為名正言順的西北王。可最終,願望落空了。當然,雍正給他的賞賜也不少,但離王爺總還差一截。不給王爺當,年羹堯就已經夠失望了,誰知雍正還派了一個死對頭孫嘉誠來西北監視他。這年羹堯哪能忍,他囂張跋扈慣了,結果一刀把孫嘉誠給殺了。這件事成了壓垮雍正性子的最後一根稻草,他決定奪取年羹堯手裡的兵權。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客觀條件上來講,年羹堯手裡既有兵又有後援,完全有造反的可能。而且大家也都見識過年羹堯治兵的手段,連雍正說的話都不管用,只有他年大將軍開口,將士才聽令。這樣看來,要想奪他的兵權確實很難,必須做好周密的計劃,否則稍有不慎,就會逼反了他。

  

  那老十三是怎麼布置的呢?他派出三個密使,一個去找嶽鍾琪將軍,讓他做好接替大將軍職位的準備。另一個去找伊興阿將軍,讓他密切關注年羹堯的動態。伊興阿是雍正放在年羹堯身邊的密探。還有一個就是圖裡琛,這是任務最重的一個,他要成功讓嶽鍾琪坐到大將軍的位置,還要讓年羹堯乖乖受處分。聽上去這一步很難,但是有了前面兩步之後,變得有可能了。等到年羹堯不在中軍行轅的時候,圖裡琛宣布上諭,任命嶽鍾琪為新任大將軍,而對年羹堯的核心部下採取升職的做法,就是把他們都升了官,去別的地方當將軍,這是一步好棋。人一般都是在受壓迫的時候才會有牴觸情緒,就像以前鬧起義的農民,都是沒飯吃了才起義,如果都安居樂業的,誰都不會鬧騰。現在年羹堯的這幾個都統不但沒有受壓迫,反而得到了提拔,他們自然更樂意接受。這樣就把年羹堯的勢力都瓦解了。可如果認定他們是年羹堯的人就對他們打壓,那就壞了。那樣會促使他們抱成一團來對抗朝廷。前者是安撫,後者是打擊,效果不言而喻。所以當我們面對敵對勢力的時候,不能光想著一味的打擊,要懂得分化,瓦解他們的勢力,花最小的力氣達到最大的效果,把支撐他的柱子都給拔去了,他還能站穩嗎?

  

  等到年羹堯得到消息匆忙趕回來的時候,已經物是人非。自己經常坐的位子上,現在坐著嶽鍾琪,幾個得力手下也都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幾張新面孔。他知道大勢已去,只能接受現實。老十三的部署能成功,主要是因為,第一,有心算無心,趁著年羹堯不備的時候採取措施,等他反應過來已經無力反抗了。第二,架空年羹堯的方法高明,兵不血刃才是高級鬥爭,安撫更容易讓敵方不攻自破。第三,就是對年羹堯的處理,沒有把他一擼到底,而是從徵西將軍調為杭州將軍,對他來說損失不是太大,對於一些不值當的去較真的損失,一般情況人們也就得過且過了。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會把一個比較難做的大動作分解成若干個小動作,小動作對方不較真,做來做去就成了大動作。這就是老十三的手段,冷靜下來的他是不是很可怕?還有一點,就是他用的這個圖裡琛很合適,能軟能硬,可以應付大場面。

  

