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和父母「斷舍離」

2020-12-22 談情說李

一個人再逞強,也別和父母「結怨」,否則一生難以釋懷

文/談情說李

01

馬克思有一句關於父母的名言是這樣的:

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

在每一個孩子心裡,父母是最親近的人,他們含辛茹苦將孩子撫養成人,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吃盡了苦,受盡了難,卻從不抱怨一聲。他們為了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任勞任怨,年紀大了,頭髮白了,眼睛花了,身體也漸漸不如以前硬朗了。

作為長大後的孩子,回報父母恩情,怎麼都不為過。

不過,也有一些父母做得不太好,在和孩子的交流上採用的方法失當,或者因為家庭瑣事造成和孩子之間很深的隔閡,嚴重的,令孩子傷心欲絕,離家出走,甚至和父母斷掉關係。

然而,和父母之間的感情,真的能夠「斷舍離」嗎?

無能為力的事情,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的煩悶執念,當離。

血濃於水的恩情,真的能夠說斷就斷嗎?

永遠不要和父母「斷舍離」,下面兩個例子告訴你為什麼。

02

昨天大結局的熱播情感劇《愛的釐米》又收穫了一波觀眾的淚水。這部劇最大的看點就是父親關永年和女兒關雨晴的父女關係。

關永年中年得子關震雷,對兒子自然百般寵愛溺愛,女兒關雨晴一直很乖很優秀,後來當了颯爽的機長,即便如此,在父親眼裡,還是兒子更重要。

父親的重男輕女思想,以及對弟弟太過溺愛的行為,關雨晴一直隱忍著不願計較,在她看來,父親,是生養自己的人,弟弟,是自己的手足,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她儘量讓自己多投入一些精力在工作上,但是,內心的壓抑卻讓她一直以來的心結無法打開。

原來,關雨晴以前談過一個男朋友,甚至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當時,她和弟弟同乘一輛車的時候出了車禍,渾身是血躺在醫院裡,醫院裡的血漿卻只夠一個人使用,醫生問先救誰,父親說:「先救兒子吧。」

父親以為關雨晴昏迷之中沒有聽到,沒想到,關雨晴卻聽到了,並且一直壓在心底。因為弟弟的叛逆,家裡一樁接一樁的事情,讓她精疲力竭。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父親為了兒子,再次提出無理要求,讓關雨晴先不要結婚。這次,關雨晴爆發了,她說出了當年那件事,並且扔下一句:「我再叫你最後一聲爸,從此後,我們沒關係了。」就離開了。

因為多年積怨,選擇和父親斷掉父女關係,關雨晴真的快樂嗎?並沒有。她整天鬱鬱寡歡,難受起來就想哭一場,結婚前,在老公和其他所有人的努力下,父女倆終於握手言和,抱頭痛哭。

那一刻非常讓人感動。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父母做得再不對,能原諒,也就原諒他們吧,畢竟,父母帶我們來到這個人世間,他們是愛我們的。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永遠不要和自己的父母斷舍離,因為你一旦心狠,這樣做了,會後悔一輩子。

03

虎子是我老家鄰居趙大爺的兒子。多年前,虎子和趙大爺因為家庭瑣事爭吵不休,一怒之下,血氣方剛的虎子離家出走,二十多年來沒有音訊。

趙大爺思兒心切,卻聯繫不上兒子,整日裡悶悶不樂,鬱鬱寡歡。生病了,也只有老伴在身邊陪伴,作為獨子的虎子不知道在外面過得怎麼樣,也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父母漸漸年邁,鄰居們都說,這孩子心可真狠。

趙大爺老伴去世後,老人就孤零零一個人守著老屋子,有個頭疼腦熱的,也不去醫院,硬扛著,鄰居看不下去了,會給送點飯什麼的。

今年上半年,趙大爺得了一場急病,突然去世了,街坊們幫忙照看著料理後事,等到老人化成了一把灰,兒子虎子才風塵僕僕地趕了回來,一個四十多歲的大男人,趴在地上哭得稀裡譁啦的。

虎子說,他年輕時太不懂事了,跟父親說了狠話,也沒有臉面回來。漸漸上了年紀,自己也有了孩子,想回來看看老父親老母親,卻沒有時間,母親去世很久他才知道,那時也來不及回來。這次,看著父母都已經不在人世,他悔青了腸子,他說:「這輩子,我都不會原諒自己了。」

有一種錯過,永遠是錯過。

有時候,父母會做錯事,說重話,做兒女的能化解就化解吧,有什麼大不了的恩怨,值得用一生的生離死別去代替。

逝去的人,會讓你一輩子也不能心安啊。

結語:

人生中的大部分告別,都是悄無聲息。當你轉身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也許這次的相見,是最後一面,此後,哪怕沒有隔千重山隔萬重水,也不會再相逢了。

想到這裡,你還會和父母「斷舍離」嗎?

