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個說故事的人

2021-01-21 勵志小文章

有一年夏天,我到蘇格蘭西北海濱一個叫做愛約夏的地方去遊歷。那一帶地方風景仿佛像日本內海,卻更曲折多變化。海灣伸入群山間成為無數綠水映著青山的湖。湖和山都老是那樣恬靜幽閒而且帶著荒涼景象,幾裡路中不容易碰見一個村落,處處都是山、谷、樹林和草坪。走到一個湖濱,我突然看見人山人海——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穿深藍大紅衣服的、襤褸蹣跚的、蠕蠕蠢動,鬧得喧天震地:原來那是一個有名的浴場。那是星期天,人們在城市裡做了六天的牛馬,來此過一天快活日子。像湖水的波濤洶湧一樣,他們都投在生命的狂瀾裡,盡情享一日的歡樂。


像那一大群人一樣,我也欣喜趕了一場熱鬧,那一天算是沒有虛度,卻感覺空虛寂寞者在此。大家不過是機械地受生命的動物的要求在鼓動驅遣,太陽下去了,各自回家,沙灘又恢復它的本來的清寂,有如歌殘筵散。而時而廣之,這世間一切,何嘗不都是如此?


孔子看流水,曾發過一個最深永的感嘆,他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生命本來就是流動,單就「逝」的一方面來看,不免令人想到毀滅與空虛;但是這並不是有去無來,而失去的若不去,來的就不會來,生生不息才能念念常新。莎士比亞說生命「像一個白痴說的故事,滿是聲響和憤激,毫無意義」,一語道之。生命像在那沙灘所表現的,你跳進去扮演一個角色也好,站在旁邊閒望也好,應該都可以叫你興高採烈。


生命是一個說故事的人,而每一刻間的故事都是新鮮的。這一頃刻中有了新鮮有意義的故事,這一頃刻中我們心滿意足了,這一頃刻的生命便不能算是空虛。生命原是一頃刻接一頃刻地實現,好在它「不舍晝夜」算起總帳來,層層實數相加,決不會等於零。人們不抓住每一頃刻在實現中的人生,而去追究過去的原因與未來的究竟,都要走到無窮追溯。


嫌人生短促,於是設種種方法求永恆。秦皇漢武信方士,求神仙,以及後世道家煉丹養氣,都是妄想所謂長生。說來也怪,許多英雄豪傑在生命的流連上都未能免俗,曹孟德的遺囑:「吾死之後,葬於鄴之西崗上,妾與妓人皆著銅雀臺,臺上設六尺床,下穂帳,每月溯十五向帳前作技,汝等時登臺望吾西陵墓田。」他計算得真周到。


相反,人渴望長生不朽,也渴望無生速朽。詩人濟慈在《夜鶯歌》裡于欣賞一個極幽美的夜景之後,也表示過同樣的願望,他說:Now more than ever seems it rich to die    (現在死像比任何時都較豐富)    他要趁生命最豐富的時候死,過了那良辰美景,死在一個平凡枯燥的場合裡,那就死得不值得。甚至於死本身,像鳥歌和花香一樣,也可成為生命中一種奢侈的享受。


冷靜地分析想死的心理,我敢說它和想長生的道理還是一樣,都是對於生命的執著。想長生是愛著生命不肯放手,想死是怕放手輕易地讓生命溜走,要死得痛快才算活得痛快,死還是為著活,為著活的時候心裡一點快慰。好比貪吃的人想趁吃大魚大肉的時候死,怕的是將來吃不到那樣好的,根本還是由於他貪吃,否則將來吃不到那樣好的,對於他毫不感威脅。


孔子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人難能的是這「聞道」。我們誰不自信聰明,自以為比旁人高一著?但是誰的眼睛能跳開他那「小我」的圈子而四方八面地看一看?誰的腦筋不堆著習俗所扔下來的一些垃圾?每個人都有一個密不通風的「障」包圍著他。我們的「根本惑」像佛家所說的,是「無明」。我們在這世界裡大半是「盲人騎瞎馬」,橫衝直撞,怎能不闖禍事!所以說來說去,人生最要緊的事是「明」,是「覺」,是佛家所說的「大圓鏡智」。法國人說「了解一切,就是寬恕一切」;我們可以補上一句「了解一切,就是解決一切」。


