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在對《甄嬛傳》的分析裡說過,甄嬛心氣高,想嫁給世上最好的男子。因而也不屑入宮,與她們爭什麼恩寵。不過是清朝規矩多,實在沒辦法才來的。為了不被選上,還打扮得簡單而又泯然眾人,不想自己的容貌受到太多的注意。
她自小與沈眉莊交好,幾乎情同姐妹。看到自己的姐妹遂了心願入選,她替眉姐姐高興都來不及,本來就沒打算好好表現,可竟然在輪到自己出場的時候開起了小差。
本來皇帝因為人選太過平庸而沒什麼選秀的興致,太后也因為已經選了沈眉莊這樣的大家閨秀,差不多滿意了沒有太注意她。可偏偏就因為這片刻的走神,太監通報了兩次甄嬛的名字,一下子讓所有人,尤其是皇上太后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她的身上。
偏偏,她的名字還非常特殊,不論是姓還是名,都很少見。所以皇帝漫不經心問:
「huan"是哪個」huan"字。
我相信在這種非常關鍵的時候,甄嬛本已經唐突了一回,就算再不在意選秀,在皇上太后面前也嚇得不輕了。所以,竟然忘記了要收斂鋒芒,皇上問,她就真的答了。
嬛嬛一嫋楚宮腰,正是臣女閨名。(詞裡念xuan,當年引發過爭論)
皇帝也是打小從南書房各種學習上來的,能治理國家,也通曉詩詞,他一聽便知道是蔡伸的詞。雖說名字是父母給的,但是這小女子如此對答如流的狀態,就說明了平日裡的詩詞教養差不到哪裡去。
別人總當皇帝默許了後宮不得幹政,因而也是不喜歡女子多讀書知道政事的。但怎想選秀了這麼久,皇帝都是就愁沒個共同語言的。好不容易碰上了個會的沈眉莊,她又偏聽了家裡,裝作不會。這時候,甄嬛會詩詞就是她絕對的優勢,更不要說,這還是一首蔡伸的詞。
皇帝一想是蔡伸,都不是直接誇甄嬛,而是讚賞了甄嬛的父親甄遠道。
甄遠道教女有方,只是不知道你是否擔得起這個名字。
以前看到這些內容我總是覺得很奇怪,皇帝之前選秀,秀女家裡就是有再大的官,也沒見他提一句,怎麼這裡反常了?還要問她是不是擔得起這個名字。
直到後來去翻典故,才知道皇帝說這些話的用意何在。
現代人喜歡的詩詞很多,蔡伸的愛好者一直以來也算是小眾,在清朝也不例外。可偏偏,蔡伸還為官,還是一個在北宋敢與秦檜對抗的好官。這般清廉有擔當,身為天子的皇帝不想要這樣的肱骨之臣?而甄遠道喜歡蔡伸到了給孩子取名都要用上他的詞的地步,甄遠道的為官屬性,是不是值得皇上誇一句」教女有方「?
除此之外,」嬛嬛一嫋楚宮腰「也是讚美女子極盡婀娜美麗的樣子。甄遠道這樣為女兒起名,既表達了自己的志向,也對女兒表達了寄託之情。
我想,後續皇帝讓甄嬛抬頭,就算甄嬛長得與純元不像,但父親的這般深意和甄嬛自身的優秀,皇帝也一定會留下甄嬛。而後,以甄嬛出色的容貌與情商,還有她與皇帝志同道合的興致,何愁沒有僅僅是靠甄嬛自己獲得盛寵的一天呢?
只可惜,就是這抬眸的瞬間,在皇帝的心理,她便再也不是甄嬛了。他永遠不會再去了解屬於甄嬛的魅力,因為她在他眼裡已經成了她人。無論她是誰,她都得入宮,成為填滿他心中空缺的替代品。
事實上,你看當場瞪大眼睛的太后,她肯定也認出了甄嬛像誰。好不容易忍痛犧牲掉一個侄女保全另一個 的後位,這時候,太后會輕易讓長得像純元的甄嬛入宮?
太后可沒有看似的那麼弱不禁風,慈祥好說話。
下期,我們來看看太后是如何不顧皇帝的意願阻礙甄嬛入宮,而甄嬛又是如何見招拆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