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唱片的野孩子,居然是他們!

2021-02-09 廣州金曲音樂廣播


又是一個周日的晚間,歡迎鎖定 WOW FM102.7 廣州汽車音樂電臺「中央車站音樂現場」,歡迎大家在清明節小長假第一天的傍晚收聽我的節目,我是DJ榮榕!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這張專輯,是滾石音樂在1999年發行的,野孩子的第一張創作專輯《感覺不到你》。

聽到野孩子這個名字可能大家很陌生,野孩子是來自大陸的一個組合,而且他們還有另外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我在這裡先賣個關子,他們到底是誰?讓接下來的歌曲來揭曉答案吧。

答案揭曉了,當年的野孩子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羽泉,而這張《感覺不到你》就是羽泉在國內發行的第一張專輯《最美》的海外版。羽泉可由陳羽凡和胡海泉於1998年6月組成,次年籤約滾石唱片(中國)公司,推出首張創作專輯《最美》,依靠其出色的唱功與和聲以及原創作品的流行潛質迅速走紅。

在這張專輯中,同是流行音樂幕後製作出身的陳羽凡和胡海泉包攬了幾乎全部詞曲創作,並擔當了其中四首作品的編曲和製作。他們的每一首歌都是對生活、對人生的真實體驗,用自己認為最精彩的方式詮釋秋自心靈深處的聲音和感動。專輯中值得推薦的單曲很多。

標題歌曲《感覺不到你》情深款款,旋律簡單優美,強烈直接的直指人心,有著鈍重激烈的衝擊力。《最美》貫穿的木吉它音色與精緻的和聲和諧呼應,歌唱著色彩明麗的青春戀情,浪漫感性。華健大哥作曲、娃娃作詞的《轉彎》,透出愛情取捨的成長感悟。《蠟人》隊列般行進的鼓點推動著情緒的遞近,交融了激昂的平靜與冷漠的燃燒,演唱中凸現聲音清恬唯美的小品,輕捷的浪漫、鋪瀉的節奏,散發著青春的懷想特有的美麗芬芳。《愛自己》超越個人感情的囿限,關注公益主題。《海》異域風情的編曲,蔓延著婉轉的水樣的激情。

說到創作型歌手,常常會因自身素質的不全面陷入顧此失彼的誤區。要麼偏重音樂表達而缺乏文學修養,旋律優美卻毫無內涵,作品難免蒼白膚淺;要麼由文學青年演變為歌手,歌詞繁複晦澀而音樂支離,缺乏完整的把握能力,尤欠音樂上的素養與天分。

但是,「羽·泉」在創作方面卻具有不可忽視的全面才華。在他們的作品中,羽凡的音樂靈感與海泉的文學功底,羽凡熱情激烈的個性與海泉溫和恬靜的氣質都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今天的the way you live,玩具船長要跟我們說說他們心中最愛的滾石音樂人哦!

他們心目中的滾石音樂人會是誰呢?記得收聽節目哦!

即將開啟

兄弟本色將於本月的八號,也就是下周的周六與廣州體育館,開啟他們國內巡演的最後一站演唱會,這個時間我們要繼續的有請出他們來跟我們分享演唱會之前的心得吧,最重要的是,這段採訪會持續到演唱會之後,讓大家回味無窮!

有請張震嶽、MC HotDog,以及頑童MJ116!

那個,阿嶽,你在幹嘛???

採訪的第二天,他們開了新聞發布會!

從臺北橋下唱進小巨蛋,大陸巡演從廣州啟航到在廣州收官,從800人的Livehouse中央車站到萬人體育館,他們十年一覺的饒舌夢,終於要在4月8日這個晚上萬人見證。可能還有很多人對嘻哈有刻板印象,華語嘻哈更是頗多誤解,但從兄弟本色的音樂,聽到的是真實和一針見血,沒有過多的濫情、灑狗血和小情小愛,他們堅持自己的嘻哈夢,探索著華語嘻哈的各種可能。

他們就是兄弟本色。

嘻 哈 團 體「 兄 弟 本 色 」

4月8日廣州站的「日落黑趴」之後,兄弟本色在中國大陸的巡演將落下休止符,4月29、30日他們將重回臺北小巨蛋,帶來「日落黑趴最終場」,然後各奔東西,繼續各自的夢想。

另據透露,兄弟本色新歌將會在三月下旬推出,廣州站也很有可能成為首發首唱。熱狗都說,這次廣州站非常有意義非常特別,所以大家「想出來就出來,一起來玩吧」。

在這場難得一見的「日落黑趴」裡,不會是稀鬆平常的芭樂情歌,而是潮流舞美搭建的夜店風、搖滾區、飛機跑道般的超長延伸舞臺、重拍的背景音樂,都在預告了這將會是一場最帶勁的大型嘻哈Party,這也是廣州演唱會歷史上最盛大的一次嘻哈趴體。屆時隨著前導片中,五人從高樓縱身一跳,現場布幕落下,在萬人的尖叫聲中,兄弟本色將會《Fly Out》、《MJ Fresh Gang》、《Rap Star》等多首歌曲,沒有煽情,只有激情;沒有套路,只有顛覆。

沒 有 套 路 , 只 有 顛 覆 !

