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立煌被列為「戰犯」, 排第13位, 為什麼他還敢從香港回大陸

2021-02-23 唯美小情調

1950年3月14日,一艘客輪從香港緩緩駛往澳門。在客輪的豪華特等艙裡,一對50多歲的夫婦氣質不凡引人注目,男人身著中山裝,女人則穿著一件雍容華貴的旗袍,一看就絕非尋常百姓。

是的,這位男士就是當年出緬作戰的抗日名將,解放戰爭時東北剿匪總司令。被新中國列為戰爭罪犯的衛立煌將軍,他身邊的女人則是他的妻子韓權華。

衛立煌夫婦此次前往澳門,並非是為了遊玩,而是要從當地的海關進入中國大陸,回到日思夜想的故土。

當時,同樣曾經出緬抗日的中國遠徵軍代理司令官杜聿明,以及王耀武等其它被俘的國軍將領,都還被當作戰犯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勞動改造,為何好不容易逃到香港的衛立煌,卻主動返回大陸呢?

(年輕時的衛立煌)

一、親共抗日名將。

1897年,衛立煌出生於安徽省合肥衛楊村,辛亥革命時加入學兵營,參加過上海光復的鬥爭。1915年加入粵軍,後追隨蔣中正的軍隊北伐,由於作戰英勇深得蔣的喜愛,不斷提攜他直到當上師長,衛立煌因此對蔣忠心耿耿。

1931年衛立煌升任第14軍軍長,按照蔣的指揮,率部進攻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殘殺過紅軍和革命群眾。在西安事變前還擔任過陝甘寧邊區總指揮,再次充當圍剿紅軍的急先鋒。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先後擔任第二戰區副司令及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也就是在此期間,他與我黨我軍建立了較好的關係。

為了共商抗日大計,他曾遠赴延安,和偉大領袖毛澤東把酒言歡,兩人還留下8張合影,並與周恩來、林彪、劉少奇探討對敵戰術。

延安之行後,衛立煌大量接收延安派來的學生,還通過可靠人士,詢問參加共產黨的具體事宜。為此,還被一位少將高參以親共的罪名,告到蔣中正面前。

1941年5月,蔣中正藉口中條山戰敗,免除衛立煌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及河南省主席職務,革去上將軍銜,讓其賦閒在家。按周恩來的話說:你是受了我們的累。

1943年秋,衛立煌被任命為中國遠徵軍司令,恢復上將軍銜,指揮中國遠徵軍大反攻,他親上前線勘察敵情的英姿,還被美隨軍記者拍攝,刊登於《時代周刊》,一時名聲大噪。

(衛立煌指揮作戰)

二、暗助遼瀋戰役。

抗戰勝利後,衛立煌再次被擱置,蔣對其親共疑惑未解,派他出國考察。在巴黎他給中共寫下電報,稱決心站在人民一邊,願為結束內戰盡一臂之力,而我黨則回應他,希望選擇時機,做有利於革命之事。

1947年10月,蔣中正催促衛立煌回國,擔任東北剿匪總指揮,可他並沒有率部起義。主要是因為蔣中正派的特務對其嚴加監視,並對他的權力加以限制,難以調動軍隊,所以他只能按兵不動,故意貽誤戰機。

1948年10月2日,眼見東北國軍遲遲不動的蔣中正,親自飛抵瀋陽,召集師以上軍官訓話,大罵東北軍隊消極怠戰。當時,錦州之敵被我軍層層包圍,急盼瀋陽援兵來救,但衛立煌仍然按兵不動,最終在10月14日,解放軍攻克錦州,範漢傑所部十多萬國民黨軍全數被俘,接著,長春守敵也迅速潰敗。

隨著解放戰爭進入尾聲,中共公布了國民黨軍中的43名戰犯,蔣中正名列榜首,而親共的衛立煌則排在13位,當然,也正因為將他列入戰犯名單,暴怒的蔣中正才沒有將他以通共嫌疑就地槍決,從而躲過殺身之禍。

此後衛立煌被軟禁在南京,在國民政府逃離大陸前,他趁亂取道上海,然後乘英國客輪到達香港,從而徹底擺脫了國民政府監視。

(衛立煌夫婦)

