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鑑賞|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寄樹蘭

2020-12-26 宜花得木

蘭花鑑賞|國家瀕危珍稀物種——寄樹蘭

文:花木君

在植物界開花植物中,菊科(Compositae)是第一大科,約有1000屬25000~30000種,我國約200餘屬,2000多種;而蘭科(Orchidaceae)為第二大科,約有700屬20000多種,我國約有194屬1388種以及許多亞種、變種和變型。

在蘭科植物中,一般分為地生蘭和附生蘭以及少數腐生蘭,而我國特有的氣候地理環境,其相應的蘭科植物區系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特有屬和特有種現象尤其突出,其中尤其是地生蘭,多生於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許多品種為特有物種,有超過三千年的栽培鑑賞歷史,因而被稱為「國蘭」

而附生蘭,由於花朵大並且花色喧鬧熱烈,沒有香氣,不太符合我國傳統審美崇尚素雅高潔、清香優雅花卉的觀念,再加上過去園藝技術不發達,熱帶花卉很難在中原栽培成活,因而只能偏安一隅。況且大多附生蘭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因而被俗稱為「洋蘭」

然而事實上,我國附生蘭有很多優良品種,並且是我國特有的物種,被盜採到國外後,經過雜交培育,從而成為如今風靡世界的熱銷花卉,比如蝴蝶蘭、大花蕙蘭、萬代蘭、石斛蘭等等,這點確實令人汗顏,希望有志之士奮起直追,彌補我們這方面的短板。

在我國分布的附生蘭裡,有一屬蘭花,名字較為奇怪,叫寄樹蘭屬(Robiquetia Gaud.)。為何奇怪?因為大家都知道附生和寄生是有區別的,附生植物只是依附在樹幹或者巖石上,自身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一般不會掠奪所附著植物的營養與水分,比如蕨類、蘭科植物;而寄生植物則自身不含葉綠素或含量很少,因而需要從寄主上吸取營養和水分,對寄主有危害性,比如菟絲子、列當、野菰、肉蓯蓉、桑寄生等。

(桑寄生)

而寄樹蘭屬,雖然附生在大樹上,卻不從大樹上汲取營養,不會對寄主產生危害,可是名字卻叫寄樹蘭,因而頗為奇怪。筆者查找資料,發現該屬發現很早,1829年就被命名,然而我國卻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才在我國發現,估計是翻譯命名中文學名時所致,因為在《海南植物志》中曾有音譯名字「截葉陸賓蘭」,大概是為了更加形象而命名,似乎更應該叫「附樹蘭」,因而不能望文生義。

寄樹蘭屬全屬約有40種,我國僅僅有2種,分別為寄樹蘭(Robiquetia succisa)和大葉寄樹蘭(Robiquetia spathulata),為了讓諸位更加具體了解,我們以寄樹蘭為例進行介紹。

寄樹蘭(R. succisa(Lindl.) Seidenf. et Garay),又叫小葉寄樹蘭,蘭科(Orchidaceae)、萬代蘭族(Trib. Vandeae)、寄樹蘭屬(Robiquetia)附生草本。莖質地堅硬,圓柱形,長達1米,粗5毫米,節間長約2釐米,下部節上具發達而分枝的根;伸長,常下垂,有時分枝,具多數節和疏生多數二列的葉。葉二列,長圓形,長6-12釐米,寬1.5--2.5釐米,先端近截頭狀並且齧蝕狀缺刻。

花序與葉對生,比葉長,常分枝,圓錐花序密生許多小花;花苞片向外伸展或稍反折,卵狀披針形,先端鑽狀;花不甚開放,萼片和花瓣淡黃色或黃綠色,質地較厚;花瓣較小,寬倒卵形,先端鈍;唇瓣白色,3裂;側裂片直立,耳狀,先端鈍並且帶紫褐色,邊緣稍波狀。蒴果長圓柱形,有5-6條肋,成熟後倒垂。花期6-9月,果期7-11月。

寄樹蘭和大葉寄樹蘭的區別在於:大葉寄樹蘭葉大,通常寬2.5釐米以上,先端圓鈍並且具不等側2裂;花序不分枝。而寄樹蘭葉小,通常寬不及2.5釐米,先端近截形並且具不整齊的缺刻;花序具分枝。

寄樹蘭分布在福建、廣東、廣西、雲南、香港、海南等地,生於海拔570-1150米的疏林中樹幹上或山崖石壁上。大葉寄樹蘭則在我國僅僅分布在海南三亞市、陵水、保亭、瓊海、瓊中、臨高等地,生於海拔達17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林下或溪邊巖石上。這兩種在國外不少國家地區也有分布。

