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晚清「天下第一奇男子」

2021-02-23 歷史人物傳記

晚清之際,風雲變幻,人才輩出,英傑並起,是以許多於中華歷史具有楷模意義的英雄人物常為時勢所淹沒。其中,曾為湘軍水師統帥、官居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書的彭玉麟即是一個顯例。

傳奇一生:彭玉麟早年本為書生儒生,後投筆從戎,加入湘軍。由於驍勇善戰且善於謀略和富於創新,曾國藩便讓他創立了湘軍水師,購買洋炮,製造大船,訓練將士。第二年他率領湘軍水師於湘潭擊敗太平軍,後揮師在嶽州,武漢、田家鎮等戰役中連敗太平軍水師。後再攻佔湖口、九江、安慶,升任水師提督兼兵部右侍郎。在攻佔天京一役中,親率水師策應曾國荃陸師沿長江東下,堵截天京護城河口,並攻下江浦、九洑洲、浦口等戰略要點,斷絕了天京糧道,成為攻陷天京的大功臣。剿滅太平天國後,他又投入清軍長江水師建設,後被李鴻章全盤接收,成為北洋水師最主要力量。可以認為,彭玉麟是近現代中國海軍的創始人之一。至其晚年,還曾率軍參與中法戰爭,指揮馮子材等將領擊敗法軍,取得了中國近代以來與西方大國交戰的第一次勝利。

至情至性:彭玉麟為儒生時便多才多藝,詩書畫俱佳,其一生畫上萬幅梅花圖,並在每幅梅花圖上都題上以梅花寄情的詠梅詩。這些號稱「梅花百韻」的詠梅詩,寄託了彭玉麟一生對兒時戀人梅姑的愛戀、思念、牽掛以及自己的愧疚和悔恨之情。他筆下的梅花「老乾繁枝,鱗鱗萬玉,其勁挺處似童鈺」,被稱為「兵家梅花」,與文人墨客的梅花相去甚遠。他畫的梅樹,身姿虯曲,鐵骨錚錚,古拙蒼勁。枝間的梅花,吐蕊綻放,生機盎然。特別是他的「墨梅圖」更是冠絕,與鄭板橋的墨竹齊名,被稱為「清代書畫二絕」。其梅能讓人深刻體悟到「兒女心腸,英雄肝膽」的意境。

至正至公:彭玉麟任長江巡閱使治理水師及兵部尚書的時候,秉公辦事,嫉惡如仇,嚴懲邪惡勢力,甚至不惜得罪其恩師曾國藩和朝廷重臣李鴻章。當彭玉麟發現曾國荃部隊綱紀廢弛,並有吸食鴉片現象時,即不顧師生情誼,毅然提筆三次彈劾曾國荃,致使曾國藩寫信責罵,但彭玉麟絲毫不為所動。另外,彭玉麟還不顧李鴻章求情而怒斬其侄李秋升。在彭玉麟任職期間,曾先後彈劾處置了腐敗無能官吏兩百餘人,連其曾任知府的外甥,也因貽誤軍機而被其斬殺。是以民間流傳下一句佳話:「彭公一出,江湖肅然!」

至廉無私:彭玉麟雖位居高位,卻始終堅持「不要錢」的生活準則。1854年冬,彭玉麟率湘軍水師配合陸師攻陷田家鎮後,清廷獎勵4000兩白銀,他卻轉用於救濟家鄉。他在給叔父的信中說:「想家鄉多苦百姓、苦親戚,正好將此銀子行些方便,亦一樂也。」除此之外,他還要求叔父從中拿出一些銀兩在家鄉辦學堂,期望為家鄉「造就幾個人才」。當得知兒子花費2000串銅錢修葺了家中老屋之後,即去信嚴詞斥責:「何以浩費若斯,深為駭嘆。」說他一貫將「起屋買田視作仕宦之惡習,己身誓不為之。不料汝並不來信告示於我,遽興土木;既興土木之後,又不料汝奢靡若此也。外人不知,謂吾反常,不能實踐,則將何顏見人」。其實,他兒子修葺後的老屋也不過三間土牆瓦屋而已。彭玉麟曾說:「顧十餘年來,任知府,擢巡撫,由提督,補侍郎,未嘗一日居其任。應領收之俸給銀兩,從未領納絲毫。……未嘗營一瓦之覆,一畝之殖以庇妻子。」按清朝制度,凡文武官員於正式薪俸之外,由國家另行發給養廉金一份,於離職之日一次發給,以獎官守,並杜絕貪汙。據此計算,彭玉麟自1855年至1861年七年之間應得養廉銀二萬一千五百餘兩,但他分文不取,全數上交國庫充作軍餉。

