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塑料再生利用成為首選處理方式

2020-12-27 智博睿項目網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塑料的再生利用成為首選處理方式

1.整體概況:2019年我國塑料製品產量為8184.2萬噸,塑料的再生利用成為首選處理方式

塑料以重量輕、可塑性強、製造成本低、功能廣泛等特點在現代社會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已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與鋼鐵、木材和水泥一起構成現代社會中的四大基礎材料,是支撐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材料之一,廣泛應用於包裝、建材、家用電器、汽車、日常器具等國民經濟各領域。

塑料工業的發展在給人類社會生活、生產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導致生存環境被廢棄塑料汙染。過往,廢棄塑料主要以焚燒和填埋方式被處理,由於塑料難以降解,其對環境、海洋和生物的影響愈加明顯,世界迫切需要重新思考製造、使用和管理塑料的方式。當前世界各國都把塑料的再生利用作為廢棄塑料的首選處理方向。目前主要的再生塑料品類有:聚乙烯(PE)、聚丙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塑料在全球使用量佔比

塑料加工業是我國輕工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00年以來我國塑料工業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產銷量都位居全球首位,塑料製品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0%。2019年我國塑料樹脂及共聚物銷量9467.54萬噸(+12.43%),塑料製品產量為8184.2萬噸。

2000-2018年我國塑料製品產量以及增速

1998-2019年我國塑料樹脂及共聚物銷量以及增速

2.可再生市場:廢塑料進口量驟減刺激國內回收積極性,部分回收體系相對完善的如廢PET等產品回收量有所增加

2.1.「禁廢令」頒布改變全球產業格局,我國廢塑料進口量大幅度下跌

可再生塑料的回收來源是使用後的塑料製品,龐大的塑料生產量是可再生塑料回收的基礎,2016年全球塑料產量達到了33,500萬噸。由於中國可再生塑料綜合利用業規模大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因此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從全球回收塑料並逐步成為重要的塑料回收國,對全球廢塑料的處理、加工做出巨大貢獻。2011年至2012年期間,中國廢塑料進口量已經近900萬噸。全球廢塑料出口到中國的佔比高達45%。

國內通道開啟,再生利用市場具備潛力。2017年7月《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禁廢令」)頒布後,我國禁止從海外進口廢塑料,我國廢塑料進口量斷崖式下降。根據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9(摘要)》,2018年塑料製品出口量累積達到1312萬噸,同比增幅在12.33%。

2018年國內廢塑料回收量為1830萬噸,較2017年的1693萬噸增加了137萬噸,增幅為8.1%。由於廢塑料進口量驟減99%,刺激國內回收積極性的提高,部分回收體系相對完善的如廢PET等產品回收量有所增加。但在市場流通環節,由於大型企業大多採取內部加工消化,受廢塑料價格偏高等因素影響,2018年廢塑料仍供不應求。價格方面,由於廢塑料進口量驟減,國內廢塑料市場供不應求,價格高位運行,多數廢塑料均價同比2017年增加6%-16%。

我國廢塑料回收量穩步增長

廢鋼、廢有色、廢塑料、廢紙回收價值(億元)佔比超過80%

我國塑料製品回收率在26%,塑料廢棄物問題日益突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變化,外賣、電商、快遞、日化、包裝食品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塑料廢棄物問題日益突出,目前我國塑料製品回收的渠道仍處於建設階段。我國塑料製品回收率不高,我國塑料製品回收率由2010年25%逐步提升2012年的32%,2017年下降至26%,這與我國塑料製品回收體系的不健全有關。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廢塑料回收模式較為傳統、低效,廢塑料的回收以回收者個人走街串巷回收為主,這種回收模式過多依賴人力、回收分揀粗放,回收材料品質和數量都難以保證。

2.2.PS領域:2019年中國PS總產量為281.94萬噸,同比增長6.20%

對PS的回收利用既符合我國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基本國策的要求,也能充分利用其內在價值,實現循環經濟。目前整個產業鏈涉及PS回收-PS再生-PS利用環節,由於PS具有耐腐蝕、不易分解的特性,大量PS尤其是一次性EPS包裝,被人們隨意丟棄而造成的汙染,形成了「白色汙染」。可再生PS綜合利用業發展前景較好,是國家政策鼓勵發展的節約型循環經濟之一,但由於科技投入不足、人員素質偏低、政策扶持不到位等因素制約,尚未形成一個合理完善的回收再生利用體系。