寄樹蘭和大葉寄樹蘭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因為屬於萬代蘭族,因而葉片兩列,青翠碧綠;花期為夏季,每到夏天,寄樹蘭就從莖上抽出總狀花序,懸垂吊掛,姿態優雅,而花序上開出密密麻麻的小黃花,細看之下有點肥頭大耳的範兒,頗有一番熱帶情趣。

寄樹蘭和大葉寄樹蘭由於分布地狹窄,近些年生境變化,野生資源較少,種群繁衍較為困難,因而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二批)》(討論稿)名單,都為國家Ⅱ級瀕危重點保護。也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評級皆為低危(LC)。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CITES)中,都被列入附錄Ⅱ名單,受到貿易管制,需要許可證許可交易。

以上就是關於我國寄樹蘭屬物種的簡單介紹和鑑賞,分享給蘭友了解,希望諸位若是在野外遇上,一定不要隨意採掘,要愛惜我國這些珍稀的蘭花資源哦。

2020-07-21易花得木

相關焦點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花開似雪、猶如朝霞的錫金海棠
    國家Ⅱ級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有「青蛙王子」美譽的白旗兜蘭鑑賞與保護現狀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有「青蛙王子」美譽的白旗兜蘭鑑賞辨識與保護現狀文:花木君我們前面介紹過,我國是野生兜蘭資源大國以及重要原產地,最初資料統計時為18種,隨著田野調查的展開,迄今為止發現了23種野生兜蘭,佔到全世界兜蘭品種的三分之一,並且其中很多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曾多次在國內外蘭界和植物界引起轟動。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紫紋兜蘭和紫毛兜蘭的鑑賞辨識與保護現狀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紫紋兜蘭和紫毛兜蘭的鑑賞辨識與保護現狀文:花木君在我國分布的20餘種珍稀兜蘭原生品種裡面,如果談論觀賞性,那麼都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各有各的特色三、紫紋兜蘭和紫毛兜蘭的辨識鑑賞1、紫紋兜蘭和紫毛兜蘭雖然都有紫色,可是從名字可以看出,一個是「紫紋」,一個是「紫毛」,因而很容易辨識。
  • 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來源:央視原標題: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國家林草局今天(4日)發布消息,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
  • 國家Ⅰ級保護瀕危珍稀植物:東京龍腦香
    國家Ⅰ級保護瀕危珍稀植物:東京龍腦香文:花木君在國務院1999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當中,有三個科的Ⅰ級保護植物種類最多。松科以7種Ⅰ級瀕危植物名列第一,分別為百山祖冷杉、梵淨山冷杉、元寶山冷杉、資源冷杉、銀杉、巧家五針松和長白松;而龍腦香科和木蘭科分別有5種Ⅰ級瀕危物種並列第二,木蘭科有長蕊木蘭、單性木蘭、落葉木蓮、華蓋木和峨眉擬單性木蘭;龍腦香科東京龍腦香、狹葉坡壘、坡壘、多毛坡壘和望天樹。
  • 瀕危物種|猶如瓔珞佛珠的串珠石斛的鑑賞辨識與保護現狀
    瀕危物種|猶如瓔珞佛珠的串珠石斛的鑑賞辨識與保護現狀文:花木君《石斛》【宋】洪諮夔關於石斛屬的種類,我們前面陸續介紹了不少,知道石斛的莖節大多都是粗壯膨大,其中有兩種比較明顯,那就是腫節石斛和棒節石斛,為此筆者專門撰文《國家Ⅰ級瀕危珍稀物種|棒節石斛和腫節石斛的辨識區別和鑑賞養護》進行辨析。不過還有一種石斛,也是節間具有明顯的膨大,而且形態色澤頗似佛珠,因而具有另一番風韻,這就是——串珠石斛。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倩如小家碧玉、俏似紅粉佳人的小蘭嶼蝴蝶蘭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倩如小家碧玉、俏似紅粉佳人的小蘭嶼蝴蝶蘭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本報北京電  (記者寇江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宣布,「十三五」期間,中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自然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國家Ⅱ級瀕危物種|唇瓣花距猶如鳥爪的蘭科鳥足蘭
    國家Ⅱ級瀕危物種|唇瓣花距猶如鳥爪的蘭科鳥足蘭今天我們給花友介紹一種蘭科珍稀瀕危植物,其花距由於形狀頗似鳥的向前的腳趾,因而被命名為鳥足蘭。鳥足蘭(拉丁學名:Satyriumnepalense D. Don),屬於蘭科、鳥足蘭屬草本植物,高30-45釐米,具塊莖;塊莖長圓狀橢圓形;莖無毛,基部具膜質鞘,在鞘的上方有2-3枚葉和2-4枚葉狀鞘。
