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民族大義」

2021-03-04 吳銘再評說

談談「民族大義」

作者:吳銘(20200824)

楔子

關於管導的新電影,馮導義憤填膺地說,「我也不停問自己,每次看到管虎的難過憋屈,一部這麼高藝術水平、一部題材有民族大義的電影,為什麼要讓他的創作者受這麼大的折磨? 」

馮導的意思是說,究竟是誰這麼惡毒,非要置民族大義於不顧,非要難為管導、延遲了這部電影的上映?簡直是罪無可恕了。

既然馮導講到了「民族大義」,那麼,我們就順著馮導的意思,也來談談什麼叫「民族大義」。

由於中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是很特殊的。按說,民族獨立與解放這個革命任務,應該由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通過舊民主主義革命來完成。但,由於帝國主義勢力強大,更由於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先天的兩面性、軟弱性、動搖性,它無力於領導這個革命、無法完成民族獨立和解放這個革命任務。

這裡說的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一面是指其受帝國主義壓迫,它有反帝的一面;另一面,就是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本身對中國人民有壓迫剝削的一面,所以,對於人民群眾反帝、反官僚買辦資本主義的革命鬥爭,它又是恐懼的,又是要鎮壓的。在面對帝國主義壓迫侵略和國內群眾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鬥爭時,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非常矛盾,極易分化。一部分民族資產階級能夠站在民族立場上,反對帝國主義,投向人民群眾,加入到革命陣營中來;另一部分,則有可能出賣民族利益,充當帝國主義的走狗,反過來向帝國主義出賣中國經濟主權、金融主權、領土主權,以換取帝國主義的扶持,並勾結帝國主義、充當帝國主義的走狗,鎮壓人民群眾的反帝愛國鬥爭。

當然,如果人民革命力量足夠強大、革命形勢高漲,即使曾經投降帝國主義的民族資產階級分子,也可能「反正」,轉而投向革命陣營;同樣,如果人民革命力量削弱、革命陷入低潮,則已經附和革命的民族資產階級,也會轉而背叛人民、背叛民族,轉而又投降帝國主義,反過來鎮壓人民革命力量。

所謂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就是在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時,他們因為不敢發動人民群眾來反帝,只敢單打獨鬥,所以,他們力量非常薄弱,他們不敢堅決反對帝國主義,不敢勝利,偶然取得一些勝利,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所謂軟弱性,對於帝國主義的壓力,他們偏向於委曲求全,不敢輕易反抗,幻想苟且偷生。

民族資產階級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經過多次革命失敗,看到了民族資產階級的這個兩面性、動搖性、軟弱性,所以,轉而向無產階級尋求力量,這就是「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即新三民主義,就是第一次國共合作。革命的方向一經改變,立即產生了巨大的效果,北伐戰爭勢如破竹、所向無敵。但是,革命的成果,卻被蔣介石等新軍閥竊取。蔣介石投降了帝國主義,殘殺共產黨、國民黨左派和革命群眾,大革命失敗了,民族獨立和解放的任務仍然沒有完成。

正是由於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動搖性、軟弱性,所以,他不敢發動群眾,無力完成自己的民族獨立和解放這個歷史使命,這個革命任務,就只能交給無產階級來完成,這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族主義革命,使命都是完成民族獨立和解放,但是,卻有如下不同:

一是革命的指導思想不同。新民族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則是西方資本主義的民主、自由之類,即中山先生的舊三民主義。

二是領導力量不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是中國共產黨,依靠的力量是中國工人階級,並將重點工作放在教育改造團結中國農民階級上,與農民階級結成同盟軍,核心的工作是土地改革。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是國民黨這個資產階級政黨,依靠的力量,主要是民族資產階級,不敢發動、也無法發動工人階級、農民階級,不敢搞土地改革,不敢觸動廣大農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是採取的革命道路不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在於「農村包圍城市」,關鍵在於土地改革,建立農村蘇維埃民主政權,並進行徹底的反封建的社會革命,解放婦女;而舊民主主義革命不下鄉,不觸動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不觸及婦女解放問題,不敢明確提出反封建。

