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直播看脫貧|安塞腰鼓震天響,南溝鏗鏘奔小康

2021-01-12 身邊24小時

10月2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直播團隊走進安塞區南溝村的田間地頭,走進合作社,走進村民,展現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新成效,展示新農村的新風貌。

直播現場,氣勢磅礴的安塞腰鼓表演,展現了安塞區人民的熱情和奔放,民間藝術家們製作的農民畫,體現了南溝村民發家致富的喜悅,接地氣的陝北民歌,唱出了南溝村民脫貧致富的歡愉。

據了解,《走村直播看脫貧》行動,已陸續走進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深入各地脫貧村挖掘鮮活貧困故事。央視直播走進安塞區南溝村,直擊曾經貧困村發生的巨變,展現村民突破生存發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歷程以及豐收的喜悅。

南溝村是安塞區高橋鎮的一個偏僻小村莊,屬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南溝村直迎挑戰,通過「支部引領、村企共建、群眾參與、合作共贏」的模式,探索推進「三變」改革,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鄉村旅遊。

南溝村景色優美,村中獨特的新農村住宅別具一格,走進院子,一串串火紅的辣椒、一束束金黃的稻穀、一筐筐鮮紅的蘋果印入眼帘,訴說著豐收的喜悅。

精美的農民畫,精彩絕倫的剪紙,讓人眼前一亮。

南溝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優越的地理位置,蘊含著巨大的旅遊發展潛力。據了解,2019年末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0元,南溝村由偏僻落後的貧困村搖身變化為全國扶貧經驗交流示範基地、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國家AAA景區、陝西省現代農業示範園、陝西省水土保持示範園。

