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丨王奕鑑:謊言也溫暖——簡評影片《我和我的家鄉》

2021-01-08 紅網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謊言也溫暖

——簡評影片《我和我的家鄉》

文/王奕鑑

與《我和我的祖國》一樣,國慶檔獻禮影片《我和我的家鄉》同樣採用了分段式的敘事結構,以「家、國」為貫穿全篇的精神主線,通過大量對比和戲劇衝突,加以鏡頭的巧妙切換、演員生動自然的演技,向觀眾展現出了一部完成度相當可觀的歌頌型喜劇電影。

作為一部國慶檔合家歡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很好地把握住了影片的總體基調:歡樂中體現真情實感。五個故事雖然風格迥異,但在主題性、情節性和娛樂性上都比《我和我的祖國》有了更好地融合:或捧腹大笑,或潸然淚下,寓教於樂,既給予了觀眾深刻的觀影體驗,又將社會主旋律如春風化雨般表現出來。整部影片以「家國」為顯性線索,以「謊言」為隱性線索,五個故事,騙保、搞噱頭、為父親編織謊言的溫巢、隱瞞自己的貢獻、騙老婆,用愛串連起一個個善意的謊言,讓影片變得有溫度,有內涵。

以「謊言」推進情節的發展是導演們精心設計的一步好棋。想要完美展現喜劇效果,除了安排演員的特殊肢體語言外,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編織各種誤會和巧合,即製造矛盾,在《我和我的家鄉》中,「撒謊」就是安排的最大矛盾點。《北京好人》是典型的京味喜劇,故事通過「騙保」展開,為了維護謊言,主人公和醫生護士鬧出了許多滑稽的事。《神筆馬亮》也是延續了「騰式幽默」,依舊是開心麻花的製作班底,沈騰和馬麗的搭配依舊默契又完美。故事同樣也是通過「騙妻子自己在西方學美術,實際上下鄉扶貧」展開,也是為了維護謊言而努力。「謊言」的設置就是為了一次又一次無限接近事實真相,卻一次又一次偏離真相,一次比一次強烈、艱難,做到曲折、迴旋,將其推入絕境又峰迴路轉。為了讓謊言能夠圓下去,主人公就得做更多的事、撒更多的謊,使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卻合情合理。同時能揪住觀眾的心,讓觀眾隨著故事發展而變換情緒,讓觀眾與主人公之間產生共鳴。《剪刀手愛德華》的音效剪輯師理察·安德森認為「電影要能與觀眾產生共鳴。」而「謊言」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為了圓謊所安排的一切都是空白的,都「有可寫」,給予了大量想像空間,讓人「提心弔膽」。

巧妙的鏡頭切換讓情感更加豐富,讓「謊言」更加溫暖。《我和我的家鄉》裡,最有代表性的鏡頭就是在《最後一課》這個單元裡。兩個長鏡頭,第一個是裝修房子,從搖臂到手持攝影機,鏡頭跟著人物走,跟著人物的變換轉換拍攝對象,形成短時間內密集的信息呈現。第二個長鏡頭是老範循著記憶走當年的那條路,通過平行剪輯,現在與過去形成強烈對比,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與心靈衝擊,催人淚下。巧合的是,這兩段長鏡頭,一個是在鑄造謊言的溫巢,一個卻是謊言瀕臨崩塌的前兆,讓對比更震撼人心,將情感推到最高峰。它讓觀眾先慢慢沉入海底,一點一點品嘗五味雜陳,當所有情緒在心口達到飽和之時,來了一次情感的大爆發,讓噴湧而出的情緒淹沒觀眾。平行的剪輯營造出一種錯亂感,老範所執著的、所懷念的通過錯亂的時間、時空慢慢浮出水面,大家所隱藏的也都在一一浮現。大家為了幫助痴呆老人,重現當年場景,雖然一切只是謊言,卻充斥著學生對老師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充滿「愛」的謊言,依舊能溫熱心田。

以愛為基,謊言也溫暖。

下鄉扶貧、農村醫保、家鄉振興、毛烏素治沙、農村支教……這些在我們印象中極為枯燥的專題竟然有一天能讓我們淚水縱橫。「一切宣傳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雖然一個個謊言都並非真實,卻都是為了國家繁榮、人民幸福而鑄就的精神家園,見微知著,從一件件小事引申到大格局、大方向,既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又表現了祖國的飛速發展與進步。

一部影片,有旱地甘霖,也有暖心篝火;有小人小物,也有高屋建瓴,以小見大,娓娓道來,既能讓人捧腹,也能讓人拭淚,便擁有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相關焦點

