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有書微度 · 主播 | 阿成
「花和尚」魯智深在《水滸傳》中是個極為重要的人物。實力強,為人正派
魯智深最早登場時,被人按照官名敬稱為「提轄」。
官名「提轄兵甲盜賊公事」,是個基層武官。
都說「縣官不如現管」,魯提轄這個「現管」並不拿捏百姓,正派親民。
《水滸傳》有個不起眼的小細節,將他的好人品刻畫入微:
魯智深請史進、李忠吃完酒之後,對老闆說:
店主爽快回應:
而不是說:
這說明魯智深平素口碑極好,一貫雖賒不欠。
店家明顯是相信他不會吃「霸王酒」,並沒有苦兮兮的表示:
小的不敢要錢,反而一句「只顧自去」結束了對話。
魯智深的正派,還體現在他的「俠義心腸」上。
鄭屠強騙了民女金翠蓮為妾不久,就把她趕出家門,訛詐她。
還將一應法律手續做得天衣無縫,讓金家父女倆無處討公道。
魯智深氣不過,安排金翠蓮父女回鄉之後,就去教訓鄭屠。
他脾氣火爆、嫉惡如仇,所以下手也沒輕沒重,重重地給了鄭屠三拳:
第一拳,鄭屠倒地不起,歪了鼻子,尖刀也脫手落地。
第二拳,鄭屠眼眶開裂,眼珠也被打爆,嚇得圍觀眾人畏縮不前。
第三拳,正中鄭屠太陽穴。鄭屠頭一暈、眼一黑,直接送了命。
三拳打死鄭屠,算是為民除害。
魯提轄狠起來讓自己都害怕的實力,確實也給他提了個醒。
於是,他在大相國寺看菜園子時,對偷菜的眾潑皮手下留了情。
畢竟,與危害鄉鄰的鄭屠相比,偷菜只是小惡,顯露實力進行震懾就行。
他只是「相了一相」,就「用右手向下,把身子倒繳著,卻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將那株綠柳樹帶根拔起。」
魯智深拔樹,像尋常人拔草一樣簡單,驚得眾潑皮對他佩服不已。
一個勁兒誇到:
從此,偷菜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過。
魯智深看似衝動易怒,實則思維縝密。
他既不盲從於規矩,也不屈服於權勢。
武藝高強是資本,使他能夠擁有一套獨立的為人處世準則。
手段硬,卻不莽撞
簡單來說,魯智深奉行的這套行為準則,叫做「行俠仗義」。
所以,他在桃花村劉太公家留宿時,硬要管一管周通強搶民女這檔子事。
周通可不是普通人物,他是會武功的山匪,匪號「小霸王」。
這樣的人,沾上就是麻煩。
劉太公也明白這個道理,才不願意魯智深捲入。
畢竟從外表看,魯智深就是個略微壯實的和尚,怎敵山匪人多勢眾?
