纜車隧道突發火災,逃生乘客卻把火場變成了自殺熔爐

2020-12-24 木木西裡科技

隧道在現代交通中是個很特別的存在,一方面它打破了地形的限制,讓翻山越嶺成為歷史,可另一方面,它又像一個深淵,外面的人無法看見它如何吞噬裡面的生命。

火災和隧道同時出現,往往就意味著悲劇到來,起火車輛首先會造成道路堵塞,塞在後面的車輛無法及時知曉前方的危險,也無法駕車掉頭駛出隧道,隨後燃燒產生的濃煙反而成為最致命的危險之一。

祈福隧道火災現場,起火火車已被燒毀

12月7日,廣州廣臺高速公路祈福隧道發生火災,一輛拖掛貨車起火。12月10日,吉林輝臨高速長春方向板石三號隧道內一輛客車起火,類似的事故並不罕見,所幸大多數都有驚無險。

在20年前,隧道火災比今天要可怕得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1999年3月發生在勃朗峰隧道的大火,一輛載滿黃油和麵粉的火車點燃了隧道,導致38人被困後遇難。

著名的勃朗峰隧道火災現場

這起事件由於太過出名,這裡也就不再介紹,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一起比勃朗峰隧道大火更慘烈更離奇的災難,死亡人數達到了155人。

這是一場發生在滑雪場纜車隧道裡的火災,不同於比較多見的公路隧道火災,滑雪場的纜車沒有動力靠鋼纜牽引行進,也就沒有發動機和油箱等易燃物。

隧道雖然狹窄,但專車專用,也不會出現公路隧道火災那樣的擁堵,即便如此,纜車車廂裡的162人中有150人被燒成碳渣,另外還有5人被連帶死亡,包括隧道中反方向列車裡的乘客和山頂商場的遊客。

你或許已經對這場災難起了一些疑惑,火源從哪裡來?什麼東西助長了火勢?為什麼只有那麼少人倖存?且聽……這回馬上分解。

基茨斯坦峰壯麗的風景

奧地利薩爾斯堡附近的基茨斯坦峰是阿爾卑斯山的一個著名滑雪勝地,是奧地利全國擁有最多高山滑雪道的滑雪場,每年從11月起都會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是當地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不過,大家都知道或者可以想像的出,滑雪是強化版的「上山如便秘,下山如拉稀」,滑下山的時候有多爽,上山的時候就有多痛苦。

當然了,如果景區不解決這樣一個矛盾,也就沒法指望從遊客身上賺錢了。於是從1965年開始,卡普倫纜車公司就給度假區的滑雪場提供纜車服務。

纜車服務一經推出,遊客便絡繹不絕,很快啊,小型的登山纜車就無法滿足運輸的需求了。70年代初卡普倫公司便開始興建運力更強的纜車系統。

這種纜車系統採用齒軌鐵路和鋼纜將車廂拉上山,車廂不需要提供動力,結構簡單可靠,於1974年投入使用,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一列登山軌道纜車。

後來,為了提高乘客的舒適度,公司在1993年的時候對纜車車廂進行了大升級,把簡陋的鐵皮車廂換成了現代化的封閉式車廂,乘客不僅不用頂著寒風,車廂裡還有電力供暖設備,也埋下了隱患。

纜車可以將遊客從海拔900米處送至海拔2452米的基茨斯坦峰,纜車軌道全長約3900米,其中有3300米都在隧道內,雖然看不到雪山美景,但近30度的陡坡不會有人為了景色去親近大自然的。

那是2000年的雙十一,彼時中國人眼裡這個日子還只有光棍節的含義,在遙遠的歐洲阿爾卑斯山,人們已經開始享受滑雪季節的愜意。

上午9點半,來自奧地利、德國、日本、美國等多國的遊客和運動員登上纜車,滿載180人的列車裝著162人(包括1名列車長)向山峰出發。

隨著纜車進入隧道,窗外的雪山風景瞬間消失,僅剩下黑暗與鋼索牽引列車所發出的金屬碰撞聲。突然間,一股燒焦的味道從車尾傳來,火光嚇到了附近的乘客,原本以時速25公裡前進的纜車也突然停了下來,才剛剛進入隧道600米。