  • 「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1月4日,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有「三瓣薔薇」美譽之稱的綿刺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有「三瓣薔薇」美譽之稱的綿刺文:花木君蒙古高原是亞洲大陸的較顯著地形,包含多種氣候環境,其西北部多山地,東南部為廣闊的戈壁,中部和東部為大片丘陵。蒙古高原自然資源豐裕,礦藏豐富,其中不少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前面我們介紹了不少,今天我們介紹一種荒漠特有的植物,這種植物生命力頑強,是古老的孑遺物種,是優良的畜牧飼料和固沙植物,然而由於植被破壞嚴重,自然種群面臨滅絕,這就是——綿刺。綿刺(學名:Potaniniamongolica Maxim.)
  •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文:花木君蕨類植物是世界上分布最為廣泛的高等植物,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最為豐富。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陸續介紹了許多國家級珍稀瀕危蕨類,比如桫欏、玉龍蕨、光葉蕨、水蕨等國家Ⅰ級保護珍稀瀕危蕨類植物,還有對開蕨、天星蕨、蘇鐵蕨、七指蕨、扇蕨、貫眾、中國蕨、鹿角蕨等國家Ⅱ級保護珍稀蕨類植物,並對其分布和保護現狀作了簡單介紹。
  • 【特別關注】十三五」綠色發展成就|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白花蝴蝶蘭的重要木本之一——臺灣蝴蝶蘭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白花蝴蝶蘭的重要母本之一——臺灣蝴蝶蘭文:花木君蝴蝶蘭是當今非常流行的觀賞花卉,園藝品種琳琅滿目,而且色系豐富,不但有白色、紅色、黃色、粉色、紫色、橙色甚至藍色等純色,還有粉白、橙紅、紅紫、橙黃、白斑、紅斑、黃斑以及條紋、斑紋等諸多複色,猶如眾彩蝴蝶翩翩起舞,雁行有序,奼紫嫣紅,令人賞心悅目。
  •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
    人民日報北京1月5日電(記者寇江澤)記者近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珍稀蘭花瀕臨滅絕,你怎麼看?
    熱點背景人民日報報導稱,野生蘭花正遭遇滅頂之災。只因市場上「炒蘭熱」持續興起,一株蘭花可以賣出120萬元天價,一批批「掠奪式」採挖大軍出現,結果便是野生蘭花被「地毯式」挖掘。蘭花頗具藥用、文化、生態價值,稀缺的野生蘭花地位更高。
  • 靈石發現珍稀瀕危蘭科植物褐花杓蘭
    本報通訊員攝本報訊 7月7日,記者獲悉,晉中靈石太嶽山主峰牛角鞍發現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這是首次發現褐花杓蘭在其模式產地之外的新分布,也為太嶽山蘭科植物增添了一個新種。褐花杓蘭屬蘭科杓蘭屬,為我國特有物種。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面試熱點:珍稀蘭花瀕臨滅絕,你怎麼看?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面試熱點:珍稀蘭花瀕臨滅絕,你怎麼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蘭花頗具藥用、文化、生態價值,稀缺的野生蘭花地位更高。我國是世界上蘭科植物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目前這些蘭科植物集中分布在湖北、雲南、貴州、海南等省份。(來源:人民網)   【熱點模擬考場】   近幾年,蘭花物種生存狀況每況愈下,高價炒作、大肆盜挖,讓野生蘭花特別是一些珍稀的野生蘭花瀕臨滅絕。對此,你怎麼看?
  • 珍稀瀕危蘭科植物褐花杓蘭驚現晉中市靈石縣
    立 平 攝近日記者獲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驚現靈石太嶽山主峰牛角鞍。這是首次發現褐花杓蘭在其模式產地之外的新分布,也為太嶽山蘭科植物增添了一個新種。這一新發現充分反映了我市近年來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所取得的成績。
  • 貴州龍裡境內發現成片斑葉蘭,為瀕危珍稀植物
    貴州省農科院相關專家聞訊趕到現場採樣,對老人們發現的植物作了分子鑑定,發現它們竟然是珍稀瀕危植物——斑葉蘭。「在野生環境下,斑葉蘭這樣成片、成群落地生長的,在國內都相當罕見。」省農科院專家說。貴州龍裡境內發現成片斑葉蘭,為瀕危珍稀植物山中採蘑菇發現斑葉蘭發現斑葉蘭的,是貴陽市的李女士,李女士於去年退休,喜歡和朋友一起去戶外活動。「今年8月份,貴州的雨水多,我和幾個朋友去龍裡境內的一片山上遊玩,想順便採點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