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老屋場蠟梅花唱和集

2021-02-21 詩意英山

本期唱和詩人

(按收稿先後為序)

饒惠熙 王德生 舒貴生 梅守福 蘭卓木 陳焱 李佳祥 

蔡莉 聞德才 吳道映 李盛權 肖付鋒 袁建勳 李傳勝 

胡五星 段霞 佘景峰 葉茂 餘勝球 餘文 段慶峰 

王華 李保剛 杜麗平周濤 汪友元 舒先震 黃擁軍 

方寶雲 鄔壽彭 聞濟剛 鄔思本 周學文 胡波 

方祖民 聶衛東 鬱美芳 瀋水香 伍映紅 鄧耘

詠老屋場邊蠟梅

/ 鄧耘

老屋背靠牛背脊骨,門對鐘山尖。幽山如黛,遠亙如眉。一彎溪水繞場邊,萬朵臘梅立岸口。梅秧殊秀,老爸移植;時逢大寒,黃梅正開。兄場岸一株,弟場岸一株,兩株隔岸相望,間有石階數十級。雙株尋夢,翅展雲天;經年曆月,忽連成橋,又似彩門。比翼梅花,棠棣情深,有感於斯!

冬至噴梅花,天枝舞袖遐。

風來供嘯傲,月下沐煙霞。

同竹交柯隱,對松疏影斜。

黃英嫣一笑,雪裡醉春華。

奉和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蠟梅》原玉

作者/饒惠熙

亦可比荊花,清香播邇遐。

歲寒知勁節,人健飲流霞。

屋老來山遠,場寬抱水斜。

羨君吟嘯處,好句譽中華。

步原玉奉和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蠟梅》

作者/王德生

潤屋植名花,芬芳溢邇遐。

臨冬傳暖意,拓境入煙霞。

沃土扶根正,朝墩會面斜。

同邀松竹友,笑語度年華。

奉和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蠟梅》原玉

作者/舒貴生

寒梅競著花,香遠韻尤遐。

金蕊藏春夢,玉枝掛晚霞。

山根雲絮卷,水岸月舟斜。

千裡星霜夜,清吟共歲華。

次韻鄧耘先生梅花詩

作者/梅守福

盛世綻千花,梅香動九遐。

品行欺竹柏,光彩燦雲霞。

常伴冰霜舞,相依枳棘斜。

隆冬舒傲骨,鄧府賀榮華。

和師兄半痴居士梅花

作者/蘭卓木

何處望梅花,東南歸路遐。

昔曾同嘯傲,今不復煙霞。

避俗君能隱,折腰餘已斜。

何時同一笑,取作鬢邊華。

半痴居士老屋旁梅花開放聞訊奉和

作者/陳焱

幽芳長未值,歲晚路嗟遐。

桑梓傳在訊,形容憶彩霞。

色憐諸蕊細,影愛幾枝斜。

空慕林和靖,風流傍物華。

詠鄧耘尚家山老宅令尊鄧老醫師手植雙梅(用詞韻)