纜車的起火是極為罕見的,至少這條號稱世界第一的纜車在此前是沒有遇到過的。原因前文也提到了一些,作為鋼纜牽引的無動力纜車,列車沒有電機、內燃機,也沒有燃料,只有一套液壓系統和常規的電力系統提供照明和供暖。

車廂內的環境

也正因如此,這種登山纜車在設計之初並沒有考慮太多的防火安全的設計,且這種纜車的特殊性也缺乏相關的安全標準,車廂裡沒有安裝煙霧報警器,唯二的兩個滅火器還被放在了首尾的列車長室內。

車頭列車長室視角

根據事故後的調查,起火點是車廂尾部的電暖器,其存在設計缺陷,過熱的溫度引燃了雜物,隨後火勢波及到纜車的液壓系統,液壓系統控制纜車的制動系統和車門的開合,它們也都因此而失靈了。

然而,液壓系統中的液壓油也因此洩漏出來了,可能讓火勢進一步惡化。此時,纜車已經停在隧道中無法動彈,列車長向指揮中心報告了火災的情況,隨後嘗試打開車門讓乘客逃生,顯然結果是沒有反應。

隨著火勢進一步發展,整條纜車線路的電纜被燒斷,切斷了列車與外界的通訊,還導致了景區的大停電。

現在,不妨假設自己就處於這樣一個危急關頭,纜車的尾部在隧道的頭部發生了火災(有點繞),擺在面前的選擇有兩個:一是穿過火勢最大的區域,從車尾逃生,這樣只需要走600米就可以逃離隧道;二是往車頭前進,列車長更有可能想辦法打開車門,一起向遠離起火點的方向逃生。

大家可能會根據提前劇透的標題和開頭猜到結局了,下面就詳細講解一下這兩個選擇。

首先,反直覺的朝火焰方向衝去的是一幫德國人,他們一共12人,其中一個當了20年志願消防員,在他的建議下,敢死小隊穿過火勢最大區域,來到車尾用滑雪杖敲碎了車窗的有機玻璃一路向下逃出了隧道,成為整場火災中僅有的倖存者。

至於大多數人下意識的選擇應該都是去車頭遠離火情,並且找列車長尋求幫助。然而,他們燃燒產生的濃煙迅速襲來,很快就已經有乘客吸入有毒煙霧而昏迷。

大火煙霧從山頂的車站躥出

剩下的乘客已經最終等到列車長打開了車門,總算可以遠離纜車了,可是他們不知道這一開門意味著什麼,先前德國人打碎了車尾的車窗,車頭的車門再打開就給新鮮空氣讓了道。

整條隧道徹底變成了一個熔爐,新鮮的空氣從隧道口源源不斷注入,給纜車的火焰提供充足的氧氣,而那些自以為正在逃出生天的遇難者們就是熔爐中的礦石,這簡直就是放大版的民間土爐。

此時隧道的上方不僅充滿了致命的有毒煙霧,內部溫度也極度飆升,這種自然通風的熔爐溫度可以達到1000攝氏度,可以燒制陶器。

澳洲小哥(原始技術頻道)利用煙囪效應製作的熔爐

隧道裡,受難者身上的滑雪裝備多為化纖羽絨等易燃物,可以想像他們最後的結局。另外高溫和煙霧還連帶害死了隧道裡相反方向纜車裡的2人,山頂隧道出口的3名遊客也躺槍。

在煙囪效應的作用下,隧道變成了煉獄,救援難度極高,本就是山地,車輛很難抵達,有13架直升機前往現場,可是火是不講道理的,1000度的高溫只能讓人徒勞等待。

大火足足燃燒了3個多小時,因為燒得過於慘烈很多死者的遺體無法辨認,甚至已經碳化,以至於救援隊需要幾天時間才能確定最終的死亡人數,當時很多報導都沒有給出準確的傷亡人數。

最終的死亡人數確定為155人,這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特大災難,自然也不會少了責任的追究。顯而易見,火災的源頭在於電暖器,經過調查電暖器存在設計缺陷、來路不明和非法安裝等問題。