對付這麼一個扎手的角色,需要打埋伏。
魯智深讓太公另安置女兒,自己赤膊藏入了閨閣帷帳。
等到周通夜間進了屋,二人摸著黑廝打起來。
周通逮不住渾身溜光的魯智深,反被對方揪著頭髮衣服一頓暴打。
最終,周通挨不住魯智深的拳腳,趁著黑夜落荒而逃。
魯智深三拳就能打死鎮關西,卻沒有打死周通。
如果周通死在劉太公家裡,會連累他吃官司。
為此,魯智深只是把周通打跑,並親自說和。
周通早聞魯智深大名,折箭為誓,不再惦記太公的女兒。
在這件事的處理上,魯智深既細緻、又有分寸,完全不似看上去那般魯莽。
魯智深不僅處事周全,還頗具大局觀。
魯智深成為二龍山槓把子後,漸漸有了自己的班底。
他這個大當家嫉惡如仇、武功蓋世;
二當家楊志是楊家將之後;
三當家武松,是著名的打虎英雄。
從名聲上看,這是個俠、義、勇絕配的山頭;
從地勢上看,二龍山踞險難攻;
從實力上看,吸納了張青、孫二娘、曹正等好漢後,武力穩居三山之首。
可以說,二龍山的發展潛力巨大,只要好好經營,堪比梁山。
但三山聚義時,魯智深卻主動加入了梁山。
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二龍山有著先天不足:
不缺能打的,就缺智囊型人才。
勉強兼任軍師的,是能跟魯智深交手四五十個回合不分勝負的楊志。
雖說叫「三山聚義」,可幹的還是「各取府庫錢糧,以供山寨之用」的事。
打家劫舍的營生,終歸不長久。
魯智深心中明白,獨自一人可以任意妄為。
有了這麼多兄弟,就必須為之計深遠。
梁山晁蓋能武、吳用有謀、宋江會拉攏人,領導班子搭配合理、優勢互補,遠非二龍山可比。
於是,魯智深放棄做槓把子,果斷帶著兄弟入夥梁山。
身段軟,心思純真
魯智深真摯赤誠,認準了林衝這個人,就要拼命護他周全。
林衝被高俅所害後,他暗中打探,得知高俅買通了差官,打算在野豬林加害林衝。
於是他一路暗中跟隨,及時救下了林衝:
按理來說,就這麼兩個差官,魯智深直接殺了多簡單?
但是林衝被冤流放,如果在押解途中再犯命案,不僅坐實汙名,更是罪加一等。
所以魯智深尊重林衝意願,只是把兩個差官打得爹媽都不認得,卻留下了他們的性命。
「自此途中被魯智深要行走便行走,要歇便歇」、「討了輛車子,林衝上車將息」,他和兩個差官,隨著車跟著。
林衝流放的一路上,兩個差官沒少遭罪。
魯智深原本是對他們「好便罵,不好便打」。
可穿過野豬林,林衝安全後,魯智深又拿錢賄賂他們:
看看,誰說魯智深只有剛硬脾氣?
強硬手段只能讓人表面服從,為了林衝的安危,他恩威並施,身段放軟,只求結拜兄弟能夠平平安安。
為了兄弟可以放低身段,為了恩人同樣也能做到。
魯智深在五臺山出家時,一絲江湖好漢的豪氣都沒有。
他明白,趙員外給了這場入寺廟安身的安排殊為不易,再惹麻煩就太不懂事了。
此時還沒有法號的魯達,以空杯心態開始了寺廟的「新人」模式:不懂就賣萌。
從剃度這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上,就可見一斑。
在所有僧人的注視下,淨髮人非常專業、用心地把魯達的頭髮剃去。
可正要剃掉鬢角和鬍鬚時,他突然懇求:「留了這些兒還洒家也好」,惹得「眾僧忍笑不住」。
剃度後,魯達有了法號,智深。
摩頂受戒時,寺中長老要念誦三皈五戒。
這時候,魯智深按規矩只說個「是」字就行,他卻直接答道:「洒家記得」,又惹得眾僧大笑。
可是記得歸記得,魯智深實在做不到。
他本就不是真和尚,所以忍不住喝酒吃肉,屢屢犯戒。
他數次醉酒大鬧寺廟,清醒後知道自己惹了禍,又馬上找長老庇護:
長老因魯智深「上應天星,心地剛直」,對他一再寬宥,就算他犯戒不能再在寺中,也為他安排了好去處。
△
魯智深的秉性就像是明月松間裡的青石流水,清澈乾淨。
他一路豪情,快意恩仇,但又十分聰明乖覺。
《水滸傳》眾好漢中,他是為數不多從未失去理智和分寸的人。
是一個既有趣、又有本事,情商還高的萌和尚。
💗
記 得 拉 至 文 末 為 有 書 君 點 贊 哦 !
【閒話《水滸》那些事兒】系列
到這裡全部結束啦
【閒談水滸風月,輕嘆紅顏薄情】系列
明天開始正式連載
想知道更多水滸的精彩故事
每天記得準時來收聽呦
如果喜歡今天的故事
可以在文末給有書君點個「在看」噢
點擊【閱讀原文】,看看這屆最慘的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