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個人只有懂得「斷舍離」,才會活得通透

2020-12-28 騰訊網

文/唯晨

宮崎駿在《千與千尋》裡表示:「人生是開往墳墓的列車,路上有很多車站,很難有人從頭到尾一起走完。和你在一起的人下車的時候,即使不離開家也應該感謝,揮手告別。」

這世上有很多人都是註定要分開的,甚至根本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陪伴到最後,就像河水乾涸之後的兩條魚,哪怕再喜歡對方也是無法用自己口中微薄的泡沫供對方存活,倒不如各自去大江大河裡更自由,於是古人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一個有大格局的人必定擁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坦然與淡泊,世間萬物皆有定數,有些東西註定留不住,與其執拗不放手不如順其自然,尊重最原始的決判。

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說:「世間好物不堅守,彩虹易散琉璃碎。」

她的人生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生命的漫長讓她目送了至親至愛的退場,一個老人在92歲高齡還能獨自一人堅強地去回憶曾經,恍若長夢。

在她的筆下,那過去的63年家庭生活,人影晃動笑顏如故,一轉眼到了最後,卻只剩「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容顏彈指老,剎那芳華;時光隨它去,愁思天涯。

將斷舍離用在事物上的人不在少數,真正將其用在情感上的卻不多。

選擇極簡生活的人懂得面對物質如何選擇,擁有精緻人生之人在情感上格外清醒,不會為其所縛。

所謂「斷」就是斷絕,這就像是面對一道判斷題,根據自己的三觀和認知來判斷題幹的對與錯,是對是錯,皆是一項選擇,只要態度明確,做到「斷」是件很容易的事。

相比之下「舍」就會顯得稍加困難有些,它像一道選擇題,在問題出現的同時也出現了數個備選答案,到底選哪一個是要做一番定奪的,正所謂有舍才有得,若捨不得排除放棄,便很難獲得最終的答案。

人生本就是一場漫長的選擇,每個人之所以擁有不同的命運,皆是因為選擇不同,在多項選擇的排列組合之下,特定的生活就形成了。

說到「離」就會有一部分人拿捏不準,甚至還會有一部人壓根就不懂其真正含義,斷舍離中的離並不是離開,而是保持距離。

在感情上人與人之間若要保持恰當的距離是件比較難的事情,說白了就是做人要拎得清,很多人以為自己很清醒,事實上卻是個糊塗蛋。

俗話之所以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就是因為在牽扯到血緣和情感的事情上每個人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結論便不同,孰是孰非,很難斷定。

這就是為什麼人與人之間要保持距離,距離所產生的美,並不是漂亮而是美好,是一種情感上的融洽與放鬆。

《增廣賢文》講到「見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告訴我們做人說話時不能將話說盡說透,要懂得保留,而保留的不分要遠大於說出來的不分,這便是距離,人與人之間若有十分的距離,只往前靠三分便是最恰當的。

生活中許多人不懂這個道理,在人際交往中,好的時候恨不得好成一個人,不好的時候又要反目為敵,這種人最容易將生活搞得一團糟。

要知道這世上幾乎所有的死對頭在最初的時候關係都不是陌路那麼簡單,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之所以會被激化,多半是因為背叛。

兩個人若靠得太近,很容易就會發現對方身上的缺陷,要知道,想要找到三觀完全契合的人比找三條腿的蛤蟆都難,對任何人都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失望越來越大之後便會出現絕望。

對待情感最好的辦法就是順其自然,沒有一成不變的感情,更沒有可以永遠凝固的瞬間,有些關係擁有的時候保持距離好好珍惜,才不會在漸行漸遠時無法接受做出過激之事。

世界之大,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選擇,畢竟生命是自由的,成長亦是不可控的,給彼此留空間才是明智之舉。

一個人能讓自己閃展騰挪進退有度是一種智慧。

活得通透之人才不會追求完美和圓滿,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明白,所謂完美只會成為負累,所謂圓滿不過是內心的一種釋然。