兄弟本色五子更在現場宣布兩場與歌迷朋友互動的項目:首先是廣州站將會設立著裝標準(Dress Code),入場觀眾只要穿著時下最潮流的嘻哈服裝,即會有機會獲得「兄弟本色」獻上的親筆籤名獎品;其次,主辦單位會在指定場地設立「兄弟本色」的塗鴉牆,讓歌迷們能夠在塗鴉牆上自由發揮,參與者將有機會獲得「兄弟本色」的品牌籤名物品。

最後,五子廣邀廣州本地的嘻哈愛好者響應,一起投入到這場盛大的萬人派對!

屆時拿上最熱辣的門票,4月8號廣州體育館參加全城最high最Party的嘻哈演唱會,與兄弟本色、與過萬人一起釋放另一個自己,你還在等什麼?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撥打

400-610-3721  (大麥網)

020-38730109 (廣州中央車站展演中心)!


我們都很愛滾石的經典作品,

所以這個環節,

我們一起來用更多人的聲音傳達滾石的精髓,

感受滾石好音樂!

今天的滾石經典我來唱,是這首來自任賢齊的《心太軟》,在以往的節目裡有專門的介紹過這張同名專輯,那麼這首歌曲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境下創作出來的呢?

說來,真的很有趣:一次,製作人小蟲在拉斯維加斯賭錢時贏了不少錢,不過發牌的那個女生臉色特別不好看,因為小蟲讓她輸了太多錢。贏了錢後,回到酒店的小蟲就開始擔心起那位女孩,心一軟便折回酒店想輸一點錢給她。可是這次小蟲居然把贏的錢都給輸個精光,自己還賠了不少。開車回家的過程中小蟲越想越氣,在車上寫下了"你總是心太軟"幾個字,並由此得到靈感創作了《心太軟》這首歌!這個創作過程實在太有趣了,不過賭錢的事兒還是算了吧!

《心太軟》不是陽春白雪,整首歌裡沒有一絲一毫高雅的態度;《心太軟》也不是下裡巴人,在歌曲裡找不到有任何可以被斥之為"庸俗"的賣點。《心太軟》以一個勸解者作為主要視角,呈現出一位痴情者為愛毫無保留的付出,並在夾敘夾議間呈現出 一些愛情的小哲理。這首歌曲不僅歌詞通俗易懂,而且旋律也非常簡單流暢!

那麼今天,我們要聽到一個粵語的版本,來自於陳慧琳的版本,心太軟!

對了,如果你百度一下心太軟三個字,會出來一種叫做心太軟的食物,就是紅棗中間夾著糯米的那種,好吃又形象啊!

非常好聽的一首滾石經典歌曲,你會喜歡嗎?

滾石經典我來唱,繼續徵集你想聽到的翻唱作品,歡迎各位後臺留言吧!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新浪微博,DJ榮蓉  :) 



  今晚,

  FM 102.7廣州汽車音樂電臺 

  18:00 - 19:00 

 「中央車站音樂現場」

  約嗎?