  他對年羹堯態度的拿捏就很精準,該笑的時候笑,該嚴肅的時候嚴肅。笑的時候代表自己的態度,嚴肅的時候代表朝廷的態度,公私分明,讓年羹堯在冰冷的現實中感到一絲溫暖,也不能把怨恨記在圖裡琛的頭上,這是高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一起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最終的地位有多高?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在軍中的威望為何如此之高?《雍正王朝》中,十三爺最終的地位有多高?
  •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在軍中的威望為何如此之高?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在軍中的威望為何如此之高?《雍正王朝》中,十三爺最終的地位有多高?《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清宮影視劇,其中的許多細節及人物刻畫都十分生動真實,引人入勝,是我國影視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在整部電視劇中,許多人物的刻畫都深入人心,惟妙惟肖,以至於許多人看了一遍又一遍,看過後直接將其中人物的形象刻在了心中。
  •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屠殺江夏鎮背後的陰謀權術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暴力屠殺江夏鎮七百餘口人,一夜之間讓大清最富有的鎮夷為平地,製造了《雍正王朝》中最殘忍、最泯滅人性的大案。 在這背後是幾個皇子爭奪王位的陰謀算計,也是康熙精湛帝王術的完美體現。很多觀眾都有疑問年羹堯為什麼要屠殺江夏鎮?康熙為什麼不處罰年羹堯反而給他升官呢?
  • 《雍正王朝》劇中張五哥為什麼選擇給十三爺守墓而不願做侍衛?
    所以這兩位有情有義的漢子相交是肝膽相照,所以從這方面說張五哥去給十三爺守陵完全不是問題。當然理由並非如此的簡單,下面我們做一下簡單的敘述。首先小編不提倡陰謀論,張五哥沒有那麼複雜。也許一些小心思是有的,但是如果說張五哥要經過多麼複雜或者激烈的思想鬥爭才去守陵那是瞎說。小編覺得張五哥給十三爺去守陵有以下幾個原因:1、報答十三爺的救命和提拔之恩。2、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 雍正王朝:孫嘉誠明知雍正派他到年羹堯處是送死,為何欣然前往?
    在這裡還是老生常談的說一次哈,本分析文章只談劇不說史,並非是將電視劇當成正史來說,一切分析只是基於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劇情而分析的。一、雍正為什麼派孫嘉誠到西北年羹堯處呢,孫嘉誠想做龍逢比幹是個關鍵孫嘉誠在雍正王朝之中可謂是個奇人,他是一個清官,更是一個諍臣,是當時清流的領袖。可謂是懟天懟地的存在,不只是與本部堂官廝打,更是頂撞過雍正、老八、不可一世的年羹堯。
  • 雍正王朝:潛伏多年的野心家嶽鍾琪,他為什麼能一舉幹掉年羹堯?
    為什麼《雍正王朝》自首播以來,已經經過了二十年,至今還能讓人津津樂道,除了故事性強之外,裡面還蘊含著大量做人做事的道理。甚至有些人把它當成了職場教科書,學會了這裡面的權謀,升職加薪不再是夢想。說了好多期大人物,今天我們來講一個不大不小的人物,他就是曾經年羹堯手下的將領嶽鍾琪。
  • 在《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十三爺在軍隊中有著很高的威望?
    導讀:在《雍正王朝》中,十三阿哥胤祥是忠肝義膽的「俠王」,十三爺之所以在軍隊裡有很高的威望,這與他的經歷和性格是分不開的,他敢於在別人有難時仗義執言,他體恤下情,能和底下人打成一片。所以,當他遇到難處時別人都很願意幫助他,他仗義執言性格讓他吃過虧,也最後成就了他。
  • 十三爺臨死前向雍正提出三條請求,雍正有一條死活不答應
    《雍正王朝》是清宮戲中最經典的一部,裡面圍繞著康熙兒子如何爭奪帝位,最後雍正皇帝在十三爺和鄔思道的幫助下登上了帝位。
  • 再看《雍正王朝》:五個風姿綽約的女人
    在太子復位後又成為多餘之人,被俠肝義膽的十三爺救下,卻又成為八爺黨威脅雍正的把柄。然而王掞早已看穿了一切,作為一代大儒,以仁義立身的老夫子,臨死所做的最後一件「正確的事」,卻是勸殺一個我見猶憐的弱女子,難道聖人教他的忠恕之道也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原來這所謂仁義,所謂忠恕,都是給權力鬥爭遮羞的。從宮鬥劇到歷史正劇,編劇和導演只是換了個講故事的角度,就讓我們對人物的態度徹底變了。
  • 《雍正王朝》十三爺這個舉動拯救了大清150年,很多人沒看出來!
    在歷史劇《雍正王朝》裡,十三爺允祥是義薄雲天的拼命十三郎,在雍正繼位後,盡心輔佐,使得雍正一朝為後來的乾隆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雍正王朝》中,康熙囚禁十三爺,並不是為了保護他
    《雍正王朝》是一部大型古裝連續劇,講述了康熙晚年諸皇子,為爭奪皇位而展開激烈鬥爭的故事。《雍正王朝》於1999年在中央電視臺首播,一開播就獲得了廣泛的關注,最高收視率甚至達到了16.7%,在當時用萬人空巷形容這部電視劇的影響力,都不算誇張。