四是與世界革命的關係不同。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組成部分,得到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援助,同時也支援了全世界無產階級的解放;而舊民主主義革命,是一個民族的單打獨鬥,雖然也幻想利用殖民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獲得一些殖民主義國家的支持,但是,都是得不償失,前門驅狼後門進虎。

五是革命的結果不同。新民族主義革命因為指導思想正確、領導力量堅定、依靠勞苦大眾、進行土地改革等等,前途光明,故而取得革命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和解放,並實現了人民的翻身解放。而舊民主主義革命,則因為指導思想錯誤、領導力量分裂、不敢發動群眾,故而前途暗淡,屢次失敗,沒有出路。

馮導所說的「民族大義」,就是民族資產階級用以號召本階級、團結本階級、動員本階級起來反抗帝國主義壓迫,同時也是用來麻痺勞動人民、鎮壓人民群眾反抗的一個口號,有其進步意義,也有其反動意義。這個口號也同其主人——民族資產階級——一樣,受到帝國主義的反對,也受到人民群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反對這個口號,是因為這個口號有反帝的一面,當然阻礙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殖民統治。人民群眾反對這人口號,並不是因為這個口號的反帝的一面,而是因為民族資產階級使用這個口號,壓制人民群眾的反帝鬥爭!特別是民族資產階級利用這個口號,壓榨人民群眾;是因為民族資產階級雖然打出「民族大義」的口號,但是,在反帝鬥爭方面,非常懦弱、動搖、不徹底。

一、民族資產階級是如何對待「民族大義」的

當年,蔣先生是非常喜歡「民族大義」的。但只是用「民族大義」的棍子,發動了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和其他抗日革命力量的剿殺。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期間還不忘記發動三次反共高潮。今天,胡大編等人也同樣強調「吃瓜群眾只管吃瓜」之類,壓制人民群眾的反帝情緒,試圖「包辦」反帝鬥爭。其實並非他們反帝有多堅決,而是隨時準備對帝國主義投降,他們非常害怕人民群眾的反帝鬥爭影響了他們對帝國主義的投降,所以,壓制人民群眾也就在所不惜了。這說明,階級本質這個東西,是有極強的遺傳性和穩定性的,不會因為時代改變而發生變化。

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蔣介石、汪精衛是如何堅持「民族大義」的呢?

一個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他們都把「民族大義」掛在嘴上。

但是,對於挽救民族希望的真正革命力量——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廣大革命群眾,則不遺餘力、不擇手段加以鎮壓,理由是這個真正的革命力量危害了「民族團結」,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對於「亡我之心不死」的日本帝國主義步步進逼的侵略,蔣汪均百般討好,步步退讓,以期用這種出賣國家主權的方式,換取帝國主義恩準他們苟延殘喘。看看蔣先生在「民族大義」的口號之下的言論吧,很能讓人認清,民族資產階級退化成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後,其口中的「民族大義」是個什麼東西。

「中國亡於帝國主義,我們還能當亡國奴,尚可苟延殘喘;若亡於共產黨,則縱肯當奴隸,亦不可得。」「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奢言抗日者,殺無赦」;「如果日本能擔保中國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則國民政府可同意與日本協商,或可在不損我國尊嚴之前提下讓出東北」;「無論外面怎樣批評謗毀,我們總是以先清內匪(指共產黨),為唯一要務,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本末倒置,先後倒置」;「日本終究不能作我們敵人,我們中國亦究竟有須與日本攜手之必要」;「槍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訓練不如人,機器不如人,工廠不如人,拿什麼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頂多三天就亡國了。」

就是拼命誇大敵人的力量,拼命渲染失敗情緒,拼命鎮壓反帝愛國力量,拼命阻撓反帝鬥爭,別無其他。

蔣介石、汪精衛在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步步進逼下,採取了堅決不抵抗的政策,連續與日本侵略者籤訂了《塘沽協定》《秦土協定》《何梅協定》《淞滬停戰協定》等賣國協定;丟了東北、丟了熱河、丟了河北,甚至連上海主權也丟了。對於共產黨人、地方實力派、其他民主人士抗日的呼聲,蔣汪均以「民族大義」、維護中國的民族生存為藉口,極力鎮壓、毫不手軟。汪精衛即使1938的叛國投敵、徹底背叛其口中的「民族大義」之後,仍然打出「曲線救國」旗號,人家並不承認「賣國」「叛國」,人家仍然有「民族大義」。

