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有5000名編劇,最能禍害國產電視劇,會是誰呢?

2020-12-25 騰訊網

俗話說得好,「演員爛,爛一個;編劇爛,爛一窩」。四象今天想來談談,為什麼國產劇總「編」不好,總讓觀眾忍不住想給編劇「寄刀片」?

2020年馬上就要到頭了,沒想到國產劇又接連翻車了。先有《雷霆戰將》打著「亮劍3」的旗號,卻將抗戰劇偶像化,遭強制下架;後有 《鹿鼎記》《半生緣》致力毀經典;還有《燕雲臺》上演觀眾早就看膩了的「古裝大女主」套路;更有《白夜追兇》徹底宣告第二部的流產。

2,4992名編劇 誰最能禍害國產劇?

相比於導演和演員 ,編劇們的產量不高,大多籍籍無名,觀眾罵編劇的時候也不太會指名道姓,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默默禍害我們。

寫爛劇的編劇固然多,但爛得「出彩」、爛出「高度」,也是一種「本事」。我們盤點了2011-2020年間有豆瓣評分作品的5000位國產劇編劇,篩出了10位盛產爛片的編劇—— 怎麼說呢,連於正都得往後站!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不要小看前4位「編劇老師」(簡遠信、方泓仁、談韋、於正),要知道,在以上4992名編劇中,10年來只有13位有10部以上作品,所以他們4位從」作品數量「上,已經跑贏了99.7%的同行。至於質量嘛……

「最能寫爛劇」的簡遠信的產出能力著實令人敬佩,十年創作了13個劇本,而這13個劇本中有12個都是爛劇

2011年面世的「都市家庭婚姻情感巔峰巨作」——《回家的誘惑》臺詞幾乎照搬韓劇原版,卻將原版的故事線改得簡單粗暴,處處充滿邏輯硬傷,竟還是他13個劇本中那個唯一及格的。洋洋灑灑70集,都抵不過洪世賢的扮演者凌瀟肅在片場即興發揮的那四個字——「你好騷啊」

其後10年,他的作品無一及格。他的筆下有均分5.9的陳浩民版《活佛濟公》系列,有均分4.2的陳鍵鋒版《封神英雄》系列。

同為臺灣地區的編劇,方泓仁憑藉100%的爛片率與之旗鼓相當。今年他編劇的4.1分《哪吒降妖記》播出,女哪吒的設定、五毛錢的特效、比兒童劇還幼稚的劇情發展,讓網友直呼「為什麼不讓我早點瞎了」。

至於一手締造了穿越女主、清宮言情和大女主架空劇江湖的於正,發揮水平一如既往的穩定。均分4.9的《宮》系列、5.5分的《笑傲江湖》、4.8分的雞腿版《神鵰俠侶》、3.6分的《鳳囚凰》……死丫頭的這筆帳,我們已經翻爛了。

而這兩年讓於正口碑好轉的《延禧攻略》、《鬢邊不是海棠紅》都不是他「親自」編的,而是他監製和投資的。也許他也發現了,比起當編劇,可能還是做商人更適合自己。

榜上餘下幾位也不是「吃素」的。王靜茹讓宋威龍和林允在劇裡談了個2.9分的戀愛,駱燁的《隋唐英雄》系列、《武則天秘史》、《太平公主秘史》也一定毒害過你的童年。

至於錢雁秋,自編自導的神探狄仁傑系列可謂古裝探案神作,但他近十年卻已風光不再,「燕雙鷹」系列在前兩期的留言中就被四象的讀者瘋狂吐槽,其雷人程度堪比抗日神劇。

縱觀以上10位「爛筆生花」的編劇,有7位用作品平均4分的成績「溫柔了歲月,驚豔了時光」。

滿大街都是爛劇,為什麼我們還對國產劇抱有期望?因為還有人敬畏創作,還有人在苦苦支撐。

2,國產劇良心編劇們 還在苦苦支撐

提起良心編劇,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是王倦。他最為大眾所熟知的作品,可能是去年爆火的《慶餘年》,王倦被觀眾誇爆,榮獲「過審鬼才「、「倦大」等名號。

