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花蓮職志團隊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大愛臺播出的為主,感恩!)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第690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隨喜頂受隨他修善
20151105
聞法深信身心善順,
隨他修善喜他成就,
攝受正法大精進力,
教富布施濟貧隨喜。
◎「汝舍利弗,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在所遊方,勿妄宣傳。」《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有聞者,隨喜頂受,當知是人,阿惟越致。若有信受,此經法者,是人已曾,見過去佛。」《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若人但以信而受,而實非有深信經義之深智。此明聞法頂受,定是深聞入心,故云:隨喜頂受,信受奉行。
◎當知是人阿惟越致:言是人不退轉。法華經序品曰: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謂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進,不更退失轉變。
◎阿惟越致:譯為不退轉,是菩薩的階位名,要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到達此位。住不退轉,自度利他。
◎「若有信受,此經法者,是人已曾,見過去佛。」《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如來觀現世益,謂有深信受大法者,發宏願能利益眾生者,可以為說。
◎如來觀過去益,曾見佛聞法者,即可以為說。◎如來觀未來,得見三寶益,亦可以為說。
◎是諸如來為利益眾生,欲令二乘入信,故說此經。
「聞法深信身心善順,隨他修善喜他成就,攝受正法大精進力,教富布施濟貧隨喜。」
「聞法深信身心善順」。常常看到我們的人間菩薩投入人群,所見所聞,互相來分享,彼此啟發愛心。這是一個菩薩團體,我們親自做,自己的感受,歡喜與別人分享;看到別人做,聽到別人的感受,我們也隨著他歡喜。所以「隨他修善」,他做,我們歡喜,我們做,他隨喜,彼此之間互相成就,大家一起歡喜。想想看,這個團體有多美啊!這就是菩薩的團體。
大家都是「攝受正法」,有了正法入心,才能夠有「大精進力」。
昨天,一大群的大醫王、白衣大士共聚,五百多人來到東部花蓮。這是「慈濟人醫會第二屆臺灣論壇」,主辦單位是臺北慈濟醫院。
看到他們第一天開始,六家慈濟醫院,一堂一堂的課,互相分享醫療與教育。在醫院那種合和團隊為患者付出,用生命投入病患的生命中去搶救生命。用著真誠的愛、疼惜生命的心,團隊從鬼門關一個一個把病患拉回來,而且讓他們恢復健康的生活質量。
也有人醫會志工,雖然不是在慈濟的醫院任職,不過長久以來都是投入在人醫會,不論是上山、下鄉、渡海、國際救災等等,與我們醫療志業合而為一。他們也分享,山上無法出來的患者,鄉下貧困、殘障的病人,很多,甚至國際救災的個案等等,非常精要而感動人,都提出來與大家分享。看到他們這樣,這就是法,救人的方法,真實法。
他們昨天一整天都在精舍,除了報告國際救災個案以外,就去出坡了。去拔草,去整理土地,不論是醫師、護理師、藥師、檢驗師,大家汗流浹背地工作。下午聽他們分享出坡的心得,大家都說:「辛苦啊!」是啊!真的辛苦。付出雖然是很辛苦,不過聽得出他們歡喜。
聽到他們的分享,無不是法,人間法,尤其是人間最最需要的法。平時為病人看診,偶爾也來融入天地之間,體驗農夫為糧食而付出的感覺,體驗人間一切無不是法。所以「聞法深信身心善順」,雖然很辛苦,他們也做得很歡喜,互相讚嘆。
這種「隨他修善,喜他成就」。我的分享、你的分享,我們彼此讚嘆。「攝受正法」,這都是正法,這叫做「大精進力」。所以「教富布施濟貧隨喜」,平時生活環境很好,但是也願意投入作志工,去服務別人。
前面的經文,「汝舍利弗,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在所遊方,勿妄宣傳。」
佛陀說,這個法印是為了要利益世間眾生,讓他能夠智慧更開闊,讓他能夠利益人群更多一點。這就是佛陀為什麼常常回入娑婆說法的原因。
但是,希望我們聽法要聽得真實法入心,不要聽法聽不很清楚,就散播出去。尤其是現代人,要散播虛妄的法很容易,聽了不清楚,寫下來就傳出去了,這樣讓人曲解、誤解,曲信、誤信,就很危險。這是希望我們對人間法要很用心,清楚體會。
接下來經文說,「若有聞者,隨喜頂受,當知是人,阿惟越致,若有信受,此經法者,是人已曾,見過去佛。」