生命對於我們還有問題,就因為我們對它還沒有了解。既沒有了解生命,我們憑什麼對付生命呢?於是我想到這世間紛紛擾攘的人們。 

相關焦點

  • 生命的苦難使你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而你的故事會是帶給別人盼望的開始
    黃述忱說:「生命的苦難使你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而你的故事會是帶給別人盼望的開始。」
  • 《香水:一個殺人犯的故事》觀後感:生命需要敬畏感
    《香水:一個殺人犯的故事》觀後感:生命需要敬畏感。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少平凡,正因為平凡的普遍才會顯得天才的珍貴,眾生皆是平等的,而天才除了他的天賦外和普通人本沒有什麼區別,但是那份天賦卻給了改變人生的力量,甚至天賦會改變人的性格,走上極端的道路。
  • 轉動生命的魔法師,每一個作品都會講故事
    這種能自由操控生命的能力真是既讓人恐懼又讓人羨慕,而在現實世界中雖然沒有惡魔果實,卻也有人擁有類似的奇妙能力哦! 照片中的這位Keith Newstead就被人們稱作「轉動生命的魔法師」,想知道為什麼這樣說先來看看他的作品就知道啦。
  • 《生命中的百米》勵志電影一個真實的故事
    西班牙電影《生命中的百米》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身患殘疾的病人卻最終成功地完成了鐵人三項賽的挑戰。這是一個身殘志堅的勵志故事。而最終拉蒙奇蹟般地完成了3.8公裡遊泳,180公裡自行車,以及一個完整的42公裡馬拉松。有一位出人意料的貴人相助塑造了一位與男主角反差極大但是又提供了重要幫助的角色,正是這樣一個極富個性的角色奠定了這兩部電影的成功。
  • 孝感動天,一個熱愛多肉的家庭關於生命的故事!
    女兒說,這是一個有美肉有美圖有美文的平臺,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平臺,在這裡不僅可以看見漂亮的多肉、廣闊的世界,還能感受濃濃的人情味。很想通過這個美好的平臺,和廣大肉友分享我的故事,多肉治癒人心,會一直關注這裡,欣賞多肉,感受人間真情。謝謝百科君。孝感動天,兒女用愛為媽媽築起守護生命的長城:媽媽,媽媽……聲聲撕心裂肺的呼喚在我們家客廳中迴旋響起。
  • 001 | 《噗噗噗》,一個關於生命起源的故事?
    因為突如其來的春寒料峭,讓人沒有任何力量和理由提筆。近日,武漢解封,立夏又至,人心裡才萌生了繼續前行的念頭和力量。 其實,這似乎是關於一個生命起源的故事:(開卷有益,我們公眾號的初衷是為廣大父母如實展示書的內容,而不是用書的封面搞開獎式營銷,若涉及侵權,請出版社聯繫我們後臺,謝謝!)平媽會用手指去指這個突然冒出來的疙瘩!(注意,不是指那幾個字!)多麼形象生動!
  • 《生命生命》杏林子的故事
    很難想像:一個身體長期受痛苦煎熬(這個病陪伴了她48年)、學歷只得小學畢業程度、執筆寫字對她來說要比常人難上多倍的杏林子,由1976年(34歲)開始寫作至離世,26年來,共寫作了散文、劇作等作品共80多部,除擁有廣大讀者外,文學界對她的作品評價甚高,看過的人,都能從中得到激勵。
  • 自述 林鑫:一個紀錄片人的生命之旅
    一個紀錄片人的生命之旅,一個生於礦工家庭的導演自述。
  • 這首歌很多人聽過,卻很少有人知道它來自一個真實的生命故事
    &nbsp&nbsp&nbsp&nbsp韓紅的這首《天亮了》不知感動過多少人,而感動的背後總是訴說著一個真實的故事,我想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個關於生命與希望的故事。&nbsp&nbsp&nbsp&nbsp這個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歌手韓紅,她為此專門去體驗坐纜車的感受。
  • 「非洲聖人」史懷哲:一個敬畏生命的人
    對於史懷哲來說,無條件的愛和仁慈正是其作為一個生命的意義之所在。他說:「我的生命對我來說充滿了意義,我身旁的這些生命一定也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如果我要別人尊重我的生命,那麼我也必須尊重其他的生命。道德觀在西方世界一直就僅限於人與人之間,這是非常狹隘的。我們應該要有無界限的道德觀,包括對動物也一樣。」敬畏一切生命是史懷哲生命倫理學的基石。
