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了黃渤代言,店鋪開到全國各地,為何正新雞排還是隕落了?

2021-01-11 星達美食

相信喜歡吃雞排的朋友,都知道正新雞排這個品牌,這個品牌作為行業「大佬級別」的人物,曾經可謂是異常的火爆,大街小巷都能見到正新雞排門面的身影,正新雞排產業越做越大,一下子就碾壓了麥當勞、肯德基等火熱品牌,還請了黃渤代言。

據說正新雞排最火爆的時候,全國的的門店數量具體有兩萬家,而且一年開啟了7000多家分店,特別是2016年的時候,可以說是「火箭式」擴張,要說正新雞排的來歷,原本的名字叫做正新小吃店,起源於浙江溫州,主要也是做小吃的與我們平時吃的差不多。

後來創始人陳新武進軍傷害,主打雞排行業,並且改名為「正新雞排」,隨後幾年越做越做,隨後登上了知名綜藝《極限挑戰》後知名度大增,一時間非常火爆,但是由於門店的瘋狂擴張,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例如之前有不少的門面曝出衛生問題、油被重複利用,而有的門店為了節省成本,直接一鍋油反覆用,就會出現各種油炸。

其實就是味道變了,隨著門面的擴張,正新雞排只是提供食材,技術全部由店裡的技術人員提供,每個人的技術都不一樣這就導致了做法不一樣,有的商家為了節省成本偷偷購買便宜的材料,味道一吃就吃的出來,再加上各種山寨的版本,所以正新雞排如今的銷量大不如以前。

這都是正新雞排盲目擴張的原因,所以用不了多久正新雞排就開始走下坡路,這也是許多企業的弊病吧,擴張雖然好,但是也要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而定,再加上要規範企業化管理,這樣才能走的更遠!