淡泊守身:彭玉麟一生曾六次辭官。第一次是1861年辭去安徽巡撫之職。彭玉麟時任安徽布政使銜水師統領。曾國藩推薦彭玉麟為安徽巡撫,他卻一連三次辭謝,理由是習於軍營而疏於民政,請朝廷勿棄長用短。第二次是1865年二月,朝廷任命署漕運總督,掌管魯、豫、蘇、皖、浙、贛、湘、鄂八省漕政,是眾人垂涎的天下一流肥缺,但他又兩次謝絕。第三次是1868年六月,上疏請辭兵部侍郎,原因是當年從軍時,三年母喪只守了一年,現在國家安定,他理應解甲歸田,將剩下的兩年補滿。第四次是彭玉麟離職休養三四年後,朝廷又任命為兵部侍郎兼光緒帝大婚慶典宮門彈壓大臣。待到慶典一結束,他立即上疏請辭署理兵部侍郎。第五次是1881年七月,朝廷任命其為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兩江轄地廣闊,又兼物產豐茂,南洋通商大臣一缺更是權大責重,一向非名宦宿臣不能任命。朝中重臣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都曾任過此職。讓彭玉麟出任兩江總督,說明朝廷對他的倚重,但他接旨後即上疏請辭,隔日後又再次上辭疏。朝廷無奈,只得把此要缺交給左宗棠。第六次是1882年,朝廷任命彭玉麟為兵部尚書。他接旨後即請辭,朝廷未準。不久,中法戰爭爆發,朝廷命他率領舊部將士並增募新軍,迅速前往兩广部署海防。他認為此時是臨危受命,不宜再辭,便以衰病之軀奉旨赴粵,帶領所部駐紮南海前線,整修虎門要塞,加強沿海完備,遣部將防守欽州、靈山。多次上疏主戰,戰後疏請嚴備戰守,以防後患。中法戰爭勝利結束後,又接連四次上疏請求辭職。

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諸「名臣」的「巨蔭」之下,彭玉麟可謂寂寂無名。然而,真正讀懂於中國歷史者,必以這位曾被民國鴻儒辜鴻銘稱為「天下第一奇男子」的彭玉麟為近代難得之「真國士」。實因彭公之性格特徵,堪為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所嚴重缺失之人格。彭玉麟一生不慕名利、不避權貴、不治私產、不御姬妾,雖然一生六辭高官,卻在國家危難之時,抱著年邁多病之軀,臨危受命,抵禦外敵。在權貴當道、腐敗盛行的鹹豐、同治、光緒、宣統年間,成就了一個歷史罕見的清廉、正直、淡泊、重情重義的名臣。所謂無欲則剛,在這樣至情至性至剛至淡泊的湘人面前,即如曾國藩、李鴻章這樣的人物,也不得不在他面前愧疚難當。以此論之,彭玉麟可謂世所罕見。是以今世有知史者稱中興名臣中當有彭公之一地位,誠至當之論。

最痴情將軍的愛情----彭玉麟和梅姑

彭玉麟是清代湘軍水師高級將領,與外婆家名叫梅姑的養女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但迫於禮教的壓力,不得不奉母命另娶他人。後來,在彭母的主持下,梅姑嫁到別家,四年後死於難產,彭玉麟聞訊身心俱裂,哭吟「一生知己是梅花」,並發誓要用餘生畫萬幅梅花以紀念他心愛的梅姑!他每畫成一幅,必蓋一章曰「傷心人別有懷抱」、「一生知己是梅花」。其畫作雖稱不上中國繪畫史上的精品,卻被稱為「兵家梅花」,與鄭板橋的「墨竹」合稱為清代畫壇的「兩絕」。

  道光六年正月,安慶府大雪紛飛。彭玉麟在外婆家,第一次見到了梅姑。

  她穿著嫩綠色小襖,膚勝雪,鬢如雲。

  冰雪之姿。象極了早春時節初開的綠萼。

  六十多年後,道光十二年,歷經一生風雨的老人在書房裡,顫微微地畫下最後一筆梅花。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萬幅梅花,譜就的是個悲傷的故事。

  彭玉麟是個卓越的軍事將領,是剛直不阿的清廉官員,是詩人,是畫家。

  他鐵骨錚錚,七十歲還臨危受命,領軍抗敵;