作者/李佳祥

天地初封凍,寒塘鑄白冰。

堂前綻黃萼,腕底藏內經。

仙子神飄逸,醫家氣淑清。

賢翁勤手植,迎客醉松庭。

和鄧耘老屋邊蠟梅

作者/蔡莉

越冷越開花,悠香淡入遐。

千姿邀雪月,一絲對雲霞。

疏影松間寂,瓊室屋外斜。

斷魂隨舊夢,詩伴客驚華。

步韻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蠟梅》

作者/聞德才

尋隱問梅花,心迷意自遐。

大寒生彩霧,晴日泛流霞。

鄉夢清香醉,瓊枝倩影斜。

金身涵古雪,黃蕊正繁華。

依韻奉和鄧先生《詠老屋場邊蠟梅》

作者/吳道映

歲杪綻新花,天寒十裡遐。

千絲端絳雪,五瓣若丹霞。

月下三分瘦,風前一脈斜。

幽香攔不住,冷豔足堪誇。

詠鄧耘令尊手植雙梅

作者/李盛權

汝父親身植,栽成百首詩。

兒孫永相念,梅竹已心痴。

家旺有先兆,庭芳預卜知。

千年留古蹟,萬代展英姿。

依鄧耘老師雙梅父嚴栽韻和

作者/肖付鋒

臘盡伴黃花,東宮矚目誇。

凍飆隨意剪,冰霰恣情嘉。

同氣連檣葉,慈顏映日斜。

老株栽蒔樂,喻睦共持家。

奉和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蠟梅》原玉

作者/袁建勳

潔賽夏蓮花,香飄任邇遐。

高堂恩惠露,兄弟彩雲霞。

門對鐘山秀,枝偏連理斜。

蠟梅開笑口,府上瑞芳華。

依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蠟梅》韻奉和

作者/李傳勝

兩樹影枝斜,同根本一家。

臨風迎楚雨,鬥雪吐黃花。

患難知情意,寒暑共晚霞。

青梅同竹馬,共濟走天涯。

步鄧耘先生原玉《詠老屋場邊蠟梅》試和

作者/胡五星

父種德源花,兒書世代遐。

雲飛函碧霧,日出映朝霞。

倚檻香初遠,臨池影未斜。

見梅歌帝力,看竹度春華。

奉和鄧耘老師《詠老屋場邊蠟梅》

作者/段霞

連砌兩梅花,香風沁邇遐。

凌寒示兒女,弄影倚煙霞。

寧可春來發,何曾雪裡斜。

光陰雖變幻,氣韻久芳華。

依韻奉和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蠟梅》

作者/佘景峰

老屋臘梅花,虯枝倩影斜。

凌寒初綻放,吐豔藐霜華。

玉骨標高節,香魂向月賒。

相依松竹友,飲露沐朝霞。

奉和鄧耘詠老屋邊蠟梅原玉

作者/葉茂

舉步前階望,清香可敵茶。

橋通高士府,虹接岐黃家。

鼎立迎寒露,縱橫醉晚霞。

情深圖一笑,共趁好年華。

鄧耘老屋蠟梅自述

作者/餘勝球

雪裡競飛花,香飄十裡遐。

玄枝誇鐵骨,黃萼燦雲霞。

且任狂風舞,不愁寒影斜。

主公情若我,一笑賽春華。

奉和鄧耘老師《詠老屋場邊蠟梅》

 作者/餘文

千枝為夢斜,玉骨漫抽芽。

伴鳥觀銀月,邀風舞豔霞。

清香堪醉客,純潔溢興家。

未覺隆冬冽,雙梅綻物華。

依韻奉和鄧耘先生

《詠老屋場邊蠟梅花》

作者/段慶峰

兩岸綻黃花,看官不住誇。

寒風無意剪,瑞雪有情嘉。

裝點隆冬色,招來夏日霞。

今時能品賞,全賴老人家。

依韻奉和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蠟梅》

作者/王 華

幽居繞岸花,天凍葉枝斜。

雪灑圖添色,冰生景爾遐。

尊翁親種植,手足繪雲霞。

香氣撩騷客,詩篇醉玉華。

依韻贊鄧會長令尊手植雙梅

作者/李保剛

杏林長濟世,性獨愛梅花。

昔日靈苗壯,而今疏影斜。

滿庭皆畫境,隨處有詩華。

傲骨貞心伴,清香漫邇遐。

依韻奉和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蠟梅》

作者/杜麗平

連理兩株花,嬌姿雪覆遐。

移根留愜意,陳醴破寒斜!

冰骨千眉俏,瓊枝百歲華!

人倫高品在,老乾著煙霞!