也就是說,若有人聽到這部經,聽到這一乘實法,能夠歡喜虔誠來接受。「頂受」就是,人家給我們東西時,我們恭敬捧上眉間,這叫做「頂受」,表示很尊敬的意思。
◎若人但以信而受,而實非有深信經義之深智。此明聞法頂受,定是深聞入心,故云:隨喜頂受,信受奉行。
「若人但以信而受」,只是相信而接受,這就表示還不是很深信。「而實非有深信,經義之深智」。真正的深信就是要頂受,恭敬,將此法恭敬接受,深深去體會。不是說,「這樣你信嗎?」「信啊!信啊!」這樣不夠深。信若不夠深,就無法體會這部經的深諦。所以我們必定要深入,聽法,聽到心入法、法入心,行在法中,要到這樣的程度。
「聞法頂受,深聞入心」,這樣才叫做「隨喜頂受」。「頂受」就是很恭敬地接受,不只是隨喜的聽,聽了就讚嘆他,這樣就過去了。若自己都沒有去接觸到,怎麼聽、怎麼讚嘆都是虛浮。
「當知是人,阿惟越致」。就是說這個人已經不退轉了。阿惟越致,就是不退轉的意思。在《法華經•序品》就有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這個不退轉就是「阿惟越致」。這就是修的功德,善根愈來愈增加,愈來愈精進。
◎當知是人阿惟越致:言是人不退轉。法華經序品曰: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謂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進,不更退失轉變。
我們學佛,若能每天保持同樣的心情,把握時間,捨不得浪費時間;法,我們要接受,殷勤精進,步步進行,這樣才是真正所修的功德。功德,「內修曰功,外行曰德」,這樣叫做「功德」。內修,我們法是要入心來修,不只是應付一下。
我們每天要累積善緣、造作福業,就要長時間不斷接受法入心,再不斷用我們的法去付出,這種「法輪常轉」,不斷吸收進來,才能不斷付出。法就是入、出,入、出,出入自如,聽得這個法能入我們的心,用在眾生的範圍,再從眾生中聽法,印證原來自己所做的,與現在所說的是會合起來了。這種合成起來的福、智慧、法,原來就是這樣聽,這樣感受,這樣做,這個法合成,就是功德。
善根愈種愈深,愈來愈增加,愈來愈進步,絕對沒有退失,沒有轉變,這叫做不退轉。
◎阿惟越致:譯為不退轉,是菩薩的階位名,要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到達此位。住不退轉,自度利他。
「阿惟越致」,譯作不退轉,是菩薩的階位名。要修行到這個位階,需要多久的時間呢?經過一大阿僧祇劫修行,很久。
佛陀告訴我們,是希望我們有耐心。到「阿惟越致」,完全不退轉,修行要在一大阿僧祇劫,心都不退轉,這樣的修行。
「一劫」是多久呢?人壽每一百年減一歲,一直從人壽八萬四千歲減到十歲,這樣叫做「一減劫」。再從十歲,每一百年增一歲,增到人壽八萬四千歲,這樣叫做「一增劫」。一增減劫為「一小劫」,二十個小劫就是「一中劫」,四個中劫合起來叫做「一大劫」。
要很長久的時間才能到達阿惟越致,不退轉位。我們要用這麼長久的時間,自度利他。
下面經文再說,「若有信受,此經法者,是人已曾,見過去佛」。
佛陀要增加我們的信心,就說,有人若願意接受、相信,而且深信《法華經》是一乘實法,願意恭敬接受這部經,「是人已曾見過去佛」。這些人是不簡單,這些人都是過去生中已經見過諸佛,聽過法,也修過行了。
◎如來觀現世益,謂有深信受大法者,發宏願能利益眾生者,可以為說。
「如來觀現世益」。現世,就是二千多年前,佛陀所面對的眾生,向大家說,這輩子能有緣再來聽法,那叫做「現世益」。而我們說現在,我們也是過去有緣,才會這個時候在現場,或者在每個道場透過視訊,大家共同聽法,還遠在大陸、及其他國家的慈濟人都在燻法香。現在這個時代,我們這樣聽經的利益,我們大家都了解。
「謂有深信受大法者,發宏願能利益眾生者,可以為說」。我們聽經之後,已經有很深的信解,而且人人發宏願要利益眾生,這都是現世益。我們現在的利益,與這部經的精神合起來,是那麼吻合。我們現在不就是在利益人群嗎?人間菩薩不斷在付出,這些都是現世得到佛法的利益,所以如來讚嘆。
◎如來觀過去益,曾見佛聞法者,即可以為說。
「如來觀過去益,曾見佛聞法者」。我們不只這輩子聽到經,我們還有前世,過去無量數劫也曾見過佛、聞過法。這是我們過去已經有這樣的因緣,所以這輩子聽到這部經,很有親切感,好像這部經早就在我們的內心,好像這條路我們早就在走了。就是因為過去我們曾經見過佛、聽過法。
◎如來觀未來,得見三寶益,亦可以為說。
「如來觀未來,得見三寶益」。我們今生此世若能把握因緣,未來世再來人間,還是三寶具足,不只能聽到法、看到僧而已,還能得遇佛世,這就是未來的利益。我們要好好用心。
◎是諸如來為利益眾生,欲令二乘入信,故說此經。
「是諸如來為利益眾生,欲令二乘入信,故說此經」。這是過去佛佛道同,每尊佛來到人間,總是要開權巧方便法來教育眾生,到最後要讓大家相信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潛能。所以到了最後,欲令二乘人能夠入信「此經」,知道從小乘法入大乘的道路來,所以暢演《法華經》。