  他是清朝著名的辭官專業戶,一生六次視高官厚祿為浮雲;

  他又是歷史上少見的大情種。用一輩子去思念一個人。

這樣的奇人,普通人沒有辦法去評價他的愛情。

因為世上很多事情都具有複雜的多面性,正如淡泊之於淡漠,痴情之於執念。

他與梅姑的愛情,固然是美好的,但又是絕望的。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應了前半句的好,卻猜不到後半句的難。

彭玉麟堪稱是最合格的一心人了,但他倆生離在前,死別隨後,卻又是人世間最悲慘的兩情相悅。

傷心人別有懷抱。誰人能看透?

不如我們把視角轉向梅姑。

在彭玉麟的詩句中,我們可以漸漸清晰地看到梅姑的音容笑貌。

他是客居,他是養女。都算是寄人籬下,某種程度上講,定然有些同病相憐吧。

但這不是愛情開始的全部原因。

梅姑會得到富貴人家老太太的青睞,收為養女,背後可能有其他的具體原因,但起碼可以說明一點,小小的姑娘,必然是聰慧而玲瓏,讓人不由自主會心生憐惜的。

而她又能得到彭玉麟終其一生的思念。

世上哪有無緣無故的一見鍾情?梅姑又必然是溫柔至極,美麗至極的。她還飽讀詩書,可以與彭玉麟意氣相投,燈下共讀。

生許相依,她成了他三生石上結得的梅花,是他註定的因緣。

他一生以梅花比他的梅姑,肯定不全是因為她的名字裡有個「梅」字,恐怕更多的是因為,在他眼裡,她也有著梅花般出塵絕世的風姿。

未必是多麼好的出身,讓她無意中漸漸打成了一手好牌。

而再多的聰慧玲瓏,再多的溫柔美麗,再好的一手牌,都敵不過一場包辦婚姻。

每張熟悉而親切的面孔下,都有可能隱藏著一顆封建衛道士的心。那些心和他們要白首不相離的願望是背道而馳的。

而他們的力量,又偏偏如此強大。

他們有一萬種理由不讓相愛的人在一起。八字不合、輩份不對?看上去不象個旺夫的命?或者養女嘛,出身終歸不太高貴。

那麼出眾的一個姑娘,梅花般高潔,最終倒在了封建禮教的血泊裡。

難產而死。

看上去是偶然發生的事件,但這場無愛的婚姻給她帶來的悲痛,造成了她病體羸弱,當然就是最大的誘因。

鬱結成病,病的是心,最終害的是身體。

從她被迫嫁掉,這場悲劇就成了不可避免的。往前說,也許當她初見彭玉麟,悲劇就已冷笑著寫下第一筆。

那個時代,女性的悲劇,是與生俱來,是和進骨血裡寫就的。

有句耳熟能詳的話叫「吃人的封建禮教」。

封建社會的上層管理者,變態到把對女人的各種束縛寫進律法,用強大的國家機器,逼迫女人們殉道。

多少個梅姑這樣的好姑娘,就這樣被隱秘而囂張地吞噬掉。

就算做高官做到彭玉麟這個地步,居然都沒有辦法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

只怕他當時也曾有一念軟弱,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而不作為的背後,就是對抗禮教時深深的無力感。縱你是驍勇的,是睿智的,終究跳不出自己所在時代的框。

他終其一生的懷念,恐怕也是終其一生的歉疚。

百年之後,我們打開故紙堆,昔日的血淚已凝成青苔記憶。輕描淡寫的一抹。

津津樂道的是美麗的愛情,不靜下心來,聽不見歷史長河中那一聲微不足道的嘆息。

「三生石上因緣在,結得梅花不用修」,願他們曾經又來過,轉世輪迴,還是修上一修吧。

修他們那開豔了的梅花,卻沒結成的梅果。

修出個太平盛世,梅滿天下。

一念執著,終得圓滿。


不回去的喬

1835年,李宗鄴出版《彭玉麟梅花文學之研究》,根據彭玉麟的詩句「修得梅仙嫁作妻」,考證出他的情人叫做梅仙。他把文學想像當考證,所以沒有說服力。1946年,羅爾綱寫成《彭玉麟畫梅本事考》,從彭玉麟的文字中找到事實證據。

