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6月11日19:00 上銀中證500指數增強擬任基金經理 徐靜遠, 上銀基金渠道營銷部副總裁 王漪珺 ,分享主題:後疫情時代 權益市場和指數投資展望。
6月11日晚上19:00,上銀中證500指數增強擬任基金經理徐靜遠、上銀基金渠道營銷部副總裁王漪珺於直播間就
1.整個疫情對國內外經濟的影響可能會在哪些方面有體現?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襲擊對其實對生產生活都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也對各行各業產生了比較大的衝擊。目前來講,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了較為有效的控制,整個的供需關係也在進行改善,中上遊的價格也在形成了一個上揚的趨勢。所以整體來看,其實國內的一個復工復產,包括整個經濟的企穩和回暖是比較樂觀的。
海外的疫情中心其實一直在轉移的,從最初的一個歐洲到後來的美國,然後到現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比如說像南美洲的一些國家、印度,這些也都在不斷的演化的過程。以美國為例,其實美國目前不能說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而且最近的復產和聚集性的社會活動的事件都會增加不確定性。但看數據,美國的信用卡支付情況和航空公司的乘客情況,相對來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所以也可以顯示出美國的經濟在逐步的從疫情當中得到了恢復。從全球的角度來講,其實完全的戰勝疫情的話,確實還是會有一段的距離。
資本市場在二三月份以來,在全球的資本市場受到疫情衝擊下也產生了較大幅度的回撤,比如說像納斯達克,然後像標普500,然後包括英國的富時100等。最大回撤的幅度基本上都在35%左右,然後同期的話,其實A股的比如上證指數的最大回撤是在15%左右,所以其實表現還是比較堅挺的。
A股市場經過之前兩波的估值回調,悲觀的情緒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釋放。近期的北上資金呈現了一個持續淨流入的趨勢,像6月份第一周的北上資金淨流入就超過了200億,所以也體現了全球資本市場對於我們中國經濟也恢復發展的信心。
2.您覺得這次危機之後會存在哪些方面機遇?
主要是體現在4個方面。第一方面,短期的波動是不影響長期的經濟發展趨勢。中國的經濟中長期的轉型,經濟調整的過程,包括中長期的消費活力其實都沒有因為疫情而改變。所以短期的估值回調反而增加了中長期布局中國市場的機會。
第二個方面,在疫情中,央行也通過各種逆回購包括降準的措施,來保證資本市場相對比較寬裕的流動性。財政部和地方政府也採取了多種各樣的措施,來利用專項債等來支持和扶持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
第三點就是受到疫情影響,一些板塊的投資價值也獲得了一個凸顯,比如說生物醫療、然後網絡遊、科技創新的板塊。
最後一點就是隨著疫情在全球的擴散,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都在一個驟增的情況。所以在全球相對來說非常不確定的大環境下,A股相對來說是確定性更高的選擇。 從這個角度來講,在匯率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中國的這些核心資產有望會成為全球的避險資產的選擇之一。所以長期來看的話,對海外資金也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3.著眼到當下,您可以評價今年的市場表現是什麼樣嗎?
今年可能大家印象非常深刻的主要聚焦在兩個板塊會多一些,一個是科技成長板塊, 1~2月份確實有一波非常熱點的行情,到3月份以來可能會傾向於大消費板塊。今年來講,這兩個板塊是比較受到大家的關注的。
從A股市場基本面的競爭力來講,電子長期來說是有較高的競爭力的。其次的話是計算機,然後是通訊。但從公司的估值和盈利模式來講,是計算機大於電子大於通訊的情況。所以電子這個行業目前是處於自身的爆發的周期當中,未來中長期的基本面一定是向好的,電子這個行業長期的競爭力會更顯著。
短期最大的一個不確定因素可能就是貿易摩擦。川普政府之前從對華的一些技術封鎖,包括貿易上的制裁等一系列的舉措來講,長期的話,是利好中國國內的tmt行業發展的。核心邏輯就是整個產業的終端其實對我們的產業發展是有一個主導的作用的。比如說電子產業的終端大部分是在國內的,這些終端會直接傳導到中上遊,需求會直接扶持到國內的中上遊的企業,從而促進整個產業較快速的發展和國產化。
所以長期來看,國內tmt產業相對來說基本面是向好的,是比較有前景的,競爭力也是比較強的。
4.大消費也是一個大熱門,您是怎麼看的?
受到疫情的影響,市場產生了比較巨大的消費需求的遞延。最明顯的是用餐,包括一些線下的院線等。整個居民的生活消費都會受到一些影響,但大消費板塊其實本身就有一定的抗風險的屬性。大消費當中的醫藥板塊反而沒有遞延,有提振。 醫藥生物包含了創新成長,是非常核心的一部分,同時它會有消費屬性,主要是內需增長消費升級等。
所以其實對於醫藥生物有兩條邏輯的,就是短期的邏輯和長期的邏輯。短期的話,這個邏輯主要是在於國產替代和補短板,國產替代其實主要就是受益性催化了,受益型催化的話,主要是體現在醫療器械這個方面。國產器械會產生一個大幅的訂單增加的情況,而且出口需求也在增長。國產替代這個邏輯會有一定的催化的作用。
中長期最大的機會可能跟人口有關,中國的人口基數比較大,目前確實進入到一個老齡化。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養老產業可能就對生物醫療板塊有一個長期的支撐。
5.對於一個普通的投資者來說,有什麼好的方法布局?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在不同的風格當中去挑選投資標的相對來說會有一定的困難。相對來講一些配置更均衡的投資標的是一種長期來講比較有吸引力的投資標的。所以滬深300、中證500其實相對來說分布也是比較均衡的,中證500可能相對來說是更符合目前市場趨勢的寬基指數的投資標的。
5.看指數的投布局的時點,現在是否可以以指數的估值作為一個切入點?
是的。截止到上個月末,比如滬深300的市淨率大概是在12倍,位於過去歷史10年大概是48%的居中位置。中證500的pb的水平是1.86,處於歷史的一個百分位大概12.5%的水平,相對來說是很低的。所以在估值可以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下探的空間也是相對來說比較有限的。
站在當前這個時點來說,從估值這個角度來考慮的話,目前確實是布局中證500指數,相對來說中長期布局的一個比較良好的時機。
6.指數增強基金跟原來的這些被動跟蹤指數的產品有一些什麼樣的區別?
如果談到指數投資,最常見的標的就是被動的指數投資基金,還有一類就是指數增強基金。被動的指數基金其實是完全複製指數的成分股的一個權重,然後力求準確地追蹤指數的一個漲跌,符合一個走勢。指數增強基金其實是在有效的對指數進行跟蹤的一個基礎上,通過主動的策略一個增強,力爭獲取一個超越指數標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