依韻奉和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蠟梅》

作者/周濤

老屋綻梅花,芬芳香溢遐。

霜寒何所懼,冰雪獻精華。

慈父勤心植,弟兄和睦家。

清溪場漫繞,馥鬱接煙霞。

依韻奉和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蠟梅》

文/汪友元

老屋鍾靈秀,層林掩薄紗。

風柔依竹葉,雪厚戀梅花。

戶納天涯月,窗含日際霞。

兒孫懷祖德,盛世醉年華。

步韻和鄧耘先生梅花詩

作者/舒先震

場岸有梅花,疏枝難掩瑕。

寒霜侵傲骨,白雪映紅霞。

勁竹留鄰駐,清香素影斜。 

落花頻報信,沃土發春華。

和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蠟梅》

作者/黃擁軍

庭際著梅花,清香馥九遐。

枝枝霜傲骨,朵朵似雲霞。

日暮天飛雪,風寒樹影斜。

人生多正氣,無處不春華。

步半痴居士《詠老屋場邊蠟梅》

作者/方寶雲

隔岸兩株花,並肩韻味遐。

連枝情共夢,比翼趣追霞。

月下迎風舞,雪中依影斜。

如兄尊父囑,攜弟綻芳華。

依韻奉和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臘梅》

作者/鄔壽彭

場岸兩梅花,奇香入九遐。

千枝爭秀色,萬朵競芳華。

山黛知春近,溪聲繞月斜。

經年初夢賦,比翼詠流霞。

依韻奉和鄧耘老師(詠老屋場邊臘梅)