蔣先生的「民族大義」在全面抗戰爆發前,主要表現為「圍剿」中國工農紅軍、破壞東北馬佔山等抗戰行動、破壞馮玉祥方振武等人領導的長城抗戰、破壞十九路軍上海抗戰、破壞福州抗戰政府、破壞兩廣地方實力派的「六一運動」、逮捕「七君子」、壓制「一二九運動」等等。由於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看到,再不真的來點「民族大義」,他的「領袖」地位恐怕保不住了。於是,「七·七」事變、日軍發動全面侵華、中國民族抗戰浪潮再次高漲勢不可擋,蔣介石不得不裝裝樣子,來點真的「民族大義」。與其說蔣介石是出於民族大義抗戰,不如說,是全國人民的民族大義,迫使蔣介石不得不抗戰。

蔣先生還看到,如果舉起抗戰這個「民族大義」的旗子,他可以號令全國各地方實力派甚至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這當然是蔣先生求之不得的事。於是,蔣先生在「九·一八」事變七年後,在全國人民的「民族大義」的壓迫下,終於也也開始來點真的「民族大義」,終於要抗戰了。

二、共產黨人如何對待「民族大義」

「民族大義」並不是無產階級的根本旗幟,無產階級的理想追求比民族大義還要宏大,那就是解放全人類,在全世界範圍內消滅私有制、消滅剝削、消滅壓迫,實現全人類的平等、解放。但在民族民主革命時期,共產黨人並不排斥真正的「民族大義」,相反,我們極力推動民族資產階級真正落實民族大義,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至少讓民族資產階級的動搖分子、反動分子,不要給全民族抗戰搗亂。

在「民族大義」的旗號下,中國共產黨放棄了與蔣介石十年土地革命戰爭的血海深仇,宣布承認蔣介石的領袖地位,紅軍接受改編成為國民革命軍的第八路軍、新四軍,接受蔣的領導。同時,共產黨承諾不挖國民黨的牆角,不在國民黨內建立自己的秘密組織,不在國民黨軍控制的地區開展抗日鬥爭,只在國民黨軍丟失的淪陷區開展抗日革命鬥爭。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對國民黨軍特別是中央軍的統一戰線工作,必要時大力支持援助其抗日鬥爭行動,即使國軍無理摩擦,也能忍則忍。但是,為了抗戰,為了發展壯大人民的抗日力量、取得最後的勝利,共產黨強調獨立自主,不接受蔣介石愚蠢且別有用心的戰略戰術、作戰指揮;對於國民黨反動派破壞抗戰的反動行為,特別是三次「反共高潮」,共產黨人照樣要反擊,原則是「有理有利有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先斬後奏,斬而不奏」「鬥而不破」……總之,共產黨所講的「民族大義」的「義」,就是抗戰,就是「要抗戰不要投降;要團結不要分裂;要進步不要倒退」!就是在日本帝國主義沒有退出中國領土(包括東三省。之所以強調包括東三省,是因為蔣先生的「抗戰到底」,是不包括東三省的),談和平者,皆漢奸也。

反觀蔣先生的「民族大義」的「義」是什麼。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蔣介石只做了兩件事:對日妥協投降,壯大了其侵略膽量,餵大了其侵略的胃口;對內則打著「攘外必先安內」的「民族大義」的旗號,不擇手段鎮壓抗日力量。

即使是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蔣先生也沒有忘記利用其所謂「領袖」的身份,借用日本帝國主義之手,消除異己。不單對共產黨要消滅,對於其他地方實力派,也要消滅,抗日戰爭期間,山東的韓復榘、河北的宋哲元、四川的劉湘、雲南的龍雲、東北軍等地方實力派,或被消滅,或被基本消滅,或力量被削弱。

說白了,蔣介石口喊的「民族大義」,實際上卻根本罔顧「民族大義」。他的「義」,就是維護自己的小朝庭的反動統治,為了這個反動統治,可以向步步進逼的日本帝國主義讓步,可以「融共、限共、防共、反共」,可以勾結日本侵略者共同鎮壓共產黨,可以放棄東三省主權為條件與日本侵略者媾和,可以給偽軍發軍餉,可以在全面抗戰爆發後繼續向日本帝國主義支付庚子賠款,等等。

