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2021-01-18 新浪財經

來源:央視

原標題: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國家林草局今天(4日)發布消息,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朱䴉野外種群和人工繁育種群總數超過4000隻,亞洲象野外種群增至300頭,藏羚羊野外種群恢復到30萬隻以上。

「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不斷強化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為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了穩定的人工繁育種群。其中,人工繁育大熊貓數量實現快速優質增長,「十三五」期間繁育成活大熊貓258隻,人工圈養種群總數達到633隻。對大熊貓、麋鹿、朱䴉、林麝、白頸長尾雉、黑葉猴等一大批野生動物實現放歸自然,並不斷擴大放歸區域和範圍,特別是曾在我國野外消失的野馬、麋鹿,已重新建立起野外種群,9隻人工繁育大熊貓放歸自然,並成功融入野生種群。

我國還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自然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通過對德保蘇鐵、華蓋木、百山祖冷杉、天台鵝耳櫪、普陀鵝耳櫪等近百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實施搶救性保護,使部分瀕危物種種群數量逐步恢復。目前,我國建有近200個各級各類植物園,收集保存了2萬多個物種,佔我國植物區系的2/3。基本完成了蘇鐵、棕櫚和原產我國的重點蘭科、木蘭科植物等珍稀野生植物的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野外回歸約120個物種,其中多為我國特有種。

五年來,我國不斷完善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制度,嚴厲打擊非法貿易。兩次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加快推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調整,制定並實施相關配套管理制度。建立了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合力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活動。開展打擊整治破壞野生植物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亂採濫挖野生植物、破壞野生植物生長環境和違法經營利用野生植物行為。

同時,我國加快構建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和監測體系,建成以742處國家級監測站為主體,一大批省(市、縣)監測站為補充的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網絡,啟用「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信息管理系統」,持續開展禽流感、非洲豬瘟等重點野生動物疫病主動監測預警,構建野生動物病原體庫。成功控制陝西大熊貓犬瘟熱、寧夏巖羊小反芻獸疫、吉林野豬非洲豬瘟、新疆H5N6亞型高致病禽流感等79起突發野生動物疫情,未發生擴散蔓延等重大風險。為維護野生動物種群安全和生物安全,有效防範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發揮了前沿哨卡和屏障作用。