倦大此前的《木府風雲》(8.0)、《舞樂傳奇》(8.8)、《大宋少年志》(8.2),不僅劇情緊湊、人物形象不落俗套,而且多處反轉卻難得零bug,被觀眾戲稱「感覺自己的智商被編劇蹂躪,爽啊!」

至今我都記得《舞樂傳奇》的一則豆瓣評論:

你品,你細品。

除了王倦,還有哪些編劇的表現也不錯?我們按照以下標準,選出了10位在近十年創作出了有影響力、高質量劇作的編劇們。

以上「實力派編劇」中,有不按套路出招、風格自成一派的,如:自編自導《毛騙》系列的李洪綢、《萬萬沒想到》系列的至尊玉;也有「寫而優則編」的小說作者們,譬如《琅琊榜》系列的原作者海宴,「振華三部曲」的原作者八月長安,她筆下的耿耿和餘淮、周周和林楊,至今依然是國產校園劇的白月光cp。

不過呢, 良心編劇們也會翻車。比如寫出8.8分《大江大河》的編劇阿耐,也寫出過5.4分《歡樂頌2》;更讓人不敢相信的是,給《白鹿原》當過編劇,寫出過《重案六組》系列的申捷,居然還是今年被瘋狂吐槽的「張一山」猴版《鹿鼎記》的編劇。這這這,豈止是「發揮失常」,簡直是「晚節不保」好嘛!

3,無良編劇們 用爛梗PUA觀眾

還記得今年《隱秘的角落》大火時,觀眾們仿佛大旱三年的鳳仙郡百姓,久旱逢甘霖;還像村裡百年出一個狀元,激動地熬夜充vip一口氣刷完。我們可憐的觀眾,一直在被垃圾國產劇PUA,偶然看到一部好作品就會心存感激。(有億點點心酸)

說起國產劇的常見套路,「鬥小三」自然是編劇們永恆的最愛。無論劇情多麼平平無奇,女主撕小三的劇情永遠值得N個熱搜。既能挑逗情緒,又引導觀眾道德站隊,對於「只求最熱、不求最好」的國產劇來說,都是門穩賺不賠的生意。

即便如此,編劇們「沒有最懶,只有更懶」,這幾年他們連小三兒的名字都已經ABB格式化。林有有、夏冰冰、張乘乘、藍俏俏……就讓人很無語。

「原生家庭」在《歡樂頌》播出後也成了編劇們屢試不爽的梗。以至於在近年來都市/職場/家庭/女性劇裡,它已經和「鬥小三」一樣,成了進階女主們必須要經歷的坎兒。一句話總結無非是:女主在挑戰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這一過程中,迎來真愛。結局也無一例外,在女主的「理解」和「原諒」中實現了與家人的和解,鬥了個寂寞。

「花式接吻」也是國產劇營銷的一大落點,為了博眼球,「萬物皆可吻」。編劇們絞盡腦汁研究:同樣是交換口水,怎麼編排才能清新脫俗,讓人過目不忘呢?拳擊吻、油漆吻、車窗吻、地板吻、摔跤吻……編劇們為數不多的智商,怕是都消耗在給接吻取名字上了。但凡一個有著正常腦迴路的編劇,都想不出「戒指吻」吧!噎死了誰來喊救護車?

再就是大家「百看已厭」的大女主戲碼了,主要由85後流量小花們領銜主演。劇情無外乎是講活潑純良的女主是如何一路過關斬將,認清心機女配真面目,黑化的同時,遊走於幾個愛她的男人之間,憑藉男主/舔狗/備胎的幫助,成長為「獨立女性」。據說,接下來還有好幾部大女主劇要上映。

這些所謂的大女主劇,動不動就七八十集起步,傻白甜+注水,簡直就是「桶裝劣質奶茶」。隨著同類型IP劇越來越多,劇情越來越注水,妝效和濾鏡越來越廉價,觀眾也已逐漸不買單了。

4,為什麼我們無法「盛產」好編劇?