三、回國受到禮遇。

新中國誕生後,衛立煌歡欣鼓舞,不顧自己還是人民政府要緝拿歸案的戰爭罪犯,欣然提筆向毛澤東主席發了一封賀電,並表達了投奔光明,回歸祖國的強烈願望。

周恩來知道他的處境和心願後,立即指示鄧穎超的秘書韓權華的侄女韓德莊給衛立煌寫信,歡迎他回歸祖國,衛立煌見信後格外驚喜,當即說服夫人,儘快打點行裝啟程。

輪船於3月15日上午到達澳門,順利過關後,夫婦倆馬不停蹄坐上汽車直奔廣州,在那裡,他們受到了華南局書記陶鑄和省委領導人的熱烈歡迎,在溫暖祥和的氣氛中,衛立煌一邊向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髮出電報,報告他已回歸祖國。一邊將預先準備好的《告臺灣袍澤朋友書》交給新華社發表。

在這篇告同胞書中,衛立煌歌頌了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抨擊了蔣中正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內外政策,指出他們反攻大陸是「痴人說夢,白日見鬼」,還鞭撻了美國欲強據臺灣的狼子野心。

(衛立煌)

四、因病含笑九泉。

衛立煌回到大陸後,被任命為國防委員會副主席,還當選為全國委員會常委、全國人大代表等職,參與國家政策的討論和制定。他工作認真,精力充沛,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中。

對於衛立煌的進步和表現,新中國給予了高度評價,毛澤東在1956年4月的《論十大關係》報告中說:一切善意向我們提意見的民主人士,我們都要團結,象衛立煌、翁文灝這樣有愛國心的國民黨軍政人員,要繼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這是對一個有著「剿共」黑歷史的國軍將領,最為中肯的評價,和熱忱的歡迎。

1960年1月17日,一代名將衛立煌因病醫治無效離世,周恩來親自主持公祭大會,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寶山烈士公墓大廈,和林伯渠、陳賡、李克農等革命先烈的靈位同列。這種最高的禮讚,如果衛立煌將軍死而有知,也一定能含笑九泉了。

