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曾在《對照記》裡寫道:
「我唯一的金飾是五六歲的時候,戴的一副包金小藤鐲,有淺色紋路的棕色粗藤上鑲著蟠龍蝙蝠。」
藤鐲是很古老的一種首飾了,清代的女子出嫁時,藤鐲是作為嫁妝來置辦的。
張愛玲右手佩戴藤鐲 圖片源自網絡
直到民國,鑲金銀的藤鐲,也是女子們鍾愛的手飾。
這藤鐲,就是用雞血藤來做的。
雞血藤(中藥材),是豆科植物密花豆的乾燥藤莖。
註:該解釋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名詞術語成果轉化與規範推廣項目提供內容。
從藏族人親自挖出原藤,到手作人細細彎成藤鐲,再裝飾上手工打制的銀飾。
這種古老而珍貴的植物,就變成了一隻只精美的鐲子,並賦予了它傳奇的靈性。
如今,雞血藤鐲早已不再是女人的專屬。
深色的藤色、古樸的質感,與男人的手臂也是相得益彰,顯得溫文爾雅,男女皆宜。
別具韻味的新中式首飾
雞血藤手鐲,是古代女子的嫁妝,是定情的信物,也是現下文玩圈裡很熱門的一種文玩,令很多人趨之若鶩。
戴的時間久了,雞血藤就會包漿,越戴越亮。
最後會呈現雞血一樣鮮亮的棕紅色,更古樸、潤澤、雅致。
除了可以盤玩外,從古至今人們都相信,它有闢邪保平安的美好寓意。
福禧多若,一家提供別具韻味的新中式文化生活方式的品牌,從品牌名聽起來就挺特別的,字字都有珠璣。
《韓非子》中記載:全壽富貴之謂福。
《左傳》中記載:福,佑也。
《爾雅》中記載:禧,福也。
福禧多若,就寓意著:幸福吉祥,圓融智慧。
他們想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的審美設計,還原手工和人情的世界。
於是根據品牌的「福、禧、多、若」四個字,設計了四款雞血藤手鐲,與一條聯合發起眾籌。
西藏雞血藤藤鐲,現在一條生活館眾籌▼
眾籌價:169元起
眾籌時間:7月29日~8月28日
眾籌結束後2個工作日內發貨。
生於高山取之不易 只只珍貴
圖片源自網絡
福禧多若製作藤鐲的雞血藤,產自西藏林芝。
藤鐲是古老的藏飾之一,藏語稱其為 「戛瑪拉鍋」,他們相信藤鐲能給人帶來吉祥。
族裡的小孩會佩戴雞血藤保平安,青年人會把它當做定情信物,婦女老人都會戴著它,雞血藤幾乎滲透著藏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生長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埋在地底下,12年挖一次,一年只有2個月可以採摘(9-11月採摘的藤條最為珍貴)。
採集的海拔較高,每次採集都要長途跋涉,經歷高海拔和嚴寒之苦,即使是常年生活在那裡的藏民,上山都要特別小心。
而且作為藥材,它的開採是受到限制的,每次採集的數量稀少,每一根都非常珍貴。
採挖出來的雞血藤,要手工製作成藤鐲,還需要經過運輸、挑選、陰乾、清洗、製作、修剪節頭、拋光清理、打磨等多個步驟,這些全部只能由手工一隻只完成,耗時費工。
其中原藤的乾癟率很高,陰乾後很多會幹癟不能採用,讓每一隻的成本都變高了。
清洗後要重新選出品相好的,沒有嚴重瑕疵的,才適合做鐲子,數量就更是非常有限了。
由於特立獨行的節頭,以及顏色和花紋的多樣性,每一隻雞血藤鐲都是獨一無二的。
自然的饋贈 手工的溫度
雞血藤的顏色多樣,從淺至深大概分為:
全陰乳白、全陰米黃、黃金藤、橘黃藤、橘藤、橘紅藤、紅色藤、酒紅色藤、絳紫色藤、黑色藤。
而本次眾籌所選用的,都是酒紅色以上的藤,藤鐲顏色越深,越是稀少,價值也越高。
藤鐲的製作,是純手工的,要經過:清洗、火烤、修剪、定型、韌化、靜置等多個步驟,費事耗時。
清洗:
先泡水一段時間,之後用特定工具清洗,除去藤身上的浮土。
火烤:
用火烤的方式,讓雞血藤軟化,再用手一點點掰彎成型。
修剪:
成型後藤鐲上會有兩節的,也有三節的。要用銼刀打磨節頭,除去節頭附近的小刺。
註:「節」就是藤藤上每隔幾釐米左右的藤木疙瘩。
定型韌化:
取三點式固定法,用繩子將雞血藤兩端綁住,或是用小竹節套在兩端幫助固定。
靜置:
定形之後需要靜置2天,使它完全定型。
天然的藤條加上純手工所制,讓藤鐲難免有粗糙之處或者些許天然的瑕疵,這也是它獨一無二的天然特性。
戴在手腕上後,藤條與肌膚摩擦,不光滑的表層會被逐漸磨平,疙瘩(節)處殘留的少量藤須也會被磨掉。
戴上大約一個月,藤鐲就會變得光滑、平順且美麗精緻,變成真正屬於你的藤鐲。
這種「盤」藤的過程,也是一種互為陪伴的樂趣,是許多人喜愛它的原因之一。
妝點銀飾
「福禧多若」沿襲了較為原始的加工方法和技藝。
需歷經選料、打磨、卷銀成筒、雕花、焊點等多個步驟,每一步都傾注了手藝人的心血。
選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製作銀器,最重要的就是選擇和辨別銀毛料。
選料要分四個步驟:一摸、二看、三聽、四捏。
一摸,是看原料的表面的光滑度;
二看,是看原料的光澤度;
三聽,將兩塊原料在耳邊相互敲打,聽聲音;
四捏,主要是感覺原料材質的柔軟度。
經過這四步後,經驗豐富的匠人就能確定毛料的真偽和成色。
打磨:
用矬子等工具,修飾多餘的銀料邊角,並將凸處打磨至光滑。
卷銀成筒:
掄錘敲打銀料,敲製成薄片,越薄時就越難翻轉,必須有很高技藝和經驗的師傅,才能把薄片翻過來敲打另一面,通過不斷的翻轉敲打之後,形成相對均勻的銀片。
雕花篆刻:
用專用的圓頭、平頭、月牙頭、空心頭、尖頭等小鋼釺,在銀器上砸出花紋。
這一道工序是最複雜,技術含量最高的環節。圖案都在匠人的心裡,心到、手到,心手合一,精美的圖騰便雕在銀器上了。
焊點:
按照銀器的形狀需要,把相關的部件焊接起來,裝飾上花紋。
焊接時蘸上硼酸水加上焊片,點上煤油燈,用吹筒吹火苗加熱即焊接成功。
這些用手工雕鏨琢磨出的銀,閃著如月華般的光輝,折射出富有手作溫度的光澤。
此次四款眾籌的藤鐲中,有三款就用到了銀飾配件:配福字回紋的、配花藤的、配祥雲的。
西藏雞血藤藤鐲,現在一條生活館眾籌▼
眾籌價:169元起
眾籌時間:7月29日~8月28日
眾籌結束後2個工作日內發貨。
福
福:福字回紋款手鐲
寓意:富貴長久、連綿不斷、長長久久。
鐲子的兩頭,是用銀打制的回紋,開口處還有「福」字樣。
設計靈感:馬家窯文化回紋雙耳陶罐
回紋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距今5千多年的古陶器皿上,就已經有這種圖形了。
它迴環反覆,延綿不斷,在民間有「富貴長久、連綿不斷、長長久久」的吉祥寓意。
設計師將回紋,與雞血藤鐲相結合,呈現出一種「大巧若拙」的美感。
禧
禧:祥雲紋手鐲
寓意:祥瑞之氣,帶來吉祥、幸福。
設計靈感:剔犀如意雲紋方盒
祥雲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很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
寓意祥瑞之雲氣,表達了對吉祥、幸福的願望,以及對生命的美好嚮往。
祥雲紋造型獨特,婉轉優美,自帶一種古典又喜慶的韻味。
經過不斷的傳承、創新,演變出了不同的樣式,但吉祥的寓意始終讓人心生歡喜。
多
多:石榴花藤紋手鐲
寓意:紅紅火火,多子多福,增加女性魅力。
設計靈感:清康熙鬥彩石榴花紋罐
石榴花的顏色就如同火一般,豔麗熱情,開滿枝後,寓意著紅紅火火。
自古還有用「拜倒在石榴裙下」,來形容男子被女子的魅力所徵服。
因此石榴花的飾品,相傳可以增加女性魅力,也就是所謂的「旺桃花」。
手工打制的枝條婉轉流暢,疏密有度,尤其別致。
若
若:素藤手鐲
寓意:無窮的智慧,化繁為簡,樸實的生活方式。
原生態的雞血藤鐲,未經修飾,古樸自然。
又是另一種返璞歸真的美。
西藏雞血藤藤鐲,現在一條生活館眾籌▼
眾籌價:169元起
眾籌時間:7月29日~8月28日
眾籌結束後2個工作日內發貨。
眾籌檔位
1
經典素藤 雞血藤鐲
支持169元,獲得西藏雞血藤藤鐲-經典素藤無節1隻(四種手圍可選),價值599元。
2