當著身在延安的毛主席思考持久抗戰、人民戰爭,撰寫《論持久戰》時,當著日本對蔣由軍事進攻為主轉為政治誘降為主時,蔣介石在重慶則搞了個「融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決議,接下來便是第一次反共高潮,分明是打算接受日本侵略者的政治誘降了,要與日本侵略者一起反共了。

所以,共產黨講國民黨反動派「假抗日,真反共,屈膝投降,為虎作倀!」非常準確,一絲沒有冤枉它。

三、管導們有民族大義嗎?

馮導也打著「民族大義」的旗號,替管導的票房叫喊,讓人覺得滑稽可笑。他可能並不知道「民族大義」的這段歷史,正如管導不知道孫元良是個「飛將軍」。

馮導、管導有過「民族大義」嗎?電影「800」有一絲民族大義嗎?

如果管導真的有那麼一絲民族大義,而不是替蔣的反動的、腐朽的買辦統治招魂,不是替當前的官僚買辦勢力造勢,那就應該拍揭露蔣介石破壞抗戰、阻撓抗戰、片面抗戰、「假抗戰、真反共、屈膝投降、為虎作倀」的反動本質;揭露其鎮壓抗日革命力量、勾結日本侵略者進攻八路軍、新四軍的賣國行為,揭露其發動的三次反共高潮,揭露其將胡宗南三十萬大軍包圍延安而不派到抗日前線;揭露他借抗戰之名橫徵暴斂、壓榨百姓;揭露他借抗戰之名消除異己;揭露他「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的腐朽作風;揭露他「焦土抗戰」「以空間換取時間」戰略的荒謬、無能、反動及其導致的南京大屠殺、花園口決堤、長沙大火、重慶大火等慘劇;要揭露他們畏敵如虎、懼戰怯戰、消極避戰的可恥行徑……這些,管導似乎根本不知道,更似乎是要掩飾,當然也談不上揭露。

同時,如果管導真的有那麼一絲民族大義,在揭露蔣介石反動集團的同時,還要切實宣揚共產黨領導下的全面抗戰、人民戰爭、持久抗戰,要宣揚延安軍民、全國抗日革命根據地群眾為了克服蔣介石的封鎖、爭取抗戰勝利而發動的大生產運動,要宣揚全國各抗日革命根據地在敵後戰場與日本侵略者、偽軍進行的殊死搏鬥,要宣揚共產黨為了民族大義而對國民黨蔣介石集團所做的政治讓步、軍事讓步、勸說、推動、幫助、鬥爭等艱苦卓絕的工作,所承受的人員被殺、根本地被封鎖、言論被歪曲被封殺等壓力,要宣揚共產黨敵後抗戰取得的偉大成就,要宣揚王二小、小兵張嘎、高傳寶等這樣的出身農村的人民英雄。

管導並沒有宣揚這些吧,他哪有什麼民族大義?他哪懂什麼民族大義?

老實說,逃到臺島的蔣匪幫即使在宣揚抗日上,很怕得罪日本侵略者,所以,極其克制,不敢輕易觸及這方面的話題。選擇抗戰作品的具體題材時,也非常為難:雜牌軍抗戰的題材不能選,在解放戰爭中起義將領的題材不能選,解放戰爭中被俘的將領也不能選;當然,表現極其惡劣、無法吹捧的題材更加不能選。這樣幾條一限制,要讓蔣介石找出個題材拍個抗日的電影,顯示一下他這個領袖的英明神武,還真難為他。

找來找去,找到了這個800,但,就是這個題材,也要掐頭去尾,中間也得好好修飾,不然,仍然不是個好題材,仍然是對蔣的諷刺,仍然讓蔣介石丟臉。

有朋友說,這部電影,其實並不是替蔣唱讚歌的,而是揭露蔣抗戰無能的……云云。其實,此觀點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管導是非常想美化蔣,特別是在抗日戰爭上,很想把蔣抬高到「領袖」的位置,想把國軍抬高到中流砥柱地位。可惜,他遇到了逃臺的蔣幫人員同樣的難題,就是這樣的抗日題材在國民黨抗戰史上很難找!美化蔣介石的抗戰,的確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管導們竭盡全力控空心思想把這髒活幹好,甚至不惜找到「飛將軍」的後人出來站臺。可惜得很,本來拍馬屁的,馬屁術不精,無奈用力不慎,用專業的話說,就是不會使用電影語言,搬磚頭砸了自己的腳,適得其反了。