當前國產劇讓人難以下咽的原因,除了許多編劇自身無才無德,還與這個行業粗放式發展有關。例如,整體缺乏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編劇在整個劇集創作過程中缺乏話語權、薪酬不足、維權難(署名權被侵犯、陰陽劇本等等)。

近年來,國產劇的失智操作常常讓人覺得「是個人就能寫劇本」,當然,這僅指「寫爛劇」。要想出好劇本,對編劇們的文化灌溉和素質培養相當重要,就比如韓國,編劇們出師的難度堪比「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中國目前的編劇更「速成」。《2018中國編劇行業報告》顯示,隨著資本的催化和市場膨脹,編劇們的成長周期整體縮短,個別編劇甚至能在3年內出師。

國內編劇也有合作出品的情況,但編劇往往還是以個體的身份加入項目組,分別完成部分寫作,總體仍然缺乏體系化的管理(或者就是敷衍慣了),同一部劇中時常能見到前後矛盾、自扇耳光的情況。此外,編劇們層層分包、轉包、找槍手等暗箱操作,更讓國產劇越發像「一鍋亂燉」。

當前國產劇的年產量這麼高,我們還在「鬧劇荒」,這一魔幻現象足以說明整個市場注水有多嚴重。無論是行業還是個體,都應該意識到,電視劇固然算作娛樂,但同時它們也是文化和價值觀的塑造者。觀眾不傻,資本盲目追求「流量」而催生的注水劇,註定會輸掉口碑和人心,「掙快錢」的編劇們,做個人吧。懂嗎?