相關焦點

  • 滾石唱片
    20年間,滾石唱片代表的不僅僅是臺灣本土最大的唱片公司,它更記錄著整個華語歌壇的流金歲月,記錄著一代人的光榮與夢想……1980年,校園民歌運動的積極參與者段鍾潭、段鍾沂兄弟創辦了《滾石》雜誌,由於不滿足在版面上單純介紹西洋音樂,萌發了要製作華人自己的流行音樂的想法。就因為這個簡單的初衷,創辦了滾石唱片,唱片交由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BMG發行。
  • 滾石唱片:最後的輝煌
    即使在五大唱片公司分割亞洲市場的情況下,他們仍然持續保持與最重要的歌手的合作,30年來不間斷為整個東南亞音樂市場輸出了很多有影響的流行音樂。沒有滾石唱片,華語地區流行音樂不會像今天這樣繁榮豐富。1980年,段鍾沂、段鍾潭兄弟在臺北創辦了滾石唱片公司,並在幾年內發展成為臺灣最大的唱片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滾石公司不管是在籤約歌手和市場份額方面都是亞洲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但是隨著數位化時代的到來,全球音樂產業都受到不可逆轉的衝擊,作為亞洲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滾石在這場數位化風暴中也受到前所未有的煎熬,儘管他們現在仍然可以稱得上是華語地區最大的唱片公司。
  • 資料:滾石唱片(滾石國際音樂有限公司)簡介
    舉報 滾石唱片
  • 「音樂老頑童」段鍾沂、段鍾潭兩兄弟與他們愛了39年的滾石唱片
    任賢齊:「我讀大學時,得知滾石要幫趙傳出唱片,就留下了深刻印象,滾石真不是一家以貌取人的唱片公司!任何有才華的人都有機會出唱片。」後來他們遇到李宗盛,一個兼具情懷與商業頭腦的「音樂教父」,與其出眾的音樂才華相比,更在於他對歌手的包裝能力,於是滾石開啟了瘋狂擴張。
  • 「音樂老頑童」段鍾沂、段鍾潭兩兄弟與他們愛了39年的滾石唱片
    那個年代哥倆都沉迷西方音樂,並且兩兄弟內心充滿充沛的情感無處發洩,於是激情之下,兩人用2千塊創辦了一家《滾石》雜誌,專門抒發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向歌迷推廣一些優秀的音樂。後來這本雜誌越做越大,到後來成了「滾石有聲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而合伙人之一的吳楚楚與彭國華之後另起爐灶,成立了「滾石唱片」多年的老對手「飛碟唱片」。
  •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EMI唱片」最早進入臺灣地區,是在1979年,而當時的代理商,就是「四海唱片」。七年後的1986年,「滾石唱片」接過了代理商的任務,成為了「EMI唱片」的臺灣總代理。而除了「EMI唱片」,「滾石唱片」同期還代理RCA、ALFA、CARRERE、MANHATTAM等等廠牌的唱片。
  • 聽音樂 沒落的貴族--臺灣滾石唱片
    滾石唱片就是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由段鍾沂、段鍾潭先生兩兄弟於1981年正式成立。1981-1985年滾石草創的這頭5年之間發片量其實並不多,卻一舉奠定了它特有的音樂品味,儼然一家頗有趣味性的獨立小公司。
  • 你也許不知,曾經的滾石唱片有多用心
    (圖片來源:微博網友「Erin62」)在最早的《滾石》雜誌中,便有「P.S.滾石愛你,永志不渝!」這樣的字眼,後來這句話也被作為滾石唱片的Slogan用在了很多唱片文案中。在很多時候,提到滾石唱片,就不得不提到飛碟唱片。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小八卦!原任職於滾石唱片的吳楚楚與彭國華,由於經營理念與滾石唱片不合,離職後成立飛碟唱片。而之所以取名叫飛碟,就是為了影射滾石——「地有滾石,天有飛碟」之意……冤家就此結下!
  • 歌迷 | 我去了趟滾石唱片的辦公室
    滾石唱片進門處的LOGO2018年12月28日,我去了趟滾石唱片的辦公室。那天,是我的專輯《書名號》實體CD上架的日子,也是臺北陳先生,一套十張唱片的特別版黑膠套裝,正式發售的日子。滾石唱片段鍾潭先生後來,在段總的允許下,我舉著我的相機,對著滾石唱片牆上掛著的唱片海報,咔嚓咔嚓拍了個夠。我不是第一次去滾石唱片辦公室,卻從未像這次那般「有備而來」。
  • 滾石唱片:本土唱片公司經營的經典範本
    ,而這個已經存活了30年且還打算繼續活下去的「滾石唱片」無疑是本土唱片公司的經典範本。陳珊妮在接受網易採訪時曾提到滾石的唱片包裝是一個典範,而滾石的唱片企劃、文案宣傳、歌手包裝等對唱片業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現在仍然活躍在唱片業第一線的很多人才都是滾石培養的。而這還是比較容易看得見的部分。比較容易被忽視的是,滾石在音樂細分市場上的耕耘(比如搖滾、臺語、說唱、粵語等)、對更多經營可能性的開拓(在線商店、無線音樂、電影)等方面都遠遠領先於其他的本土唱片公司。
  • 滾石唱片40年的十大專輯,你聽過幾張?