各位,學佛修行,我們必定要「聞法深信」,要「身心善順」,要好好用心,法入心來。我們還要「隨他修善」,對的事,我們要好好修,和大家合群來修。看到別人在修,我們也要「喜他成就」,大家都讚嘆這個人名副其實,我也應該讚嘆。我們要好好「攝受正法」,要「大精進力」,而且要時時「教富布施濟貧隨喜」,這樣每天我們都會法喜充滿。這要時時多用心。
本文選自 靜思電子書 版權屬於慈濟基金會
瀏覽大愛臺靜思晨語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
2020年02月16日第686集:【靜思妙蓮華】第686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16日第685集:【靜思妙蓮華】第685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15日第684集:【靜思妙蓮華】第684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15日第683集:【靜思妙蓮華】第683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12日第682集:【靜思妙蓮華】第682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12日第681集:【靜思妙蓮華】第681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11日第680集:【靜思妙蓮華】第680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11日第679集:【靜思妙蓮華】第679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10日第678集:【靜思妙蓮華】第678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10日第677集:【靜思妙蓮華】第677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09日第676集:【靜思妙蓮華】第676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09日第675集:【靜思妙蓮華】第675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08日第674集:【靜思妙蓮華】第674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08日第673集:【靜思妙蓮華】第673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05日第672集:【靜思妙蓮華】第672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05日第671集:【靜思妙蓮華】第671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04日第670集:【靜思妙蓮華】第670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04日第669集:【靜思妙蓮華】第669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03日第668集:【靜思妙蓮華】第668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03日第667集:【靜思妙蓮華】第667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02日第666集:【靜思妙蓮華】第666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02日第665集:【靜思妙蓮華】第665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01日第664集:【靜思妙蓮華】第664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2020年02月01日第663集:【靜思妙蓮華】第663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感恩您的關注!更多內容,請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微信號:靜思慈濟大良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