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全國罕見!驚現四姑娘山後,數萬株一級瀕危珍稀植物獨葉草再次...

2020-12-27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寇敏芳)在武俠小說中,一花一葉的獨葉草被看成是治療內傷的神藥。獨葉草起源迄今有6700萬年,比始熊貓和珙桐都早,是我國特有孑遺植物。

6月13日,記者從省植物工程研究院獲悉,該院聯合達古冰川管理局在四川三打古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了「四川省植物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科研項目外業調查,已發現了兩個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獨葉草分布地,數量在8-12萬株之間,規模較大。此前,該院已經在四姑娘山發現獨葉草較大規模分布地。連續在兩個保護區發現獨葉草,表明我省川西高原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自然資源方向副研究員李臻介紹,聯合調查隊根據5月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在四姑娘山調查到獨葉草的相關信息,推測達古冰川應該具備獨葉草生長繁殖的基本條件,並著重對相關生境進行重點調查。

6月12日,聯合調查隊在自然保護區內發現兩個獨葉草分布地,分別為索道下站-鴻運坡棧道周邊,以及洛格斯神山周邊棧道附近,計調查到的獨葉草數量約8-12萬株。其中,在「索道下站-鴻運坡棧道周邊」共計調查到較大面積獨葉草密集分布點位8個,最大面積400餘平方米,最小面積100餘平方米,項目組對最大分布點進行了初步統計,該分布點獨葉草數量達1萬5千株以上,且旅遊棧道兩側約0-10米的範圍內均有20-30釐米寬,1-2長的帶狀分布。

獨葉草最先由英國採集家F.Kingdon Ward於1913年7月在雲南德欽採到。1914年由愛丁堡植物園的兩位學者發表了新屬,為中國特有屬種。其後,植物學家在陝西眉縣太白山鬥母宮東溝採到了該種的果模式標本;在之後,在四川及甘肅陸續發現獨葉草的分布。

獨葉草不僅「花孤葉單」,而且結構獨特而原始。獨葉草營養葉的脈序、根狀莖和花被片等的形態解剖特徵原始,葉脈二叉狀分枝,這在被子植物中幾乎是獨一無二。它的構造對研究被子植物的進化和該科的系統發育有科學意義。

李臻說,近些年來,在獨葉草的主要分布地,原始森林遭到破壞,人為採挖及幹擾對獨葉草種群影響非常大。即便只是分布林地內的腐殖質層被踩踏,就足以破壞獨葉草種群的生存空間,使植株數量減少,導致種群萎縮,小面積消失。令人憂慮的是在獨葉草的模式標本產地雲南德欽,自1913年首次採集到獨葉草以來,100多年來一直未再次採集到任何標本,在獨葉草的一些分布地,如四川的峨眉山和陝西的太白山等地,也因旅遊開發出現獨葉草種群退化萎縮的現象。目前,獨葉草的天然資源已到了瀕臨滅絕的境地。

這種距今6700萬年前的珍稀植物對生存環境要求近乎苛刻,被認為是優異生態環境的「天然指示器」,繼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在四姑娘山發現獨葉草的種群分布後,又在達古冰川發現其巨大種群分布,標誌著我省川西高原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攝影:李臻、唐霄鏵、楊馬進、張伏)

