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觀察與解讀——如何在學習生活中發現兒童

2020-12-23 Lucia0到6baby

觀察要連起來看幾個月,一次是看不出效果來的,老師要觀察的是孩子的發展,每個小朋友的家庭環境,起點不同,所以,每個孩子的發展也是不同的。

如果蒙臺梭利不會看孩子,觀察孩子就沒有蒙臺梭利法的出現了!

科研數據9-16個月,幼兒會走路,如果很早就會走路了,可能代表幼兒爬的不夠;如果幼兒14個月才會走路,可能這個小朋友的發展已經遲緩了!

因為小朋友的動作發展很快,有時候可能每個孩子的發展不一定都能發現,因為班級孩子數量也比較多,剛開始的時候,老師會先觀察一個,以後會看很多!

蒙臺梭利教學法主要的就是觀察,如果只操作教具,孩子有時候是看不到,看不懂的,所以,我們先要觀察,在老師進班先要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熟悉孩子,才能更好的與孩子建立連接!

如果,我們要發現兒童的發展,我們要靜下來,觀察孩子,如果我們也動,我們就成了環境的局內人,作為局外人,第三者,我們才能更清晰的觀察孩子,如果,我們與孩子互動就會是局內的人,不然就會有一些偏見!

為什麼觀察是教育的基礎?

0-3的孩子,不懂的表達,一些形容詞,語言不會用,如果嬰幼教,不是對話的,是靠眼睛,分析行為,不僅僅是靠耳朵聽,對成人我們可以聽,但更多的是看行為,語言可以騙人,但是行為不可以騙人。

有沒有見過一些人,坐下來不會說什麼,但是孩子會擁抱她;有的人故意跟孩子玩,但是孩子都會走開的,小朋友是能感覺到誰是更喜歡,更愛他們的,幼兒更多的是憑他們的感覺去做事情的!

如果,你可以靜下來觀察孩子,你就會了解人類的源頭,「人之初」,觀察幼兒的行為,行動,看電視,其實幼兒也不一定能看的懂!

環境包括硬體和軟體;硬體,一些物理性的環境;軟體,指感性的人物,人性;

觀察小朋友就是觀察小朋友在物理環境和軟體環境中的發展,觀察孩子比示範教具更重要,先要觀察孩子的情況,才知道孩子的發展,才知道給孩子示範什麼樣的教具!

並不是說孩子3歲就要給孩子3歲的教具,有可能孩子的能力在2.5歲,也可能孩子的發展在4歲,所以,要根據孩子的發展來給幼兒進行相應的計劃!

我們常常說,孩子越小孩子的發展是越快的,對我們成人能力的發展不是很大的,但是對孩子0-3歲的發展影響是很大的。

在0-3歲,我們是說月齡的,因為每個孩子差一個月,他們的差距就是很明顯的!

語言是24個月爆發期,學語言是要看口型的,現在戴口罩,是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的!

觀察,是看孩子的行為,表象,36個月了,幼兒還不能發聲,有可能是孩子的本身沒問題,但是疫情戴口罩,孩子不能學語言,有可能是環境的問題,我們首先要確定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如果是後天的話,我們改下一環境就好了!

在家庭中,我們要給孩子一個適應孩子發展的環境,在錯的環境中,沒有正確的語言吸收,就會擾亂以後的語言發展,什麼時候說話,什麼時候說錯話了,「亂說」。

觀察,我們要描述,解釋及預測其結果,要看幼兒的行為,動作得發展,預測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對同一件事是怎樣應對的!如果幼兒生活不穩定,孩子的安全感也有問題,小朋友的歸屬感也是有一些問題的!

如果一個人常常換位置,這個人就不容易紮根,就不會有枝葉,更不會有果,花的發展!對於幼兒,土地就是家,錢對小朋友的用途不大,但是更喜歡爸爸媽媽愛他,知道他的需要,跟小朋友的心靈溝通!

蒙臺梭利的老師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不是拉著孩子成長,對一個家長來說,也是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觀察,在孩子沒有語言之前,在平穩的道路上是跑偏了,還是平穩的,我們要通過觀察適當的介入!

