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花蓮職志團隊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大愛臺播出的為主,感恩!)
靜思妙蓮華第450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一乘真實法
大愛臺首播日:20141204
信為道源之母,
佛為第一導師,
說世間真實法,
法甚微妙入心。
◎「聞法歡喜贊,乃至發一言,則為已供養,一切三世佛。是人甚希有,過於優曇華。」《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普告諸大眾,但以一乘道,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入道之心誠始自信,切莫於可信人生疑!人而無信不能立,身為人王者,言則不二,佛為諸法王,豈容虛說。
◎過去施權說方便,三乘應機,終歸一乘。真實但以一乘道廣大法,聞法王說大法,切勿生疑也。
◎法華會前四十餘年,法藏在佛心,名之為一乘直道,總攝萬途,故言: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
◎無聲聞弟子:謂凡為佛法,皆是一乘,即是教諸菩薩,別無教聲聞之法,亦別無聲聞弟子之名可立。
「信為道源之母,佛為第一導師,說世間真實法,法甚微妙入心。」
我們要接受佛的教法,這個「信」字是最重要。信若能入心,啟發了智慧,天地宇宙萬物真理不就呈現於我們的腦海中嗎?不就是覺性啟發我們的本心,真如本性嗎?
佛陀來人間,就是要為了啟發我們的覺性,讓我們能夠了解人人本具佛性。但是,法是很深,要能體會到,很難。出世的道理太深了,所以佛陀適應我們的根機,就來說世間人聽得懂的法,所以叫做說世間真實法。
世間人不離開生活,也在生活中輾轉起了煩惱。煩惱來自貪念,貪念是來自無明,所以造成了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人懈怠、墮落,這種苦難因緣不斷循環,所以佛陀就發揮他的智慧,說世間人要如何糾正生活、觀念、方向,所以這就是人間導師,法甚微妙,能夠每一法都入眾生的心。
真的是人生苦不堪!就如我們在多國董事會時,其中有一位就告訴我:「師父,我要向您懺悔。」他說以前若聽到師父一直在稱讚印度尼西亞分會,說他們做得多麼好,人多麼和,合和互協,是如何縮小自己,做得多成功。他說:「老實說,這麼多年來,我的心有一點不服。不服的是感覺我們也做得不錯,我們也很和,為什麼師父卻常常讚嘆印度尼西亞?」
他說:「這次回來,我已經心服口也服了,非常感動。」他說:「我親身見證這群大企業家,他們能夠那麼和合整齊的心與力量。他們一大群人來到這裡,還能屈就這麼多天,大家這麼縮小,在生活中沒有特別待遇,就是那麼合和,這麼乖順。一個個都是該國的大企業家,搭自己的專機來到花蓮,這樣的人,竟然在精舍裡面和大家平坐平行,共同生活,那麼認真精進。」
他說:「我已經見證了,我親眼看到,我能夠很了解,所以我現在從內心很懺悔。從內心的感動,也很佩服。」
這是在董事會之後,大家會後檢討,從內心提出了那分見聞、見證,看了之後、聽了之後,證實了人間菩薩在人群中。這就是我們慈濟宗門,大家都是從靜思法脈信受奉行,精神理念,一股的清流先淨化了自己,然後發起大心,在慈濟宗門人間路,走入了人群,能夠將這個心調得這麼和、這麼合。這是在這幾天,大家互相觀摩、體會,那種的見證、感動,啟發他們還要再向前精進。
又另外一個國家的董事就說,看到別人在精進,以為自己做得不錯。不過現在看大家,這個慈善的方法是這樣無微不至,大家都是這麼用心普遍在付出。他說:「我感覺到,我們還有一塊地區沒有很用心去啟動。」他就告訴我說,他發現有一個鄉鎮,住著三十多萬人,這些人是有史以來受政府壓制著,代代都是貧困,也不能出去外面發展。
如何的貧?他就舉個例子,有一天,有一位慈濟志工走到裡面去看,因為有可憐的人需要我們去幫助。他就去其中的一戶,他進去就問:「你們的孩子,聽說讀書有問題,想來看看他。」母親說:「還在睡。」這個時間已經上午十點多了,他就問:「怎麼這麼晚了還在睡?」那位母親就說:「我們不要吵醒他,他若醒來就會肚子餓,就要給他吃飯。讓他睡,才不用吃飯。你愈早讓他醒來,他愈早肚子餓。」
這番話意味著什麼呢?一個字,就是「貧」。窮到沒得吃,不如讓他睡,睡著就忘記餓了。他說,這只是所問到的家庭其中一戶,三十多萬人口,在這裡家家都是這麼貧困。「這麼大塊的福田,我們都沒有去耕耘。」昨天就向我發願,說他們很想要將這塊地區趕快去關心、去了解。
在這當中就又提起了,看到菲律賓分會的貧民職訓辦得很成功,教她們做裁縫,能夠改變這些人的人生,看了覺得很感動。我就趕緊鼓勵他,說:「對啊!如果在這個村莊裡,我們為他們辦這種職訓所,讓他們有一技之長,就可以在這個社會謀生。」所以看了之後,他覺得應該今年的方向就是朝這條路走。