彭玉麟有兩組詩, 《感懷》二首和《夢亡友情話甚洽,口佔志感》四首,寫作時間相隔很久,但可以互相印證,最值得研究。

《感懷》其一

少小相親意氣投,芳蹤喜共渭陽留。

劇憐窗下撕磨慣,難忘鐙前笑語柔。

生許相依原有願,死期入夢竟無繇。

黃家山裡冬青樹,一道花牆萬古愁。

這是回憶情人的詩。他們曾經有婚戀之約(「生許相依」),但她已經死了(「死期人夢」)。他倆年紀相仿,從小在一起(「少小相親」、「窗下廝磨」),地方在安徽安慶黃家山舅舅家(渭陽是舅舅的別稱)。彭玉麟父親彭鳴九是湖南衡陽渣江人,在安慶謀事,母親王氏是安慶人。他在舅舅家長大,16歲才離開。

《感懷》其二

皖水分襟十二年,瀟湘重聚晚春天。

徒留四載刀環約,未遂三生鏡匣緣。

惜別惺惺情繾綣,關懷事事意纏綿。

撫今思昔增悲哽,無限心傷聽杜鵑。

這首進一步表明是在懷念情人,有 「情繾綣」、「意纏綿」 、「三生鏡匣緣」等詞語為證。彭玉麟16歲離開安徽(「皖水」)回到湖南老家(「瀟湘」),和這位情人分別12年(「分襟十二年」),在湖南再次相見(「瀟湘重聚」)。彭玉麟自稱於辛卯年(查是1831年)離開安徽,12年後應是1843年,那時他28歲。這次瀟湘重聚以後又 「惜別」,是生別;如果是死別,至少要說「痛別」。他們之間有個回來相見的約定,即刀環之約。刀環之約的典故是,漢使到匈奴,想要勸說李陵歸漢,無奈單于在場,只能目視李陵的刀環,暗示還回,因為環與還同聲。刀環之約是別後回來相見的約定。他們什麼時候惜別呢?可能是重聚以後很快就分別,也可能是他們相聚一陣後才分別。

刀環約無法實現,有「徒留」、「未遂」詞語為證。「徒留四載刀環約」,可能指他們分別時約定以後見面,時間未定,但在四年以後發生了重大變故,可能是她嫁人或死亡了,或兩者都是。上一首詩提到「死期人夢」,指她死了。也可能指他們約定四年以後見面。為什麼要在四年後呢?是彭玉麟出外做事,預期四年以後回來?但是,他在3年以後(1846)結婚了,還是在家的。這個可能性似乎不大。假設他們在重聚後很快分別,那麼這個4年後是1847年。這個年份很重要,將在下面一組詩中得到印證。

《夢亡友情話甚洽,口佔志感》四首

傷心闊別隔人天,已杳音容卅七年。

一夜相逢清夢好,依然歡笑若生前。

墓草青青萬裡遙,片時繾綣足魂消。

談心促膝依依甚,一唱金雞復寂寥。

一生一死見情真,夢裡相逢分外親。

卻怪華胥無賴甚,不教人聚話來因。

人隔幽冥念未蠲,倏來入夢信因緣。

虎丘舊有三生石,願覓生公一問禪。

這四首詩的寫作時間提供了重要線索。它們收在嶽麓書社出版的《彭玉麟集》裡的《詩詞卷五·續從徵草》。此卷有俞樾按語:「光緒癸未(查為1883年)奉命赴粵辦防以後之詩,至乙酉(查為1885年)秋防務畢去粵而止。」所以寫作時間在1883-1885年。羅爾綱斷定為1884年所作,偏差不大,只有前後一年之差。是年彭玉麟以68歲高齡,督師對法戰爭。

「傷心闊別隔人天,已杳音容卅七年。」亡友死亡的時間是37年前,正是1847年。從上面《感懷》詩中得知,他的情人可能死於1847年,互相印證。這四首詩中所言夢中亡友是死去的情人,有「片時繾綣足魂消」、「因緣」、「三生石」等詞語為證。鑑於彭玉麟是個不濫情不近女色之人,妻子生前不納妾,死後不續娶,他不可能同時有兩個情人。這個情人死於1847年左右。

