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有「三瓣薔薇」美譽之稱的綿刺

2021-01-16 宜花得木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有「三瓣薔薇」美譽之稱的綿刺

文:花木君

蒙古高原是亞洲大陸的較顯著地形,包含多種氣候環境,其西北部多山地,東南部為廣闊的戈壁,中部和東部為大片丘陵。受氣候影響,植被覆蓋由北向南依次跨越森林、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戈壁荒漠、典型草原,生態環境多樣且較脆弱。

蒙古高原自然資源豐裕,礦藏豐富,其中不少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前面我們介紹了不少,今天我們介紹一種荒漠特有的植物,這種植物生命力頑強,是古老的孑遺物種,是優良的畜牧飼料和固沙植物,然而由於植被破壞嚴重,自然種群面臨滅絕,這就是——綿刺。

綿刺(學名:Potaniniamongolica Maxim.),是薔薇科、綿刺屬小灌木,高可達40釐米,各部有長絹毛;莖灰棕色,多分支;複葉具3或5小葉片稀只有1小葉,先端急尖,基部漸狹,全緣,葉柄堅硬,宿存成刺狀;託葉卵形。

花單生於葉腋,苞片卵形,萼筒漏鬥狀,萼片三角形,先端銳尖;花瓣卵形,白色或淡粉紅色;雄蕊花絲比花瓣短,著生在膨大花盤邊上,內面密被絹毛;子房卵形,具1胚珠。瘦果長圓形,淺黃色,外有宿存萼筒。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綿刺屬於單種屬物種,全屬僅僅1種,分布在蒙古南部、內蒙西部以及甘肅等地的荒漠區,分布地狹窄,是荒漠區特有的植物物種。

綿刺為古地中海植物區系孑遺植物,被稱作「植物活化石」,早在第三紀時就已經生長在地球上,歷經億萬年,在漫長的地質變化、氣候變遷中,綿刺頑強的生存下來,面對高溫嚴寒乾旱的自然環境,逐漸適應變化成荒漠旱生小灌木。因而綿刺對古地質研究、植物學分類和演變,有著較為重要的科學意義。

綿刺極耐嚴寒、乾旱和鹽鹼,耐沙埋,在乾旱年代生長極微弱,甚至可呈「假死」狀態;如遇降水則可加快生長,且可正常開花結實。並且綿刺是一種天然飼料,為中國的東阿拉善至西鄂爾多斯地區的主要放牧場地,青鮮時駱駝最喜食,羊、馬、驢也喜食,在荒漠地區有一定的飼用意義。

綿刺還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其株形蒼勁,針刺嶙峋,花色潔白,對比強烈,素有「三瓣薔薇」之美譽,園林中可配以假山奇石,作為點綴,還可以可以製作成盆景觀賞,因而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綿刺由於分布地狹窄,自然種群稀少,再加上生境惡化,過度放牧以及人為樵採,植被的不斷破壞,致使綿刺的正常生長發育受到影響,自然種群日益減少,目前處於日益衰退的狀態。

為了保護綿刺,如今該種已經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討論稿),評定級別為國家Ⅰ級瀕危重點保護;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評定級別為易危(VU)。

目前,內蒙古自治區一些盟、市已作出關於「嚴禁亂砍濫伐自然植被」的決定,以及「關於加強林木草場和自然植被保護」的具體措施,然而綿刺尚未正式列入保護,建議有關部門制定有關綿刺的保護措施,從而避免這種珍稀物種滅絕。