根據卓創資訊數據,2019年中國PS總產量為281.94萬噸,同比增長了6.20%。根據《中國塑料工業年鑑2018》,國內PS消費量為330.2萬噸,其中EPS約佔45%,EPS的主要應用領域為包裝材料和建築保溫材料,分別約佔EPS年消費總量的45%和48%,其他用途(玩具填充物、餐具等)約佔7%。考慮EPS下遊應用領域特點,EPS的主要回收來源為包裝材料,按照我國塑料平均回收率為38%進行估算,2017年社會可回收的EPS塑料約25.4萬噸。目前,可再生PS回收來源可分為:1)生活源PS,2)工業源PS。生活源PS的回收是由塑料回收點為主體的社會集散式回收。由於回收點數量多且分散,單個回收點可回收量較小,且需要上門收購,人力及運費成本較高,且回收材料容易造成再次汙染,回收量不穩定,不能滿足大規模企業的採購需求。

2010-2019年我國PS產量以及增速(右軸)

PS再生料的下遊應用主要包括建築材料(建築保溫板材、踢腳線等)、框類產品(相框、畫框、鏡框)、鞋底材料、玩具和其他注塑產品等。建築材料和框類產品是再生PS粒子主要應用領域。

2.3.PET塑料:目前物理回收為主流方式,我國PET再生料的產量逐漸增加

PET的回收來源主要有兩類:1)紡織用PET,俗稱聚酯纖維,我國聚酯纖維一年生產量約為4,000萬噸;2)瓶級PET,瓶級PET用於生產包裝,我國瓶級PET塑料一年生產量約為600萬噸。PET的回收方法主要分為物理回收和化學回收兩種。

我國塑料回收點較為分散,單個回收點可回收的PET塑料數量較少且不穩定。相比PS而言,PET更亟需搭建完整的生活源PET回收網絡,隨著我國逐步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和兩網融合制度,我國可回收的PET瓶數量預計將持續增長。2019年中國瓶級PET總產量為872.38萬噸,同比增長了11.96%。

我國PET再生料產量以及增速(右軸)

PET塑料回收再生後,根據其具體用途可以分為兩類PET再生料,1)纖維級PET再生料,一部分應用於家用紡織品,如作為床上用品、沙發和布藝家具及室內裝飾用品的填充材料和骨架材料,其餘則應用於產業用紡織品和服裝用紡織品。根據製得纖維的長度,可分為短纖級PET再生料和長絲級PET再生料。2)包裝級PET再生料,可用於生產打包帶、薄膜、包裝盒、包裝瓶等。用於生產飲料瓶的PET再生料被稱為瓶級PET再生料。根據對再生PET潔淨度的要求從低到高排列如下:短纖級PET再生料、瓶級PET再生料、長絲級PET再生料。潔淨度越高的PET再生料,其附加值越高,對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等要求較高。

3.產業趨勢:塑料的再生利用成為全球潮流,我國可再生塑料分類回收體系正在逐步建立完善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8年發布的報告顯示:自2015年以來,全球塑料垃圾產量持續增加,每年超過3億噸,預測到2050年將達約120億噸。而現在全球生產的一次性塑料製品中,僅9%能被再生利用,12%被焚燒,超過70%的塑料被直接丟棄在土壤、空氣和海洋中。如不進行遏制的話,到2025年,海洋裡每3噸魚就有1噸塑料;到2050年,塑料重量將超過魚。近年來,世界發達國家與大型跨國企業已逐步重視可再生塑料的處理與應用。

各國對於塑料品的具體要求

塑料對於環境的汙染威脅大,回收難度大,我國面臨廢棄塑料產生量大,而回收率不高的矛盾,其中可實現有效、高質、環保回收的比例更低,市場上缺乏具有便利性和經濟性的規模化環保回收再利用手段,尤其缺乏處理規模大、經濟效益好且具有帶動效應的核心技術和裝備。國家有關部門相繼頒布了如下政策,大力發展可再生塑料分類回收體系,從政策角度看,我國已具備建立完善可再生塑料回收體系的基礎:

