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小老闆》:51歲老員工遇上26歲上司,3點應對中年危機

2021-01-09 影視凌凌漆

美國電影《大公司小老闆》,由保羅·韋茲執導,丹尼斯·奎德、託弗·戈瑞斯、斯嘉麗·詹森等聯合主演。該片於2004年12月6日在美國上映。主要講述了公司被收購後,51歲的丹與新來的26歲的老闆從一開始的相互排斥,到後來並肩作戰的故事。

電影從一開始就安排了兩條線索,齊頭並進,共同推動劇情向前發展,最終在《運動美國》雜誌社相遇。

一條是丹尼斯·奎德飾演的51歲的丹·弗爾曼,家庭事業雙豐收,家庭上妻子懷孕,馬上孩子即將出生,斯嘉麗·詹森飾演的大女兒亞歷克斯也獲得了紐約大學的錄取,即將要入學,小女兒也一切順利,一家四口和和美美,其樂融融。

另一條則是託弗·戈瑞斯飾演的26歲的卡特·圖利亞,有著高學歷,長的又特別帥,還供職於環球通訊公司,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新購買了一輛現代感十足的保時捷911,他簡直就是高富帥的代名詞,事業上炙手可熱。然而家庭上卻遇到坎坷,由於總是忙於工作,疏忽陪伴家人,剛結婚7個月的他只好接受離婚的苦果。

這時,環球通訊公司做出的一項收購《運動美國》雜誌的決定,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也讓他們的工作生活開始有了交集。

就這樣,卡特成為雜誌的負責人,接替了丹的位置,丹只好屈居人下,充當卡特的助手,並嘗試著適應卡特的管理風格。

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9~50歲,在40~65歲之間的男性身上,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症候群」。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電影《大公司小老闆》裡面,擺在丹面前的,是非常明顯的中年危機,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1.事業上

由於《運動美國》雜誌被收購,丹一下子失去了負責人的位置,只能無奈地聽命於一個26歲的上司,儘管內心有所不服,只能暫時屈服,因為他幹了一輩子的雜誌工作,沒有其他更好的出路。現在看到身邊的人一個個被裁掉,最大的希望就是保住這個飯碗。

2.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丹已經非常拮据了,為了讓大女兒上紐約大學,他辦理了第二份抵押貸款,另外,第三個孩子馬上出生,馬上又要花費一筆不小的生活費,多項開銷加在一起,讓他經常在睡夢中醒來。唯一希望的就是,自己不要被裁掉。雖然很無奈,但是這個就是現實中的生活。

3.家庭裡

在家庭裡,丹也面對著同樣的難題,一個是自己目前面臨的困境如何與妻子訴說,採取何種方式和她溝通呢?她正懷著孕,如果說完話對她的心理產生波動,就會對大人孩子都不好,但是不說肯定不行。這也讓他很苦惱,很無奈。

另外,大女兒馬上離開家去上紐約大學,與他的溝通也越來越少,他也感到一種困惑與迷茫。

產生原因

那麼,中年危機產生的原因是什麼?讓我們跟著電影《大公司小老闆》,去嘗試著總結一下裡面的原因。

1.自我的失去

人到中年後,會發現一個現象,你是父親,是丈夫,是兒子,是員工,是上司,但是,唯獨不是你自己。

我們每天忙忙碌碌,應對各種各樣的事情,處理各種突如其來的麻煩,但是,發現在這個過程中,把自己丟失掉了,變得甚至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

就像電影中的丹一樣,有好幾處他獨自一個人坐在辦公室,望著窗外的鏡頭,以及行色匆匆地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的鏡頭,個人的渺小,無助,體現得淋漓盡致。

2.核心能力的喪失

在工作中,自己原先掌握的那些知識與技能,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的進步,也在一點點地喪失,變得可有可無,不再那麼重要。

而要去學習新的知識,一個是精力不允許,時間的投入量達不到,另一個是進取心的減退,慢慢變得追求穩定,不願意再去折騰自己,變得隨遇而安,順其自然。

3.對家人的忽略

本來忙碌了一天,回到家裡後,應該和家人說說心裡話,聊聊天,排解一下心中的苦悶,也問問家人今天過得怎麼樣,有哪些煩心事。但是,更多的情況是,回家後患上了「沉默症」,不願意多說話,不願意多想事,更多的是躺在沙發上,要不是看手機,要不是玩遊戲,以此放鬆自己,獲得暫時的逃離。

戰勝危機

在電影《大公司小老闆》中,最終丹成功戰勝了中年危機。《運動美國》被另一家企業收購,卡特離開公司,丹又重新接管了公司。讓我們一起看看丹的做法,能夠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呢?

