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了好久的《中國機長》,前幾天在成都舉辦了試映會,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成都仔,當然沒有錯過這樣的好機會。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去參加了首映。看完之後,我激動得不能自已。沉澱了好幾天之後,我終於能夠放平心態,好好來跟大家聊一下這部電影。
在發布會上,劉偉強導演說,他從開拍時,就決定將全國最早的試映放在故事的發生地,也就是川航8633最終備降的雙流機場所在地:成都。
這不論是對於成都這座城市,還是故事內外所牽動的所有成都人民,都有著極為特別的意義。
對於所有成都人來說,發生在去年5月14日的川航3U8633緊急備降事件仍然記憶猶新。
那天早晨,從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在近萬米高空突發緊急狀況,駕駛艙右前玻璃毫無預兆的碎裂,導致客艙釋壓,部分操作設備失靈,與地面的聯繫一度失靈。
飛機在時速800多公裡/小時的情況下,駕駛艙溫度低至零下40多度,氧氣含量為正常的1/4,就是在這樣的極端條件中,在機組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劉傳健機長手動駕駛飛機,最終成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
這次緊急備降壯舉在整個航空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是足以載入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蹟。
我還記得當時企盼飛機消息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把心提到了喉嚨口,刷新聞的手可能比開飛機的機長還緊張,這也讓幾乎全城的人都知道了7700的代號意義。
當得知最終飛機成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機上119名乘客,9名機組人員全部安全時,全城的人都大大的鬆了一口氣,隨後,英雄機長的故事就從將落地雙流機場開始,一路擴散到了全成都,又從成都擴散到了全國。
所以,當這次史詩般的緊急備降事件被劉偉強導演搬上大銀幕時,那種期待的心情真的無語言表。
雖然電影中有一些合理化的改編,但是還是不由得感嘆,導演對於事件的還原真是相當的到位,尤其是張涵予扮演的機長在面對極端環境所表現出來的鎮定和專業,簡直就是對當時劉傳健機長的復刻,尤其是在與塔臺溝通時鎮定冷靜的語氣,和之後所傳出當時的錄音資料幾乎一模一樣,這樣的還原怎能然讓人不佩服。
雖然當時新聞的描述只是短短的幾句話,但是當還原在大銀幕上的時候,才能真切的感受到當時的機上人員到底面對的是怎樣的絕境,別說是在當時的飛機上了,就是僅僅在電影院中,都像是隨著飛機的一次次顛簸,小心臟都被一下一下的揪起來,讓人不自覺為機組人員的每一次努力和每一個動作捏著一股勁,等電影中飛機平安著陸的那一刻,比起機長的平靜如水,反倒是我們這些觀眾,手裡早就已經捏出了一把汗。
等到影片結束時,觀眾也不自覺鼓掌叫好,不僅是為電影叫好,更是對這個英雄機組,英雄機長發自內心的致敬。
觀眾也紛紛表示,《中國機長》真實、感人、緊張刺激。
要說有多刺激,按我們成都話講,那就是緊張的心子尖尖都縮成一坨佬。
還好影片還有著辣醬、小面、火鍋這一些象徵著成都範兒的細節,再夾上幾句恰到好處的四川話 ,這讓我們這些成都人在感受到親切的同時,也多少放鬆了些緊張的神經。
《中國機長》以及電影背後真實的英雄機長、英雄機組、英雄機場以及他們背後的故事,都值得每一個人去了解,真實是最打動人心的力量。
看完影片,我都覺得就連我們這些普通的成都人,都沾上了英雄們的光芒,在觀影時也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就為這個,也得向英雄們再次致以我們最崇高的敬意!所以說,每個成都人,都一定要去看一次這部電影,否則,真的對不起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這麼牛的故事!真的對不起劉傳健這麼牛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