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提到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2017年,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關於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提出的工作目標和任務是:「2020年底前,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形成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在進入焚燒和填埋設施之前,可回收物和易腐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合計達到35%以上。2035年前,46個重點城市全面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垃圾分類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1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布的《關於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提到的工作目標是:「到2020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地級城市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到2022年,各地級城市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其他各區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大綱

第一章總論

1.1塑料循環利用項目背景

1.2可行性研究結論

1.3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第二章項目背景與投資的必要性

2.1塑料循環利用項目提出的背景

2.2投資的必要性

第三章市場分析

3.1項目產品所屬行業分析

3.2產品的競爭力分析

3.3營銷策略

3.4市場分析結論

第四章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4.1建設場址地理位置

4.2場址建設條件

4.3主要原輔材料供應

第五章工程技術方案

5.1項目組成

5.2生產技術方案

5.3設備方案

5.4工程方案

第六章總圖運輸與公用輔助工程

6.1總圖運輸

6.2場內外運輸

6.3公用輔助工程

第七章節能

7.1用能標準和節能規範

7.2能耗狀況和能耗指標分析

7.3節能措施

7.4節水措施

7.5節約土地

第八章環境保護

8.1環境保護執行標準

8.2環境和生態現狀

8.3主要汙染源及汙染物

8.4環境保護措施

8.5環境監測與環保機構

8.6公眾參與

8.7環境影響評價

第九章勞動安全衛生及消防

9.1勞動安全衛生

9.2消防安全

第十章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10.1組織機構

10.2人力資源配置

10.3項目管理

第十一章項目管理及實施進度

11.1項目建設管理

11.2項目監理

11.3項目建設工期及進度安排

第十二章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2.1投資估算

12.2資金籌措

12.3投資使用計劃

12.4投資估算表

第十三章工程招標方案

13.1總則

13.2項目採用的招標程序

13.3招標內容

13.4招標基本情況表

第十四章財務評價

14.1財務評價依據及範圍

14.2基礎數據及參數選取

14.3財務效益與費用估算

14.4財務分析

14.5不確定性分析

14.6財務評價結論

第十五章項目風險分析

15.1風險因素的識別

15.2風險評估

15.3風險對策研究

第十六章結論與建議

16.1結論

16.2建議

附表:

關聯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申請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建議書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商業計劃書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資金申請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節能評估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行業市場研究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PPP可行性研究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PPP物有所值評價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PPP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資金籌措和融資平衡方案