  • 雍正王朝,四爺是如何設計坑了十四爺的
    在《雍正王朝》中,四爺與十四爺,雖然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但是兩個人一直都是面和心不和。逮到機會就是你坑我,我坑你,一點都不像是親生的兄弟。這不,四爺就又在暗戳戳的坑十四爺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件事,還要從西北突如其來的一場戰事開始說起。西北地區,在古代一直都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 《雍正王朝》十三阿哥胤祥給鄔思道送行,為什麼說對不起他?
    可是就在他當上皇帝的當天,一直輔佐他爭奪皇位的鄔思道卻提出了半隱,從兩個人當晚的鬥智鬥勇中,可以看出鄔思道絕頂聰明,終於說服了雍正帝,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是值得思考的是,明明是鄔思道自己提出來的半隱,為什麼十三阿哥胤祥跟他說對不起他呢?《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提出要半隱,為什麼十三阿哥說對不起他?
  • 歷史劇《雍正王朝》為何被稱為神劇?這10個細節太經典
    主要人物則有讓人捉摸不透的康熙,幹實事的雍正,好賢明的八爺,俠王十三爺,睿智的鄔先生,大智慧的張廷玉,跋扈的年羹堯,反水的隆科多,酷吏田文鏡,江湖氣的李衛,有腦子的圖裡琛,軍功卓越的十四爺,先見之明的佟國維等等,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非常豐滿,每個角色都栩栩如生,讓人記憶猶新。《雍正王朝》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經典好劇,有很多劇情都值得一一回味。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達到了3個目的,也埋下滅亡的禍根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雍正王朝》,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在《雍正王朝》中,任伯安與欽犯劉八女躲在江夏鎮,仗著自己手中的《百官行述》,與太子胤礽討價還價。這《百官行述》可是一個大殺器,乃是任伯安在吏部任職時,偷偷記錄的朝中百官的隱私把柄。可以想像,《百官行述》無論掌握在誰手中,都可以用來禍亂朝綱!
  • 雍正登基後要對十三爺下手,幸得鄔思道提醒,十三爺方能逃過一劫
    所以,在雍正坐上龍椅之後,鄔思道便向雍正辭行,並為了讓雍正對他放下提防,稱皇上有任何問題仍可隨時找他,他定當如同以往那般盡心盡力。鄔思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雍正也不能翻臉不認人,只好順著臺階下放了鄔思道。而十三爺似乎也猜到了自己四哥的心思,但對於鄔思道,他心裡更多的還是感情與惺惺相惜。故此,十三爺特來為鄔思道送行(這可以理解為十三爺在保護鄔思道)。
  • 雍正王朝:江夏鎮血案,年羹堯觸了雍正的底線
    江夏鎮一案,年羹堯不經四爺點頭首肯,便殺了數百口人。這一段情節看起來年羹堯魯莽專斷,實際上自有他的一番考量。年羹堯當時接受到的任務簡明扼要——拿到「百官行述」。至於怎麼拿,必要的時候用什麼手段,四爺並沒有明確指出。從這一點看,四爺對百官行述其實是志在必得的,一時間也管不上付出什麼代價了,年羹堯懂他的急迫,他也打著自己的算盤。
  • 雍正王朝30:鄔先生一出計謀,年羹堯立即打出勝仗,將軍凱旋而歸
    大家好十月今天接著給大家講述雍正王朝的故事,在上一回中我們說到年羹堯催糧餉將河南的糧道殺掉。田文鏡需要再次給年羹堯運糧,但是沒有人敢去押運。最後鄔先生毛遂自薦他去完成這次任務,我們今天接著看鄔先生見到年羹堯會發生什麼。
  • 年羹堯被賜死後,他的家人結局如何?雍正的處理很微妙
    雍正三年二月,當時天相上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這在古代是所謂的祥瑞,於是大臣們紛紛給雍正道賀,年羹堯也自然要上表道賀的,但是他一時粗心將賀文中的「朝乾夕惕」誤寫為「夕惕朝乾」。正愁沒有藉口的雍正馬上抓住這個把柄,他說年羹堯本來不是一個辦事粗心的人,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個字「歸之於朕耳」,指出年羹堯有不滿之心,雍正趁機更換了四川和陝西的年羹堯親信,到了同年四月,又解除年羹堯川陝總督職,命他交出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
  • 《雍正王朝》鄔思道對十三爺韜光養晦的勸解為什麼沒起到作用?
    在《雍正王朝》中,當四爺胤禛成功殺出重圍晉升成雍正皇帝後,作為他曾經的智囊鄔思道也馬上脫身出走了,就在他出走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前來送行,當時鄔思道就勸解十三爺胤祥一定要拼死辭掉鐵帽子王,同時要記得韜光養晦,不能太露鋒芒,這樣才能保的一生平安。但從後面的劇情我們知道鄔思道的勸解沒有起到作用,反而出現了反效果,這到底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