相關焦點

  • 是誰「殺死」了國產編劇?
    這幾年來,大火的幾部劇全是根據IP小說改編而來的,其中《琉璃》、《三千鴉殺》還被書粉抨擊不如原著,而都市劇《下一站是幸福》、《以家人之名》能火,只是因為吃了題材的紅利。因此,不少人開始懷念以前的國產劇,打開豆瓣高分劇集一欄,前五十名基本上都是二十幾年前或十幾年前的電視劇,那是編劇的黃金年代,也是國產劇最輝煌的時間段。
  • 十年十佳國產劇:《隱秘的角落》第六,《琅琊榜》第二,第一呢?
    一眨眼,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就這麼過去了。回頭望去,距離十四童年回憶的《武林外傳》播出已經有15年了,距離上一次聽見本山大叔的春晚相聲,也正好十年,時間,真的過的好快呀。可能時間就是這樣,一邊回憶,一邊繼續,從不肯為誰真正停留片刻。
  • 以家人之名談戀愛,編劇為何離不開「狗血」設定?
    種種生動而接地氣的日常細節,描畫出了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也讓人越發相信,李海潮的善良形象是真實存在的。 因此,儘管這個重組家庭的故事,乍看上去美好得像個童話,觀眾依然能對裡面的人物感到共情,他們之間產生的不是「親人」更勝「親人」的感情,更是拋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家庭最本質的羈絆究竟是血緣還是情感?
  • 以家人之名談戀愛,編劇為何離不開「狗血」設定?
    種種生動而接地氣的日常細節,描畫出了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也讓人越發相信,李海潮的善良形象是真實存在的。因此,儘管這個重組家庭的故事,乍看上去美好得像個童話,觀眾依然能對裡面的人物感到共情,他們之間產生的不是「親人」更勝「親人」的感情,更是拋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家庭最本質的羈絆究竟是血緣還是情感?
  • 國產電視劇怎麼了?
    在政策上也是利好消息,國家規定黃金時間只能播內地劇,一部電視劇最多可以上四星,由此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電視劇收看和生產平臺。這十年是內地電視劇的黃金十年,由此開啟了下一個輝煌的十年。同時,也讓《徵服》有了三大名場面,「這瓜保熟嗎」、「不氣盛叫年輕人嗎」、「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 九部國產高分懸疑電視劇,你覺得哪部電視劇最燒腦呢?​
    都在忙些什麼呢?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聊聊九部國產高分懸疑電視劇,看看你覺得哪部電視劇最燒腦呢?由張孝全、許瑋甯共同主演林心如特別出演的Netflix華語劇集《誰是被害者》節奏緊湊,獲得大量好評。編劇有理,用情更深。感覺時光沒有被辜負,如果你不想看無腦的劇,也不想看過於燒腦的劇,強烈安利這部劇。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如果你是編劇你會怎麼改?
    註定不能成為國產版《請回答1988》《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從最開始的8.6跌到7.9了。如果再繼續CP大亂燉,評分應該還會往下跌。「好好地寫親情線不好嗎」網友在線@編劇。國產劇的高開低走,為啥呢?近年來,高開低走的電視劇像《老九門》《長安十二時辰》《清平樂》《破冰行動》等,前幾集勾魂強烈,但總是把劇停在了6集左右就不再看了……像《以家人之名》這部劇,前幾集家庭情感,為什麼後來突然轉向呢?國產劇經常「顧左右而言他」。
  • 國產劇編劇,除了談戀愛能不能來點別的?
    國產劇編劇喜歡談戀愛 國產劇這幾年談戀愛上了頭一樣,皇家事情他談戀愛,家國治理什麼都看不到,只有那方寸之地;霸道總裁愛上我也還是一整天的談戀愛,這錢可能是天上刮來的,一點商戰的精彩都看不到,只見換了幾身好看的衣裳,哭了幾次委屈;職業女強人也還是談戀愛,可能跟我等凡人不一樣,職場上人家是戀愛活著
  • 中日韓劇名有這些共同「嗜好」 國產劇向日韓靠攏
    所以說,有個好的劇名非常重要。而新京報記者也發現,不同國家在電視劇劇名上擁有一些通用句式,例如日劇《賣房的女人》,韓劇《舉重妖精金福珠》,國產劇《陪讀媽媽》等均是人物前加定語;日劇的《半澤直樹》,韓劇的《大長今》,國產劇的《甄嬛傳》等劇名則是以人物名字直接命名。
  • 國產爛劇多,都是編劇的鍋?