通訊員 吳靜 華商報記者 王健

MNN

【來源:二三裡資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安塞腰鼓「鼓動」南投燈會
    安塞腰鼓壓軸出場,100多人上場齊舞,動作整齊劃一,氣勢磅礴,讓現場民眾大呼精彩。演出每到精彩處,現場數千名觀眾就「點亮」手機和演員一起舞動。和丈夫一起來看演出的南投本地人簡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安塞腰鼓的表演,漫天黃土,鼓聲震天,覺得很有氣魄。「第一次在自己家鄉看到腰鼓表演,很意外也很高興,如果明年有還會來看。」安塞腰鼓是流傳於陝北安塞的民間廣場舞蹈藝術。
  • 震憾人心的「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圖)
    我這次的目標是延安市的安塞區,今天,我要帶你好好欣賞一下享譽全球的安塞腰鼓,體驗一下富有及其濃厚的陝北風土人情。「中國腰鼓之鄉」-延安安塞安塞區以前叫安塞縣,2016年撤縣設區,歸屬延安市管轄。安塞地處西北內陸黃土高原腹地,鄂爾多斯盆地邊緣,延安市正北。安塞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朵民間藝術「奇葩」,它們是腰鼓、剪紙、民間繪畫和陝北民歌。
  • 王永利:總臺《走村直播看脫貧》直擊「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火熱圖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7月2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從江蘇徐州出發,兩輛攜帶5G新媒體移動雲制播系統的大篷車,走進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脫貧村,挖掘鮮活脫貧故事,直擊村容村貌巨變,展現村民如何突破生存發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歷程。
  • 央視財經頻道《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甘肅
    新甘肅客戶端靜寧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朱宇鯤通訊員馬炳玉)9月2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欄目組走進靜寧縣甘溝鎮楊咀村。省委副書記孫偉就我省脫貧攻堅經驗、脫貧攻堅布局、鄉村振興等方面接受了採訪。
  • 課例|安塞腰鼓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種樂器——腰鼓。安塞腰鼓是陝西省的傳統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延安市安塞區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陝西安塞腰鼓在南投 氣勢磅礡
    被譽為「天下第一鼓」的陝西省安塞腰鼓首度到臺表演,21日晚間在南投埔裡國中登場,氣勢磅礡又響亮的鼓聲,撼動現場民眾,吸引逾千位民眾到場觀賞,現場掌聲絡繹不絕。陝西安塞腰鼓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傳在秦漢時期,戌邊守塞士卒,打仗時用腰鼓助威,勝利後用它來歡慶。中共建政後,安塞腰鼓也被稱作「勝利腰鼓」,紅色根據地的人民在歡迎毛澤東和工農紅軍,歡慶勝利的時候就曾跳起氣勢磅礴的腰鼓。1990年北京亞運會上,安塞腰鼓的表演成為開幕式上的一大亮點,至今為人稱道。2006安塞腰鼓更經大陸國務院批淮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市檢察院駐村工作隊 「三步走」帶領長勝村脫貧奔小康
    市檢察院駐村工作隊 「三步走」帶領長勝村脫貧奔小康 2020-11-16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安塞腰鼓》講義(教案)。梳理課文重要知識點
    學習目標感知安塞腰鼓的特點,理解其中所蘊含的民俗文化的意義和價值。(重點)強化朗讀訓練,體會文中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綜合運用的效果。(難點)題目解說安塞腰鼓是產生於黃土高原上的一種民間藝術,它粗獷、雄渾、動力十足,是陝北人粗獷、豪邁、開放性格的象徵。它是黃土高原上的「絕活兒」,被稱為「天下第一鼓」。題目交代了記敘的中心內容。生字詞茂騰騰:陝北方言,形容有活力的樣子。樸實:質樸誠實。恬(tián)靜:安靜;寧靜。
  • 【澄城縣「朗誦有我 為夢發聲」最美朗讀者作品展播NO. 30】《安塞腰鼓》—— 朗讀者:北關中學學生 李嘉瀅
    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但是:看!——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轉為熱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 動漫中的「安塞腰鼓」名場面,輕輕一拎,萌妹抱回家!
    相信大家對安塞腰鼓都有所耳聞,它是我國的重要文化瑰寶之一,因其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而被稱為天下第一鼓,被錄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足以可見安塞腰鼓的魅力。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自然不是這個安塞腰鼓,而是動漫中的「安塞腰鼓」。
  • 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題: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開欄的話:「民亦勞止,汔可小康。」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為之奮鬥的夢想終將成真。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
  • 寧夏鹽池縣曾記畔村:脫貧摘帽奔小康
    曾記畔村豐鑫裕專業合作社,員工在搬運檸條。為盤活漫山遍野的檸條資源,村裡辦起了檸條加工廠,過去爛在地裡的檸條如今「變廢為寶」。▼寧夏鹽池縣王樂鄉曾記畔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國(右一)在幫扶對象家中了解扶貧款項落實情況。近年來,朱玉國創新金融扶貧模式,創建農村貸款「授信評級」制度。在他帶領下,曾記畔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村」。
  • 廟壩鎮:感懷黨恩 和諧奮進奔小康
    廟壩鎮:感懷黨恩 和諧奮進奔小康 2020-05-19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戶幫戶親幫親 互助脫貧奔小康丨湘鄉市潭橋村的「最美脫貧攻堅人」
    從2017年派出1名幹部駐村幫扶,到今年4月增派5人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再到全體幹部職工與8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結對子」「認親戚」,把「黨旗紅」灑向潭橋村的田間地頭、百姓心頭。整個脫貧攻堅過程,就是辨識人才、強化作風、磨鍊隊伍的過程。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一批「最美脫貧攻堅人」脫穎而出。
  • 全面發展奔小康!鳳觀馬鞍山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圓滿結束!
    12月5日,由中共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主辦,鳳凰網安徽承辦的一馬當先新氣象 全面發展奔小康——鳳觀馬鞍山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正式落下帷幕。同樣為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帶來切實作用的還有紅旗村的瓜蔞子。紅旗村於2014年被列為貧困村,在政府的扶持下,該村成立馬鞍山市紅利食品有限公司,通過深加工瓜蔞籽,形成產業鏈,創立品牌。
  • 紫雲五峰街道辦:砥礪奮進戰貧困 步履鏗鏘奔小康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脫貧攻堅又一年。紫雲自治縣五峰街道辦幹部群眾在脫貧攻堅戰中,圍繞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產業發展、生態文明、社會服務等方面,齊心協力、迎難而上、苦幹實幹,群眾生活水平得到很好改善,成功摘掉了「窮帽子」,邁向同步小康新徵程。
  • 甘肅會寧:趕著牛羊奔小康
    冬閒人不閒12月的會寧依然湧動著勃勃生機走在田間地頭坐落於會寧縣城南端的丁溝鎮沈屲村是一個典型的產業扶貧村按照「村有產業依託、戶有致富渠道」的整體發展思路該村以肉牛產業養殖為跳板躍過貧困藩籬有名的安格斯肉牛養殖大戶嶽繼軍從缺乏技術、背井離鄉的打工仔到技術精良、養殖經驗豐富的「牛人」他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奮鬥在一步步艱難的探尋和摸索中找準了致富新思路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康莊大道
  • 廣安嶽池縣:邁開大步奔小康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近年來,朝著「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一目標,嶽池縣舉全縣之力、匯全縣之智,咬定目標、苦幹實幹,邁開大步奔小康——2017、2018連續兩年在省級年度成效考核中取得「好」等次;2018年實現貧困縣摘帽;2019年實現全域全員脫貧。
  • 韋蘭:代表有擔當 村民奔小康
    韋蘭:代表有擔當 村民奔小康 2020-11-17 2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隆回三合村:精神物質「雙富裕」歡欣鼓舞奔小康
    紅網時刻11月16日訊(通訊員 卿燕生 羅巧超)11月14日,隆回縣荷田鄉三合村一場歡快的腰鼓舞為脫貧後的山村增添了無限喜悅。貧困戶龐祥文家剛喬遷入住的三層小洋樓裡,喜慶猶在。「舊貌換新顏同與高鄰奔富路,小康興大業好憑國運振家業」 的大紅對聯工整貼在門前,展現出闊步奔小康的精神面貌。屋裡裝修雖尚未完工,還是在選定的好日子喬遷入住,裝修好的地面一塵不染,物品擺放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