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一個人的好方法:斷舍離

2020-12-23 時光了了

01.

俗話常說,拿起容易放下難。特別是一段感情裡,一旦你深陷其中,用心去愛過,就很難真正放下。

可是,如果那段感情不值得你付出,那你為什麼要自尋煩惱呢?

如果你愛得很深,那麼你的生活裡都會是對方的影子。

你走過河邊長廊的時候,會回想他在你身邊挽手散步的場景;

你到街邊小店吃串串的時候,會回味他坐在對面餵你吃飯的溫暖;

你回家的時候,你會回憶他站在窗臺下等你的模樣。

但是,一直活在過去的人,永遠無法擁抱未來。

如果你始終擁抱著過去不願意放手,那麼當新的機會到來時,你要如何去擁抱新的開始呢?

所以,已經結束的感情,就徹底的放下吧。過程或許很難,但在這偌大的人世間,只要你下定決心去忘記一個人,就一定做得到。

02.

其實很多時候,放下一個人,並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你下定決心,決定斬斷過去,再輔以一定的方法,就沒有放不下的人。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這本書裡,提出了斷舍離的概念,她提倡通過收拾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讓人生更舒適。

斷舍離的概念其實很簡單,即: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去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其實在感情裡也是如此,只要做到「斷舍離」,就沒有放不下的人。

斷了和他的聯繫

一段感情的結束,一開始肯定是痛苦的,也不會習慣,但是只有真正斷開聯繫,你才能重新開始。

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燕子向豬頭提了分手,燕子說完後,不管豬頭怎麼挽留,她都收拾好了行李坐上計程車離開了。

她心裡也有不舍,但是她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感情,所以她選擇和豬頭斷開聯繫,讓兩個人都逐漸放下。

很有觀眾會說燕子狠心,拋棄豬頭,可是,從另一個角度看,燕子是想豬頭早點開始全新的生活。

燕子是一個不會輕易滿足的女人,她選擇離開豬頭,對豬頭來說也是一種解脫。早點分開,對雙方都好。

既然不愛,就不要拖著,也不要給對方留下念想。

有些人在優柔寡斷中去結束一段感情,可是效果並不好。

分分合合,情仇恩怨,最後兩個人還是背道而馳。

如果你想放下一個人,那麼首先做到不要和他再聯繫。時間是最好的良藥,慢慢的,就治癒了。

當你真正放下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世界都美好了。

說白了,忘記一個人,只靠斷絕聯繫是不可能的。但這是一種儀式感的東西,是必須要去做的,既是在告訴對方,也是在告訴自己,對於過去,你打算放下了。

03.

捨棄和他的回憶

回憶固然美好,可是如果兩個人分開了,那段回憶就趁早刪除。

在回憶中活著必然是痛苦的,有些事情過去了就是過去了,就像時間一去不返,趁早放下才是最理智的。

《三十而已》裡金牌銷售王漫妮,在她二十幾歲的時候,有一位前男友,兩個人因為價值觀不同,不歡而散。後來漫妮和他又一次重逢了,兩個人相視一笑。

對方在上海開了一家咖啡館,漫妮會偶爾去喝喝咖啡,但是和他都是朋友之間的寒暄。

在漫妮心裡,早就放下了和他的回憶,她現在只會把對方當作朋友。

後來,漫妮也開始了新的生活,她有自己需要追求的生活。對方也和咖啡店的員工登記結婚了。兩個人都是互相祝福對方,沒有再去糾結。

王漫妮這樣的女人,灑脫,拿得起放得下,不去過多的糾結於過去,但是也能坦然面對未來。

她也經歷過分手的絕望,傷心,但是治療情傷的最好方法就是忘記過去,重新開始。

所以,如果想放下一個人,那就最好不要再留著回憶,有些東西可以珍藏,但是有的東西該淡忘的就讓它隨風而去。

一段已經結束的感情,其實並不需要你去珍藏曾經的回憶,不管是不是美好,都是你必須要捨棄的。

畢竟,你的心如果被過去填滿,怎麼有空間來接收新的美好呢?

04.

和他保持距離

距離可以拉淡一切關係,很多異地戀,異國戀的情侶,誰能長長久久的撐下去?

很多時候,距離遠了,就不會有那麼多放不下的東西了。

《三十而已》裡,顧佳知道許幻山婚外情的時候,理智的安排好家裡的一切,自己買了機票,離開了上海。

她想離開那個讓她傷心的地方,離開許幻山帶給她傷害的,去一個安全的地方療傷。

她去了新的地方,換了一個地方,也換了一種心情。

其實,人生沒有什麼坎兒是邁不過去的,顧佳靜靜的坐著,流過了淚,嘗過了被背叛的滋味,她現在要開始重新生活。

如果有一個地方讓你感到傷心,那你就沒必要再留戀,如果一個人給你帶來傷害,那你就應該和他保持距離。

藕斷絲連是感情裡的大忌,既然感情結束了,那就當互不相識,保持距離最好。

05.