1.穩定心態,腳踏實地

戰勝中年危機的第一步,就是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不讓外部的事情影響到自己,保持定力,腳踏實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面對26歲的新上司,丹很快渡過了適應期,重新調整自己,積極配合上司,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發揮自己在公司中的穩定器作用,也幫助卡特渡過了這段適應期。

裡面有個細節,卡特想裁掉丹的兩個老部下,丹知道後,他主動找到卡特,「希望能讓我去跟他們兩個人談談。」面對這個難辦的事情,他沒有推給上司,而是自己接下來這個任務,主動去找兩個老部下聊天,闡明利害,表達了他的不舍,無奈,以及惋惜,並表示以後有機會再次合作。

儘管兩個老部下也會怪罪他,不理解他,但是他並沒有辯解,而是默默接受了這一切。後來,他重新掌管公司後,又召回了這兩個老部下。

2.安慰家人,穩定後方

家庭和事業,至少得保證一個穩定。在事業遇到危機的時候,必須得保證家庭這個大後方的穩定。

因此,丹一方面主動和妻子傾訴,說出內心的想法,也得到妻子的理解和鼓勵,一方面和大女兒溝通,說出內心的想法,「以前我們不是說好互相溝通內心的秘密的嗎」,重新得到女兒的理解,兩個人變得無話不談,家庭這個後方變得穩定,也給他提供了充足的動力。

此外,一家人也變得其樂融融,一起聚餐,一起溝通,一起攜手,共同應對家庭經濟難題。

3.發揮優勢,發現自我

其實,老員工有老員工的優勢,只要能夠保持好的心態,發揮自己的優勢,一樣能夠找到新的機會,戰勝危機,走出困境。

劇中丹發揮了自己的優勢,一方面他敢於提出質疑,在通訊公司的大老闆到公司視察時,對於他的一些講話內容,丹大膽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另一方面他和卡特一起合作,發揮之前的人脈和工作經驗的優勢,在一天之內談成了一個重要的客戶,為公司帶來了新的轉機。