2020-4-13易花得木

相關焦點

  • 國家Ⅰ級保護瀕危珍稀植物:東京龍腦香
    國家Ⅰ級保護瀕危珍稀植物:東京龍腦香文:花木君在國務院1999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當中,有三個科的Ⅰ級保護植物種類最多。松科以7種Ⅰ級瀕危植物名列第一,分別為百山祖冷杉、梵淨山冷杉、元寶山冷杉、資源冷杉、銀杉、巧家五針松和長白松;而龍腦香科和木蘭科分別有5種Ⅰ級瀕危物種並列第二,木蘭科有長蕊木蘭、單性木蘭、落葉木蓮、華蓋木和峨眉擬單性木蘭;龍腦香科東京龍腦香、狹葉坡壘、坡壘、多毛坡壘和望天樹。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有「青蛙王子」美譽的白旗兜蘭鑑賞與保護現狀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有「青蛙王子」美譽的白旗兜蘭鑑賞辨識與保護現狀文:花木君我們前面介紹過,我國是野生兜蘭資源大國以及重要原產地,最初資料統計時為18種,隨著田野調查的展開,迄今為止發現了23種野生兜蘭,佔到全世界兜蘭品種的三分之一,並且其中很多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曾多次在國內外蘭界和植物界引起轟動。
  • 蘭花鑑賞|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寄樹蘭
    蘭花鑑賞|國家Ⅱ級瀕危珍稀因為大家都知道附生和寄生是有區別的,附生植物只是依附在樹幹或者巖石上,自身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一般不會掠奪所附著植物的營養與水分,比如蕨類、蘭科植物;而寄生植物則自身不含葉綠素或含量很少,因而需要從寄主上吸取營養和水分,對寄主有危害性,比如菟絲子、列當、野菰、肉蓯蓉、桑寄生等。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花開似雪、猶如朝霞的錫金海棠
    國家Ⅱ級
  •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
    蕨類植物在志留紀晚期(4.2億年前)開始出現,在古生代泥盆紀(距今4-3.6億年前)、石炭紀(距今約3.55億年至2.95億年)繁盛。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變遷,如今現存的蕨類植物約有12000種,而我國有61科223屬,約2600種,主要分布在華南及西南地區,僅雲南一省就有1000多種,所以在我國有"蕨類王國"之稱。
  • 貴州龍裡境內發現成片斑葉蘭,為瀕危珍稀植物
    一位老人稱,他們在這片山林裡走了近一個小時,沿途都能看到這種稀罕的植物。貴州省農科院相關專家聞訊趕到現場採樣,對老人們發現的植物作了分子鑑定,發現它們竟然是珍稀瀕危植物——斑葉蘭。「在野生環境下,斑葉蘭這樣成片、成群落地生長的,在國內都相當罕見。」省農科院專家說。
  •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該書是首部系統總結全球和中國植物回歸研究進展的著作,由國內開展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和回歸的主要單位和專家參與編寫。該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中國的植被和植物多樣性、中國的珍稀瀕危植物、中國的植物就地和遷地保護、中國的植物野外回歸概況。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倩如小家碧玉、俏似紅粉佳人的小蘭嶼蝴蝶蘭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倩如小家碧玉、俏似紅粉佳人的小蘭嶼蝴蝶蘭
  • 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來源:央視原標題: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國家林草局今天(4日)發布消息,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紫紋兜蘭和紫毛兜蘭的鑑賞辨識與保護現狀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紫紋兜蘭和紫毛兜蘭的鑑賞辨識與保護現狀文:花木君在我國分布的20餘種珍稀兜蘭原生品種裡面,如果談論觀賞性,那麼都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各有各的特色【分布地】紫紋兜蘭分布在我國廣東南部(陽春)、香港、廣西南部(上思十萬大山)和雲南東南部(文山),生於海拔700米以下的林下腐殖質豐富多石之地或溪谷旁苔蘚礫石叢生之地或巖石上。另外越南也有分布。
  • 靈石發現珍稀瀕危蘭科植物褐花杓蘭