配福字回紋銀飾 雞血藤鐲
支持269元,獲得西藏雞血藤藤鐲-配福字回紋銀飾有節1隻(四種手圍可選),價值799元。
3
配花藤彎管銀飾 雞血藤鐲
支持329元,獲得西藏雞血藤藤鐲-配花藤彎管銀飾有節1隻(四種手圍可選),價值899元。
4
配祥雲彎管銀飾 雞血藤鐲
支持399元,獲得西藏雞血藤藤鐲-配祥雲彎管銀飾無節1隻(四種手圍可選),價值999元。
每一檔,都有四種手圍可選(測量方法見下方):
14cm~15cm、15cm~16cm、16cm~17cm、17cm~18cm
選碼小貼士:
如果測出手腕15cm,那選擇14~15cm這個尺寸就是你適合的圈口了。如果喜歡松一點,就再選大1~2毫米,便可輕易地戴上或取下了。
每一隻都會附贈一瓶植物油,用來保養藤鐲。
若天氣特別乾燥,可清理乾淨藤鐲後,塗抹適量植物油,以防乾裂枯萎。
若是保養得當,藤鐲會越戴越亮,呈現歲月沉澱後的烏潤油亮,戴得越久,價值就越高。
西藏雞血藤藤鐲,現在一條生活館眾籌▼
眾籌價:169元起
眾籌時間:7月29日~8月28日
眾籌結束後2個工作日內發貨。
如何辨別好壞
1. 粗度
由於雞血藤生長周期長,所以粗度成為了評判雞血藤生長時間的重要標準。
一根7mm以上的藤通常需要生長几十年,通常雞血藤手鐲直徑為4~5mm。而直徑超過6~7mm的雞血藤手鐲更是稀少,價格自然比較高。
這次眾籌的4款藤鐲,就選用的是6mm的雞血藤來製成,質高價優。
註:雞血藤是天然的產物,兩端粗細會略有差距。
2. 皮質
皮質也是雞血藤的一大特性,眾籌所選的是高品質的雞血藤,所以皮質會更光滑,有玻璃的光澤,業內稱為「玻璃底」 。
3. 密度
密度也就是雞血藤的品相,密度決定了一根雞血藤的壽命,一根高密度的雞血藤是可以佩戴一輩子的,此次眾籌的藤鐲都是高密度的品質。
每隻藤鐲是天然的,可能會出現輕微摺痕、褶皺、節頭大小不一、浮土、節頭黑眼的情況實屬正常。
世上本無完美之事,萬物如此,人生亦然。
眾籌的藤鐲,經過權威機構檢測,確保:雞血藤、銀925配件無疑。
包裝也是古樸大方。
測量/佩戴方法
手圍量法:用皮尺測量手腕最細處較為精準。
註:也可拿人民幣或者繩子之類來測量,壹佰元長度為15.5cm,伍拾元長度為15cm,拾元長度為14cm,伍元長度為13.5cm。
佩戴時不要從手掌上硬套進去,要將鐲子的豁口掰開, 從手腕上套進去。
藤鐲有很大韌性,只要不是很大的蠻力,是不會輕易被掰斷的。
日常保養方法
雞血藤手鐲是越戴越亮,所以經常佩戴也是一種保養,和皮膚接觸後會慢慢盤出漂亮的包漿,顏色才會紅潤,不光滑的表層也會被逐漸磨平。
註:包漿是因為雞血藤中所含的油脂,和人體肌膚的油脂以及空氣發作氧化後,所形成一層帶有自然光澤的保護層。
若節處有凸起,可用指甲銼將其打磨光滑。
在佩戴的前半個月,洗澡的時候儘量取下來。
遇熱水藤鐲開口容易擴張, 洗髮水、沐浴露等物質也會使藤鐲容易乾燥,導致顏色發灰不漂亮、包漿慢。
如果實在不方便每次洗澡摘下來,洗完澡後儘量用毛巾或紙巾把鐲子擦乾,半個月後就不必取下了。
經常佩戴,人體本身就有油性,所以不建議上油。
如果不經常佩戴,或者天氣特別乾燥時,可以在鐲身上塗抹適量附贈的植物油或橄欖油,放入密封袋保存。
銀飾的部分,佩戴久了局部會漸漸變黑,這是銀在空氣中與硫發生反應,生成黑色硫化銀,是正常情況,如果不喜歡這種「自然變舊」的效果,可以用以下方式改善:
1.擦銀布擦拭法:用擦銀布擦拭幾遍,有助於恢復原來的光澤度。(擦銀布無論使用過多少次也不要清洗)
2.可樂/雪碧浸泡法:取一個小容器,倒入適量的可樂,將銀飾浸泡到沒有氣泡時方可取出,清洗乾淨。
3.茶葉浸泡法:將銀飾放入隔夜的茶水中浸泡擦洗。
4.牙膏清洗法:在一塊軟紗布上擠上一點牙膏,揉出泡沫,在銀飾表面擦拭幾遍,之後用清水清洗乾淨,拭乾多餘水分,乾燥保存即可。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格隆匯APP。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