四、蔣介石為什麼成了「國際公認」的抗戰「領袖」

這裡,還應該講一下蔣介石「國際公認」的抗日戰爭領袖地位,以及聯合國「五常」地位問題。這也是蔣粉果粉們最愛講的話。

中國人民自從有了共產黨毛主席的思想領導、政治領導、組織領導之後,對於所謂「國際公認」「國際慣例」「國際社會」就有了極強的免疫力、警惕性!誰也別想打一下「國際」的旗號,就把荒謬的東西強加到中國人民身上,讓中國人民接受。

中國人民的全民族的抗戰,自始到終,中國共產黨都是動員者、組織者、領導者,是中流砥柱,毛主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精神領袖、思想領袖、政治領袖,是毛主席為抗日戰爭制定了路線、方針、政策、戰略、戰術,並親自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組織實施,並在組織實施這一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中,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投降叛國行為,阻止了他們的叛變投降,瓦解了他們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破壞,好歹拖住了蔣,讓他雖然猶猶豫豫卻不敢公開拋棄「民族大義」這個旗號。就是說,蔣介石,無非是在中國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爭下的行動,雖然他想拒絕這個領導,他想投降,他想叛變,他想破壞,但是,在中國共產黨、全國抗日軍民的壓力下,他還不敢,他不得不有所克制。最終,中國人民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聯合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贏得了這場民族革命戰爭的勝利。

那麼,為什麼所謂國際社會不承認毛主席這個真正的抗日領袖,而要「公認」蔣介石這個僭主呢?這要從所謂國際社會的根本目的說起。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了,但是,中國人民得到什麼樣的勝利果實呢?是領土分裂、主權不保,驅逐了日本帝國主義這隻狼,卻迎來了美帝國主義這隻虎。

所謂國際社會,實際上,就是指正要瓜分中國的美國、蘇聯、英國等勢力。

蘇聯成功使外蒙古分裂,並攫取了東北鐵路和旅順大連的主權。美國攫取的利益更多,以中美商約最為著名,美國殖民者幾乎控制了中國的所有經濟主權、金融主權、市場主權,甚至,英國這樣的癟三帝國主義也照樣佔據南某港,在中國內河長江,有航運權。法國也想著恢復其在越南的殖民統治。

對於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來說,這樣的後果,抗日戰爭勝利又有什麼意義?

這樣的後果,恰是所謂國際社會「公認」蔣是中國抗戰領袖的根本目的。

只有承認了蔣的抗戰領袖地位、否定了毛主席的抗戰領袖地位,這些國家才能從中國瓜分出這些利益。

「國際社會」「公認」蔣是抗戰領袖、給予蔣記民國政府以聯合國五常地位,是為了讓蔣介石更好地服務於帝國主義、當好他們的奴才,讓蔣更能欺騙中國人民,讓蔣更方便地向帝國主義出賣中國的主權利益,豈有它哉?

想想看,如果抗日戰爭勝利後,是共產黨毛主席立即主導中國政治,那麼,誰能從中國主權中瓜分出一絲利益?

往後看看,抗日戰爭尚未結束,毛主席就看準形勢,利用美蘇蔣之間的互不信任關係,在延安就作出了大舉出兵東北的政治決定,派山東的八路軍一一五師主力十萬大軍出徵東北,將東北主權牢牢抓在手中。如果這個決定晚幾年作出,比如等到國共內戰有了眉目,很可能,東北已非我屬,出兵東北幾乎不可能。新中國剛成立不到一年,毛主席就決策出兵朝鮮,抗擊美國的侵略,穩定了中國東北邊疆的安全!新中國確立「一邊倒,另起爐灶,打掃乾淨房子再請客」,對清政府、民國與外國籤訂的一切條約,根本不承認;美國、英國在華殖民利益,被新中國清除得一乾二淨,甚至,連法國想在越南恢復殖民統治,也不行。

就是說,由於抗戰勝利,本應該由中國人民獲取的這些合情合理合法的主權利益,卻被蔣介石反動集團出賣了;但,三年後,卻又被毛主席領導下的我黨、我軍、我國人民收回了(外蒙除外)。

想想看,毛主席這樣的人,「國際社會」怎麼可以、怎麼可能將他作為中國的抗日戰爭領袖?