人這一生,若想活得輕鬆就要學會斷舍離,能留下的自然會留下,留不住的再怎樣也會走,唯有讓自己靈魂清靜,才能收穫生活的安寧。

得不到的東西必須捨棄,拋棄執念,方得心安。

今日話題:在感情上你是如何斷舍離的?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

相關焦點

  • 勵志句子:人生只有經歷才會懂得,只有懂得才會去珍惜
    1、紅塵中有一種遇見,不是在路上而是在文字裡,緣分輕輕地將彼此拉進,入了心,溫柔了歲月,一路走來有著太多的溫馨相伴與感動,不需千言萬語,一份真心,一份微笑,就是最好的懂得。
  • 一個人,越活越通透的4個跡象!
    —回復『 紅包 』,領取豬年祝福—◆ ◆ ◆
  • 你知道一個人活通透了是什麼樣的嗎?
    你知道,一個人活通透了是什麼樣子嗎?第一,你開始不對別人有所期待了,也不追求別人為你而改變了,別人怎麼評價你都不那麼重要了。外表都一如往常的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任何的情緒。只想好好的做自己,盡力做好一切,至於別人不抱任何期望了。只想管好自己,規範自己的一切。
  • 人生,懂得這四個道理,你就活明白了
    做人最怕的就是渾渾噩噩還樂在其中,等到走完這一生,才發現自己一無所獲,甚至都不明白人生的含義和真諦。雖然,有些路我們還沒來得及走,有些事我們還未曾經歷,但是有些道理,我們要及時明白它深層次的含義,然後努力把自己活得通徹,把人生過得明白。其實人生,懂得這四個道理,你就活明白了。靠自己,不要對別人抱有太高的期望永遠不要對別人有過高的期望。
  • 花花草草捨不得,酒色財氣亂人心,人生過半,就要懂得斷舍離!
    其實,要記住以下幾點,你的人生才會幸福圓滿。第一,要放下感情的債,和那些所謂的紅顏知己斷舍離。路邊的野花不要採,採花傷身又傷神,更何況,你的身體也吃不消。人生過半,需要有個平靜的生活,如果還在為愛痴狂,那麼你的生活將不再平靜。和睦的家庭的基礎就是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中年背叛,中年危機,可能會毀了你的一生。
  • 越是聰明的人,越懂得「斷舍離」
    有人說,人生最難的不是拿起,而是放下。的確,漫漫人生中有太多我們留戀,我們不舍,我們難以離開的人和物。「放下」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但是真正做到卻需要很大的勇氣。有太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斷舍離才是最好的結局,但是依然執著的堅持。當然,我理解那些不願放下的人心中的想法,他們只是不願承受斷舍離的遺憾。
  • 斷舍離不止是扔東西,這6點精髓讓女人活得更通透,看陳數就知道
    把多餘的思緒理清楚,權衡取捨,化繁為簡,我們會活得更加通透淡然。 山下英子女士在自己的作品《斷舍離》中就闡述了這樣一個人生態度,不要讓過去把自己禁錮在原地,也不要讓未來成為阻擋自己的壁壘,跳出關係的繁複網絡,活在當下,我們會變得更加平和輕鬆
  • 一個人的頂級自律:斷舍離(深度好文)
    就像《斷舍離》一書裡所寫的:「斷舍離,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學會斷舍離,才能讓內心變得簡單;學會斷舍離,才能讓生活變得輕鬆;學會斷舍離,才能讓人生變得精彩。學會斷舍離,讓一切回歸簡單,心才會變得簡單。永遠要記住:你簡單了,生活才會對你簡單。最好的自律,是斷舍離我身邊有位朋友,很喜歡定期整理自己的衣櫃。
  • 胡歌官宣《繁花》:成功的人,需要懂得給人生做斷舍離
    也許在外人看來不過是一場正常的蛻變,對於胡歌來說卻是人生的徹底逆轉。在巔峰選擇告別,很多人怕被舞臺遺忘,但胡歌更在意的是自己人生的價值。真正智慧的人,懂得對自己的生活做出取捨,才能活出人生的新高度。果然,學成歸來的胡歌,再次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所謂的人生,就是哭著懂得,笑著成長
    把期望降低,把依賴變少,你會過得很好,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自己最可靠。日出未必意味著光明,太陽也無非是一顆晨星而已,只有在我們醒著時,才是真正的破曉。02當一個人最逆境的時候才明白;當一個人傷透心的時候才明白;當一個人離生命的終點站的時候才明白。漫長的一生中,你會遇到讓你滾蛋的人,也會遇見不顧一切保護你的人。
  • 陳數強推的《斷舍離》:要想活得更幸福,就得從這3點開始斷舍離
