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梅花百韻》其一

2021-02-23 聽讀寫誦詩書音畫

 我們上一講講了西楚霸王項羽的《垓下歌》,講了他的「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講了這位西楚霸王、鐵血男兒、千古偉丈夫的深情、無奈與真情。事實就是這樣,「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所謂「極品男人」,既要能憑胯下馬、掌中槍馳騁沙場,馬革裹屍、保家衛國,但下得馬來,又能提筆為詩、提筆為文,倚馬可待,對所愛的人深情繾綣、溫柔以待,這才是中國文化所認可的真正的「極品男人」。那我們今天就講一個這樣的「極品男人」,和他的一首深情婉轉的情詩。這個極品男人,就是被稱為「晚清中興名臣」之一的、中國近代海軍之父的彭玉麟。而我們今天所要選讀的他的一首梅花詩,是他《梅花百韻》也就是一百多首梅花詩中的一首。詩云:「平生最薄封侯願,願與梅花過一生。唯有玉人心似鐵,始終不負歲寒盟。」

我們在「最美情詩」裡講彭玉麟的梅花詩,當然特別看重的是他情詩中所蘊含的情感,以及他那一段感天動地的愛情往事。可是對於彭玉麟這個人,歷來公認他是晚清「第一」極品男人。既然稱得上是「極品男人」,那麼其實就不只是在情感經歷方面,甚至首先應該是在人品、為人、為官的經歷上,面對國讎家恨、面對族群危難之際,他的行動、他的姿態、他的捨身為國、他的高風亮節。所以雖然是情詩,這首「平生最薄封侯願」卻是他《梅花百韻》一百多首梅花詩中最有名的一首。而這首詩我個人特別喜歡的,就是因為他雖然要寫梅花,要寫他生死不渝的愛情,但第一句卻寫的是他的「平生」,也就是除去愛情之外,這個極品男人他的人生中更讓人感慨、感動的地方。

對於「封侯」,陸遊說「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而溫庭筠詠蘇武則說「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所以,古時大好男兒多以「封侯」為願。而彭玉麟卻開篇不經意說出「平生最薄封侯願」,雖然他這麼說的重點是為了要說「願與梅花過一生」,可是這種不經意地道出「平生最薄」封侯之願,卻真實地交代了晚清歷史上一段感人的真相。

晚清歷史上有著名的「中興四大名臣」之說。一種說法是「曾胡左李」,就是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和李鴻章;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曾胡左彭」,也就是把李鴻章換成彭玉麟。而且,當時人啊還特別喜歡拿彭玉麟來跟李鴻章比較,當時民間有句俗語叫「李鴻章拼命想做官,彭玉麟呢拼命想辭官」。說這話倒不是貶低李鴻章,因為官場上拼命想做官的人多了去了,這話重點是要說的是彭玉麟的拼命辭官。是他的辭官經歷呀,不僅是清代官場上,也可以說是古代官場上絕無僅有的。

彭玉麟一生總共辭過六次官。第一次呢是鹹豐十一年(1861年),當時的彭玉麟是以安徽布政使的頭銜統領湘軍水師,而水師呢,又是湘軍戰勝太平軍的關鍵,所以彭玉麟可以算是湘軍最核心的將領,也是曾國藩心腹中的心腹。這時候曾國藩升任兩江總督,立刻安排他的親信任屬下三個省的巡撫。因為曾國藩的推薦,朝廷就任命彭玉麟為安徽巡撫。要知道巡撫就相當於現在的省長,是當時最關鍵的實職,曾國藩自己當年就因為要一個江西巡撫的位置,和鹹豐皇帝鬥了半天的氣。現在一個安徽巡撫,那是人人都巴望的好位置,但彭玉麟接到朝廷的任命之後呢,卻一連三次請辭巡撫的高官,理由是自己熟悉軍務,不熟悉民政。巡撫相當於省長,要處理政務,尤其是民事上的很多問題。所以在他的這種自知之明的堅持之下,朝廷沒有辦法,最後給了他一個兵部右侍郎的名譽官銜,還是按彭玉麟自己的意思,讓他在前線做水師統領。就是因為彭玉麟全心全意撲在水師的建設上,所以才有了後來中國最早期的海軍的雛形,所以他也被稱之為中國近代「海軍之父」。