我們要有同理心,如果,我們要先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我們要知道一些背景的。如果一個孩子平穩了半年多,突然有一周孩子喜歡跑,誰也不理,到處亂跑,亂叫!發現家裡,狗病了,帶小寶寶去動物醫院給狗看病,小朋友比較害怕,小朋友就想媽媽抱著他,放在幼兒園裡,孩子就亂跑,這個時間示範教具是沒用的,這個孩子缺乏安全感,因為環境改變了,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我們要聽聲音,有的會玩口水,是嘴巴的練習,所以,如果,我們發現孩子玩口水,也不要不讓他玩!

我們不要先聽成人的語言,不然會把別人的偏見塞到自己的耳朵裡!我們要觀其外,知其內,我們每天要和環境互動,我們準備了一個什麼樣的環境,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互動!

觀:用眼睛看,輸入;察,是思考的,輸出的,解決的,每一個人的思考的不一樣,最理性的觀察,要看一個小朋友同一時間看這個小朋友!

最少有10年的工作經驗的老師,可信度相對於高一點!觀察可以發現真相,可以解析,解讀,幫助這個家長怎麼代養這個孩子,我們要給家長一些很有用的知識!

經驗豐富的人,解難的能力高;看書能力很高,代表你輸出的高,寫出來的高,把文字變成行為,很多人是沒有這個能力的,用實在的應用,要幾年的功夫!

我們要科學的觀察,知道有因果的,腦神經科學已經很發達的,我們有一些資料是可以解釋的,老師要不停的進步,要不斷的學習,找出問題的原因,然後解決問題,教育應該統整。

我們成人的角色應該是一個專業的觀察員,蒙臺梭利老師最應該看的就是孩子的發展,我們的教育是活的,要做的,我們要理解發展理論,我們是讀《兒童發展》的,兒童是發展的,要從根本去學習。

天地人,要靈活的觀察,天:時間;地:環境;人:嬰幼兒。

我們要靈活的看天地人是沒問題的,可能是你們先天的;如果這三者是有一個有問題的,那我們就要改變環境!

現場看孩子,才是真的,不是人家說給你聽,而是自己看到的,自然的狀態,不是人為控制,幹預的!

小朋友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觀察不是真是看一下,而是要連續的,觀察,也只是觀察當下的,我們可以回想之前的,會聯想以後的。

我們應該把家長變成教育的助力,我們是發現事實,太理性的成人,孩子是會抗拒的!我們要做一個專業的「翻譯」員,翻譯幼兒的行為,表現!

我們是修正,不是治療,治療是醫生的事情,我們是育的一個事情,老師要站在「無限」的立場,去觀察「有限」的孩子!

通過觀察可以發展孩子的潛能!

這是劉詠思教授的分享,觀察對任何人都很重要,不管是嬰幼兒,還是成人,正如老師所說的那句話,成人的語言是會騙人的,但是行為是不會騙人的,這也是很多心理學家所了解熟知的!