  • 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五個片段,五個謊言,看我和家鄉扯不斷的情分
    今年難得遇上國慶和中秋在同一天,慶國又慶家,每個人家鄉的味道拼在一起,是狀如雄雞的祖國。影片《我和我的家鄉》應時而生,講述了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人與家鄉的故事,戲劇般的情節中充滿了溫情和感動。影片分為五個部分: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和神筆馬亮。五個故事,五種結局,但是每個故事都在圓一個美麗的謊言,傳達著對家鄉的情誼。《北京好人》:笑容的背後是身處異鄉的無力感在北上廣生活有多難?
  • 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五個片段,五個謊言,看我和家鄉扯不斷的情分
    今年難得遇上國慶和中秋在同一天,慶國又慶家,每個人家鄉的味道拼在一起,是狀如雄雞的祖國。 影片《我和我的家鄉》應時而生,講述了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人與家鄉的故事,戲劇般的情節中充滿了溫情和感動。
  • 《秘密與謊言》影評
    《秘密與謊言》影評(一):牛叉邁克雷  看這個片子的時候老是想起來楊德昌和奧特曼。秘密與謊言,到底是柔化了生活的粗糲的真實本質,還是使生活變得壓抑變形,其實並非像影片中說的那樣絕對  《秘密與謊言》影評(五):療傷系電影  《秘密與謊言》基本上屬於療傷系電影,真實而溫暖。秘密與謊言,到底是柔化了生活的粗糲的真實本質,還是使生活變得壓抑變形,其實並非像影片中說的那樣絕對。當然如果能坦然接受和面對一切,是最好。
  • 深度分析《我和我的家鄉》口碑影評
    截止發稿,今日單日票房,《我和我的家鄉》已實現成功反超,成為單日票房冠軍,將2.77億收穫囊中,總票房8.23億;前兩日爆火的《姜子牙》單日斬獲2.16億緊隨其後,總票房8.79億,暫居第一。貓眼實時票房到底是什麼力量支撐起《我和我的家鄉》實現反超大業呢?
  • 影評丨謝文軍: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懸念敘事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圖片來自豆瓣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懸念敘事文/謝文軍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導演通過不斷設置懸念引領觀眾探尋故事的發展脈絡,一環扣一環,令人疑竇叢生,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電影用事態的發展牽絆觀眾的心,以多種形式、各不相同的懸念,使觀眾不斷產生新的預期,從而實現了對電影敘事的掌控。
  • 《我和我的家鄉》火熱上映,你看懂「謊言」背後的濃濃鄉愁了嗎?
    《我和我的家鄉》所面臨的挑戰。在影片中,所有看似的「惡」都在為「善」所編制謊言。看過《我和我的家鄉》的觀者不難發現影片雖然延續了《我和我的祖國》的多故事拼接的模式但在本質上是更加創新的。,影片以精簡的視聽語言讓觀者看到了謊言的編織與破碎中,也讓觀者看到了兩代人的記憶。
  • 《我和我的家鄉》觀感
    《我和我的祖國》沒看,大約也是幾個故事的組合吧。為了區分,也為了聯繫,起名《我和我的家鄉》,依舊是幾個獨立故事的組合,依舊是眾多明星的亮相。 總體上,以輕鬆幽默的主線略講情懷,而不是刻意去追求所謂的深刻主題,這點挺好。五個故事顯示了不同的特點,參差不齊。
  • 「收穫季」國慶檔影評丨《我的我的家鄉》:小人物,大情懷
    文丨張秀娟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對家鄉的眷戀是中國人不可割捨的家國情懷。家鄉這個詞,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就像五張大拼圖一樣,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故事單元中的保安、農民發明家、鄉村教師、治沙人、基層村幹部,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平凡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各司其職,做著平凡的工作。
  • 《我和我的家鄉》硬核下的溫暖故事
    文 陸雨彤 「國慶」的日曆翻篇兒了,但國慶檔影片的餘溫還在。昨天,一部《我和我的家鄉》看下來,感覺花40元看了五部電影。加之前兩部《奪冠》、《姜子牙》,昨天才有種「酒足飯飽」的滿足感。 受疫情影響,電影市場關閉了大半年。影響的不僅是票房數字和觀眾的觀影心理,更重要的是阻塞了電影行業的運轉。
  • 《我和我的家鄉》:五個片段,五個謊言,盤點劇中經典臺詞
    家鄉是什麼?它是許多人一輩子無法忘懷的兒時記憶,是遠方遊子永遠牽絆著的故土,也是你我口中那熟悉的鄉音和揮之不去的淡淡鄉愁。家鄉承載了太多的回憶,那裡住著的有不曾長大的我們和隨風飄逝的美好童年。今年難得遇上國慶和中秋在同一天,慶國又慶家,每個人家鄉的味道拼在一起,
