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的時候,學校教育我們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每年還會評選「三好學生」,都是為了鼓勵小朋友要全面發展,樣樣精通。但是長大了以後,我才發現所謂的全面發展,並不是完全正確的教育理念,甚至因為這個,很多人長大以後發展的並不順利。
如果從小一直被教育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們很容易認為,全面發展就是好學生的標準,而這往往與進入職場後的要求正相反。
在職場上,與其全面發展,不如擁有一項自己的「看家本領」能保持足夠的競爭力。如果今天幹一點這個,明天幹一點那個,也許自己認為自己是「萬金油」,但在招聘方眼裡,沒有在某一件事上深入的鑽研,沒有某一項突出的能力,這樣的職場人是不合格的。
與其做個全才,不如做個專才。
小的時候,專才代表著某一方面的特長。也許一個數學特別好的學生,就是語文學不好,那我們與其逼著他痛苦的提高語文水平,不如想辦法讓他把數學的特長發揮到極致,並且分析探究與之相關的能力,並進行重點培養。
進入職場,專才代表著某項工作能力的突出。也許你是一個十分擅長數據分析的人,那就儘量在這條職業道路上發展深入,不斷提升自己在這條賽道上的經驗和能力,而不要稍有不開心就跳槽嘗試其它工作,以為什麼都做過就代表自己什麼都會,到頭來把自己的看家本領給丟了。
在職場中,我們永遠要擁有核心競爭力,無論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但「什麼都會」,顯然是不能成為核心競爭力的。豐富且成功的職業履歷雖然讓人羨慕,但是普通職場人,還是先夯實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再去拓展自己的更多可能,否則衝動的淺嘗輒止,只會讓自己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