相關焦點

  • 國軍二級上將衛立煌在香港經商血本無歸,回歸後成為了副國級領導
    當時有人顧慮數目太大,不敢下發。衛立煌就親自做工作,使這批物資迅速送到延安。衛立煌的抗日名將,1943年他擔任第2次遠徵軍司令長官時遠徵緬甸時,打了個大勝仗,消滅了盤踞緬甸的日軍,打通了滇緬公路。史迪威在回憶錄中稱衛立煌為國民黨軍隊中最能幹的將領。抗戰勝利後不久,解放戰爭又開始了。解放戰爭後期,林彪的4野大軍在東北地區打得陳誠丟盔棄甲。
  • 他是唯一還在世的國民黨戰犯,當年想要回臺北,為何沒回去?
    他是唯一還在世的國民黨戰犯,當年想要回臺北,為何沒回去?1975年3月19日,對全部在押戰爭犯實行特赦釋放,這是第七次特赦,也是最後一次。和前六次不同的是,這次增加了一條:「願意回臺的,給足路費,提供方便。去了以後,願意回來的,我們歡迎。」當時,被釋放的在押的國民黨戰犯和偽滿蒙戰犯一共239名。在這239人中,就有一位我們今天要說到的主人公——蔡省三,1919年出生的他,是唯一還在世的國民黨戰犯。
  • 「五虎上將」衛立煌55年回北京,官至副國級,他的家人結局如何?
    眾所周知共和國有十位元帥,個個都是為共和國立下不朽功績的元勳傑著。而蔣介石麾下也有著名的「五虎上將」,這五人能徵善戰,數次屢立奇功,五人皆曾任職戰區司令官及以上職位。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五虎上將中的一員虎將,那麼這位將軍又是誰呢?解放後他和他的家人又去哪裡呢?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
  • 衛立煌:拒絕和蔣介石去臺灣,葬送國軍50多萬精銳,58歲回到大陸
    作為安徽合肥人,衛立煌早年跟隨孫中山先生進行革命活動,早期曾參加過兩次東徵、北伐、中原大戰,在國民黨中有很高的威信和資歷。與此同時,由於衛立煌有軍事指揮才能,戰功卓著,他還與陳誠、顧祝同、劉峙、蔣鼎文等同時代人物合稱為蔣介石的「五虎將軍」。一九三七年七月,全面抗戰爆發後,衛立煌任國民黨第二戰區副司令兼前敵總指揮、河南省第一戰區司令等職。
  • 獲釋戰犯張鐵石在港自縊悲劇
    如今猝死於香港,媒體忽然以顯著版面介紹他:「張鐵石61歲,遼寧省鐵嶺人,前國民黨第六十八軍政工處上校處長,他剛從大陸來港時,有香港記者曾經採訪過此人,當時張鐵石對回臺和親人會面態度樂觀……同時,張鐵石也和其他九名獲釋人員一樣,稱讚共產黨對戰犯改造政策的勝利……」香港人從這些有限的報導中,了解到張鐵石獲釋後,與其餘9名戰犯一樣,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儘快回到臺灣,他們思念親人的夙願並非始於一日。
  • 抗日名將衛立煌,63歲因病去世,他的後人過得怎麼樣?
    衛立煌的軍功可以說都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當衛立煌擔任國民黨第二戰區副司令時,他指揮了著名的忻口會戰,雖然忻口會戰大體上是失敗的,但是衛立煌指揮的軍隊還是對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沉重的打擊,消滅了數以萬計的敵人,當衛立煌擔任遠徵軍司令時,他指揮軍隊再創輝煌,一舉殲滅盤踞緬甸的日本侵略者,並一舉打通了滇緬公路,這是一條生命線,衛立煌的軍事指揮水平如何?
  • 同樣是戰犯,他為何名列第一批特赦的第一位
    所以如果簡單地說,就是杜聿明等人獲得第一批特赦。杜聿明不但名列第一,而且還作為第一批特赦人員代表發言。那麼,為什麼是杜聿明名列第一批特赦的第一位呢?小編認為至少有四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杜聿明是黃埔一期生,是黃埔大師兄,被俘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中,有很多都是黃埔的學生。找一位黃埔一期的,當然最有代表性了。
  • 他是國民黨五虎上將,曾被中共通緝,卻成為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他是孫中山的衛士,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毛澤東的老朋友。曾經是八路軍的上級領導,也曾是被中共通緝的戰犯,後來又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終其一生,這位將軍如同一道難解的謎案。衛立煌,字俊如,1897年出生於合肥,祖父兩輩均為貧農。1911年武昌起義,衛立煌應徵新軍,不滿15歲。大革命失敗後,他轉道武漢,加入湘軍,成為職業軍人。後經民主革命人士介紹,赴上海加盟孫中山討伐袁世凱隊伍,成為孫中山的衛士。北伐戰爭中,衛立煌屢立戰功,成為最年輕的小營長。衛立煌驍勇善戰,多次與紅軍作戰,剿共帶給他榮譽,1926年,衛立煌任師長。
  • 國軍核心幹將衛立煌,1955年突然回到大陸,此後升到副國級
    衛立煌能夠身負重任是他自己努力換來的結果,他的才華和抱負也是國民黨重視的主要原因。畢竟,在戰亂年代能夠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大將很不容易。衛立煌在國民黨擔任很重要的職務,也受到高層的信任。不僅在事業上順風順水,就在愛情上也是春風得意。在他擔任政府重任時,還迎娶了留美回國的妻子。
  • 佐藤賢了:他因追隨戰爭狂人東條英機而被列為甲級戰犯
