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貴州龍裡境內發現成片斑葉蘭,為瀕危珍稀植物

2021-02-07 客至上微快訊

 

日前,貴陽一群退休老人在龍裡境內的一片山林裡採菌子時,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植物:葉片呈現白色不規則點狀斑紋;開的花晶瑩透亮,狀如漫畫中的天使,特別漂亮。一位老人稱,他們在這片山林裡走了近一個小時,沿途都能看到這種稀罕的植物。

貴州省農科院相關專家聞訊趕到現場採樣,對老人們發現的植物作了分子鑑定,發現它們竟然是珍稀瀕危植物——斑葉蘭。「在野生環境下,斑葉蘭這樣成片、成群落地生長的,在國內都相當罕見。」省農科院專家說。

罕見!貴州龍裡境內發現成片斑葉蘭,為瀕危珍稀植物

山中採蘑菇發現斑葉蘭

發現斑葉蘭的,是貴陽市的李女士,李女士於去年退休,喜歡和朋友一起去戶外活動。

「今年8月份,貴州的雨水多,我和幾個朋友去龍裡境內的一片山上遊玩,想順便採點菌子。」李女士說,進入山林後,大家發現一種植物特別漂亮:植株嬌小,生長在厚厚的落葉中,葉片呈白色,上面有不規則的點狀斑紋,就像一個個小精靈散布在林地中。

一名喜好蘭花的戶外愛好者說,這個好像是一種蘭花,叫「斑葉蘭」。大家在網上一搜,發現真的很像斑葉蘭,但無法確認。於是,李女士找到了貴州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葉照春,講述了他們在山林裡的發現,稱好像闖入了一片野生斑葉蘭的「王國」,希望農科所的專家前往鑑定一下。

罕見!貴州龍裡境內發現成片斑葉蘭,為瀕危珍稀植物

「當時我們在這片山林裡,走了近一個小時,沿途都能看到這種植物。」一位戶外愛好者說,9月份他們再次來到這片林地時,發現這些植物已經開花了:一朵朵白色的花兒開在林地裡,晶瑩透亮,狀如漫畫中的天使,特別漂亮。

成片斑葉蘭引專家關注

省農科所的葉照春教授看了看李女士提供的照片後,一聽有這麼多的野生斑葉蘭,便帶上他的助手趕到了龍裡的這片山林裡,進行實地考察。

「當時我們來到這片季節性的溼地,發現這裡生長了一大片的野生斑葉蘭,已經形成了一個群落,不僅長勢良好,且數量大、面積寬,著實令人震撼。」葉教授說,這是他工作16年來第一次見到這麼多的野生斑葉蘭。

事後,葉教授和助手現場取樣,將一些斑葉蘭帶回農科所作了分子鑑定。

9月份,鑑定報告出來了。李女士一行人發現的植物就是斑葉蘭,這讓葉教授等人特別高興,稱「這樣的林地,實在太難得了」。

罕見!貴州龍裡境內發現成片斑葉蘭,為瀕危珍稀植物

據了解,斑葉蘭是蘭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較為粗壯,是一個聯合體(斑葉蘭與真菌共生形成,有助於加強斑葉蘭的生命活動),對生長條件要求相當苛刻,自然繁殖極慢。

葉教授說,這片林地有著幾十年的落葉沉澱,形成了一層很厚的腐殖層,無論是土質、海拔、溼度,還是光照、透氣性等方面,都非常適合斑葉蘭的生長。

相關人士希望出臺保護措施

「在野生環境下成群落、成片生長的斑葉蘭,國內都罕見。」葉教授說,貴州能發現這麼一大片野生斑葉蘭,說明這幾年在保護蘭花方面卓有成效。

斑葉蘭一般生長在高山地區的常綠闊葉林下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傾斜山坡或溝谷、石頭縫隙中,因植株精巧優美,花大且豔,觀賞價值較高,俗稱「寶石蘭」。

罕見!貴州龍裡境內發現成片斑葉蘭,為瀕危珍稀植物

「除了觀賞性,斑葉蘭其實還是一種藥用植物。」針對龍裡境內發現的這片野生斑葉蘭,有省內專家表示,斑葉蘭又名「銀線蓮」,在中國是傳統的中藥材,有清肺止咳等作用。為防止濫採,正在修訂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擬將野生蘭科植物納入到國家重點保護範疇,差不多所有的種屬都將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範圍。

據悉,在蘭花炒得兇的那年,一些地方因採挖不當,加上斑葉蘭在自然條件下繁殖極慢,一度讓蘭花資源日趨枯竭。針對龍裡的這一片野生斑葉蘭,一些市民和專家希望相關方面出臺針對性的措施,保護並利用好這片難得的林地。