    滾石唱片走過整整40年,刊行過量少唱片?這是一個好(無聊)的疑問。滾石刊行的第一張專輯是潘越雲、李麗芬、吳楚楚的《三人展》。但這張專輯卻不是滾石官方唱片序列中的天字第一號。假設不稀飯的話 ,請回到他們的歌聲裡,由於這中心沒有遷就。《之乎者也》是華語音樂歷史上投放的第一枚原槍彈,發人深省,爍古震今。但關於有些人來說,這聲響也只是遠處昏黃的呻吟,他們置若罔聞、他們呼而不應,他們閉目塞聽,他們仍然息事寧人。《忙與盲》1985歌手:張艾嘉建造人:李宗盛張艾嘉在唱片的內頁如許寫道:「因而在旅途的寥寂中,我質疑了。
  • 滾石唱片宣布:修改《山河水》黑膠封面
    唱片相關負責人,得到了確認的消息:滾石唱片確認將首次發行的《山河水》黑膠封面修改為1998年大陸首版發行CD時的封面設計。為此,我們聯繫到了宋曉輝老師這位向滾石傳達意見的朋友、前滾石員工黃霆聖,簡單地了解了一下滾石唱片更換封面一事的來龍去脈。浣熊唱片:當初得知滾石發布這版黑膠時有何想法?黃霆聖:沒什麼特別的想法,屬於正常發行計劃。浣熊唱片:一開始有意識到封面的問題嗎?
  • 滾石唱片牽手網易雲音樂,唱片公司在流媒體時代如何迭代演進?
    作為華語音樂史上最重要的唱片公司之一,滾石唱片在樂迷心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甚至有些神聖的,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滾石情歌"都不為過。而在流媒體時代的衝擊下,以滾石唱片為代表的唱片公司如何求新求變,以抓住當下年輕群體的需求,探求全新的發展路徑,對於音樂產業來說,無疑具備參考意義。40歲的滾石唱片,依然年輕說起滾石唱片,就不得不提到段氏兄弟。
  • 滾石唱片:經歷輝煌,熬過創傷,仍是支撐華語樂壇的希望
    但我們往往忽略了一支重要的力量,那就是歌手們背後的唱片廠牌。有識者會有「華語流行看臺灣的共識」,臺灣歌壇在整個華語音樂流行體系中,始終處於執牛耳的領軍位置,是行業標杆與旗艦的存在。臺灣歌壇的繁盛,本土唱片公司扮演的角色可謂居功至偉。八九十年代華語樂壇的輝煌鼎盛時期,臺灣大大小小的本土唱片公司林立,他們意義非凡,堪稱推動華語流行音樂的最中堅力量。
  • 網易雲音樂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
    玩懂手機網資訊,網易雲音樂官方微博發布消息表示,網易雲音樂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滾石唱片全名為「滾石國際音樂有限公司」(Rock Records Co., Ltd),目前也是亞洲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很多用戶普遍的認為滾石公司目前並沒有以前那麼著名,原因主要在於現在網際網路崛起,導致實體唱片銷量一蹶不振,滾石唱片在1976年成立,著名的明星都曾經和滾石籤約,推出自己的專輯,目前滾石在北京,上海,武漢,中國香港,新加坡,吉隆坡以及首爾等國家/地區均設有分支結構。
  • 滾石唱片與千千音樂「搞事情」,滾石9組藝人集結「校園巡迴音樂季」
    滾石唱片與千千音樂「搞事情」了!千千音樂X滾石唱片「巡迴校園音樂季」啟動。
  • 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5):「魔巖三傑」和「後滾石」時代
    在順利幫助張國榮重返樂壇,並再度攀上音樂高峰的前後幾年時間裡,滾石唱片可謂遍地開花,將觸角延伸至香港、大陸及其它亞洲國家,其歌手種類和音樂性質涵蓋之廣,是無人能及的。滾石不但成立了新的品牌分公司,還積極鼓勵旗下創作型的音樂人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儘可能整合出更加多元化的音樂市場。這其中最廣為人稱頌的經典案例就是「魔巖文化」的創立。
  • 網易雲音樂拿下滾石唱片多項合作
    3月31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藝人發掘培養、音樂IP深度開發、原創音樂、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音樂上下遊領域展開合作。這是網易雲音樂在2018年獲得滾石唱片音樂版權內容後,雙方的又一次合作。
  • 滾石唱片和華語流行音樂的30年:未來的主人翁
    周華健 平民天王羅大佑、李宗盛叱吒樂壇,而當時還只是個香港僑生、在民歌西餐廳唱歌的周華健怎麼也沒想到,加入滾石之後,他居然成了專輯總銷量超過3000萬張的平民天王,開創了滾石的又一個篇章。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時代,他們卻在一個共同的唱片公司好好地待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縱貫線的四位,雖然風格各異,卻在多變的樂壇裡從未離開過滾石,或許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滾石根深蒂固的人文情懷,畢竟人生得一知己,此生無憾,便已無需兜兜轉轉。他的滾石時代張震嶽加入滾石,更像是一個粉絲終於見到了偶像的心態。
  • 「滾石唱片」的巨星們,和興衰變遷史
    《小雨》一曲,居然蟬聯臺灣《綜藝100》十三周冠軍之久。當然小李也要感謝寫歌的人,作者名叫陳煥昌,後來他進滾石當製作人,換了個大家熟悉的藝名:小蟲。做完《小雨》,小李半隻腳踏入唱片圈。1985年,經人介紹,加盟滾石,為《七點鐘》譜曲,和張艾嘉共演《最想念的季節》。看中小李才華的老段,立馬讓他幫張美人做了一張新專,《忙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