這只是他的第一次辭官,第二次呢是在同治四年(1865年)。這時候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已經被湘軍撲滅了,慈禧主政。雖然對湘軍很提防,但對湘軍中的彭玉麟,朝廷上下人人都是交口稱讚。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候大家都知道彭玉麟是一個「三不要」的英雄好漢。哪「三不要」呢,不要官、不要錢、不要命。彭玉麟的為官之清廉、品節之高,出淤泥而不染,在當時人看來幾乎無人可出其右。所以彭玉麟的名聲那是好得不得了。朝廷呢這時候就給了彭玉麟一個人人都垂涎三尺的肥缺——漕運總督。漕運主管的就是所有經水路送往北京的物資,那是當時最有油水的水上運輸業。漕運總督主管蘇、浙、贛、皖、湘、鄂、魯、豫八省的漕政,那真是叫肥得流油啊!可彭玉麟接到任命,在天下人羨慕的眼神中,又是多次謝絕任命,還是做他那個虛銜的兵部侍郎。

第三次,同治七年(1868年),彭玉麟連他那個兵部侍郎的虛銜都不要,說現在國家太平也不打仗,我當年從軍啊,本來應該在家為母親守喪的,因為國家危難才守了一年,所以出來從軍報國。現在仗也打完了,我還有兩年孝沒守完呢,所以必須辭去一切官職,回家為母親守孝去。

第四次,彭玉麟回家為母親守孝四年之後,這一年同治帝準備大婚,朝廷要準備婚慶大典。這個大典的時候,要有一個德高望重的大臣當這個彈壓大臣,就相當於江湖幫派裡的那個執法長老一樣,這種角色,那一定得是功勳卓著而且德高望重的人來做。這時候眾望所歸,朝廷就讓彭玉麟重新出山,官復兵部侍郎兼同治帝大婚的彈壓大臣。彭玉麟這下不好拒絕了,因為天子婚慶畢竟是大事,這都拒絕的話就實在不給皇帝和太后面子了,他只好勉強出山,來做這個彈壓大臣。結果慶典一結束,他立刻就上書要求辭去兵部侍郎和彈壓大臣的職務。因為工作完成了嘛,既然工作完成了,那個虛名咱就不要。這一下連慈禧啊都感動了,後來朝廷想來想去,專門為彭玉麟設了一個長江巡閱使的職位。只說就是原來你是水師統領嘛,每年只要巡視長江水師一次就行了,其他時間呢你也不用上班,你願幹嘛就幹嘛去。彭玉麟一看這個位置不錯,適合自己淡泊名利、閒雲野鶴的生活,所以也就接受了。

第五次,到了光緒七年(1881年)。這時候朝廷又任命彭玉麟為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兩江總督啊,那是僅次於直隸總督的關鍵職位,像曾國藩啊、李鴻章啊,這些人都任過這個位置,可見其重要。再加上南洋通商大臣,那更是晚清後期的要職了。所以可見當時的清政府對彭玉麟倚重到了什麼地步。但彭玉麟呢,就是堅持不肯幹。最後沒辦法,這個這麼關鍵的位置,最後就給了左宗棠。左宗棠一點都不拒絕,老實不客氣地就接受了任命。

