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海軍驅逐艦數量嚴重不足的前提下,軍工研發並開始建造滿載排水量4000噸,超過了當時海軍滿載排水量3650噸的051型驅逐艦,是我軍歷史上噸位最大的0054A型護衛艦。
054A型護衛艦服役了整整30艘,可謂規模非常龐大,彌補了2艘054型護衛艦525艦和526艦由於艦載垂直發射裝置,包括紅旗-16中程區域防空飛彈不能及時上艦,只能用只具備點防空能力的海紅旗-7艦空飛彈取而代之的遺憾。
C炮位4座8聯裝總共32單元的巧克力形艦載垂直發射裝置,讓海軍和國內軍迷眼前一亮,海軍終於擁有了與西方海軍相類似的艦載垂髮系統,051C型驅逐艦上的垂髮、052C型驅逐艦上的垂直,其外觀都是圓筒形狀的,是海軍非標準的垂髮,不具備通用發射能力。
051C型的垂髮,只能發射龐大的俄制S-300F艦載防空飛彈,實際上就是陸基版的S-300防空飛彈上艦;052C型的垂髮,也只能發射海紅旗-9防空飛彈。
因此,至少在垂髮裝置上,054A型護衛艦要領先於051C型和052C 型驅逐艦上的垂髮,前者除了發射紅旗-16中程防空飛彈以外,還兼具發射魚-8反潛飛彈的能力,除了提高防空能力以外,還擁有強大的反潛作戰能力。
畢竟054A型艦上還有2座6管250mm火箭深彈、2座3聯裝魚雷發射管,包括直-9C反潛直升機上的魚-7反潛飛彈,與艦上垂髮的魚-8反潛飛彈,組成立體的遠中近多層反潛作戰體系,反潛作戰能力較之我海軍以前裝備的驅逐艦和護衛艦有了空前的提高。
截至2019年底時,隨著舷號542的棗莊艦,我海軍第30艘054A型護衛艦的服役,也基本被認為是該級別的最後一艘;自此,海軍東海、南海和北海三大艦隊,將平均擁有各自10艘054A型護衛艦。
自2005年開始設計的054A型護衛艦,按原海軍護衛艦發展時間上來說,應該早就出現後續型號了,但到了2020年都快過去了,無論早在前幾年網絡上就喧囂塵上的滿載排水量5000-6000噸級的054B型護衛艦,或是換代的第4代057型護衛艦都遲遲未能出現,網絡上的文章包括軍事類雜誌上,都沒有出現上述兩型護衛艦在南北船廠開建的消息。
按我海軍往常護衛艦發展規律來看,也是極不正常的現象,此情形只能說明很可能在054A型護衛艦以後,非常有可能不會再出現滿載排水量比054A型更大的護衛艦。
因此,滿載排水量4000噸級的054A型護衛艦,有可能是我海軍大噸位護衛艦的最早同時也是最後一型,當然,滿載排水量1300/1400噸的056/056A輕型護衛艦除外,只是一型用來取代老舊的053H系列護衛艦和037系列獵潛艇和飛彈護衛艇的輕型護衛艦,執行近海巡邏、護漁、救援、搜潛、攻潛等任務,在我海軍眼中並非054A型這般主力護衛艦。
根據目前的052D/052DG型和055型驅逐艦的造艦規劃,到2025年這個時間節點,我海軍將擁有4艘航空母艦,驅逐艦數量將高達51艘,其中,僅國產神盾驅逐艦就將有40艘,包括6艘滿載排水量6000噸級的052C型驅逐艦,24艘滿載排水量7000/7500噸的052D/052DG型驅逐艦,以及10艘滿載排水量1.25萬噸的055型驅逐艦。
11艘非神盾驅逐艦是2艘滿載排水量4800噸的052型驅逐艦112艦、113艦;2艘滿載排水量5850噸052B型驅逐艦168艦和169艦;1艘滿載排水量6600噸051B型驅逐艦167艦;2艘滿載排水量7000噸的051C型驅逐艦115艦和116艦,4艘最大排水量8000噸的現代級驅逐艦136艦、137艦、138艦和139艦。
彼時我海軍驅逐艦的數量就將超過32艘滿載排水量3900/4000噸級的054/054A型護衛艦,大噸位的054A型護衛艦遲遲不見蹤影,預示著我海軍在32艘054/054A型護衛艦成軍以後,已經開始調整水面艦艇的發展裝備規劃,向未來主戰艦艇全燃化驅動、飛彈發射全垂直化方向轉變的全驅逐艦艦隊發展,這個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護衛艦,這個艦種在我國國力不夠強大的背景下,是比驅逐艦建設更重視的艦種,對於我海軍裝備建設的快速發展,保證擁有必要的近海防禦作戰能力,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
隨著國力的強盛,海外貿易通道的不斷擴展、對海外能源和礦藏資源依賴越來越大,三大艦隊的驅逐艦、護衛艦和補給艦都輪流去亞丁灣海域執行護航反海盜了,我海軍向遠洋發展就成了必然的選擇和發展趨勢。
滿載排水量4000噸級的054A型護衛艦,儘管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然將是我海軍的主戰艦艇,但與其他驅逐艦相比,畢竟存在艦船動力系統柴油驅動噪音大、航速低、噸位小、續航力小、遠航時需要綜合補給艦經常補給等不足之處。
因此,我海軍未來的發展事實上已經呈現出全驅逐艦化、全燃化驅動、飛彈發射全垂直化發展的態勢,噸位也將趨於大型化,滿載排水量1.25萬噸的055型驅逐艦的橫空出世,成為全球最新銳且戰力最強悍的驅逐艦,就是一個非常有力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