男人也好,女人也罷,你都明白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這個世界上,沒有誰和誰是分不開的,更沒有誰離開誰就活不下去。

最好的釋然就是學會自我調節,調節心情,調整情緒。

你可以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你也可以約上兩三好友喝喝酒,談談心,你甚至可以整裝待發努力提升自己。

何必執著於過去?何必抓住過去的人,過去的事放不下?

放下一個人的好方法,其實並不是刪除拉黑,而是:斷舍離。

斷開一切的聯繫,你就不必沉溺在過去的回憶中,痛苦中,接觸新的人,新的事物,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

就像山下英子在《斷舍離》這本書裡寫的那樣: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夠強大

不論過去有多美好,那個人帶給你多麼難忘的回憶,你都要知道,你現在已經不需要一段讓你傷感的回憶了,將過往丟棄才是最好的做法。

你要學會給自己的人生做減法,在狠心「斷舍離」的過程中,放下那個人,已經成為回憶的過去,真的沒有值得任何懷念的地方。

當你放下過去,迎接新的開始,再回憶這一段放下那個人的艱難時光,你會感謝這個時候捨得讓自己去試著「斷舍離」的自己。

正是這個時候的清醒和狠心, 讓你擁有了更加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一個人的頂級自律:斷舍離(深度好文)
    學會斷舍離,才能讓內心變得簡單;學會斷舍離,才能讓生活變得輕鬆;學會斷舍離,才能讓人生變得精彩。但是,父親還是對他繼續說:「放下。」兒子問:「能放下的都放下了,我現在兩手空空,你還想讓我放下什麼呢?」父親回答:「花瓶是否放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讓你放下煩亂的心。」是啊,人千萬不要把任何東西看得太重。
  • 放下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斷聯」
    很多人總說放下了放下了,卻總在最後關頭崩潰,因為聯繫方式還在,心裡就總覺得好像還有希望,最後的結局就是看到一次又被傷一次。想要真正地放下,讓自己從這段感情中走出來,第一步就是要清空刪除對方的所有聯繫方式,不給自己留後路才是妥善的解決方法。
  • 好書推薦 ‖《斷舍離》
    22歲的時候,山下英子練習瑜伽,長輩傳授她一種「斷舍離」的修行哲學。此後10年,山下英子越來越覺得,不僅修行需要斷舍離,現代生活更需要斷舍離。她寫了一本叫做《斷舍離》的書,建議讀者通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梳理自己的內心,從而改變生活。
  • 想要幸福,學習放下,從「斷舍離」開始
    由身心靈作家張德芬作推薦序的《斷舍離》開篇:「想要幸福,我們需要先放下對幸福的執念。何為執念?從哲學上講是通過長期反覆不斷尋找的過程,而得知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同時自身的觀念又被這種需求束縛,相互作用不斷上升的過程。
  • 有一個心理學方法,可以讓你徹底放下一個人
    但是徹底放下一個人的過程是痛苦的,很多人也很難真正的忘掉一個人。 經常會有一些讀者,他們向我諮詢:「徹底放下一個人的方法?」 有些人會刻意的去逼迫自己忘掉一個人,會隔絕與這個人所有的聯繫,但是當他回憶起這個人的時候,仍然心裡會非常的難過。
  • 以電影《時光機》看待「斷舍離」:放下過往,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而「斷舍離」可以說是極簡生活的核心,它不僅僅只是拋棄那些繁雜多餘的物品,同時也包括無用的社交軟體,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內心所沉悶的世界。泰國電影《時光機》,就將視角對準了「斷舍離」這一概念,通過故事中的人和物,來展現在「斷舍離」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有些時候,放下過往,真的沒有那麼的簡單。「斷舍離」,並非只是簡單地丟掉物品,更像是與過去進行一場盛大的告別儀式。
  • 淺談電影《孤味》的斷舍離哲學
    孤味的斷舍離哲學「沒有一個人可以真的教另一個人怎麼放下」- 導演許承傑;在斷舍離中,最常見又最難解決的就是【關係】,又屬「家庭關係」最複雜, 俗話:「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是身陷關係中的家人呢?秀英阿姨靠著賣蝦卷維生,也是丈夫陳伯昌喜愛的食物,而當丈夫回來談離婚之時,順手拿起剛炸好的蝦卷,所以蝦卷不僅僅是維生工具,更是為了連繫丈夫的心。在頭七那晚,秀英親手做了蝦卷擺在餐桌上,這是一種最後可以為你而做的「放下」;秀英接受丈夫已經漸漸離去,過去再美好也不如今天過的好,如果已經無心,何需苦苦留下呢?
  • 心理學怎麼忘掉一個人?放下一個人最好的方法
    想要真正地忘記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內心接納這樣的結果,把這段感情當作是一段旅途。雖然一段感情的結束會讓人造成很大的傷害,難免有的人會陷入痛苦之中,但是為了不給自己造成更多的傷害,只有自己能幫助自己,如果你心底無法接受,即使有朋友,貴圈有朋友陪伴你的內心世界還是孤獨的。當你真正地接納了自己的挫折,學會去證實這些問題,那麼就會把心裡的壓抑變成是動力,然後重新去尋找新的感情。