前五次,都是高官厚祿,彭玉麟卻根本不為所動,真正地體現了他不要官、不要錢、不要命的「三不要」本色,果然是「平生最薄封侯願」啊。可是最後一次,第六次,就有些獨特啦,還是高官厚祿,彭玉麟卻在要與不要上,有了一次驚人的反覆。光緒九年(1882年),這一年朝廷覺得彭玉麟出身行伍,是個軍人,所以他推辭任命的時候啊,總說我是個軍人,熟悉軍務,不熟悉行政,所以再肥的肥缺他也不要。既然這樣就給他任命一個適合軍人去幹的位置吧。什麼位置呢?當時軍人的位置之首,也就是兵部尚書了,就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啊。所以就任命彭玉麟作兵部尚書。結果哪知道,彭玉麟還是不答應,前後數月之內連上了幾篇辭職報告。這麼拖了好幾個月之後,所有人都認為這一次還是要跟以前一樣,彭玉麟肯定還是不會接受這個兵部尚書的位置的。哪知道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啊,幾個月之後,朝廷突然接到彭玉麟的主動報告。報告的意思很簡單,說兵部尚書的位置呢,沒給別人吧?沒給別人的話,趕快給我吧!怎麼樣?出人意料吧?從來不要官的彭玉麟居然伸手要起官來了。

是他變了嗎?還是他想通了?還是他「三不要」的令名晚節不保呢?都不是,他還是那個傲然獨立、傲骨嶙峋、孤標傲世的彭玉麟。他之所以會有平生的唯一一次伸手要官,是因為突然爆發了中法戰爭。軍人都有一種信仰,大丈夫保家衛國,當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這樣才是死得其所。彭玉麟是一個軍人,這時候他雖然已經是69歲的高齡了,卻「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要親自領軍前往抗擊法軍的前線。

我們都知道老將馮子材在鎮南關大捷,大勝法軍,書寫了中國近代軍事史上少有的幾次輝煌,那就是在彭玉麟的領導下完成的。本來在彭玉麟的領導之下,中法戰爭在廣西一線節節勝利。可是當時李鴻章主政,懦弱的滿清朝廷怕打仗,一味主和。彭玉麟在前線屢次上書,主張有「五可戰,五不可和」,說有五個必須一戰的理由,五個千萬不可和談的理由,可見其永戰之心、決戰之志啊!可是腐敗的滿清政府,最好還是和談了事,白白喪失了中法戰爭的大好局面。

中法戰爭之後,彭玉麟徹底心灰意冷,上書堅決要求辭職。這輩子就伸手要過一次的兵部尚書這個位置,最後還是堅決地還給了滿清政府。他用他的一生,印證了他的「三不要」的人生準則,也創造了一個中國歷代官場上真正能做到不愛官、不愛錢的典範。

那麼如此不愛官、不愛錢,甚至打起仗來不愛惜自己性命的奇男子、偉丈夫的彭玉麟,這樣的極品男人,他愛的到底是什麼呢?彭玉麟自己說,他愛的是梅花,他「平生最薄封侯願」,卻「願與梅花過一生」。那我們不由得想問,他是怎麼與梅花過一生的呢?難道住在梅花叢中、住在梅花樹下、住在梅林之中?你還別說,彭玉麟辭官隱居的時候,他所住之處,遍植梅花,但是他最愛的是什麼呢?是怎麼與梅花過一生的呢?是畫梅花!

彭玉麟的梅花畫——「墨梅」,在晚清繪畫史上號稱一絕,號稱「兵家梅花」。因為他是軍人出身嘛,所以他的梅花虯枝老乾、傲立霜雪,體現出天地之間一段最堅貞、最不屈的精神。他筆下的梅花虯枝老乾,傲立霜雪,自有一種堅貞與不屈的精神。所以,彭玉麟的梅花,在當時他的墨梅和鄭板橋的竹子並稱「雙絕」。

而且最驚人的一個事實是,彭玉麟這個極品男人,窮盡他一生的力量,整整畫了上萬幅的梅花。他在50多歲的時候曾經寫詩說:「我家小苑梅花樹,歲歲相看雪蕊鮮。頻向小窗供苦讀,此情難忘二十年。」其實何止二十年,在這首詩之後,他又整整畫了二十多年。他總共活到75歲,自他30多歲經歷的人生傷心事起,他整整畫了四十多年,畫了上萬幅的梅花。所以今天我們看到彭玉麟的墨梅圖上,經常會看到他自刻的一枚閒章,說:「無補時艱深愧我,一腔心事託梅花。」連曾國藩初次去尋訪彭玉麟的時候,看到他滿屋所畫的梅花,都為彭玉麟這樣一個痴情的極品男人所感動。