每一個國家都有它的特色,這不是一般人有辦法想要將這個國家改善、將這個社會如何福利,這樣政府就會同意,你想做就做得到,不是。就是要有人接受了佛法之後,肯發弘願,願意為天下眾生,無所求的付出,身體力行走菩薩道。
這就是我們的「世間真實法」。世間有種種的苦難人,都是在我們的一個心念,複製了無量數的煩惱,造成了社會、國家的問題,造成了那種貧窮、困苦。像這樣,這個世間的生活,就需要有這種世間的真實法去投入、去輔導,這是很重要。
所以我們要相信佛陀的說法,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各有因緣。我們菩薩在人間,是應人間苦難的因緣,所以我們才有辦法鋪著這條路來走,這就是要從「信為道源功德母」,只要這個法能夠入心,就能產生無量功德。所以,聽法,我們要很歡喜來接受。
所以前面的經文,「聞法歡喜贊,乃至發一言,則為已供養,一切三世佛。是人甚希有,過於優曇華。」
也就是雖然大家能夠聽法聽得很歡喜,用最歡喜、虔誠來聞法,聽入心、行在菩薩道中,用這樣來供養佛,不過這樣的人很稀有,不多。所以一直告訴大家,人間菩薩要招生,還不夠。所以我們還要再很多用功,要殷勤,互相勉勵。
接下來這段經文又說:「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普告諸大眾,但以一乘道,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
這段經文,顯示了佛陀說法的平等。佛陀要再告訴大家,在佛法中不要有疑;你若疑,就無法生起信心。「我為諸法王」,釋迦佛自己作見證,他自己是已經體會了宇宙人間等等的真理,不只是出世的道理,乃至入世的法,佛陀都很清楚,大家不要懷疑。
◎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入道之心誠始自信,切莫於可信人生疑!人而無信不能立,身為人王者,言則不二,佛為諸法王,豈容虛說。
所以「入道之心誠始自信」,我們自己真正有發心要走入這條道路,這個心若有誠意,才有辦法起這念信心。有了信心,佛陀又再交代我們,「切莫於可信人生疑」。我們不要疑法,也不要疑人。我們相信法,我們也要相信說法的人。
就如前面說的,其中有一個國家的執行長,他說:「師父,我要懺悔,過去我常常聽到師父稱讚印度尼西亞,我心不服,我有懷疑,真的他們有辦法那麼縮小嗎?」這就是疑人。現在就要告訴大家,「切莫於可信人生疑」,天底下沒有我不相信的人。
所以,「人無信不能立」,我們做人一定這個「信」字要先建立起來。我們自己要有信,對正法要相信;別人也是入於正法中,我們對人也要相信。我們自己相信,對人相信,我們更要做到可以讓人相信,所以自信、信他、被信,這是很重要的。
「身為人王者,言則不二」。所說的「王」,不一定是國家的領導者,就是一般人願意去付出、願意帶人的人也是。就如在多國董事會的尾聲,讓大家即席問答,有人問潘明水居士,他在非洲是如何培訓當地的志工?潘居士就起來回答說:「我只有『陪』,我沒有『訓』。我只知道如何陪伴他們、關心他們、愛他們,我從來就不曾用教訓的方法。」
你看,他送給他們的就是心靈的財富,這就是叫做世間法。就是「陪」,用愛去陪他們,讓他們感動,將他們帶出來,大家對他們就是敬重,這也是「人王」,在這個人群中能夠領導人的人。像這樣的人,「言則不二」,就是要立信。不是對這個人說這樣的話,對那個人說的卻不一樣;言行要一致,還要對人人平等。法,就是一乘法,就是真理,用這種的法去帶人。
何況在人間,善於帶人的人,能受人尊重的人,他說話就是說一不二,言而有信。何況佛,「佛為諸法之王」,所有的法,我們更要相信,佛陀絕對不說虛言,話說過了,不會不負責任,或做不到,沒有這樣。說過的話就負責任,法一定能夠人人受用,這就是法王。
所以「普告諸大眾,但以一乘道」。法王就是釋迦佛,將真實法,普遍向天下眾生說;所說的是一乘道,這個一乘道,是人人能夠成佛的道。
◎過去施權說方便,三乘應機,終歸一乘。真實但以一乘道廣大法,聞法王說大法,切勿生疑也。
過去施權說方便,其實三乘應機,終歸一乘。這個三乘,根機不同的人,慢慢引導他信佛之後,對佛的法能夠不懷疑,這個時候開始「歸於一乘」。其實過去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現在要說的,大家要相信自己,人人都能成佛,這叫做一乘。「以一乘道廣大法」,這個一乘是廣大之法,普遍人間一切,攝受人間一切之法。所以人人「聞法王說大法」,絕對不要有懷疑。
「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其實大家要相信,佛所說的法,只是為了教化諸菩薩,希望人人能夠成佛,人人回歸如來真如的本性。只有這個道理。過去是因為根機還不成熟,大家沒有自信。現在大家有自信了,所以這個法,就是教菩薩法,沒有聲聞弟子,唯一就是菩薩乘。
◎法華會前四十餘年,法藏在佛心,名之為一乘直道,總攝萬途,故言: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