相關焦點

  • 正新雞排迅速火爆全中國,味道還不如一個正豪大大雞排
    2017年,就一年的時間,正新雞排就如同火箭一般,迅速擴張,遍布全國各大小吃街,成為又一個全民小吃。誰都不曾想到,一個小小的正新雞排可以這麼厲害,幾乎是沒有預告,悄無聲息地就蔓延開了,就單單去年,正新雞排就開到了全國上萬家。
  • 黃渤代言,曾一年開7000家店,比肯德基還火的正新雞排為何冷清了
    相信很多人有這種感覺,仿佛一夜之間,一個叫正新雞排的門店在大街小巷突然冒了出來,火爆異常,之前可能根本沒聽過。實際上,正新雞排也確實是近幾年才火起來的,隨著門店數量飆升,加上明星黃渤代言,一下子成為了比麥當勞、肯德基還火的品牌。
  • 【餐飲情報直播揭秘】黃渤代言的正新雞排!到底好在哪裡?
    正新雞排,你肯定吃過吧?它堪稱國民餐飲品牌,百億影帝黃渤代言,力壓肯德基的中國本土雞王,一年開店7000家!老少皆知、接地氣、親民、高人氣……這是影帝黃渤!門庭若市、性價比、實惠、廣譜性……這是正新雞排!兩者氣質很是契合。
  • 正新雞排真的是打工人的食堂嗎?
    無論是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成功上市的拼多多,還是在三四線城市稱霸奶茶江湖的蜜雪冰城,都在印證著——「下沉市場」的重要性。  正新雞排,也是同樣的套路。    不過,正新雞排最吸引消費者的,還是它的「屌絲價格」,無論是學生藍領,都能消費得起。
  • 雞排品牌如此多?為什么正新雞排名氣大?
    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吃貨,小編可是號稱吃過大部分品牌的雞排的,說起來正新雞排的味道在小編心裡那肯定是排不上第一名的,比它味道好的雞排真的是有不少,但正新雞排的名氣是真的大啊,現在應該沒有人沒有吃過正新雞排了吧,就算你真的沒有吃過那肯定也有聽說過,今天小編就來分析一下它名氣大的原因。
  • 正新雞排難破圈
    據正新集團公開數據,截至2020年6月,正新雞排全球門店數已達2.2萬家,遠超肯德基、麥當勞門店數之和。即便是在疫情肆虐期間,餐飲行業備受衝擊,正新雞排依舊逆勢開出了接近600家門店。在2016年,正新雞排還曾一口氣開出了7000家門店,擴張速度就像坐上了火箭。「開到三萬家,五萬家,我們也是毫無壓力的。」
  • 黃渤代言正新雞排12元一份,商家還白送飲料?看完才明白套路多深
    黃渤代言正新雞排12元一份,商家還白送飲料?看完才明白套路有多深之前說起炸雞我們會想起肯德基麥當勞這些洋品牌,這幾年中國餐飲不斷打拼,終於也炸雞界打下了自己的江山,比如華萊士和正新雞排。而我們今天說的這是正新雞排。這正新雞排給大家印象的最深的還是邀請了影帝黃渤來代言。作為在娛樂圈以高情商聞名的黃渤吸粉能力自然是非常強的,而帶貨能力也很強。這正新雞排也是自此打開了名氣,開始正新雞排的價格是在10元錢還送飲料,幾年之後漲到12塊錢依然送飲料,對比其他炸雞品牌這個價格依然非常有吸引力。
  • 「炸」開下沉市場,開店20000多家,正新雞排憑什麼?
    疫情期間,海底撈試探性漲價,老鄉雞發布200元土味發布會,西貝哭窮稱現金流撐不住3個月,就連我們身邊的大多數餐飲店鋪,都接連不斷地出現了輪流坐莊的現象。 而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正新雞排卻成了一個逆勢擴張的例外。
  • 正新雞排加盟|2019年開一家正新雞排店需要多少錢?
    時間飛快,在過去的一年,正新雞排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全國店鋪突破15000家,在整個雞排行業都處於前列位置,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那麼目前正新雞排加盟費多少呢?2019年開一家這樣的店需要多少錢?
  • 正新雞排為什麼這麼火?秘密全都在這裡
    說到路邊攤的美味,讓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遍布在大街小巷上的雞排了,一到飯點,各處噴香噴香的雞排味就撲面而來,讓人垂涎三尺,其中最受大家歡迎的當屬正新雞排了。那麼,正新雞排為什麼這麼火?這大概就要從它超前的眼光開始說起了。
  • 黃渤代言正新雞排10元一份,為啥商家還送飲料?看完才知被套路
    大街上有許許多多的美食,大多數美食都是很不錯,要是大家覺得天氣太熱不想出去買的話,那麼也是可以讓外賣小哥送來,當然我們只需要支付一點點跑腿費,只需要一兩塊錢,所以說還是可以接受的。黃渤這位明星想必大家都是聽說過?不僅長得帥,而且人氣也高,當然最近這幾年也代言了一些美食,就好像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正新雞排啦。
  • 擁有近2萬家店,黃渤親自代言,今卻備受冷落,正新雞排怎麼了?
    其中,正新雞排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正新雞排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街小巷,生意非常火爆。後來,在黃渤擔任正新雞排的代言人後,這個品牌的知名度就又上了一個層次。不管是一、二線,還是三、四線城市的商圈、學校等區域,總能看見正新雞排的門店,甚至一度比麥當勞、肯德基還要受歡迎。
  • 快本主持人代言的雞排,曾比正新雞排還火,如今卻無人問津!
    提起雞排,我們就會想起正新雞排,因為無論在國內的哪個城市,大街小巷布滿了正新雞排的影子。無論是正新的哪一家雞排店,門口永遠排著很長的隊,而隨著食客們口味的變化,正新雞排也在不斷的做出調整,一開始是一份雞排10元,後來只要買一份雞排就附贈一杯飲料,酸梅湯或者是橙汁,可是從去年起,正新雞排也被爆出各種各樣的食品安全問題,所以雞排店也在慢慢做其他的食品副業,像漢堡等等。但不管正新雞排有多麼紅火,價格一直在10塊錢,沒有發生過改變。
  • 正新雞排「老大哥」地位不保?勁敵「小野獸」好評如潮!
    正新雞排「老大哥」地位不保?勁敵「小野獸」好評如潮!前幾年,雞排、炸雞、烤冷麵風靡全國,各種店鋪相繼開業,競爭壓力還是很大的。正新雞排以《極限挑戰》黃渤作為代言人,食品質量得到保證,現在已經是行業的「老大哥」了。
  • 「火箭式」擴張17年開店萬家,正新雞排高速成長短板隱現
    斑馬消費 陳曉京似乎就在一夜之間,正新雞排就遍布了我們身邊的大街小巷。在麥當勞都變成金拱門的當下,它為何能迅速擴張?一般人不知道,這種主打油炸雞排的門店,在全國已超過萬家且還在持續增加。正新雞排和我們小時候學校門口專炸火腿腸的攤子有點類似,只是從攤子變成了門店,主打的產品也從火腿腸變成了雞排。
  • 一塊10元雞排、年銷百億、爆開10000家店!火爆營銷的奧秘在哪?
    不管你身處哪一個城市,你都能看到隨處可見的正新雞排,據官方數據,截止去年7月門店總數就已突破1萬家。這麼多的店,不禁讓人心生疑問,一家賣10元雞排的小店是如何在全國各地火爆起來的?01順「勢」而為,品類少即是多我們都說做生意或者創業,最講究順勢而為,在順勢之時你去做,想不發財都難,那時的你就是風口上的豬。
  • 開店2萬家,走大眾化消費路線的正新雞排到底有多火?
    然而卻有一家以雞排為主打產品,走大眾化消費路線的品牌在下沉市場做的風生水起。如今全國門店數已經達到22030家,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麥當勞中國的7倍,它就是——正新雞排。2000年,公司聯合創始人陳傳武在浙江溫州開設第一家正新食品店。如今公司旗下休閒食品店以正新雞排、正新肉串、正新魷魚、奶茶果飲為主打,產品涵蓋中西快餐、冷熱飲品以及風味小吃等上百個品種。
  • 曾經排長隊的正新雞排,如今很多門店都倒閉,你們覺得是什麼原因
    一說起雞排這種美食,相信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是非常喜歡吃的。雖然雞排的做法有很多,但要說到最直接最受歡迎的做法,那一定就是油炸了。炸雞排可以說是大街小巷最普遍的小吃,不管在哪一個城市,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既可以當成解饞的小吃,也可以是填飽肚子的美味。
  • 一直霸佔著「美味雞排」稱號的正新雞排的做法
    正新雞排從上市以來一直受到食客的追捧,一直霸佔著「美味雞排」的稱呼。正新雞排三年前或許名不見經傳,後上海正新食品有限公司請影帝黃渤代言,掀起美味雞排狂潮。生活中喜歡炸雞排的吃貨才是合格的吃貨,香辣自然,一口一塊,簡直比大熱天吃冰西瓜還過癮!
  • 餐飲情報帶你走進正新雞排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餐飲各種唱衰聲音此起彼伏,眾多餐飲品牌採購成本增加,店鋪租金居高不下,疫情影響沒有營業收入,企業及門店都面臨生存危機;而同一時間,正新雞排門店積極配合各地政府防疫防控措施,有序展開復工復業,帶動經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