作者談情說李,寫暖心文字陪伴你,感謝關注,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人過五十知天命,只有和這些事斷舍離,才能老有所樂!
    可是,孝敬父母的願望似乎還沒有實現,自己也快成了老人家,工作上的忙碌和事業上的奔波,也變得毫無意義,究竟該如何過好五十歲以後的日子,很多人不是知天命,而是很迷茫。其實,人到了五十多歲,就要和這幾件事斷舍離,才能做好你自己,才能讓你當初許下的諾言得以實現。
  • 《斷舍離》:告別邋遢和髒亂,斷舍離讓你過上更簡潔高效的人生
    答案是斷舍離。「斷舍離」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斷舍離》一書就是山下英子的智慧結晶,這本書從出版以來,累計銷量達到了400萬冊。就連日漫大師宮崎駿,演員陳數等很多人都是「斷舍離」的粉絲和受益者。如果,您還不曾打開這本書,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 試試斷舍離,簡直不要太自在
    也許,是時候斷舍離了,讓自己過一種簡單生活了!斷舍離這一概念最近很火,幾乎人盡皆知。其實呢,早在2009年,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就出版了《斷舍離》一書,何為「斷舍離」?她的書也使得很多人通過斷舍離,過上了簡單的生活,通過「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也許,讀一讀這本書,你也可以為雜亂無章的生活做做減法,通過斷舍離,讓你的小窩更整潔,讓自己的氣場更強大。斷舍離這一概念最近很火,幾乎人盡皆知。
  • 日式斷舍離大法遇上中國爸媽,場面一度失控!網友:永遠不要挑戰你爸媽
    就比如說斷舍離,我們都覺得不需物品就該清理掉,但很多長輩就不捨得,各種好幾年也不用一次的家具、壞掉的物品,可以閒置,但絕不能丟掉。居住在中國的紀錄片《我住在這裡的理由》導演竹內亮,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來感受下,當斷舍離遇上中國爸媽,究竟是怎樣一個場景。
  • 《斷舍離》|讀懂斷舍離,人生從此豁然開朗
    《斷舍離》這本書想要傳達的核心理念是:撼動根深蒂固的物品價值觀,促進生活和生命的新陳代謝,迎來」怡然自得「的人生。《斷舍離》的作者山下英子,畢業於日本知名的早稻田大學。她在大學時就開始練習瑜伽,斷舍離是受到瑜伽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啟發而生成的思維方式。
  • 《時光機》「極簡生活」是奢求,只因難斷舍離
    琴是一個富裕家庭的孩子,在國外留學數年回家,家裡有一個比較宅的哥哥和鬱鬱寡歡的媽媽。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分開,獨自留學的經歷,讓琴對泰國本土有一些脫離感。加之所從事的職業與泰國傳統行業的各種差異,閉塞的環境像巨石堵住生活的出口。她想用更年輕化的態度來處理一切,比如心心掛念的「極簡生活」。什麼是極簡?
  • 靜夜思|最好的自律是斷舍離!
    後來看到一則新聞:「某女子4年間,挪用公款近200萬,買了1000多隻口紅等奢侈品!最終,女子因無法歸還侵佔的公款,選擇了投案自首。」這讓我想起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說的: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
  • 孕期護膚「四不要」:水乳不要太貴,精華不要用多,學會斷舍離
    孕期護膚「四不要」:水乳不要太貴,精華不要用多,洗面奶不要清潔力太強,眼霜不要忘記用。很多人有個誤區:產品用得多=會護膚=皮膚好?尤其是幹敏皮孕媽,真的可以適當減少護膚流程,給肌膚減少負擔,不再過多去擔心哪個會過敏,哪個會悶痘,因為我自己就是幹敏皮所以自從知道這個概念後就一直在貫徹落實,留下了適合自己的,勇於斷舍離,皮膚反而很穩定!
  • 《時光機》斷舍離
    有時我覺得自己是個挺絕情的人,因為怕麻煩,斷舍離做得很果斷。物質和精神上都是。對物質的斷舍離其實不算難,無非把不用的東西果決地扔掉。人際關係上的斷舍離其實很折磨人,但如果一份關係已經到了思考要不要繼續維持下去時,那麼它早已不是自由的了。但其實只要下定決心捨棄讓你糾結彷徨的,會發現簡單的生活還挺舒心。
  •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斷舍離!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斷舍離,這一生,我們不僅是學會斷掉一些東西,還要學會捨棄一些東西,走到最後,終有一別。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樣,在既長又短的人生路上,斷舍離其實天天陪著我們,是我們每個人的精神境界。正所謂斷開的風箏不用珍惜,捨去不該留下的東西,人生無常,生老病死,總有一別,重要的是抓住好當下,過好自己的每一天。