  • 影評丨蔣敏他:《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之比較及突破
    兩部影片具有許多值得一提的相似點,如名稱類似;影片結構都採用多個小故事相串聯成一個整體,同時部分與整體之間並不割裂而具有邏輯性;都沒有採用宏大敘事,而以小人物的親身經歷揭示主題等等。而續作《我和我的家鄉》相比於前作所有的許多不同與進步更值得探討。
  • 影評丨蔣敏他:《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之比較及突破
    兩部影片具有許多值得一提的相似點,如名稱類似;影片結構都採用多個小故事相串聯成一個整體,同時部分與整體之間並不割裂而具有邏輯性;都沒有採用宏大敘事,而以小人物的親身經歷揭示主題等等。而續作《我和我的家鄉》相比於前作所有的許多不同與進步更值得探討。
  • 夜讀丨《我和我的家鄉》有什麼魔力?
    作者丨李勤餘誦讀丨海 蓉電影一開場,配合著疾馳而來的高鐵列車,一曲《我的祖國》響起,影院裡立刻安靜下來,周圍的觀眾很快就沉浸在濃到化不開的情感裡是的,《我和我的家鄉》就是有這樣的「魔力」。與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相比,本片的「切口」更小了,但不變的還是接地氣的表達方式。
  • 影評:《我和我的家鄉》究竟是主旋律電影,還是一部喜劇小品?
    ,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艾青國慶節上映的獻禮片《我和我的家鄉》票房一路大賣,截止10月21日,總票房已高達25億。相比於去年同期的《我和我的祖國》31億的總票房,也不遑多讓。但很多觀眾看完《我和我的家鄉》,會特別有種看春晚小品的感覺:短小精悍、誇張搞笑、精彩反轉、題材廣泛、貼近生活、內含哲理。這些,幾乎就是喜劇小品的所有特徵了。那這部電影究竟是一部喜劇小品,還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呢?
  • 我和我的家鄉:《最後一課》重現課堂,你接受善意的謊言嗎?
    《我和我的家鄉》第三個故事《最有一課》,是最令人感動的單元。範教授在瑞士教學期間,突發腦梗。由於疾病的原因,他的記憶停留在1992年,在望溪村支教時最後一堂課的情景中。兒子小範為了治癒父親,聯合望溪村所有人,深度還原了那堂課,就連降雨都重現了。
  • 影評丨《我和我的家鄉》鄉愁是一杯濃厚的酒
    近期上映的《我的我的家鄉》筆者剛剛看完。雖然整部電影是一部喜劇電影,但是裡面部分用心看得見。《我和我的家鄉》的確給了筆者一個不同的觀影體驗,為什麼說不同呢?因為整部電影質量並不單一,只能說有好有壞。如果非要評價,筆者認為還是好的。
  • 早報超有料丨《我和我的家鄉》葛優再演張北京 郭富城楊千嬅新作定檔
    楊千嬅新作《麥路人》定檔 《我和我的家鄉》寧浩單元葛優合作劉敏濤近日,由鄭保瑞監製、黃慶勳執導,郭富城、楊千嬅等主演的電影《麥路人》曝光首款定檔海報。昨天,全民喜劇《我和我的家鄉》曝光《北京好人》單元預告及海報,寧浩、葛優二度合作上演「張北京」續集。預告中張北京唱京劇唱到破音,寧浩導演爆料「葛大爺雖然京劇唱得不好,但他演得真好,把張北京飆不上去高音而喜劇感十足的狀態演繹得淋漓盡致」。
  • 國慶票房之光《我和我的家鄉》,有關善意的謊言的5個感人故事
    國慶檔電影8天票房將近40億,其中《我和我的家鄉》以18.7億位居票房第一。有專家指出,「吸引觀眾走進影院的無疑還是好的影片與故事賣點」。《我和我的家鄉》講述了發生在5個不同地區的有關「欺騙」的故事。影片中,她是從偏遠山區飛出去的一隻金鳳凰。
  • 我和我的家鄉:點映影評出爐,情懷重於情節,觀眾仍然給出高分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我和我的家鄉》。其創作方式也和去年非常的相似,於是有了《我和我的家鄉》。定檔於國慶上映。》中演一位計程車司機的葛優葛大爺這一次也在《我和我的家鄉中》露面。》用時間為線索,記錄了70多年的變遷和發展,讓14億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而《我和我的家鄉中》則記錄了小人物在這個時代的犧牲和努力,可能他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對於這個社會不足以產生推動的力,然而無數個小人物的努力讓這片土地變得更好。
  • 簡評兼贊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今天上午11點,我在海岸城保利影院看了《我和我的家鄉》。這是一部很好的影片。影片是「紅線穿珍珠」 的結構,以同一主題串連了五個相對獨立的小故事,形斷意連。時長2個半小時之多卻絲毫沒有雍長感。每個故事看似波瀾不驚卻都有「淚點」,很感人。大概是人老多惆悵的緣故吧,一場電影下來看得我一把鼻子一把淚。散場後我留意聽了觀眾的評價,基本上都是交口稱讚的。影片的五個小故事分別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由窮變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