    本報通訊員攝本報訊 7月7日,記者獲悉,晉中靈石太嶽山主峰牛角鞍發現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這是首次發現褐花杓蘭在其模式產地之外的新分布,也為太嶽山蘭科植物增添了一個新種。褐花杓蘭屬蘭科杓蘭屬,為我國特有物種。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白花蝴蝶蘭的重要木本之一——臺灣蝴蝶蘭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白花蝴蝶蘭的重要母本之一——臺灣蝴蝶蘭文:花木君蝴蝶蘭是當今非常流行的觀賞花卉,園藝品種琳琅滿目,而且色系豐富,不但有白色、紅色、黃色、粉色、紫色、橙色甚至藍色等純色,還有粉白、橙紅、紅紫、橙黃、白斑、紅斑、黃斑以及條紋、斑紋等諸多複色,猶如眾彩蝴蝶翩翩起舞,雁行有序,奼紫嫣紅,令人賞心悅目。
  • 公然採摘瀕危植物「雪兔子」,綜藝節目被指踩環保紅線
    近日,在一檔戶外真人秀節目中,幾位明星登上海拔4000米的高原採摘了瀕危植物「雪蓮」。而通過攝像機的近景展示,有眼尖的觀眾發現,嘉賓們採摘的「雪蓮花」其實是「水母雪兔子」,是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一時間,輿論炸開了鍋。
  • 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發現珍稀瀕危苔蘚植物耳墜苔和花斑煙杆蘚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記者9月29日從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今年7月和9月,省林科院聯合中科院華南植物研究所苔蘚專家葉文博士及其團隊,前往四川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苔蘚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了兩種珍稀瀕危苔蘚植物:耳墜苔(AscidiotablepharophyllaC.Massal
  • 國內突現瀕危珍稀植物,地球自我再生?瑪雅預言或許將成真
    而這兩年在雲南發現的植物可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種植物就是我國的二級保護植物:滇桐,這種植物屬於我國的珍稀瀕危植物,僅剩的幾顆都成為了國家的重點保護對象,而這次發現的不只是一兩顆,一次性出現31顆,成植物居群出現。國內突現瀕危珍稀植物,地球自我再生?
  • 「嘉賓採摘瀕危植物」即使是道具也不合適
    對此,MD▁摩登兄弟通過微博回應稱,在節目中所採摘的只是節目組擺放的道具,「但我的舉動給觀眾帶來了不正確的引導,誠懇向大家道歉」。9月21日晚上,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節目組就明星在高原採摘珍稀植物水母雪兔子一事,發布致歉聲明。又有人因採摘瀕危植物雪兔子「攤上大事」!
  • 「嘉賓採摘瀕危植物」 即使是道具也不合適
    在最新一期《極限挑戰》節目中,劉宇寧等嘉賓前往高原採摘雪蓮,被網友指出所採摘的雪蓮為國家二級珍稀植物水母雪兔子。對此,MD▁摩登兄弟通過微博回應稱,在節目中所採摘的只是節目組擺放的道具,「但我的舉動給觀眾帶來了不正確的引導,誠懇向大家道歉」。9月21日晚上,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節目組就明星在高原採摘珍稀植物水母雪兔子一事,發布致歉聲明。
  • 珍稀瀕危蘭科植物褐花杓蘭驚現晉中市靈石縣
    立 平 攝近日記者獲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驚現靈石太嶽山主峰牛角鞍。這是首次發現褐花杓蘭在其模式產地之外的新分布,也為太嶽山蘭科植物增添了一個新種。這一新發現充分反映了我市近年來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所取得的成績。
  • ...20多年堅守三峽瀕危珍稀植物搶救保護一線,二十載熱血春秋,只為...
    在這個「植物王國」的背後,有一名辛勤的「園丁」,她就是三峽集團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副所長黃桂雲。日前,黃桂雲上榜2-10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黃桂雲說,在此後的十多年裡,她又利用工作閒暇,跟隨科考隊的腳步走遍了三峽庫區,基本摸清了三峽庫區珍稀植物的「家底」。為挽救三峽庫區瀕危及特有物種,三峽集團於2007年成立了三峽苗圃研究中心(植物所前身),專門負責三峽地區瀕危珍稀特有資源性植物的研究與保護工作,黃桂雲被任命為苗圃中心業務負責人。
  • 這些植物快來認識→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瀕危(EN)。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004年,分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和《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植物部分)。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