總之,保持一個好心態,有家人的理解支持,再加上個人的努力,團隊的合作,戰勝中年危機並不難,這也是這部電影交給我的。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公司才是好的公司,何為好的領導?電影《大公司小老闆》
    《大公司小老闆》/《In A Good Company》:其實影片的英文名更能夠直接體現影片的主旨,中文名的表述更加表面和膚淺。影片圍繞丹(51歲的市場總監)和卡拉特(26歲的職場管理層新星),以職場和家庭展開,通過兩個人不同的喜悅和遭遇,來講述何為好的公司,職場人員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的生,影片的可看性和價值性還是非常的高。
  • 38歲孫儷新劇開機:人到中年,應如何應對中年危機?
    可如今的她已經38歲了,38歲不算老,對於整個人生來說頂多算中年,但對於演藝事業來說確實有點滄桑感,眾所周知,大部分女演員在面對中年的時候都很有危機感,她們幾乎無戲可拍。不過這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市場競爭力如此之大,大部分劇本都是傾向於年輕人的,男女主角都很年輕,所描寫的故事也都是年輕人之間的。
  • 80後的中年危機怎麼應對?染髮、快閃、cosplay
    不過,如果從選材上來說,《如果歲月可回頭》的題材也挺討巧的,失婚、失業的中年危機,人到中年心不老的愛折騰,理論上來說也挺容易引發情感共鳴的。但為什麼沒有引發我爸媽的情感共鳴呢?我今年剛滿40歲我爸媽是60後,經歷中年危機的時間大概在10年前,他們40多歲的時候,都面臨了事業最後衝刺階段的挫敗
  • 如果我們都能像王力宏,何懼「年紀大」而陷入職場中年危機
    20年過去了,這位任職20年的「老員工」終於還是因為年紀大了,而被解約「下崗」了。王力宏出生於1976年,生肖屬龍,今年已經43歲了。從年紀上來看,王力宏確實已經邁入中年人的行列,所以,他的這次解約,被戲稱為是「中年職場危機」。於是,中年職場危機的話題,又被朋友們熱議起來。
  • 51歲周慧敏還很少女,但中年女演員的年齡危機怎麼辦?
    網頁截圖這條微博被轉發了6萬多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這確定是51歲的人嗎?有些人15歲都不一定有這樣的狀態吧。其實,並非她們自己怕老,而是一旦被貼上「中年女演員」的標籤,這可能意味著她們的事業要走下坡路,只能演一些婆婆媽媽之類的配角。
  • 看完《大公司小老闆》就知道了!
    老帥哥比小帥哥更有味道。為了出那麼一部電影才有的電影。斯嘉麗在裡面花瓶到不行…在人生中終於經歷了很多,才明白之前的愚蠢,就會自然而然認同長輩確實比我們成熟。之前以為那份工作給我們的太少,而放棄了。同樣的和我一批的同事,仍在繼續,她說她受著折磨在成熟,要等到自己夠成熟才會離開這個安全的環境。我想她是對的,一直都是對的。只有內心強大的人,才會有無限可能。
  • 人生三大不幸,少年得志,中年失業,老年入花叢,老高中年不幸
    半年前,他又從一家小企業的IT主管職位上離職了,因為這家小公司倒閉了,解散員工時,連遣散員工的工資都沒有發全,更別提補償金了。這麼多年,老高除了在常州房價相對較低時買了一套小戶型的房子,再無其它存款、資產,一家子生活過得緊緊巴巴。老高與我說:他從24歲開始工作,43歲時第一次被動失業,為四家企業付出了最寶貴的青春,付出了他作為一名程式設計師職業的最美好的年華。
  • 美劇《黑錢勝地(OZARK)》中年危機誰都會遇上,安然渡過是關鍵
    也許大部分人在看這部劇時,關注的點都在令人眼花繚亂的洗錢手段和結構緊張的犯罪劇情上,但將近不惑的我,卻看到了令自己深深焦慮的中年危機。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華為辭退34歲以上老員工的新聞背後,是很多90後所未曾聽聞的四個大字:中年危機。
  • 公司裁員為什麼總喜歡先裁老員工?做好這3點,不坐以待斃
    再加上人年齡大了,精力也非常有限,這確實也是一方面裁員的原因。所以公司選擇裁掉老員工,看的是一個人的能力問題,你的能力低於公司付給你的價值,那麼公司只能找新人來接替。02.裁掉你,跟年齡無關很多人會覺得,裁員是因為資歷、年齡,其實根本不是如此。
  • 【看電影學管理——第2期】看《大公司小老闆》,一場感染人心的會議!
    影片《大公司小老闆》該片主要講述了公司被收購後,51歲的丹與新來的老闆從一開始的相互排斥到並肩作戰的故事。
  • 建議40歲以後不要輕易買房,正值中年危機,風險太大!
    今天我要談的是中年人買房問題,尤其是超過40歲的中年人,正值中年危機,買房這種決定需要慎重 你們真的沒法再冒險了。中年人買房原因我先談一下中年人買房的原因,我覺得中年人買房主要有以下4個原因。一般都是覺得房子離公司太遠,或者是為了孩子換學區房,當然也有一些人想要住大一點的房子。第三個原因就是不想再租房子。有些人因為很多原因在年輕的時候沒有買房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想要尋求一種歸屬感,打算買一套房子。第四個原因是投資房產。
  • 年輕人如何避免中年危機?
    ​這就是影視圈的「中年危機」,女演員到30歲之後,就會陷入戲路窄、機會少的困境。回到我們普通人身上,難道就沒有職場焦慮,沒有中年危機嗎?電視劇《男大當婚》被問到「你為什麼混這麼慘?」,真是扎心了,這該死的中年危機。
  • 「中年危機」出現,40歲失業人員再就業成難題,問題出在哪裡?
    前段時間,娛樂圈的女演員集中講述自己的「中年危機」,表示自己的演技不差,但是就是沒有好的作品找到自己,如今這個時代,幾乎成了高顏值小鮮肉們的天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三四十歲的人想要找工作,或者說換工作,就會有那麼大的難度呢?第一:體力不行40歲的男人正當壯年,但是和二三十歲的小夥子相比較,熬夜加班能力自然是年輕人更勝一籌。充沛的體能是確保工作順利完成的關鍵,而人到中年,年輕時候折騰出的病都找上門來,出於這個考慮,大多數企業是不會願意接納40歲重新找工作的求職者的。
  • 轉自知乎:如何對抗中年危機?從中興通訊員工墜樓說起
    昨天朋友圈裡被瘋狂轉發的是:樸樹唱《送別》現場失控大哭:誰不是一邊不想活了,一邊努力活著……道盡中年危機。
  • 如何應對職場冷暴力?關係到廣大員工的利益
    一個有社會責任的企業都會遵守法律,關心員工,為員工提供符合標準的工作場所,為員工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但有少數的企業利用法律的漏洞,為了少補償或者不補償給辭退員工的補償金,於是就使用冷暴力的殺手鐧,迫員工自動離職,面對職場冷暴力,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 40歲男人的「中年職業危機」:男人真命苦
    今天的男人在40歲的時候,即便不再困惑,也一定要面對重大挑戰:「中年職業危機」。  30歲對於職業女性是一個重要的「坎」,40歲對於男性也是一個重要的「坎」,這是一個易產生中年職業危機的年齡,而相對於女性,男性在事業上更「輸」不起。  儘管現在的青春期無限延長,但40歲怎麼也可以稱為「人到中年」了吧!
  • 裁員優先35歲以上?35歲為啥是大危機?變更,才能容得下更多需求
    不久前,一位20出頭的拼多多女員工意外離世;過了幾天,又一位20歲左右的拼多多員工在長沙家中跳樓自殺,之後拼多多被爆出每月工時300左右,不達標會被主管約談,情緒激動者還會被開除。是的,35歲對於職場人來說是個過不去的坎,信息化時代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都在25歲的時候為35歲做規劃,哪怕加班996也要努力去大廠,大平臺,有發展前景的地方,在這條路上,總有人倒下,不過也總有人踏上這個兇險的徵途,因為他們都知道——如果到35歲還一事無成,這輩子都可能不會有什麼大作為。
  • 吳彥祖近照嚇人,49歲孟非住院:人到中年,最怕健康危機
    慄子姐想起去年45歲的他生了一場病,原本以為是食物中毒,沒想到竟然是闌尾炎,幾乎喪命。看到這麼多男明星,年紀到了四五十歲,一旦突發健康問題,整個人狀態都變差不少,輕則住院做手術,重則不敢想像,還是挺嚇人的。人到中年,大部分人的身體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最怕的就是遭遇健康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