    國產劇存在的問題,只有編劇需要背鍋嗎?其實,編劇只是整個國產電視劇生產線上的前端,要找個背鍋俠,還要從流水線一一說起。本子是我寫的,拍出來就「雨我無瓜」了通常來講,一部電視劇的生產,在經歷前期投資立項、中期拍攝、後期剪輯處理後才與大家見面。編劇處於食物鏈底端,他們完成的是最前期的工作。
  • 汪海林和於正郭敬明的編劇戰爭背後,藏著國產影視的浮沉密碼
    十年、二十年之間,於正郭敬明作品在中國影視界載沉載浮,雖然屢遭爭議,但至少可以肯定是,從受歡迎程度來說,他們顯然並沒有被觀眾拋棄。而就在這些名編劇的起落之間,中國影視浮沉隨浪,一代代觀眾只記今朝。具體的錢數他可能也記不清了,有時候說是500,有時候說是5000。到 2004 年《荊軻傳奇》播出時,他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寫成的劇本,連編劇署名都沒有,直接把李惠民和電視劇出品方告上了法庭。後來於正總結,劇本最大的問題是太深奧。
  • 它是我看過的最偉大的國產電視劇
    《大明王朝1566》十年之後終於要重播了。十年了。這十年裡,這部劇我在網上看過不下三遍。在我看過的所有古裝電視劇裡,它可以說是最優秀的一部,沒有比它更好的。它不是一部真正意義的歷史劇,因為它並不忠實於歷史。稍微熟悉點明史的人,都可以輕鬆從裡面挑出無數的bug,比如當時張居正根本沒有入閣,嚴世藩不是劇裡演的那種蠢貨,什麼改稻為桑,什麼往西洋賣絲綢,更是無中生有。
  • 2019國產電視劇排行榜前十名 2019你最期待的國產電視劇
    2019年你最喜歡哪些電視劇呢?2019年預計會很火熱的電視劇小編已經幫你們統計好了,以下有些已經上映了收視也是非常喜人的。
  • 十年內國產電視劇經典盤點,你看過幾部這些國產劇
    十年跨度,2010—2020,國產電視劇產出高峰時期,有精品也有糟粕,有的早已成為口碑經典,有的卻已成過眼雲煙,更有甚者還躺在庫房睡大覺,遲遲不見天日。那麼,這十年間有哪些電視劇能拿得出手,被觀眾廣為認可、有一刷再刷的強烈欲望呢?下面就按照播出時間的順序給大家推薦一下。
  • 難怪《以家人之名》評分暴跌,有這兩大「禍害」遲早被拉垮
    看多了甜寵劇,看多了虐戀向,終於有一部親情向的電視劇走到了大家面前,由於題材的新奇,演員的演技,人物的討喜,所以《以家人之名》開播即火,引來了極大的關注度,原以為該類型的劇會成功開闢國產劇的&34;,沒想到還是讓人失望了。
  • 2019有什麼國產電視劇推薦 國產電視劇排行榜前十名介紹
    最近有什麼國產電視劇推薦嗎?小編今天來幫大家整理的人氣電視劇排行榜,依造數據時段和微博熱度閱讀量的人氣增量排行榜,絕對有參考價值哦~  2019國產電視劇排行榜前十名  第一名:《青春鬥》  《青春鬥》鄭爽、蓋玥希、徐悅、陳小紜、王秀竹領銜主演的都市生活劇,該劇講述了向真、錢貝貝、晉小妮、丁蘭、於慧五個性格迥異的女孩探索尋覓,最終明白要通過自我鬥爭改變命運的故事
  • 100名韓國編劇志願生選出的"人生中最棒的電視劇"
    100名夢想著成為最佳電視劇編劇的預備編劇們,投票選出了改變他們人生的電視劇——人生中最佳的電視劇,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作品吧!入選理由:能看到編劇努力讓沉重的東西展現得不那麼沉重的電視劇。《未生》鄭允晶編劇
  • 近十年收視率最高電視劇,沒《父母愛情》《琅琊榜》《三生三世》
    好多網友都說豆瓣評分不能證明一部電視劇是否是優秀作品,要看收視率。近十年來國產電視劇出了好多優秀作品,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近十年平均收視率最高的作品,你看過幾部?第七名是2012播出的《宮鎖珠簾》,由袁姍姍和何晟銘主演,平均收視率是2.427%!這個時候網絡上還有一句口號「於正出品,必屬精品」,還是有一定分量的。這部劇也成功讓袁姍姍走紅,當年的於正在圈內人緣是真的好,也不知道於正用了什麼辦法能讓楊冪、白冰、舒暢、張嘉倪等當紅女星給那時候還是小透明的袁姍姍作配。
  • 過去十年,哪些電視劇可以被稱為現象級電視劇?
    回想過去十年來,我們經歷過的電視劇已經不少,而真正能「改變大眾審美」、「影響一代潮流」、「建立部分人生觀」、「沒有爛尾「的「現象級」電視劇又有那哪些呢? 這裡我們撿了5部作品,和大家回顧一下過去十年間五個絕對的現象級電視劇作品。
  • 以家人之名會高開低走嗎?
    我認為7-10集這裡是個坎,各種狗血匯集,已經低走了,不知道後面能不能衝出去。我發現,《小歡喜》之後,我對國產電視劇的期望還是太高了。先說為什麼會去追它,我本人對爹系男友和這種兄妹小日常毫無抵抗力,再加上主演都有點面熟,OKK,年初之後再次入坑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