相關焦點

  • 廢舊塑料食品級PET項目布局呼和浩特 再生資源再利用進入新階段
    海祿廢舊塑料食品級PET項目是以生活中廢舊塑料中的飲料瓶為原料,經過引進國外頂尖處理加工設備,經過工藝流程轉化將廢舊飲料瓶還原成可達到食品級標準的產品,使之成為食品包裝、高端服裝面料的原材料,大大提升了附加值,達到節約資源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的目的。
  • 繼紙吸管、保溫袋後,奈雪「美好再生」瞄準資源循環利用
    由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公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可見,「減塑替代」、「資源可持續」」將成為必然趨勢。
  • 2020年中國再生資源行業供需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再生塑料發展前景...
    再生塑料是指通過預處理、熔融造粒、改性等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對廢舊塑料進行加工處理後重新得到的塑料原料,是對塑料的再次利用。中國是全世界塑料產量和消費量最大的國家,總產量相當於世界總產量的1/3。再生塑料市場波動較大中國從事塑料再生的企業有10000多家,回收網點遍布全國各地,加工點隨處可見,年回收處理廢棄塑料600多萬噸,已形成一批較大規模的再生塑料回收交易市場和加工集散地,並不斷發展成回收加工集群化、市場交易集約化、以完全靠市場需求和價格驅動為導向的自由市場化的環保產業經濟。
  • 社區小藍屋:打造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長沙縣模式」
    阿姨特別高興:「直接丟掉太浪費了,拿到這裡能環保利用,紙盒什麼我都會拿過來,能賣錢還是很好的。」 長沙縣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為完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分類收集、投放、運輸、處理體系建設,2018年長沙縣重點選取了湘龍街道10個小區開展「藍色體系」試點。
  • 可降解塑料不是「萬靈藥」,各地減塑限塑還有什麼靈丹妙藥?
    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暉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市出臺相關塑料汙染治理政策法規。 此外,上海新版限塑令著重強調塑料製品的源頭減量、循環使用、再生利用和環保處置,從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的全過程和各環節明確提出分階段目標和系統性治理要求及任務措施。 季君暉表示,目前來看,我國多數省市都以80號文為基礎,結合各地實際,發布相關政策意見,其中北京發布的新版限塑令變化較大。
  • 美媒研究報告:全球塑料垃圾美國造得最多
    《科學進展》雜誌發布的研究報告明確提出,美國把塑料垃圾汙染問題歸咎於亞洲國家,但「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該報告由美國海洋教育協會、喬治亞大學、美國國家地理協會等機構的學者共同撰寫。2015年發布的「全球塑料廢棄物問題全面評估研究」曾宣稱,生產塑料垃圾最多的前五個國家分別是中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和泰國,美國位列第20,美國憑此指責「這些國家需要為全球塑料垃圾問題負責」。但最新報告認為,2015年的研究忽視了廢棄物被出口到另一個國家進行回收後是否存在管理不善的問題。該研究報告也修正了2015年宣稱「中國是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最大排放國」的結論。
  • 《科學》雜誌子刊最新研究: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原創 李盼文 中國環境《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10月30日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重新審視了美國作為塑料消費國的角色,分析了美國的塑料垃圾產生量、向處理能力欠缺的發展中國家出口塑料垃圾量以及非法傾倒量等,結論指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的塑料垃圾在全世界遙遙領先
  • 科學家利用衛星窺探海洋塑料斑塊:藻類和塑料太空光譜有差異!
    但是,雖然地處偏遠,無人居住的小陸地看起來田園風光,未曾被人類觸及,但它卻是地球上塑料汙染最嚴重的地方之一,每天都有塑料衝刷到海岸。科學家希望通過新的衛星塑料發現技術,確定廢物的來源,這將有助於解決海洋汙染問題。科學家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塑料垃圾的反射光的獨特方式,衛星圖像可用於檢測漂浮在海水中的塑料垃圾斑塊。
  • 從塑料到包包和時裝,讓時尚更環保
    用廢舊塑料、果皮等可再生原料設計產品,或者回收衣物再利用都是不錯的選擇,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這個行列。13個塑料瓶=1件在乎衣在乎衣今年6月,可持續潮牌「好瓶」推出一款集防雨、防風、防曬於一體的再生潮流單品——在乎衣。這件衣服由「好瓶」與可口可樂中國合作共創,其面料使用的是rPET(再生聚酯纖維),由13個回收塑料瓶再生而成。