  • 其實,徹底放下一個人,只需要做到三個字
    時代能夠改變一個人,也能夠成就一個人,同樣,一個人也能夠改變一個時代的認知。 2019年,一本名為《斷舍離》的書悄悄問世,卻迅速風靡全球,促使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斷舍離」,追求「斷舍離」。
  • 《斷舍離》|讀懂斷舍離,人生從此豁然開朗
    她把「斷舍離」的精髓內涵應用在家居收納方面,山下英子希望人人都能通過「斷舍離」,擺脫各種物慾和執念,過上「怡然自得」的人生。提到斷舍離你會想到什麼?斷舍離就是清理雜物或者是整理術、收納術,如果這樣想你就錯了。讓我們先從字面上看看斷舍離是什麼。
  • 《斷舍離》:你的空間愈是空空蕩蕩,你的人生愈是嗡嗡作響
    如今她一語成讖,除了日本本土,「斷舍離」讓歐亞美洲等世界各地誕生了無數斷舍離實踐者。曾經,僅僅是私人哲學的斷舍離升華成了人生實踐哲學,接著又從哲學升華成生活美學。那麼究竟什麼是「斷舍離」?作者從「斷行,舍行,離行」的瑜伽修行哲學中體悟到了讓人擺脫執念的方法:斬斷物慾,捨棄廢物,脫離執念。
  • 斷舍離,才是後半生最好的活法!(深度好文)
    最好的人生,就是懂得「斷舍離」。雖然有很多人都曾聽到過「斷舍離」這個詞,卻對它的概念一知半解。何為「斷舍離」?山下英子對它的解釋是:「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的無用之物;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脫離物慾。」
  • 人生:一個人只有懂得「斷舍離」,才會活得通透
    這世上有很多人都是註定要分開的,甚至根本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陪伴到最後,就像河水乾涸之後的兩條魚,哪怕再喜歡對方也是無法用自己口中微薄的泡沫供對方存活,倒不如各自去大江大河裡更自由,於是古人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 想寫出好文章,必須學會「斷舍離」
    要想寫出好的文章,語言需簡潔,內涵要豐富。想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必須要學會甄選信息,敢於對那些無關緊要的信息「斷舍離」。選擇高質量的「信息源」。我們都習慣了碎片化閱讀,三五分鐘就能刷一條娛樂新聞,而且又不用費什麼精力。可是這些庸繁的信息卻充斥大腦,降低思考敏感度。所以平時要關注一些高質量、有深度的主題和內容。
  • 致30歲的女人:不想被命運安排就狠狠「斷舍離」,痛苦過後是重生
    執著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斷舍離才是智慧的選擇。二、要很清楚自己有什麼,能做什麼不放下一段破碎的感情,就不會找到真正的歸屬;不放下功名利祿,就不會有心靈的寧靜;不放下一條錯誤的道路,就找不到正確的方向;不放下今天的錯誤,就會失去明天的成功....
  • 越是聰明的人,越懂得「斷舍離」
    有人說,人生最難的不是拿起,而是放下。的確,漫漫人生中有太多我們留戀,我們不舍,我們難以離開的人和物。「放下」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但是真正做到卻需要很大的勇氣。有太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斷舍離才是最好的結局,但是依然執著的堅持。當然,我理解那些不願放下的人心中的想法,他們只是不願承受斷舍離的遺憾。
  • 日本暢銷書《斷舍離》告訴我們的4個道理,女人該怎樣過後半生?
    斷舍離是什麼?雖然很多人都聽過「斷舍離」,但對這個概念其實還是比較模糊的,至少你讓他講個所以然出來,他講不出來,只知道將沒用的東西扔了。女人要想過好自己的後半生,一定要學會清零的態度,對抑制自我成長的人和物、環境、情緒的斷舍離。《斷舍離》告訴我們的4個道理,女人該怎樣過後半生?一、對物品的斷舍離。
  • 讀《家事斷舍離》有感
    讀完了朋友推薦的這本日本最近很火的書--《家事的斷舍離》。山下英子女士通過常年堅持瑜伽,參透了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隨後致力於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的、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斷舍離。
  • 看電影,聊人生:學會斷舍離,如何放下傷痛,重拾愛與希望
    -周國平《愛與孤獨》父母的愛是每個人兒童時期安全感和歸屬感的來源,如果很不幸地無法擁有完整的父母的愛,甚至在兒時被父母傷害,則很可能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安全感,歸屬感和值得感,這種影響可能會伴隨他的一生。
  • 35歲日本主婦,堅持10年斷舍離,年輕似少女,生活精緻又溫馨
    Jolie自己一個人住的時候,家裡有超過400件的衣服,書籍到處亂放,還有很多沒有使用過的餐具。其實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舊的捨不得扔,遇到喜歡的瘋狂買買買,隨著時間的推移,家裡的東西越積越多,煩惱也越積越多。時間長了,Jolie認為自己不能再這麼生活下去了。於是她25歲的時候,選擇嘗試改變這種生活方式,嘗試「斷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