因為喜歡,所以常伴!願我們身邊的每個孩子身體健康,幸福快樂!更多育兒知識,家庭教育可以關注我,讓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定海區開展幼兒教師遊戲觀察能力培訓
    為提升教師觀察幼兒遊戲的能力,幫助教師進一步理解幼兒在遊戲中的學習與發展,近日,定海區幼兒園教師「基於兒童視角的遊戲觀察與點評」培訓在城關第二幼兒園舉行。40餘名幼兒園教師參與此次培訓。(2)從幼兒活動類型的角度:一日活動中的主要類型特點,生動活動、運動、學習和遊戲活動。(3)從幼兒學習與發展的角度: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可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5.解讀和分析幼兒行為可以思考的問題。
  • 幼兒「疊衣服」觀察記錄
    觀察目的:了解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疊衣服動作的熟練程度。右邊穿黑色衣服的男孩,斜低下頭,表情迷茫,左手抓著藍色衣服一角,右手抓著藍色衣服內測,動作緩慢,仿佛在進行思考要如何疊好衣服,但是也可以看出男孩想要嘗試疊好的努力。總體觀察發現:左邊穿綠色衣服的男孩,雖然沒有疊好衣服,但是疊衣服動作基本熟練,看得出基本掌握了疊衣服的方法。
  • 看見兒童,看見學習 下城區2020繽紛遊戲節開幕
    【西園幼老師和項目課程的故事】  1.將孩子的經歷轉化為有價值的學習活動  一日生活皆課程,作為孩子興趣的捕捉者、活動的助推者,老師們用敏銳的發現、細心的觀察、專業的判斷,將孩子們的經歷轉化為有價值的學習活動,讓項目活動真正地落實在班級課程中,發生在每一個孩子的經歷和體驗裡。
  • 幼兒吵架是有意義的,及6大幼兒衝突解讀
    從長期觀察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1. 幼兒與人爭吵,常是幼兒大聲對外界說「不」,常是幼兒「自我主張」的開始;2. 幼兒與人「爭搶」玩具,或打人或被打,是為了「自我主張」,也是為了「自我保護」;3. 幼兒從一次次衝突中,一次次練習「人際關係」的規則與技巧。大人應該為幼兒發展自我主張與自我保護的能力而高興!
  • 20個幼兒行為發展案例帶你找到幼兒最近發展區!
    就如同人們常說的「跳起來摘桃子」是一個道理,給幼兒的日常教學活動要讓幼兒有一定的施展空間,又不能超過幼兒的最近發展區,這樣才真正能調動幼兒對活動的興趣!而在教學中,我們老師其實很難找到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我們的老師們是不是都在思考:這個活動該怎麼設計?這個活動適宜性如何?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在哪裡?
  • 幼兒觀察記錄篇
    幼兒園個案觀察記錄:矯治一名有任性行為的幼兒33、發獎勵券、發獎勵券
  •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測試題
    8、《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領域的學習和發展分為科學探究(親近自然、喜歡探究)和(具有初步探究能力)數學認知(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藝術領域的學習和發展分為感受與欣賞(喜歡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事物)和(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表現與創造( 喜歡進行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9、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 (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 如何引導幼兒深度學習?沙坪垻區實驗幼兒園第十二屆「雅韻課堂...
    在強調幼兒核心素養的今天,學前教育課程改革已進入「3.0時代」,如何讓幼兒成為課程的主體?培養幼兒深度學習? 沙坪垻實驗幼兒園歷經10年探索,秉承「愛啟未來,雅行一生」的辦園理念,著力構建愛雅園本課程,主張「把兒童放在課程的中央」「讓兒童在真實的情境裡忙起來」「相信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讓兒童真正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自己成長與發展的主人。
  • 幼兒「穿襪子」觀察記錄
    觀察目的:了解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穿襪子動作的熟練程度觀察內容:穿襪子觀察班級:中班觀察對象:圖中的四位小朋友觀察記錄:觀察分析:觀察四位小朋友穿襪子,發現在同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的生活能力和動作發展程度都存在著明顯差異,穿襪子的熟練程度也是不同的。左邊第一個小朋友穿襪子的熟練度不是很好,動作發展和自理能力也太好,穿襪子的速度適中,襪子穿得不是很整齊,可能方法不到位。
  • 用心觀察,解讀童心-花園口幼兒園保育觀察日記分享活動掠影
    (記者 張偉)觀察能力是保育老師必備的專業素養,也是走進兒童世界的一把鑰匙,為了提升保育員的綜合能力,以便更好地照顧幼兒。2020年12月24日,惠濟區花園口幼兒園開展了一次保育觀察日記分享活動。保育老師在常規有序、周而復始的保育工作中一直做著有心人,積極配合老師進行教學遊戲活動,善於觀察幼兒,把握教育的契機,及時記錄下與孩子生活中的點滴,並能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進行分析。