    陳數強推的《斷舍離》:要想活得更幸福,就得從這3點開始斷舍離2009年山下英子寫下了風靡全球的書籍《斷舍離》,倡導把物質生活過到極簡的生活方式,曾引起日本全民斷舍離的熱潮,也顛覆和影響了全球數千萬人的生活方式。這其中還有我們熟悉的自律女王陳數。
  • 過得通透的人,早已明白了一些真相,脫離了世俗的煩惱
    人生本就有限,既然如此,何必活得那麼累呢!人活這一世,如果能讓開心與快樂相隨,那是多麼幸福的事。以後的生活中,不要再被雞毛蒜皮之事煩擾心情了,也不要再被憂愁消磨積極的心態了。活得通透,你才能過得快樂。01活得通透的人,早已不再執著佛家有云:「人的煩惱只因執於一念,而被困於一念,只有一念放下,方可萬般自在。」這話很有道理。人們大多數的煩惱並非是生活給予的,更多的時候是自己想不開,在心中暗自較勁。面對一件困事,如果一念好,便不是事。
  • 2021斷舍離人生清單:6個生活方向,18個極簡人生智慧,值得珍藏
    自2001年山下英子以雜物管理諮詢師的身份,首次提出斷舍離以來,近二十年過去,這一概念也日益豐滿,成長為更加迎合當下的生活哲學。她認為斷舍離不只是「扔」,而是最奢侈地愛自己。通過物質的精簡,從而實現精神上的清澈,靈魂裡的通透,這才是真正斷舍離的精髓。
  • 汪涵梁朝偉陳道明陳數:學會「斷舍離」,才是人生最頂級的自律
    和眾多產婦一樣,產子後不久的她差點得了產後抑鬱: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在家照顧孩子時擔心工作沒完成好,害怕自己被淘汰;真正工作的時候,又牽掛家裡的孩子,擔心孩子生病,擔心自己沒在身邊孩子沒有照顧好,結果是兩頭都沒撈著,不僅工作沒有起色,孩子也沒有照顧好,甩給她的,是無盡的焦慮......
  • 從留白到斷舍離,明白了這些含義,你的人生才更通透
    隨著網絡用語的興起,很多新鮮詞彙逐漸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留白作為中國藝術作品創作中一個常用的手法,竟與近年來網絡新詞彙斷舍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兩者的核心思想都是捨棄飽滿的狀態,選擇清簡的風格,古人也曾說過:「過猶不及」,在這個充滿物慾的年代,到底我們該如何去理解留白與斷舍離呢?
  • 減法的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最近比較火的一個詞「斷舍離」,從物質到情感的斷舍離,才會讓你的生活簡單精彩。我們在生活中是一個不斷整理,不斷做減法的過程。沒用的東西學會丟棄,不適合的情感也要學會斷舍離。不知道大家的微信好友列表有多少人?你能知道名姓的有幾個?
  • 放下一個人的好方法:斷舍離
    但是,一直活在過去的人,永遠無法擁抱未來。如果你始終擁抱著過去不願意放手,那麼當新的機會到來時,你要如何去擁抱新的開始呢?所以,已經結束的感情,就徹底的放下吧。過程或許很難,但在這偌大的人世間,只要你下定決心去忘記一個人,就一定做得到。
  • 你的一生,在什麼時候活得最明白,最透徹?
    人生不長不短,苦過累過,哭過笑過,都很不容易。但是,真正讓人感受最深刻的,莫過於特殊的人生經歷。正如有詩句所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只有歷經不平凡的遭遇之後,才會活得更明白,更通透。沒有生大病的時候,人,往往很難懂得一些道理。當你任由醫生在手術臺上隨意處置自己身體的時候,你才會知道,自己的身體,有時候居然不是自己的。這個時候,錢賺沒賺夠,衣服穿得好不好,你的面子受不受損失,根本就不是事兒。
  • 《斷舍離》:你的空間愈是空空蕩蕩,你的人生愈是嗡嗡作響
    時間可以說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東西,工作上我們拿時間換錢,生活上我們拿時間換幸福,然而普通人還是把很多時間用在了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對這種耗在無關緊要的事上時間進行斷舍離,我們才會有自在人生。,你得問問你自己屬於哪一種,如果清晰地知道自己結婚的目的,就要進行斷舍離了,不是真正的愛情,婚後的諸多麻煩是避免不了的。
  • 《如懿傳》海蘭:活得通透的女人,都懂得3個道理
    相比於痴情的如懿、意歡等人,也相比於心狠手辣的魏嬿婉,海蘭是一個活得很通透的女人。海蘭活得很通透,懂得這三個道理。在我看來,如果如懿也懂得這些道理,也許就不會落得個心灰意冷的下場了。1、 男人永遠不是女人生命裡的全部,沒有男人的寵愛,女人也可以自己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