  • 孩子不願捨棄自己的東西,別勉強,正確學會斷舍離孩子受益一生
    不要剝奪孩子對於價值的認可,尊重孩子的想法,讓他們明白重要的東西確實值得被珍視。如此,孩子才能更快的做到「斷舍離」。既感受到自己被父母尊重,也能鍛鍊思考決策能力,給孩子空間和時間去做選擇,「斷舍離」才能更容易。No2.與孩子共同做決定想要培養孩子的「斷舍離」能力,父母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決策,和孩子商量看如何選擇。
  • 陳數強推的《斷舍離》:要想活得更幸福,就得從這3點開始斷舍離
    陳數強推的《斷舍離》:要想活得更幸福,就得從這3點開始斷舍離2009年山下英子寫下了風靡全球的書籍《斷舍離》,倡導把物質生活過到極簡的生活方式,曾引起日本全民斷舍離的熱潮,也顛覆和影響了全球數千萬人的生活方式。這其中還有我們熟悉的自律女王陳數。
  • 30歲,「斷舍離」而已
    但是,當在我們真正實施斷舍離的過程中,卻總是會面臨一些問題:我集中扔過、間歇扔過,但是感覺物品永遠沒有被處理光的時候;即使物品已經很少了,還是會時不時糾結現存的東西有沒有被丟掉的必要;和家人居住,兩代人關於斷舍離的觀念差距太大;面對斷崖式降價的生活必需品,還是會忍不住剁手
  • 別人都在「斷舍離」,但我還是繼承了父母的囤積癖
    別看斷舍離和極簡風的收納流行書一本本地出,當代人最終都逃離不了囤積的宿命——不論你是屬什麼的,最終都是屬倉鼠的。然而,和囤積相伴相隨的,是一種揮之不去的自責和愧疚感——無法做到極簡生活的我,真的是個毫無自制力的垃圾嗎?極簡生活當道的今天,囤積似乎成了一種原罪。人人都在告訴你,囤積是一種壞習慣。
  • 山下英子:生活中如何做到「斷舍離」?
    生於東京,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大學期間開始學習瑜伽,並通過瑜伽參悟了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提倡以此為基礎的、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斷舍離,通過對日常家居環境的收拾整理,改變意識,脫離物慾和執念,過上自由舒適的生活。主要著作《斷舍離》、《斷舍離.心靈篇》、《自在力》。
  • 放下一個人的好方法:斷舍離
    但是,一直活在過去的人,永遠無法擁抱未來。如果你始終擁抱著過去不願意放手,那麼當新的機會到來時,你要如何去擁抱新的開始呢?所以,已經結束的感情,就徹底的放下吧。過程或許很難,但在這偌大的人世間,只要你下定決心去忘記一個人,就一定做得到。
  • 對不起,日式斷舍離真的不適合中國家庭
    現在與嶽父嶽母一起居住在南京妻子趙萍(製片)、竹內亮(導演)由於房子面積本身不大又與老人小孩一起居住越來越多的雜物讓家庭空間變的侷促這天,他邀請到了在上海工作的日本收納達人池田惠美給自己家進行一次全面的斷舍離和收納整理
  • 《時光機》時光機的斷舍離
    和前男友的告別僅僅因為「認定你不是我的真命天子,對的那個人,所以屏蔽一切聯繫方式。因為你不是對的人,所以還繼續喜歡我就是你的問題了,不是我的責任」。可是多年過去後發現這種觀念其實是會負罪感滿滿,道歉了似乎就可以和過去告別,可以讓自己毫無負擔繼續前行。卻意外發現會給自己寫祝福卡片的前男友媽媽的去世都不知道。無力感再次湧起。最後最難處理的是媽媽對離開了大家的爸爸的情感。
  • 日式斷舍離真的不適合中國家庭
    妻子趙萍(製片)、竹內亮(導演)由於房子面積本身不大又與老人小孩一起居住越來越多的雜物讓家庭空間變的侷促這天,他邀請到了在上海工作的日本收納達人池田惠美給自己家進行一次全面的斷舍離和收納整理01斷舍離與中國家庭的碰撞池田惠美一到導演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冰箱果然不出所料冰箱的冷藏和冷凍室
  • 豆瓣7.0《時光機》,解讀納瓦彭「斷舍離」情節背後的極簡主義
    因此,今天我將從影片視角,道具使用,長鏡頭結尾,照片隱喻這四個不同的方面和觀者一同感知「斷舍離」背後的人情冷暖。在我看來這便是《時光機》十分出彩的地方,導演以「斷舍離」六步法讓觀者清楚地感知到「斷舍離」背後的人情冷暖——構成我們生活的並不完全是那些零零散散的物件和浪潮一般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我們身邊那些紛雜的人家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