相關焦點

  • 彭玉麟與寡婦店
    彭玉麟與寡婦店彭玉麟是湘軍一大將,人稱晚清三人幫之幫中傑才,「曾侯(曾國藩)之正,左傅(左宗棠)之剛,惟公鼎足其間
  • 彭玉麟《梅花百韻》其一
    可是對於彭玉麟這個人,歷來公認他是晚清「第一」極品男人。既然稱得上是「極品男人」,那麼其實就不只是在情感經歷方面,甚至首先應該是在人品、為人、為官的經歷上,面對國讎家恨、面對族群危難之際,他的行動、他的姿態、他的捨身為國、他的高風亮節。所以雖然是情詩,這首「平生最薄封侯願」卻是他《梅花百韻》一百多首梅花詩中最有名的一首。
  • 彭玉麟為何被稱為「大清帝國最後一抹斜陽」?
    彭玉麟聞知後,立即前去應募,並被安排到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葆處協助處理營務。從此,彭玉麟便走上了投筆從戎的報國之路。為了配合陸軍作戰,曾國藩打算籌建水師,以便控制長江,進而圍殲太平軍。由於彭玉麟在曾國葆處表現出色,被其推薦給曾國藩。曾國藩與他交流後,深感其才,隨任命他分統一營水師。期間,彭玉麟腹有韜略,膽識過人,很快便成為曾國藩籌建水師的得力助手。1854年3月,湘軍水師初創成立,便立即投入戰鬥。
  • 彭玉麟:願與梅花過一生
    這是被譽為晚清「完人」的彭玉麟對中國古代歷史的體察。鑑乎此,彭玉麟一生進退,皆守禮行義。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祖籍湖南衡陽,生於安徽懷寧。湘軍水師首領,時人稱其為「雪帥」。下聯說他與晚清功臣的親密關係。其中的「文正、文襄、文忠」分別指曾國藩、左宗棠和胡林翼,他們都先於彭玉麟謝世。與曾、胡為進士、左氏為舉人比,彭玉麟只是一個被當時衡州知府提補的秀才。但他的事功之業,並不亞於三者。曾國藩是彭氏「伯樂」,他三顧彭家,說動服母喪的秀才彭玉麟出山創建湘軍水師。後來湘軍能建功立業,尤其是湘軍沿江徵戰,水師多立首功。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為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還有種說法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本期盤點為大家介紹他們的功與名!曾國藩十九世紀中國最受人敬仰、最偉大的學者型官員曾國藩(1811年-1872年),宗聖曾子七十世孫。
  • 彭玉麟——大清直男
    (一)第一份工作是書記員 彭玉麟的父親在安徽合肥的梁園鎮做低職位的公務員——巡檢,即巡邏隊長。在父親的薰陶下,聰明的彭玉麟習得一身好武藝,也讀了幾年書。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父親辭職了,回到老家衡陽市衡陽縣的查江。
  • 彭玉麟的初心
    有之,也是反的:諸葛亮與彭玉麟得三拜華堂,四拜貴胄了——雖然禁曰不準跑官要官(這詞得忌口,換口喚為「匯報思想」),但你一次都不去跑,天下不會掉麵包。彭玉麟是不是這樣的,他是言出行隨,誓高行高,初心初定,終心仍如初心定。曾國藩曾譏評大清大人物:李少荃(即李鴻章)拼命做官,俞蔭甫(俞平伯曾祖)拼命著書。說來,曾公記得兩個拼命的,還忘了另一個拼命的:彭玉麟拼命辭職。
  • 晚清奪妻殺人案:朋友反目成仇,從二品副將譚祖綸被處死
    《彭玉麟文集》中有這麼一段記載,晚清同治年間發生一起「奪妻殺人」命案:朋友之間反目成仇,副將譚祖綸霸佔張清勝妻子,還將其殺人滅口。後青天老爺彭玉麟大顯神威,不畏強權,將犯人斬首示眾,大快人心。譚祖綸、張清勝均為湖南人,是少年夥伴,曾一起參加太平天國革命運動,隸屬英王陳玉成帳下。1861年初,陳玉成西徵武昌,因英國參贊巴夏禮阻撓而未攻城,於是留下劉維楨駐守黃州,自己率主力返回增援安慶。
  • 元末「天下第一奇男子」擴廓帖木兒(王保保)
    元順帝賜名擴廓帖木兒,至正二十五年(1365)拜為左丞相,封河南王,總領天下兵馬,轉戰南北。高一涵有詩曰;「悽涼末世一奇男,隔代猶傳保保營」。今南岸的兵營以蕩然無存,而北岸的兵營依然存在,叫王保保城,它已成為蘭州市的地名而長久留存。
  • 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遺憾「天下奇男子」王保保有多牛?