所以《法華經》之前的四十多年間,這個法,就是人人能夠行菩薩道、回歸真如本性的這個法,隱藏在佛的內心四十多年了。所以這個真實法,現在已經釋放出來,釋放了佛的本懷,普遍在人群,向大家說真實法。讓大家了解,我們人人都能成佛,但是你要身體力行,緣苦眾生,行菩薩法。所以「名為一乘直道」,大菩提道直,只有一條路。「總攝萬途」,就是所有的法將它攝收回來,那就是一乘。將一乘的道理放散,就是普被眾生的根機,所以叫做「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
◎無聲聞弟子:謂凡為佛法,皆是一乘,即是教諸菩薩,別無教聲聞之法,亦別無聲聞弟子之名可立。
只是菩薩法,就能普被三乘的弟子。這些三乘,上、中、下的根機,將它會合回來只剩一項,那就是菩薩法。
各位,菩薩道是真實法。我們聽到這麼多的國家的慈濟人,普遍在全球如何去救苦救難,無非是這念誠意的心,會合佛心,行菩薩道。就只是這個法,他們就能夠適應不同的國家去度化,拔除眾生的苦難,就只是這個法——菩薩道。
各位,學佛修行無非是為一乘法,回歸真如本性。當然,要時時虔誠立信,要多用心。
本文選自 靜思電子書 版權屬於慈濟基金會
瀏覽大愛臺靜思晨語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
2020年09月02日第448集:【靜思妙蓮華】第448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9月02日第447集:【靜思妙蓮華】第447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9月01日第446集:【靜思妙蓮華】第446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9月01日第445集:【靜思妙蓮華】第445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31日第444集:【靜思妙蓮華】第444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31日第443集:【靜思妙蓮華】第443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28日第442集:【靜思妙蓮華】第442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28日第441集:【靜思妙蓮華】第441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27日第440集:【靜思妙蓮華】第440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27日第439集:【靜思妙蓮華】第439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26日第438集:【靜思妙蓮華】第438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26日第437集:【靜思妙蓮華】第437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25日第436集:【靜思妙蓮華】第436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25日第435集:【靜思妙蓮華】第435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24日第434集:【靜思妙蓮華】第434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24日第433集:【靜思妙蓮華】第433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21日第432集:【靜思妙蓮華】第432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21日第431集:【靜思妙蓮華】第431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20日第430集:【靜思妙蓮華】第430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8月20日第429集:【靜思妙蓮華】第429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感恩您的關注!更多內容,請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微信號:靜思慈濟大良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