所謂「國際社會」,實際上並不是想在中國找到一個真正的抗戰領袖,而是找一個聽話的奴才,以便於使喚這個奴才,借這個奴才之手殖民中國、瓜分中國而已。蔣介石恰好滿足了這種要求,蔣介石果真用出賣中國主權利益的辦法,獲得了帝國主義「加封」的「抗戰領袖」地位,並繼續維護其在中國的反動統治。這種所謂國際公認的「抗戰領袖」名號,實際上是奴才的代名詞,是一種恥辱。誰想要誰要,中國人民不要。

關於誰是中國抗日戰爭領袖的這個重大政治問題,中國人,可以接受「國際公認」嗎?可以「與國際接軌」嗎?

今天,還有那麼一小撮人,非常喜歡聽到「國際公認」,希望自己是「國際公認」的什麼什麼東西,得個什麼獎狀。可恥復可笑。

五、尾聲:抵制800,才是民族大義!

馮導那麼喜歡「民族大義」,他卻弄了部電影《集結號》,說什麼解放軍為了大部隊的轉移,故意犧牲一個連。「組織不可靠」,這是當時觀影后,人民經常討論的話題,似乎是一定論了。試問,共產黨、解放軍有那麼惡劣嗎?讓一個連掩護大部隊轉移,完全有可能,但是,有必要欺騙這個連嗎?難道不應該把任務和形勢向這個連講明白嗎?難道不會告訴這個連,大部隊成功轉移後,你們可以自行轉移!需要用個「集結號」誤導他們、讓他們當炮灰嗎?

解放戰爭,是打敗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集團這個美帝國主義走狗的戰爭,是人民解放戰爭,也是民族解放戰爭。不消滅蔣介石反動集團,則中華民族不可能獨立,中國人民仍然「華人與狗不得入內」,中國仍然是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打敗了蔣介石為首的四大家族反動買辦集團這個帝國主義的走狗,帝國主義殖民中國,就失去了助手,中國人民才真正站起來。

用一個荒謬的、違反軍事常識、更加違反中國人民解放軍性質宗旨戰略戰術的胡編濫造的故事,來抹黑歪曲人民解放軍、抹黑歪曲解放戰爭,請問馮導,你的「民族大義」何在?

我不會去看這樣的爛東西,別想掙我一分錢。

希望全國人民都起來抵制800!

抵制800,就是民族大義!