我國還進一步強化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合作,切實履行有關國際公約義務,與18個國家和11個國際保護組織建立了合作關係,積極落實野生動物保護援外項目,牽頭組織或參與開展「牙刃」等系列全球打擊行動,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為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總臺央視記者 施韶宇)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1月4日,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特別關注】十三五」綠色發展成就|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
    人民日報北京1月5日電(記者寇江澤)記者近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本報北京電  (記者寇江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宣布,「十三五」期間,中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自然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國家林草局:我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總體穩中有升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國家林草局:我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總體穩中有升目前,我國大熊貓人工繁育種群數量達到600隻,有力支持了野外種群的恢復與繁衍,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從20世紀80年代的1114隻升至1864
  • 我國野生動植物保護成效顯著(回眸林草「十三五」)
    「十三五」期間,我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成效顯著,珍稀瀕危陸生野生動植物數量總體穩中有升,禁食野生動物後續工作持續推進。  5年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先後實施了大熊貓等瀕危物種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系列專項保護規劃或行動方案,促進了大熊貓、朱䴉、麋鹿、野馬、蘇鐵、西藏巨柏等300餘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的恢復與增長。
  • 回眸林草「十三五」:我國野生動植物保護成效顯著
    「十三五」期間,我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成效顯著,珍稀瀕危陸生野生動植物數量總體穩中有升,禁食野生動物後續工作持續推進。        5年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先後實施了大熊貓等瀕危物種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系列專項保護規劃或行動方案,促進了大熊貓、朱䴉、麋鹿、野馬、蘇鐵、西藏巨柏等300餘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的恢復與增長。
  • 蘭花鑑賞|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寄樹蘭
    蘭花鑑賞|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然而事實上,我國附生蘭有很多優良品種,並且是我國特有的物種,被盜採到國外後,經過雜交培育,從而成為如今風靡世界的熱銷花卉,比如蝴蝶蘭、大花蕙蘭、萬代蘭、石斛蘭等等,這點確實令人汗顏,希望有志之士奮起直追,彌補我們這方面的短板。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花開似雪、猶如朝霞的錫金海棠
    >瀕危物種|花開似雪、猶如朝霞的錫金海棠文:花木君山楂海棠等,然而若是從國家植物保護和珍稀瀕危性來看,有一種是最早被列入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海棠品種,那就是——錫金海棠。而作為蘋果屬稀有物種,對植物區系和植物地理的研究具有較高科研價值。
  • 國家Ⅰ級保護瀕危珍稀植物:東京龍腦香
    國家Ⅰ級保護瀕危珍稀植物:東京龍腦香文:花木君在國務院1999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當中,有三個科的Ⅰ級保護植物種類最多。松科以7種Ⅰ級瀕危植物名列第一,分別為百山祖冷杉、梵淨山冷杉、元寶山冷杉、資源冷杉、銀杉、巧家五針松和長白松;而龍腦香科和木蘭科分別有5種Ⅰ級瀕危物種並列第二,木蘭科有長蕊木蘭、單性木蘭、落葉木蓮、華蓋木和峨眉擬單性木蘭;龍腦香科東京龍腦香、狹葉坡壘、坡壘、多毛坡壘和望天樹。
  • 中國寶「藏」|走出「瀕危」:「高原精靈」藏羚羊種群數量已超過20...
    讓普瓊欣慰的是,數十年來,隨著政府、群眾聯合打擊偷獵,保護藏羚羊的力度加大,藏羚羊數量明顯增長。最近幾年,偷獵活動基本匿跡。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9.8萬平方公裡,包括了森林、溼地、荒漠、野生動物、野生植物等所有的保護區類型,不僅是中國大型珍稀瀕危高原野生動物的密集分布區,還是「高原精靈」藏羚羊的重要分布區和主要繁殖地。
  •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有「三瓣薔薇」美譽之稱的綿刺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有「三瓣薔薇」美譽之稱的綿刺文:花木君蒙古高原是亞洲大陸的較顯著地形,包含多種氣候環境,其西北部多山地,東南部為廣闊的戈壁,中部和東部為大片丘陵。蒙古高原自然資源豐裕,礦藏豐富,其中不少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前面我們介紹了不少,今天我們介紹一種荒漠特有的植物,這種植物生命力頑強,是古老的孑遺物種,是優良的畜牧飼料和固沙植物,然而由於植被破壞嚴重,自然種群面臨滅絕,這就是——綿刺。綿刺(學名:Potaniniamongolica Maxim.)
  •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
    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變遷,如今現存的蕨類植物約有12000種,而我國有61科223屬,約2600種,主要分布在華南及西南地區,僅雲南一省就有1000多種,所以在我國有"蕨類王國"之稱。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陸續介紹了許多國家級珍稀瀕危蕨類,比如桫欏、玉龍蕨、光葉蕨、水蕨等國家Ⅰ級保護珍稀瀕危蕨類植物,還有對開蕨、天星蕨、蘇鐵蕨、七指蕨、扇蕨、貫眾、中國蕨、鹿角蕨等國家Ⅱ級保護珍稀蕨類植物,並對其分布和保護現狀作了簡單介紹。
  • 靈石發現珍稀瀕危蘭科植物褐花杓蘭
    本報通訊員攝本報訊 7月7日,記者獲悉,晉中靈石太嶽山主峰牛角鞍發現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這是首次發現褐花杓蘭在其模式產地之外的新分布,也為太嶽山蘭科植物增添了一個新種。褐花杓蘭屬蘭科杓蘭屬,為我國特有物種。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有「青蛙王子」美譽的白旗兜蘭鑑賞與保護現狀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有「青蛙王子」美譽的白旗兜蘭鑑賞辨識與保護現狀文:花木君我們前面介紹過,我國是野生兜蘭資源大國以及重要原產地,最初資料統計時為18種,隨著田野調查的展開,迄今為止發現了23種野生兜蘭,佔到全世界兜蘭品種的三分之一,並且其中很多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曾多次在國內外蘭界和植物界引起轟動。
  • 珍稀瀕危蘭科植物褐花杓蘭驚現晉中市靈石縣
    立 平 攝近日記者獲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驚現靈石太嶽山主峰牛角鞍。這是首次發現褐花杓蘭在其模式產地之外的新分布,也為太嶽山蘭科植物增添了一個新種。這一新發現充分反映了我市近年來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所取得的成績。
  • 新疆發現「極度瀕危」物種禾花雀的繁殖地
    【新疆發現「極度瀕危」物種禾花雀的繁殖地】近日,由新疆觀鳥會和青河縣查幹郭勒鄉政府的志願者共同組成的調查團隊,在新疆阿勒泰地區青河縣查幹郭勒鄉發現了國家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的繁殖地。據了解,這種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度瀕危」物種。
  • 森林旅遊成為林草重要支柱產業(回眸林草「十三五」)
    產業規模快速壯大「十三五」時期,國家林草局以滿足人民高品質多樣化的戶外遊憩需求為目標,依託森林等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森林旅遊,森林旅遊成為我國林草業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極具增長潛力的綠色產業。「十三五」時期,國家林草局下發了《關於大力推進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發展的通知》,出臺了多項行業標準,引導各地積極探索和規範有序發展森林體驗、森林養生、森林療養、自然教育、山地運動、冰雪旅遊、森林馬拉松等新業態、新產品。
  • 國家林草局:重點國有林區改革任務全部完成
    國家林草局今天(27日)發布,自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啟動以來,國家林草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中央編辦、財政部、民政部等14個部門組成改革工作小組,督促指導內蒙古、吉林、黑龍江三省(區)推動改革工作。今年8月,改革工作小組對三省(區)改革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國家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