猜你愛看



相關焦點

  • 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發現珍稀瀕危苔蘚植物耳墜苔和花斑煙杆蘚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記者9月29日從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今年7月和9月,省林科院聯合中科院華南植物研究所苔蘚專家葉文博士及其團隊,前往四川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苔蘚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了兩種珍稀瀕危苔蘚植物:耳墜苔(AscidiotablepharophyllaC.Massal
  • 靈石發現珍稀瀕危蘭科植物褐花杓蘭
    在太嶽山牛角鞍發現的一叢褐花杓蘭。 本報通訊員攝本報訊 7月7日,記者獲悉,晉中靈石太嶽山主峰牛角鞍發現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這是首次發現褐花杓蘭在其模式產地之外的新分布,也為太嶽山蘭科植物增添了一個新種。
  •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該書是首部系統總結全球和中國植物回歸研究進展的著作,由國內開展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和回歸的主要單位和專家參與編寫。該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中國的植被和植物多樣性、中國的珍稀瀕危植物、中國的植物就地和遷地保護、中國的植物野外回歸概況。
  • ...20多年堅守三峽瀕危珍稀植物搶救保護一線,二十載熱血春秋,只為...
    黃桂雲在進行植物調查黃桂雲檢查珍稀植物組培苗生長情況黃桂雲野外科考黃桂雲對培育的紅豆杉整形修剪湖北宜昌三峽壩區,這裡不僅有著雄偉壯觀的三峽工程和景色宜人的高峽平湖,還有一個神秘的「植物王國」,裡面住著大量的特有珍稀瀕危植物
  • 國家Ⅰ級保護瀕危珍稀植物:東京龍腦香
    國家Ⅰ級保護瀕危珍稀植物:東京龍腦香文:花木君在國務院1999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當中,有三個科的Ⅰ級保護植物種類最多。松科以7種Ⅰ級瀕危植物名列第一,分別為百山祖冷杉、梵淨山冷杉、元寶山冷杉、資源冷杉、銀杉、巧家五針松和長白松;而龍腦香科和木蘭科分別有5種Ⅰ級瀕危物種並列第二,木蘭科有長蕊木蘭、單性木蘭、落葉木蓮、華蓋木和峨眉擬單性木蘭;龍腦香科東京龍腦香、狹葉坡壘、坡壘、多毛坡壘和望天樹。
  • 國內突現瀕危珍稀植物,地球自我再生?瑪雅預言或許將成真
    而這兩年在雲南發現的植物可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種植物就是我國的二級保護植物:滇桐,這種植物屬於我國的珍稀瀕危植物,僅剩的幾顆都成為了國家的重點保護對象,而這次發現的不只是一兩顆,一次性出現31顆,成植物居群出現。國內突現瀕危珍稀植物,地球自我再生?
  • 珍稀瀕危蘭科植物褐花杓蘭驚現晉中市靈石縣
    圖為新發現的褐花杓蘭。立 平 攝近日記者獲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驚現靈石太嶽山主峰牛角鞍。這是首次發現褐花杓蘭在其模式產地之外的新分布,也為太嶽山蘭科植物增添了一個新種。這一新發現充分反映了我市近年來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所取得的成績。褐花杓蘭(Cypripedium smithii)屬蘭科杓蘭屬,為我國特有物種。其花深紫色或紫褐色,花瓣卵狀披針形,唇瓣深囊狀,橢圓形,花期在6至7月。
  • 規模全國罕見!驚現四姑娘山後,數萬株一級瀕危珍稀植物獨葉草再次...
    獨葉草起源迄今有6700萬年,比始熊貓和珙桐都早,是我國特有孑遺植物。6月13日,記者從省植物工程研究院獲悉,該院聯合達古冰川管理局在四川三打古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了「四川省植物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科研項目外業調查,已發現了兩個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獨葉草分布地,數量在8-12萬株之間,規模較大。此前,該院已經在四姑娘山發現獨葉草較大規模分布地。
  • 元江發現野生喜樹古群落 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央廣網玉溪6月20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楊曉國)元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近期開展的植物資源普查工作中,在保護區內首次發現野生喜樹古群落,其中最大一棵喜樹根徑達110公分、樹高30餘米。  元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植物資源普查工作隊員近期深入到魯尼箐原始森林,對野生喜樹古群落進行探訪。