  • 年底,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
    懂得感恩,才會受人敬、得人助;知恩圖報,才能立足於天地,無愧於心。天大地大,父母恩大古人講:「百善孝為先。」世間第一件大事就是孝順父母,感恩雙親。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耗費無數心力養育成人,我們才有機會體驗生命的每個篇章。鴉有反哺義,羊有跪乳恩,人有報恩情。父母的恩情比山更高,比海更深。
  • 【證嚴上人說故事】尋找芥菜子的吉利舍
  • 讀《曾有一個人愛我如生命》
    《曾有一個人愛我如生命》的作者是舒儀,它講述了一個發生在2002年的烏克蘭奧德薩市的真實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從事「灰色清關」生意的孫嘉遇和中國留學生趙玫。書中講述了以下這個故事:2002年的烏克蘭正處於蘇聯解體後獨立的特殊歷史階段,社會較為動蕩,從事「灰色清關」的商人孫嘉遇遇到了中國音樂學院的留學生趙玫,故事的主線很簡單,兩個人在相識後通過如共同旅遊共同居住等生活上的小事,逐漸相知相遇,是一個清晰明朗的愛情故事。但是其中夾雜著一些不同尋常的元素,其中有兩個場景是我最為動容的。
  • 《熊的故事》:擁抱每一個生命
    佛圖網——心靈與藝術的對話 十一分鐘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沒有一句對白 希望這個熊的故事能夠讓你感動《熊的故事》擁抱每一個生命▼當他在街頭為一個孩子打開他的音樂盒時我們以為這也是現實中熊的故事但並不全是,不一樣的是熊給了機械熊一個團圓的美好結局但是它真正擁抱到的並不是自己的家人而僅有那張已經泛黃的照片被他看了一次又一次▼
  • 天塔跨年燈光秀丨講好一個驚心動魄的唯美故事——《致敬生命拯救...
    天塔跨年燈光秀丨講好一個驚心動魄的唯美故事——《致敬生命拯救者》主創蔣旎專訪 2020-12-25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喻道故事:一個自作聰明的人
    從前有一個自作聰明的人,在他很小的時候,第一天去上學,老師跟同學們說:「我們來學一個字,一就是一橫,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人回家後就想,一就是一橫,也許二就是兩橫,明天看是不是。到了第二天,老師說:「今天來學習二,二就是兩橫。」這個同學回家後很高興,覺得自己很聰明,猜得很對,如果明天學的是三,要是三橫的話,那就不用再學了。到了第三天,果然老師說:「我們今天學習三」,老師話還沒說完,他急忙回答說:「老師,我知道!三就是三橫。」
  • 《皮繩上的魂》:無人區、天珠、仇殺、救贖,一個只能發生在西藏的生命故事
    「《皮繩》是關於生命的故事,之所以選擇在西藏的阿里,是因為西藏具有獨特的魔幻環境,他讓你覺得時空既停滯又永恆……時空仿佛是停滯在幾十年前,甚至上萬年以前,你不知道自己走到了生命中的哪一個段落」 攝影指導郭達明這麼說。
  • 《產科醫鴻鳥》每一個生命的奇蹟,都是在溫柔地對世界說你好
    《產科醫鴻鳥》的故事是以一個名為Baby的鋼琴音樂家卻實際工作是產科醫生的雙重身份的故事展開,主要講述這位產科醫生所在的私立綜合醫療中心產科和兒科發生的故事。這部劇沒有所謂的男主角和女主角,有的只有團隊裡互相扶持互相關愛的友好氛圍,為大家帶來愛和希望。
  • 《寵愛》講的是寵物說的卻是人與人之間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小札這個故事裡細節滿分,吳磊與張子楓的表現也讓人挑不出什麼大毛病來。在這個故事裡有兩段臺詞讓我印象深刻一句是「既然你能接受自己成為導盲犬,我為什麼不能接受自己成為盲人呢?」這句話前一句是吳磊出演的角色陳樂雲對寵物小札說,後一句是他自己與自己的和解。
  • 莫言《晚熟的人》:只要生命不息,故事仍將繼續
    寫的是自己的故事,寫了別人的故事,同時也是在寫我們的故事,一個個故事真實而魔幻,仿佛置身其中但又游離於外,在寫別人,同時也能看到自己。莫言以旁觀者的姿態,冷靜地透視著身邊形形色色的人,塑造了一群個性鮮明的小人物,這中間有莫言批判的、痛恨的、惋惜的、懷念的、感激的,還有作者極力想保護的。1.《左鐮》是讚美勞動美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