相關焦點

  • 《八佰》中有民族大義?
    ,頭些日子忽然一本正經地談論起民族大義來了,這就很有一點喜劇的意味了。在馮小剛的語境中,似乎只要是「抗戰題材」,就是「民族大義」,別人就只能納頭便拜,不能批評,否則就是有違「民族大義」。,專事包圍陝甘寧邊區,更是最大的「民族大義」了。
  • 務必唱響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
    電影《八佰》正是從人性出發,既描繪了投身戰爭中英勇無畏的戰士,也刻畫了怕死畏戰的普通人,凝結著偉大的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但是我們也看到,更多的評論是正能量的,是站在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角度出發的。正如有影評人士認為,《八佰》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它所呈現給觀眾的不止是戰爭的殘酷、軍人的英勇,還有豐富的社會場景、政治博弈,以及生死存亡面前的人性掙扎,是一種經過冷峻的審視與反思的愛國主義教育。
  • 《特工》民族大義高於國家和政治
    除了這一部,名字就叫《特工》;5月15號,開城工業園這只是一部以特工故事藍本講述的民族大義的故事,歷史上,二戰之後,好多國家被兩個不同的意識形態所分列,東德西德, 南越北越, 南朝鮮北朝鮮, 大陸與臺灣;
  • 《芝加哥打字機》民族大義與人世情仇
    難得看到韓國的有些民族大義主題的劇。好像之前看的只有《暗殺》。由於從小耳暈目染,所以反抗帝國主義,舍小家為大家,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都是「規定劇情」而看到這一部韓劇,對於當時反抗的青年描寫的有熱血,也有脆弱,最終2男1女的主角在民族大義前沒有忍辱負重,斷人慾,「升華」自己。而是:1)老鴇在親情面前喪失理智,為了兒子出賣了組織。
  • 生活感悟之——民族大義
    當國家民族與家庭這些集體利益與其個人私利矛盾對立而衝突的時候,白穎宇必不為世人所容。 他用小酒就大煙的自殺方式與世界決絕,阻止了藥行商行及醫藥秘方賣給日本人的巨大風險,以一己之軀完成了自我救贖,為民族大義書寫了慷慨赴死的凜然正義與浩浩風骨! 他的幡然悔悟來源於他看清了侵略者的嘴臉,來源於他被喚起的家國情懷,更來源於他的兒子慘死在日本人炮火下的悲愴與悽惶。
  • 推薦:別管江湖大義,我們談談兒女私情吧
    我的青春,就是從它開始的,那些記錄在案的過去,讓我在這個世界有了一丁半點的痕跡,有了藕斷絲連的牽絆,有了日夜星辰之間的些許慰藉。我感謝那些看到故事的朋友,感謝你們的閱讀,讓我的陪伴有了點存在。也感謝歲月,給了我源源不斷的故事和經歷。感謝每一個出現在生命裡的傢伙,在江湖大義面前,我們,來談談兒女私情吧。
  • 有一人背叛了民族大義!
    有一人背叛了民族大義! 張作霖去世後,7個結拜兄弟結局如何?有一人背叛了民族大義! 最近工作清閒,小編在家也惡補了一些之前因為生活繁忙而沒有看成的電視劇,其中最感興趣的電視劇便是文章主演的少帥。好多人看這部電視劇大都是衝著文章演的少帥去的,而小編關注的焦點卻是老帥張作霖。
  • 《覺醒》開機 溫崢嶸漕幫女人展現民族大義
    據了解,《覺醒》是一部抗戰題材劇,講述了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之前的上海灘,由溫崢嶸飾演的女主杜麗和曹磊飾演的男主童飛,以及一群仁人志士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同敵對勢力進行殊死搏鬥的故事。兩個人的命運幾經波折,童飛經歷過失憶又重拾記憶,在權力的巔峰迷失方向,杜麗出身漕幫,國難當頭,在民族大義面前,選擇與童飛和最信任的朋友一起,為了信仰,走上抗日救國的道路。
  • 臺女作家陳若曦:兩岸作家要為民族大義挺身而出
    臺女作家陳若曦:兩岸作家要為民族大義挺身而出   著名作家賈平凹在《散文的看法》裡的一段論述,陳若曦覺得很有共鳴:「振興中華,緊要的是增強民族的自尊自強自立的素質,散文要以此為己任,讓時代精神進來,讓社會生活進來……」「我認為兩岸作家都要為民族大義、公眾利益勇敢地挺身而出,恪盡知識分子的職責。」
  • 民族大義與升鬥小民---謹以此文致祭南京大屠殺
    民族大義與升鬥小民今天是南京大屠殺公祭日。1937年今天,在當時的民國首都南京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慘劇。