  •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文:花木君蕨類植物是世界上分布最為廣泛的高等植物,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最為豐富。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陸續介紹了許多國家級珍稀瀕危蕨類,比如桫欏、玉龍蕨、光葉蕨、水蕨等國家Ⅰ級保護珍稀瀕危蕨類植物,還有對開蕨、天星蕨、蘇鐵蕨、七指蕨、扇蕨、貫眾、中國蕨、鹿角蕨等國家Ⅱ級保護珍稀蕨類植物,並對其分布和保護現狀作了簡單介紹。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本報北京電  (記者寇江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宣布,「十三五」期間,中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自然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瀕危植物欣賞:桫欏(蛇木)
    其實,桫欏大名鼎鼎,它是我國第一批公布的八個一級瀕危保護植物(銀杉、水杉、禿杉、望天樹、珙桐、人參、桫欏、金花茶)之一,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實用價值。桫欏(學名: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別名蛇木,是桫欏科、桫欏屬蕨類植物。桫欏莖幹高達6米或更高,上部有殘存的葉柄,向下密被交織的不定根。
  • 貴州龍裡:石家莊一確診病例曾到訪貴陽郵局中心局
    據今日龍裡微信公眾號消息,龍裡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2021年1月12日上午,河北省石家莊公布新增確診病例及行動軌跡報告,一確診病例於1月4日到達貴陽郵局中心局,卸貨後自駕車至貴州省龍裡縣順豐快遞點裝貨。
  • 野生動植物丨珍稀動植物藏於山水間
    10月18日至11月18日,隨著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在黔南都勻舉行,貴州豐富多樣的「生物基因庫」備受關注。從貴州園內的石寨拾階而上,空中搖曳著「自由飛翔的種子」,頭頂上的「傳承基因樹」裡展示著貴州的珍稀植物圖像,遊客如果掃一掃圖像邊上的二維碼,還可以了解更多信息。新穎的展陳形式,令人嘖嘖稱奇。
  • 「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1月4日,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極限挑戰》節目組道歉,讓嘉賓採摘瀕危植物「雪蓮花」
    21日,節目組發表致歉聲明,表示沒有實際發生採摘珍稀植物的行為,接受所有網友、粉絲以及媒體指正批評。 節目中的「雪蓮」實際上是雪蓮的同屬近親植物「水母雪兔子」,這是一種瀕危植物,在我國僅生長在青藏高原地區,生存環境惡劣,一旦被破壞就很難恢復。 節目組發布了致歉聲明,但聲稱「沒有實際發生採摘行為」,這與前期的道具說一脈相承。
  •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有「三瓣薔薇」美譽之稱的綿刺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有「三瓣薔薇」美譽之稱的綿刺文:花木君蒙古高原是亞洲大陸的較顯著地形,包含多種氣候環境,其西北部多山地,東南部為廣闊的戈壁,中部和東部為大片丘陵。蒙古高原自然資源豐裕,礦藏豐富,其中不少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前面我們介紹了不少,今天我們介紹一種荒漠特有的植物,這種植物生命力頑強,是古老的孑遺物種,是優良的畜牧飼料和固沙植物,然而由於植被破壞嚴重,自然種群面臨滅絕,這就是——綿刺。綿刺(學名:Potaniniamongolica Maxim.)
  • 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來源:央視原標題: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國家林草局今天(4日)發布消息,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
  • 「嘉賓採摘瀕危植物」即使是道具也不合適
    在最新一期《極限挑戰》節目中,劉宇寧等嘉賓前往高原採摘雪蓮,被網友指出所採摘的雪蓮為國家二級珍稀植物水母雪兔子9月21日晚上,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節目組就明星在高原採摘珍稀植物水母雪兔子一事,發布致歉聲明。又有人因採摘瀕危植物雪兔子「攤上大事」!去年8月,杭州一美食博主在海拔4000多米的戶外採摘雪兔子並拿來煮泡麵,結果視頻發出後引發軒然大波,事後該博主道歉,承認無知。這次知名綜藝節目組團採摘,明星嘉賓齊上陣,而且節目公開播出了。
  • 「嘉賓採摘瀕危植物」 即使是道具也不合適
    在最新一期《極限挑戰》節目中,劉宇寧等嘉賓前往高原採摘雪蓮,被網友指出所採摘的雪蓮為國家二級珍稀植物水母雪兔子。對此,MD▁摩登兄弟通過微博回應稱,在節目中所採摘的只是節目組擺放的道具,「但我的舉動給觀眾帶來了不正確的引導,誠懇向大家道歉」。9月21日晚上,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節目組就明星在高原採摘珍稀植物水母雪兔子一事,發布致歉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