  • 樹基教育|——如何在閱讀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猴子撈月」外傳- 如何在閱讀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在閱讀中培養幼兒的理解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讓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描述事物特徵、表達故事情節中多看、多聽、多說,可促進幼兒語言內容新穎、奇特、表達生動,使幼兒的思維活動呈現多向性、獨特性、變通性,提高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為幼兒奠定良好的語言能力及語言素養,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 不斷審議區域,促進深度學習
    為了提升區域活動的有效性,激發幼兒深度學習,江蘇海安隆政幼兒園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時間對各個班級讀寫區、數學區兩個區域分別進行班級前審議、教研組中審議、幼兒園後審議三個階段的浸入式教研活動。各班老師再次學習《0-8歲兒童學習與環境》,認真解讀書中的讀寫區和數學區評估要求,學會診斷發現班級原有的兩個區域存在一些新問題,結合本班幼兒已有的經驗和區域環境重新調整空間布局和有層次投放材料。
  • 【專家解讀】劉焱:幼兒園如何落實「以遊戲為基本活動」?
    納什(Nash)根據貝洛醫學院的研究報告指出,遊戲不充分或很少被撫觸的幼兒,他們的大腦比同齡正常兒童的大腦要小20%-30%。布朗(S. Brown)對多個成年犯罪者的童年生活進行了研究,發現其中有75%的人在幼年時期缺乏遊戲經驗,或沒有正常的遊戲經驗。 大量研究表明,遊戲對兒童的身體、認知、社會性、情感、個性等各個方面的發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和作用。
  • 幼兒教師招聘考點:依戀類型解讀
    依戀是嬰兒尋求並企圖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和情感聯繫的傾向,是兒童在與父母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在情感上逐漸形成的一種聯結、紐帶或持久的關係。比如,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這樣的現象,新生兒對不同的人並無明顯的不同反應,但隨著嬰兒的成長他們會更喜歡與自己的母親(依戀對象)接觸,甚至在陌生人接近的時候表現出一些反抗或者哭泣的行為。
  • 孫科:幼兒體育 認知·成長·生命
    蒙臺梭利學校中,學校要滿足學生的要求,倡導的是兒童動手能力的發現式學習,為有組織的自護和環境學習項目,提供具有多感性的設備,鼓勵兒童的團隊交流與寫作,強調具有認知性的社會、情感和道德發展。一般來說,課程具有持續性,教師角色定義為促進者、幫助者,並不劃分年齡階段,從兒童所使用的教學設備反饋中學習。
  • 張俊教授:幼兒數學學習的本質不是記憶的過程,而是理解的過程(建議...
    而對於那些抽象思維有困難的幼兒,幫助其理解加減運算中的數量關係的方法,就是讓他們進行合併和拿取的操作,在實際的操作中理解兩個部分如何合併為一個整體,整體中拿走一部分還剩下另一部分。
  • 如何培養中度智障兒童溝通能力
    〔特教園地〕 如何培養中度智障兒童溝通能力 (一)創造情境,在交往的活動中培養溝通能力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兒童不是在隔離的環境中學習語言,而是在和成人的語言交往實踐中學習,和成人的語言交流是兒童獲得語言的決定性因素。」
  • 【保教活動】三部曲讓《3-6六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落地生根
    在縣劇院舉辦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家長培訓會,邀請陝西省學前教育學院王怡教授為家長解讀了《指南》精髓,縣教育局領導、學區教師、幼兒園七百多名家長參加了會議。大會上,正式成立了第一屆家委會、夥委會並為成員頒發了聘書。(二)學好《指南》,幫助指導很必要。為幫助家長進一步學習《指南》,園內投資2萬元,向家長發放家長《指南》讀本600餘本,並召開家長《指南》培訓會。
  • 【觀察與記錄】多變的紙箱——自發的角色遊戲是幼兒的最愛
    這反映了孩子們對周圍環境中的人或事的觀察和理解,是他們的生活經驗的再現,而且孩子們樂享其中。片段三:一段時間後, 爍爍棄「快遞公司」而去,這裡變成了一個無人區域。娃娃家的媛媛媽媽不知去了哪裡,美美擔負起了媽媽的角色正在哄娃娃:「寶寶, 玩這個吧,這是爸爸給你買的小汽車。」「寶寶, 你餓了嗎?」
  • 小小優趣唯一正版播出《小鼠波波》 生活場景式學習賦能幼兒英語啟蒙
    生活場景式英語提升幼兒英語思維,分級英語動畫促進循序漸進學習與其他幼兒動畫相比,《小鼠波波》的獨特之處在於,故事主人公小鼠Maisy以愛分享、滿腦子都是新點子的形象,帶著她的四個好朋友松鼠Cyril、小雞Tallulah、鱷魚Charley、小象Eddie,用精彩生活、冒險故事為孩子們提供一個無限延伸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