    明太祖朱元璋算是歷代開國之君中富有傳奇色彩的一位,從一貧如洗的放牛娃,逆襲成坐擁天下的皇帝,堪稱勵志典範。但就是這樣的朱元璋也有三大憾事,一是王朝正統的象徵,傳國玉璽一直沒拿到手;二是元朝正統繼承人,元順帝的太子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一直沒抓到;三是「天下奇男子」王保保一直沒有臣服,今天就說說這位元末明初的奇人王保保。
  • 晚清武術第一高手,一桿長槍橫掃天下,單挑數位日本武道高手
    晚清武術第一高手,一桿長槍橫掃天下,單挑數位日本武道高手中華武術,博大精深。
  • 晚清第一「情種」,同時也是第一「硬漢」的湘軍水師統帥·彭玉麟之...
    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陽縣(今衡陽市衡陽縣渣江)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因舅舅病故,彭玉麟遣人去安徽,將外祖母並竹賓姨接來衡陽奉養。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彭玉麟外祖母病逝于衡州。竹賓姨出嫁。彭玉麟與鄒氏完婚。
  • 華山是奇險天下第一山
    華山古稱為"西嶽",是中國的五嶽名山之一,自古就留下了"奇險天下第一山"和「自古華山一條路」的傳說。 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西安以東120公裡歷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華陰市境內,北臨坦蕩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黃河,南依秦嶺,是秦嶺支脈分水脊的北側的一座花崗巖山。
  • 晚清榮壽公主有多霸氣?相貌醜陋嫁京城第一帥,慈禧都忍讓三分!
    圖為一組晚清末年最後載入史冊的公主榮壽固倫老照片,榮壽公主原本是晚清朝廷重臣的恭親王奕欣的愛女。在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期間,恭親王奕欣任職清廷總攬外朝內廷大權的重臣。當時慈禧太后對恭親王奕欣是信任恩寵有加,所以宣召其長女榮壽進宮生活。
  • 《刺馬》:晚清第一大奇案
    但小編在看完這部電影後覺得:7.2分於它而言,還是低了!此時,一名平民打扮的男子一邊高喊「冤枉」一邊向馬新貽奔來,僅隔一步距離時,他突然從靴筒裡抽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只見刀光一閃刺向了馬新貽。隨著一聲慘叫,這位頭戴一品頂戴的清廷大官倒在了地上,在他的右肋部位,插入了一把3寸多長的鋼刀,刀身已全部沒入體內,只見刀柄,鮮血頓時噴湧了一地。刺客是一中年男子,他行兇後並不逃跑,而是站在原地高喊:「刺客是我張汶祥!」隨即,他被幾名巡捕當場擒獲,按倒在地。
  • 道德幾乎零瑕疵的彭玉麟也曾「激情殺人」
    李晨實在是標準的耿直boy,耿直boy直譯過來就是耿直的少年,就是比較憨厚,總之在我看來,是個好詞兒作為高陽老師的鐵桿粉絲,我最近重讀《慈禧全傳》,居然又發現了一枚更讓人瞠目結舌的耿直漢子,那就是……彭玉麟。
  • 晚清老照片:夫妻坐在一起合影,男子拿「木棍」動私刑!
    晚清老照片:夫妻坐在一起合影,男子拿」木棍「動私刑!晚清的時候屬於封建時期,所以造成了很多問題,此時我們看到的是晚清時期北京的一戶普通夫妻的合影,這個時候的妻子面容有點憔悴,但總體看上去,還是一個漂亮的女人。
  • 晚清老照片:朝廷大臣後院妻妾成群,布衣男子坐在屋頂上發呆!
    ,彼年正是晚清1902年,老照片中取景的是百年前的廣州社會面貌和人物舊照。其中不但有晚清時期朝廷大臣的後院妻妾成群留影,而且亦是可以一窺晚清時期的布衣男子坐在屋頂上神情哀傷發呆的真實場景。    這是晚清時期廣州一帶的一座寺院,兩位衣著華貴錦繡的男子正悠閒的站在寺廟前,從其淡然優雅的神情來看,可見其平日裡的生活優渥與富貴。
  • 晚清苦難中國人:越看越心酸,到處都是乞丐,圖9男子比姚明還高
    晚清時期,麻風病患者隨處可見,他們的結局往往無比悽慘。(這是一組反映晚清時期苦難中國人的老照片)【碼頭上用土辦法治療病痛的苦力】晚清時期醫療水平極端落後,當時以中醫為主。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一旦患上了疾病,往往都是選擇用土辦法來治療。不過,當教會醫院在各地興起後,教會醫生也會免費給一些窮人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