  • 《八佰》: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下的紅色教育
    《八佰》之所以如此火爆,也在於這是一部歌頌民族精神,禮讚英雄的影片。這部電影毫無疑問的帶火了紀念館,從前是無人問津的紀念館,如今遊客絡繹不絕。紅色文化自始至終就是中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包含了深厚的民族情懷和家國大義
  • 于小偉《驚蟄》虐心謝幕 用血肉之軀鑄民族大義
    于小偉演繹多重身份,舍家為國彰顯民族大義于小偉飾演的錢時英表面上是親日派的藥材商人,實際上卻是中共的地下黨聯絡員,是劇中王鷗的」未婚夫「同時也是張若昀的」大哥「。這樣複雜的身份讓錢時英的每一步選擇都異常艱難,一面是家族的兄弟情誼和愛人的滿心期待,一面是國家的大義和民族的信仰。于小偉用細緻入微的演技完美還原了一個心懷國家的中共黨員的理想和夙願,讓觀眾在今晚與角色別離之際,感到分外的不舍。
  • 觀《大上海》:流氓大亨的兒女情懷顯民族大義
    觀《大上海》:流氓大亨的兒女情懷顯民族大義12月28日,大浙網小Q觀影團在杭州新遠國際影城觀看了上映的《大上海》。【感人橋段層出不窮】片中像周潤發與袁泉在電梯中的那次無言重逢,轟炸中兩人冒著炮火哭泣相擁,妻子莫小棋主動獻身前與周潤發在沙發上的抱頭痛哭,包括高虎飾演的成大器心腹那場高喊「我叫林壞,壞蛋的壞」的大義一跳,情感飽滿卻不乏細膩,足以震撼人心。 【演員】發哥袁泉實力派的完美呈現,其餘演員也都無可挑剔!
  • 管虎的《八佰》,嘯聚山林的草莽和民族大義的對撞
    豐富的人物設定,五湖四海的口音,匯聚了來自中華民族的覺醒前的希望--貪生怕死的逃兵,身負民族大義的老兵,雜牌軍卑微的存在感和空洞的生存意識,中央軍所附著的鞭撻者的形態,讓這部大群戲更像是嘯聚山林的兄弟夥兒,卻被推上了世界級的戰爭舞臺,蒙頭蒙腦的只想活著,卻發現這是條跑不了的死路,於是,國讎家恨的噴湧讓每個士兵都是有了綽號的綠林弟兄。
  • 《八佰》戰爭片只是表象,眾生相,人性思考和民族大義才是本質
    其實也並不奇怪,生活在當今和平時代的我們,仍然需要民族與家國情懷的振奮與激蕩。固然,結合當時的特殊背景來看,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但要我說,他們更多的還是代表著千千萬萬個有民族之魂的中國人,看起來普普通通
  • 臺灣女作家陳若曦:兩岸作家要為民族大義挺身而出
    臺灣女作家陳若曦:兩岸作家要為民族大義挺身而出 2012年05月29日 09:56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諜戰深海之驚蟄》書寫家國情懷與民族大義!
    《諜戰深海之驚蟄》在傳承和歌頌諜戰劇一以貫之的愛國精神和民族大義的同時,還創新了敘事手法和視聽表達,在藝術追求和市場表現上均可圈可點。 感官上「爽」的同時,該劇又因多方角力、全員智商在線,呈現出燒腦刺激的特質。
  • 《大俠霍元甲》開播,熔民族興亡和功夫奧義於一爐,詮釋俠之大義
    而眼前的《大俠霍元甲》則把一代武術大師的個人成長和民族大義、國家興亡聯繫了起來。比如,在劇情一開始,就表現了霍元甲約大刀王五一起比武;幫助大刀王五擺脫困境;幫助大刀王五看望譚嗣同;幫助大刀王五解救譚嗣同等等。
  • 一個茶館老闆,為了民族大義,死在擂臺之上丨劇中人《葉問》
    葉問勸阻,他回到:「他們搶了我們的米,現在我們有機會拿回來天經地義嘛」其他人參加比武,僅僅是為了獲勝之後的那一袋米,而他則是為了能天經地義的拿回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一個人一個民族的尊嚴對他而言,這場戰鬥,輸的不僅僅只是一袋米,更是一個武者乃至一個民族的尊嚴。寧死,也絕不認輸。
  • 【影評】《軍中樂園》在臺灣上映 將情色片拍出民族大義
    縱觀整部影片,雖然取材軍中妓院,卻絲毫無法讓人升起性慾,相反,一種更為深沉的民族大義,隱隱而生。影片立足金馬。而金馬正好與福建一水之隔。這個地方,本為福建,於臺灣,也是自成一省。因此,對於臺灣當局,實在是有臺灣省和福建省兩處,想劃臺灣而獨立,被金馬牢牢鎖住。大陸當局自然也不希望臺獨,所以自毛時代起,金馬炮擊,也不過做做樣子,撩撥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