作者/聞濟剛

村高氣自嘉,吉地孕梅花。

獨立籬牆院 ,榮居禮義家 

雙株瑩粉蕊,一縷醉桑麻 。

烹茗迎詩客,文章雪裡華。

依韻和半痴居士《詠老屋場邊蠟梅》

作者/鄔思本

大雪壓梅花,幽香醉爾遐。

門前烘託景,屋後日邊霞。

姊妹相呼應,弟兄如一家。

安康洪福樂,恩德放光華。

和鄧耘先生《老屋場邊臘梅》

作者/周學文

不是清香馥,還疑落片霞。

玉溪前潤本,金色後遮家。

兄弟雙株合,雲天一處斜。

林逋添錦句,王冕畫奇葩。

依韻奉和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臘梅》

文/胡波

綴粉從人贈,飄香入我家。

長隨冬雪伴,獨有臘梅花。

富貴如雲散,王侯似日斜。

投文舒嘯坐,得句賦詩誇。

步韻和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臘梅》

作者/方祖民

隔岸臘梅花,逢時競物華。

柴門添瑞景,老屋沐煙霞。

慈父辛勤育,詩才妙筆誇。

杏林功德在,翰墨壯心涯。

奉和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臘梅》

作者/聶衛東

夜雪未知花,新香沁邇遐。

行吟枝下步,醉臥夢中霞。

屋老深情在,山青疏影斜。

來年春暖日,我自看芳華。

和鄧耘老師《詠老屋場邊臘梅花》

作者/瀋水香

居廬溫暖家,勤種臘梅花。

院後青松繞,庭前秀水譁。

枝繁傲霜雪,瓣展吐煙霞。

客興詩詞誦,馨香伴茗茶。

步鄧耘先生《詠老屋場邊臘梅》原韻奉和

作者/伍映紅

鄧府有梅花,金黃馥久遐。

偕松迎曉日,伴竹舞晴霞。

聖潔凝霜展,風流戲雨斜。

芳姿生臘月,傲雪報春華。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王安石《梅花》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注釋:此時作者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凌霜的梅花有著共通之處,遂寫下此詩。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華橫溢。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全詩語言樸素,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 庚子唱和集 (十三)
    冬  韻                                枉凝眉飄飄瑞雪淨紅塵,映出梅花質更純。天地茫茫香嫋嫋,晶瑩剔透醉詩魂。和  詩雪塑瑤臺不染塵,梅開更喜播香純。橫斜枝舉如椽筆,應可時時賦壯魂。
  • 王安石縱被春風吹作雪詠的什麼哪種花螞蟻莊園?梅花還是杏花
    王安石「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詠的是下列哪一種花?這是螞蟻莊園11月6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11月6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
  • 梅花: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賞析: 全詞清雋婉麗,自然流暢,前後呼應,章法謹嚴,充分體現了作者蔑視權貴、傲視王侯、瀟灑狂放的性格特徵。墨梅就是顏色豔麗的梅花。詩人讚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這首詩題為「墨梅」,意在述志。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字面上在讚譽梅花,實際上是讚賞自己的立身之德。
  • 經典詠流傳:陸遊《卜算子·詠梅》
    陸遊一生酷愛梅花,將其作為一種精神的載體來傾情歌頌,梅花在他的筆下成為一種堅貞不屈的形象的象徵。不難理解,其《卜算子·詠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詩人一生對惡勢力不懈的抗爭精神和對理想堅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寫照。
  • 美人瓶器與梅花
    說到梅花,這是中國最重要的花材。沒有梅花,就沒有了中國傳統插花的一半的美。它是木本枝,線條變化多,插花造型非常容易突出線條美。它是文士高潔的象徵,春訊的象徵,又有鹽梅和羹、梅開五福、紅梅結子等等喻意,六朝以來多有詩詠。傳為北宋初年陶穀撰寫的《清異錄》寫到了插梅:清水玉缸,參差如雪。宋代文人插梅多有詩詠。如陸遊、張道洽、楊萬裡、方回等等。
  • 「當代詩人詠冬天」段維 卷
    題照紅白梅花火火紅紅願,清清白白身。李桃猶未發,補位站成春。題園中殘梅滿園威逼綠,一樹奮爭紅。聞老家縣城禁鞭戲詠千年習俗乍相違,未見人家論是非。此後迎春同側耳,於無聲處聽驚雷。年 關回首煙霞茶煮枯,詩腸瘦到近於無。
  • 大安梅花
    梅開時節的朋友圈,各自媒體和官媒無不都在關注大坪子那幾十畝的梅花,航拍、特寫、自拍、合影輪番上演。也不怪,大坪子的梅花確實是最多最壯觀的,大坪子的梅花確實是大安梅花的高潮部分。不到大坪子曾能感受到大安梅花的美好呢?