    師團、第18師團、第104師團、第四飛行團及各種特種部隊,先後由古莊幹郎和安藤利吉擔任司令官,這也是佐藤賢了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由於他與東條英機的特殊關係,有時甚至也不把木村兵太郎放在眼裡,儘管木村兵太郎也曾當過他的頂頭上司,佐藤賢了可謂是權傾一時,當年底甚至在船舶分配問題上,與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田中新一少將產生矛盾,進而還上演了全武行,兩個陸軍少將因打架轟動全軍而成為軍中談資。
  • 南京大屠殺案僅五名戰犯獲死刑,更多戰犯逃脫了罪責
    清單如下:朝香宮鳩彥王,中將,會攻南京總指揮官谷壽夫,中將,第6師團師團長吉住良輔,中將,第9師團師團長荻洲立兵,中將,第13師團師團長松井石根,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本間雅晴,中將,第27師團師團長原田熊吉,日特務機關首長天谷直次郎,第27師團第24旅團旅團長藤田進
  • 抗戰專題 | 走進昔日「死亡之城」:提籃橋監獄 中國境內第一個審判日本戰犯的場所
    據介紹,1946年1月24日,設在提籃橋監獄內的美軍軍事法庭首次對18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到1947年2月14日,美軍軍事法庭暨日本戰犯拘留所撤離提籃橋監獄,共計審判日本戰犯47人。其實,早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從1945年12月起,盟軍美國軍隊曾借用提籃橋監獄關押日本戰犯。該處除關押日本戰犯外,還關押了英、俄、美、法等其他國籍的戰犯。
  • 衛立煌求救八路軍,楊勇派一個連擊斃200日寇,衛立煌:太神了
    在戰士們消極怠慢的時候,他會耐心的做他們的思想工作,提高戰士的政治覺悟。所以,他所帶領的部隊,每一位戰士都能在戰場上猛打猛衝,出手不凡,最終很好的完成任務。1938年3月,衛立煌帶領指揮部渡汾河,此時的他們並不知道,渡橋已經被日軍炸毀,而沿途返回的路也早已被日軍堵死。
  • 他是國軍五虎上將之一,也是抗日名將,55年回歸大陸官至副國級
    而他是蔣介石五虎上將中的虎將。在他帶領的抗日軍隊勢如破竹,打得日軍聞風喪膽。到1955年他回到大陸後官至副國級。那麼他又是怎樣的人物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一講解,衛立煌將軍的抗日事跡。衛立煌將軍是安徽合肥縣人,國軍陸軍二級上將,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中的虎將。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華北最高司令香月清時曾稱他為支那虎將。
  • 抗日名將衛立煌,1955年回到大陸後官至副國級,他的後人怎樣
    其中有一位抗日名將叫衛立煌,他很早就跟隨著孫中山先生,可以說有著非常高的資歷。不過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在香港避居,終於在1955年時,他回到了大陸,官位還被上調至副國級,他的子女現在怎麼樣了呢?衛將軍於1897年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15歲那年便已經開始軍事訓練,後來的他成功成為湖北陸軍學兵營學員,在1917年時,便追隨著孫先生。
  • 五虎上將衛立煌,國軍陣營裡真正的抗戰派,卻被蔣介石時刻提防
    他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最終授予陸軍二級上將軍銜。美國人史迪威,稱他是國民黨軍隊中最能幹的將領;他的對手——日軍華北最高司令官香月清司,稱其為「虎將 」。在共產黨眼裡,他是圍剿紅軍的戰將,是支援八路軍的長官,是國軍隊伍裡堅定的抗戰派。他就是「常勝將軍」衛立煌。
  • 香港十大富豪出爐:平均年齡81歲,首富在大陸只能排到第七
    就連排在第十位的蔡崇信也算不上新面孔,其在2015年阿里巴巴上市的時候就曾躋身香港第九大富豪,6年來從未退出前十,也可以說是半個「釘子戶」了。其實,多年的老面孔,已經反映出了香港經濟的一個側面,幾大家族之下,在那裡要誕生一個商界新貴真的太難了。
  • 衛立煌原是老蔣的愛將,為何分道揚鑣?源於一個女人的去世
    在國軍高級將領中,衛立煌是一個很特殊的人物,早期,他是蔣介石帳下「五虎將」之一,是老蔣的得力愛將,但是到了後期,兩人卻分道揚鑣,衛立煌甚至還被稱為我黨在老蔣陣營中的最大
  • 安倍參拜的都是哪些甲級戰犯:日本二戰甲級戰犯簡介
    1943年土肥原調任新加坡第七方面軍司令官,統轄日本駐馬來亞的第29軍、駐蘇門達臘的第25軍、駐爪哇的第16軍和駐婆羅洲的日本守衛隊,虐待戰俘,造成大量戰俘死亡。1948年11月,土肥原以「破壞和平」、「違反戰爭法規慣例及反人道」,「對中、美、英等國實行侵略戰爭和戰爭陰謀」等罪行,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為甲級戰犯,在巢鴨監獄被執行絞刑。
  • 衛立煌路經延安,我軍好吃好喝招待,一些人很不理解,後重禮饋贈!
    衛立煌雖然早期對待剿我軍問題處理得不是太理想,但對待抗戰問題,他卻是國軍內部為數不多的「抗戰派」。他明確表示,凡是抗戰的部隊,在軍糧、彈藥等軍餉的補給上都一視同仁,37年10月,衛立煌組織指揮忻口戰役,在作戰過程中他經常和八路軍將領聯絡磋商,協調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