那麼彭玉麟為什麼對梅花這麼痴情、這麼鍾情呢?是因為他說:「唯有玉人心似鐵,始終不負歲寒盟。」這是說你看那孤標傲世、傲霜鬥雪的梅花,她聖潔地開放,就像那最冰清玉潔的愛人,在天寒地凍、在一番寒徹骨中凌寒獨自開放,而人生在世風雨兼程,所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我們人之為人、男兒之為男兒、大丈夫之為大丈夫的高潔品格,在這荒涼的人世背景中,大概也只有這「冰雪林中著此身,不與桃李混芳塵」的梅花,才能與我們「質本潔來還潔去」的精神追求相映成趣。這就是人世間的歲寒之盟、歲寒之約吧!「唯有玉人心似鐵,始終不負歲寒盟。」這是知己、知音之情,這是真愛、摯愛之約,所以才「願與梅花過一生」啊!

可是彭玉麟筆下的梅花,就真的只是梅花嗎?他一腔心事所託的梅花,他四十年來的此情難忘,還有他「唯有玉人」的相思託付,難道不明明白白的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愛與痛嗎?那麼他所愛的那個像梅花一樣的人、那個與他、與這個極品男人始終不負「歲寒盟約」的玉人,她到底是誰呢?她和彭玉麟之間,到底又有過怎樣的愛情往事,能讓彭玉麟這樣的大好男兒,為之魂斷香消四十年呢?請聽下回