  •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高分開播 戰「疫」詠志激活「經典」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高分開播戰「疫」詠志激活「經典」讓這檔節目成為開年首部超9分綜藝文以載道,歌以詠志。作為央視打造的高品質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在春節期間與觀眾見面。第三季《經典詠流傳》繼續由撒貝寧擔任主持人,康震、廖昌永、朱丹擔任鑑賞團成員,節目依舊邀請明星或音樂家「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帶領觀眾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發現傳統文化深層價值。
  • 一天一首古詩詞——詠紅梅花得「紅」字
    詠紅梅花得「紅」字【清】曹雪芹桃未芳菲杏未紅,衝寒先喜笑東風。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大庾嶺即梅嶺,盛植梅花。借「庾嶺」點出梅花,借「春」點出色紅。「霞隔」句:用隋代趙師雄遊羅浮山夢見梅花化為「淡妝素服」的美人與之歡宴歌舞的故事。見《龍城錄》。用「霞」喻花紅。用「隔」、「未通」,因趙師雄所夢見的羅浮山梅花是淡色的,與所詠的紅梅不同。「綠萼」二句:意思是紅梅似燃著紅燭、添加了紅妝的萼綠仙子,又如喝醉了酒在跨過赤虹的白衣仙女。
  • 陳俊秀:老屋
    「 老屋」
  •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高分開播
    作為央視打造的高品質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在春節期間與觀眾見面。在前兩季均獲得超過8分高口碑的情況下,第三季節目一開播就衝到了9.2的高分,成為開年首檔9分國產綜藝。 第三季《經典詠流傳》繼續由撒貝寧擔任主持人,康震、廖昌永、朱丹擔任鑑賞團成員,節目依舊邀請明星或音樂家「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帶領觀眾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發現傳統文化深層價值。
  • 李磊冷眼看世界:讚美梅花
    「梅花香自苦寒來,」吹拂梅花的不是輕柔如柳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寒風,滋潤它的不是清涼柔和的雨水,而是寒冰冷雪;照耀她的不是暖和的陽光,而是嚴冬裡的一絲殘陽。梅花經過與嚴寒風雪作鬥爭才綻開了美麗的花朵。但是,她還是茂盛地展開了她那美麗的花朵,告訴人們春天到來的消息 冬天到來,寒風呼嘯,萬裡冰封,唯梅花不畏嚴寒,頂雪開放,傲視群芳,越是風欺雪壓,花開的越精神、越秀氣;不僅如此,梅花還具有超凡脫俗,不與百花爭春鬥豔的本質。如此一來,梅花豈能不成為文人墨客讚美的對象?
  •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十二首)
    梅花 / 梅 作者: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卜算子·詠梅 作者:陸遊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不用等三生三世,在湖南遍地都是十裡梅花
    梅花,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歲月更替,四季輪迴,又是一年賞梅時。溫一壺美酒,輕撫一支梅花,詠詩一首古詩,豈不美哉!」古人的詩句中,梅花有堅強和高潔品格,風光帶其他植物落葉枯枝,顯得落寞蒼涼,但梅花卻展現錚錚傲骨。
  • 《山村老屋》第四章攻略 山村老屋第四章鋼琴怎麼彈
    山村老屋第四章攻略。在完成了第三章的降頭術之後我們獲得了兒童房的鑰匙,而進入兒童房後就來到了山村老屋的第四章。這一章流程相對較短,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本關的攻略吧。 山村老屋第四章攻略。
  • 老屋|煙火深處,再見如故。
    老屋|煙火深處,再見如故。圖片丨來自網絡老屋丨 煙火深處,再見如故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間老屋有人看到它的破敗蕭瑟春光染,夏日長秋風起,冬雪揚老屋在四季中安詳消逝,褪淡城裡人的根永遠是那一豎老屋似乎還有院門吱呀的曲調炊煙下
  • 梅花開了,怎麼拍才美?
    凌寒留香的梅花是古今詩人詠誦的幾大主題之一,如今也是各位攝影愛好者喜愛拍攝的題材之一
  • 痴情最是梅花落
    更有意思的是,漢時梅花已進入詠唱之列,漢代橫吹曲《梅花落》,乃笛中曲,且是軍樂,借梅花品格以鼓舞士卒乎?可惜沒有成為文人風氣,漢代沒有留下多少梅花題詠。但《梅花落》可證,北地有梅且花式眾多。南北朝這個分裂的朝代,卻出現了魏晉風度、竹林七賢,人們愛竹同時亦喜梅。梅花開時,南北朝的婦人或簪上插梅,或發間置梅,或手執梅枝,梅花各色,梅香行走,梅妝是也。詩人在面對梅花時忽然生出靈感:此春消息也。
  • 那些年,我們聽過的梅花歌,最後一首讓人淚奔
    寒冬臘月,花枝還結著冰,冰裹著的可愛的梅花,變得越發清純,那包裹梅花的冰凌也富有了藝術的魅力。也有些梅花藏在牆邊,默默無聞卻散發著清香。正如王安石的名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 花 三 弄作詞:瓊瑤 作曲:陳志遠《梅花三弄》是臺灣電視劇《梅花三弄之梅花烙》的主題曲,姜育恆磁性的歌聲聽得人愁腸百結,姜育恆不是一個討巧的歌手,憂鬱得沒有一絲笑意,他的歌是非要在深夜獨聽不可的,喧囂中不可能體會到他的精髓,但一旦在他的歌聲裡悟出了什麼,聽懂了獨特的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