  • 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被禁了,然而環保袋很多人也沒用對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一份報告披露的數據,在 2016 年生產的塑料中,近半數都被加工成了使用壽命低於 3 年的產品,也就是說有幾乎一半的塑料在 3 年之內就變成了塑料垃圾。包裝行業生產的塑料製品佔 2016 年塑料產量的 40%,這些塑料包裝幾乎都難以擺脫用完一次就被扔掉的命運。
  • 純素皮革、Veja、再生塑料……消費者在搜索哪些「慢時尚」熱詞?
    中國上海——購物搜索平臺Lyst公布了其2020年可持續發展時尚報告,為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當今消費者的時尚品牌提了一個醒——該慢下來了。這份報告通過時尚評估機構Good on You以及谷歌調研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間1億名消費者的購物數據,對諸多可持續發展品牌及產品、改變當下消費行為的關鍵詞進行研究。
  • 喝完的塑料瓶別亂扔 可口可樂、阿迪、耐克都在「搶」它們
    門店回收,統一運送到回收處理站,壓製成磚包送往工廠再加工,最終成為再生塑料材料,製成衣服、鞋帽、包包、眼鏡框、口紅管等,或者又變回一個瓶子回到你的手裡,周而復始。這是一條完整且閉合的回收再利用產業鏈,始自你將喝完的飲料塑料瓶投入回收站的那一刻。
  • 高透明因子包裝膜印刷產品用於汽車塑料配件模內研發製造基地申請
    XXX有限公司高透明因子包裝膜印刷產品用於汽車塑料配件模內研發製造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二零XX年十一月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全球化趨勢的加快,我國汽車工業正處於強勁發展的階段,當前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項目所處行業提供了重要發展機遇。產業的利好政策環境將為項目發展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汽車輕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採用塑料件替代金屬製件,這已經成為全世界上各汽車廠商的共識。
  • 道默開發再生聚醯胺工程塑料 應用汽車領域
    DOMO預計在未來十年內,企業對再生材料的需求將成倍增長,但目前,由於再生材料的性能不穩定,無法將其廣泛應用於要求苛刻的產品中。高性能工程塑料TECHNYL®4EARTH®採取了回收汽車安全氣囊絲的方法生產,滿足了嚴格的技術要求,擴大了再生材料在汽車行業的應用範圍。Econamid®的基礎原料來自於工業回收的紡織纖維,與原生樹脂解決方案相比具有顯著的環保效益。
  • 2020全球禁塑政策和降解塑料生產現狀分析
    為了應對隨意丟棄塑料垃圾造成的環境破壞問題,美國一方面加強了對塑料垃圾的回收處理工作,一方面出臺對各類型塑料的禁令和收費規定。  從垃圾集中處理方式的角度來看,上世紀80年代末,美國的廢舊塑料回收率近10%,至20世紀末廢舊塑料回收率達35%以上,處理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焚燒廢塑料回收能源由80年代的3%增至18%;填埋從96%下降到37%。
  • 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十四五」推動綠色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有效利用能源、減少環境汙染、降低安全生產事故頻次,防止突發環境事件,確保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制定並執行環保政策和措施,致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已經成為我國民生工程的關注點。保護環境不僅關乎人們的生存環境,也影響著經濟發展,中國環保價值鏈,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
  • 塑料汙染治理 中國的行動意義重大
    對比看,美國廢塑料材料回收比例長期在10%以下,2018年歐盟材料回收比例約32.5%,2018年日本材料回收比例約28%(歐盟和日本的材料回收比例中既包括了本土處理量,也包括了運往境外國家的處理量)。中國在廢舊塑料材料回收利用總量和比例方面毫不弱於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意見》的出臺,勢將進一步提高中國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和能源化比例,從而最大限度降低塑料垃圾的直接填埋量。
  • 小瓶蓋裡長出上市公司,市場巨大,塑料瓶蓋該怎麼回收再利用呢?
    今天嘀嘀君也來聊聊瓶蓋的事,不過不是聊怎麼生產,用什麼樹脂,而是聊怎麼回收利用,需要哪些工藝流程。 再生資源利用工廠,也就是回料加工企業 首先會用破碎機將瓶蓋破碎成瓶片,變成小顆粒,便於後續的造粒工序
  • 從廢金屬再生循環利用方面說廢鐵破碎機優點顯著
    在環保限產和淘汰落後產能政策的影響下,從資源再生循環利用及環保角度方面說廢鐵破碎機起到節能降汙作用,噪音低、無粉塵、粉碎效率高,出料細碎,破碎後的物料可有效實現金屬脫漆、除雜,相對其他設備而言廢鐵破碎機在雜質分選和脫漆效果上是其他設備的數倍左右。相對其他剪切料而言金屬破碎料相對來說其經濟價值較高,利潤空間較大。
  • Oceana報告指控亞馬遜產生了數百萬磅的塑料垃圾
    該報告估計,亞馬遜去年要為4.65億磅的塑料包裝廢棄物負責。亞馬遜表示,這個數字被誇大了,誇大程度超過350%。根據亞馬遜給The Verge的一封郵件,亞馬遜聲稱,它使用了Oceana估計的四分之一的塑料。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亞馬遜在2019年仍然使用了超過1.16億磅的塑料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