相關焦點

  • 彭玉麟:願與梅花過一生
    因曾國荃奢靡、濫殺,彭玉麟三次建議曾國藩殺其弟,曾家兄弟互為羽翼,曾國藩自然不會聽從,但也沒有因此而嫌惡彭氏。彭玉麟又按律處死李鴻章侄子李秋升,手握權柄的李鴻章兄弟對彭玉麟一直心有嫌隙。2.興教崇賢。在日常性地捐資支持鄉學之外,彭玉麟臨終又捐銀萬兩,建船山書院。3.忠義無私。與李鴻章、胡林翼等離開曾門單立門戶、自成勢力不同,彭玉麟一直忠心竭力佐助曾國藩,未曾自營勢力。
  • 彭玉麟:晚清「天下第一奇男子」
    至情至性:彭玉麟為儒生時便多才多藝,詩書畫俱佳,其一生畫上萬幅梅花圖,並在每幅梅花圖上都題上以梅花寄情的詠梅詩。這些號稱「梅花百韻」的詠梅詩,寄託了彭玉麟一生對兒時戀人梅姑的愛戀、思念、牽掛以及自己的愧疚和悔恨之情。
  • 彭玉麟——大清直男
    雖然彭玉麟沒有作弊,但是人民群眾一旦認為彭玉麟作弊,也會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慧能大和尚說過,風動,幡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動。彭玉麟聽了高人鑑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再次表示感謝。 這個時候的彭玉麟沒錢沒地位,只能在心裡默默感謝,等到彭玉麟飛黃騰達了,才有了物質上的感謝。
  • 彭玉麟與寡婦店
    彭玉麟與寡婦店彭玉麟是湘軍一大將,人稱晚清三人幫之幫中傑才,「曾侯(曾國藩)之正,左傅(左宗棠)之剛,惟公鼎足其間
  • 彭玉麟為何被稱為「大清帝國最後一抹斜陽」?
    彭玉麟聞知後,立即前去應募,並被安排到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葆處協助處理營務。從此,彭玉麟便走上了投筆從戎的報國之路。為了配合陸軍作戰,曾國藩打算籌建水師,以便控制長江,進而圍殲太平軍。由於彭玉麟在曾國葆處表現出色,被其推薦給曾國藩。曾國藩與他交流後,深感其才,隨任命他分統一營水師。期間,彭玉麟腹有韜略,膽識過人,很快便成為曾國藩籌建水師的得力助手。1854年3月,湘軍水師初創成立,便立即投入戰鬥。
  • 彭玉麟的初心
    彭玉麟是不是這樣的,他是言出行隨,誓高行高,初心初定,終心仍如初心定。曾國藩曾譏評大清大人物:李少荃(即李鴻章)拼命做官,俞蔭甫(俞平伯曾祖)拼命著書。說來,曾公記得兩個拼命的,還忘了另一個拼命的:彭玉麟拼命辭職。
  • 道德幾乎零瑕疵的彭玉麟也曾「激情殺人」
    李晨實在是標準的耿直boy,耿直boy直譯過來就是耿直的少年,就是比較憨厚,總之在我看來,是個好詞兒作為高陽老師的鐵桿粉絲,我最近重讀《慈禧全傳》,居然又發現了一枚更讓人瞠目結舌的耿直漢子,那就是……彭玉麟。
  •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十二首)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梅花 / 梅 作者: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山園小梅·其一 作者:林逋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 經典詠流傳:王安石《梅花》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注釋:此時作者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凌霜的梅花有著共通之處,遂寫下此詩。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華橫溢。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全詩語言樸素,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 楊曉琳梅花草堂吟草
    其一年年著雪任情飛記取瑤池約莫違林下三千開玉樹遠山皓首感雰圍其二雪壓雲埋不掩芳珠簾冷豔亦柔腸且教霞片堆花蕊信是春風第一香其一又見梨花落盡中那堪梅下喚春風龍泉寶劍懷中握我欲長持舞碧空其二仗劍當空雪作裙梅花映月亦風雲裙衣試看披霞色聊把寒光掃萬鈞
  • 「雅人韻士」湛江波|梅花開尚早,六角去猶遲
    元日感吟歲月匆匆遠,年年旦日期,梅花開尚早,六角去猶遲。往事煙雲散,春風錦繡詩。金樽吞淺皺,把盞賦新詞。大雪(一)椏枝低拂弄窗臺,誰送瓊花塞北來。處士心生三兩妒,冬雲嗤笑九分猜。(二)天仙狂醉撒梅花,望遠孤枝抖黑鴉。
  •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梅花一弄、弄清風;梅花二弄、弄飛雪;梅花三弄、弄光影;暗香浮動、水清清。
  • 旗峰新韻 2021年第2特輯
    方愛弟迎春律回氣暖喚東風,吹得梅花朵朵紅。喜見家家將對貼,新年接到樂融融。在莞迎春桃符貼在大門邊,喜慶華堂百卉鮮。散發清香融瑞氣,今年在莞過新年。竹子青青青滿院,梅花點點點疏枝。十二情欣又見老梅開,遣興清晨覓韻來。南窗一朵迎春俏,正是東風細剪裁。劉滿潮金牛賀歲殘冬喜有豔陽天,聽得群芳喜訊傳。知曉東君依律到,金牛踴躍賀新年。
  • 詠老屋場蠟梅花唱和集
    比翼梅花,棠棣情深,有感於斯!冬至噴梅花,天枝舞袖遐。風來供嘯傲,月下沐煙霞。同竹交柯隱,對松疏影斜。黃英嫣一笑,雪裡醉春華。和師兄半痴居士梅花作者/蘭卓木何處望梅花,東南歸路遐。昔曾同嘯傲,今不復煙霞。避俗君能隱,折腰餘已斜。何時同一笑,取作鬢邊華。半痴居士老屋旁梅花開放聞訊奉和作者/陳焱幽芳長未值,歲晚路嗟遐。
  • 名將「連御十女」暴死,彭玉麟逼曾國藩殺弟弟
    湘軍內部爭權奪利迅速加劇,比如曾國荃與彭玉麟、鮑超、多隆阿等人都是「苦大仇深」為了戰利品互不相讓,其中最受曾國藩器重的水師統領彭玉麟,甚至一度要求曾國藩誅殺曾國荃(由於彭玉麟資歷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