相關焦點

  • 珍稀瀕危蘭科植物褐花杓蘭驚現晉中市靈石縣
    立 平 攝近日記者獲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驚現靈石太嶽山主峰牛角鞍。這是首次發現褐花杓蘭在其模式產地之外的新分布,也為太嶽山蘭科植物增添了一個新種。這一新發現充分反映了我市近年來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所取得的成績。
  • 罕見!貴州龍裡境內發現成片斑葉蘭,為瀕危珍稀植物
    一位老人稱,他們在這片山林裡走了近一個小時,沿途都能看到這種稀罕的植物。貴州省農科院相關專家聞訊趕到現場採樣,對老人們發現的植物作了分子鑑定,發現它們竟然是珍稀瀕危植物——斑葉蘭。「在野生環境下,斑葉蘭這樣成片、成群落地生長的,在國內都相當罕見。」省農科院專家說。
  • 武俠小說神藥獨葉草驚現四川臥龍!系國內最大種群
    近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鄧生溝流域日常巡護監測中,發現了上萬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獨葉草。其實臥龍本身就是獨葉草發現地,世界上第一個獨葉草標本就是在此採集並命名。而此次發現的獨葉草面積達150餘平方米,種群數量在4000株以上,這是繼去年同一時間,銀廠溝區域發現分布面積550餘平方米,種群數量6000株以上,之後的又一次大面積連片發現。據估算,兩次發現合計已破萬株。
  • 靈石發現珍稀瀕危蘭科植物褐花杓蘭
    在太嶽山牛角鞍發現的一叢褐花杓蘭。 本報通訊員攝本報訊 7月7日,記者獲悉,晉中靈石太嶽山主峰牛角鞍發現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這是首次發現褐花杓蘭在其模式產地之外的新分布,也為太嶽山蘭科植物增添了一個新種。
  • ...20多年堅守三峽瀕危珍稀植物搶救保護一線,二十載熱血春秋,只為...
    黃桂雲在進行植物調查黃桂雲檢查珍稀植物組培苗生長情況黃桂雲野外科考黃桂雲對培育的紅豆杉整形修剪湖北宜昌三峽壩區,這裡不僅有著雄偉壯觀的三峽工程和景色宜人的高峽平湖,還有一個神秘的「植物王國」,裡面住著大量的特有珍稀瀕危植物
  • 國家Ⅰ級保護瀕危珍稀植物:東京龍腦香
    國家Ⅰ級保護瀕危珍稀植物:東京龍腦香文:花木君在國務院1999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當中,有三個科的Ⅰ級保護植物種類最多。松科以7種Ⅰ級瀕危植物名列第一,分別為百山祖冷杉、梵淨山冷杉、元寶山冷杉、資源冷杉、銀杉、巧家五針松和長白松;而龍腦香科和木蘭科分別有5種Ⅰ級瀕危物種並列第二,木蘭科有長蕊木蘭、單性木蘭、落葉木蓮、華蓋木和峨眉擬單性木蘭;龍腦香科東京龍腦香、狹葉坡壘、坡壘、多毛坡壘和望天樹。
  • 全國罕見!普陀山新設一羅漢松古樹群保護區域
    照片由普陀山公用事業管理中心提供提起普陀山,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香火繚繞的寺院和餘音嫋嫋的誦經聲,但除了燦爛的文化景觀外,普陀山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植物基因寶庫,許多瀕危的名貴古樹在這裡繁衍生息,壯大種群,產生了不少舉世罕見的古樹群落。
  • 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發現珍稀瀕危苔蘚植物耳墜苔和花斑煙杆蘚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記者9月29日從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今年7月和9月,省林科院聯合中科院華南植物研究所苔蘚專家葉文博士及其團隊,前往四川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苔蘚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了兩種珍稀瀕危苔蘚植物:耳墜苔(AscidiotablepharophyllaC.Massal
  •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該書是首部系統總結全球和中國植物回歸研究進展的著作,由國內開展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和回歸的主要單位和專家參與編寫。該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中國的植被和植物多樣性、中國的珍稀瀕危植物、中國的植物就地和遷地保護、中國的植物野外回歸概況。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本報北京電  (記者寇江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宣布,「十三五」期間,中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自然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轎子山保護區管護局走村訪寨找到1900株植物「活化石」
    近日,由雲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牽頭,對轎子山保護區周邊的中屏鎮、九龍鎮、烏蒙鄉3個鄉鎮進行調查走訪,共發現攀枝花蘇鐵種植1900株。
  • 瀕危植物欣賞:桫欏(蛇木)
    瀕危植物欣賞:桫欏(蛇木)花木君只要是有蓺蘭經驗的蘭友們,在蒔養蘭花的過程中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蛇木,可是對桫欏就不太熟悉,而對廣大花卉愛好者來說,桫欏更是比較陌生。其實,桫欏大名鼎鼎,它是我國第一批公布的八個一級瀕危保護植物(銀杉、水杉、禿杉、望天樹、珙桐、人參、桫欏、金花茶)之一,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實用價值。桫欏(學名: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別名蛇木,是桫欏科、桫欏屬蕨類植物。桫欏莖幹高達6米或更高,上部有殘存的葉柄,向下密被交織的不定根。
  • 野生動植物丨珍稀動植物藏於山水間
    >恐龍同時代「蕨王」桫欏,是迄今發現唯一的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瀕危植物。>珙桐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是中國特有的單屬植物,也是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有著「深山中的生命密碼」之稱的梵淨山冷杉,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瀕危等級。
  • 全國十大登山名山-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介紹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四姑娘山鎮境內,屬青藏高原邛崍山脈,距成都220公裡。四姑娘山與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毗連,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02°42′30″-102°58′40″,北緯30°54′16″-31°16′21″之間。
  •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有「三瓣薔薇」美譽之稱的綿刺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有「三瓣薔薇」美譽之稱的綿刺文:花木君蒙古高原是亞洲大陸的較顯著地形,包含多種氣候環境,其西北部多山地,東南部為廣闊的戈壁,中部和東部為大片丘陵。蒙古高原自然資源豐裕,礦藏豐富,其中不少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前面我們介紹了不少,今天我們介紹一種荒漠特有的植物,這種植物生命力頑強,是古老的孑遺物種,是優良的畜牧飼料和固沙植物,然而由於植被破壞嚴重,自然種群面臨滅絕,這就是——綿刺。綿刺(學名:Potaniniamongolica Maxim.)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花開似雪、猶如朝霞的錫金海棠
    幾種植物花卉,因而是古代「同名異株」現象最為明顯的代表花卉。山楂海棠等,然而若是從國家植物保護和珍稀瀕危性來看,有一種是最早被列入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海棠品種,那就是——錫金海棠。【花果】傘形花序生於枝頂,有6-10花;花梗長3.5-5釐米,初被絨毛,後漸脫落;花徑2.5-3釐米;萼筒橢圓形,萼片披針形,初被絨毛,後漸脫落,花後反折;花瓣白色,花蕾時外面粉紅色
  • 寧遠九嶷山發現「植物中的龍鳳」野生伯樂樹
    永州新聞網訊(通訊員 黃升 肖有鐵 向劍鋒 周建軍)近日,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人員在與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總院的專家開展野外植物調查時,在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4株被譽為「植物中的龍鳳」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伯樂樹
  • 【特別關注】十三五」綠色發展成就|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雲端的約會——2020環四姑娘山超級越野跑火熱開賽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1月6日,由四川省體育局、阿壩州人民政府主辦,四姑娘山管理局、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小金縣人民政府、阿壩州大九寨旅遊集團公司承辦的第六屆環四姑娘山超級越野跑在四姑娘山景區遊客中心開幕。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63個城市的1303名選手參加了此次比賽。
  • 湖南寧遠九嶷山首次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九嶷山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目前共收集到圖片及視頻資料72137份。」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程師肖有鐵7日告訴記者,工作人員整理數據時,發現拍攝到黃腹角雉和白頸長尾雉兩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鷳、紅腹錦雞、斑頭鵂鶹、斑林狸、藏酋猴等7種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以及小麂、黃腹鼬、野豬、紅嘴相思鳥等國家「三有(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保護野生動物。九嶷山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