有16人被起訴,包括纜車運營商、車廂製造商以及政府官員,民眾也認為155人的性命必須要有人負責,可是這16人最終卻被無罪釋放。

審判過程中,最大的爭議點在於,這種電暖器在其說明書上明確指出不適用於車輛(vehicle),一般指機動車或帶動力的交通工具,至於軌道纜車屬不屬於車輛,法庭無法證明,因此宣判16名被告無罪。

當然受害者們的家屬對這樣的判決並不滿意,官司一直沒有打完,2008年的新聞報導纜車運營商和一家保險公司籤署了和解協議,451名遇難者親屬將獲得共計1390萬歐元的賠償。

這場悲劇算是告一段落,當然每一起事故都會帶給後人很多經驗教訓,就留給相關從業者去消化吧。如今,隧道已經被永久封閉,軌道纜車也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安全的吊索纜車。

作為普通人,可能需要思考的是,當我們面對這樣的災難時還能否冷靜思考,否則就算了解煙囪效應也可能會被直覺帶入深淵。#木木西裡#

內容來源:SME科技故事

滄海與一粟的相遇:科學家發現人腦與宇宙存在結構相似性

急診手術患者沒錢交押金,醫院卻讓我打欠條承擔逃費責任

溫室效應、汙染……冰川融化時,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小夥裹床單進火場 如何避免火災?
    原標題:小區車庫突發大火 小夥裹上床單衝進火場尋人小夥裹床單進火場 火災緊急疏散自救逃生知識9月8日,四川大英縣某小區車庫突發大火,當時人員被困情況不明,其中一位小夥裹起床單,冒著生命危險衝入火場尋找。
  • 發生火災時如何逃生?信息時報小記者「火場」逃生,零距離體驗消防
    發生火災時如何逃生自救?......12月13日上午,信息時報小記者來到了廣州市海珠區消防宣傳體驗中心參觀體驗學習,深入了解消防安全知識,進行排查安全隱患、模擬報火警、火場逃生等實訓,切身體驗各個消防演練項目,學習如何滅火、逃生自救等技能,零距離感受消防,全面提高消防安全意識。
  • 高層火災逃生方法與技巧
  • 火災逃生法則十條
    火災自救,時刻留意逃生路平時我們要了解自已居住的工作生活環境,熟知逃生路徑及有關室內消防設施,掌握基本的自救逃生的知識,遇火險時才能快速有效確定安全路線。若是出入陌生場所,務必留意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樓梯方位等,緊急情況下才能安全逃離現場。
  • 直擊世界五大地鐵火災慘劇
    於是乎,反覆觀看地鐵著火該如何應對的逃生錄像。但是光這樣想是不行滴,我們還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身為專業人士,如何能做好地鐵的給排水和消防設計?把火災控制在萌芽狀態中,而不造成傷亡呢?諸多乘客都沒有準備,由於汽油燃勢迅猛,加上車廂門鎖著,乘客被關在車廂內無法逃生。而車廂座椅和地板又都是用可燃性塑料或塑膠板製成的,著火後產生大量的熱量、煙霧和毒氣。
  • 丹東隧道轎車起火,消防員上演《奪命隧道》!逃生的秘籍看過來
    去年年末, 一部北歐大片《奪命隧道》, 讓我們看到了隧道火災的恐怖! 高速管理部門果斷打開隧道排煙裝置,同時消防指戰員每隔50米安排一臺消防車進行開花射水,稀釋煙霧濃度,降低隧道溫度。
  • 對話當事人|敲門提醒攔車報警,火場逃生的9歲男孩說:最先想起這個...
    東方網記者李歡、趙銘12月24日報導:上海9歲男孩火場中臨危不懼,叫醒父親救了所有鄰居。今天,「消防小英雄」麻文博刷屏了。東方網記者下午來到麻文博所在的金山區朱涇第二小學,對話了這位「小英雄」。面對鏡頭,內向的他直言:不害怕!火災發生後只想叫上鄰居一起逃生,不想讓他們受傷害。
  • 史上6大隧道火災回顧!這張逃生圖很重要!若有"避難層",請別忘記
    三、1979年日本燒津隧道火災   1979年7月11日傍晚,日本靜岡至燒津間2050米長的隧道下行線內,在距燒津出口側400米處,因兩輛卡車及隨後的車相互碰撞引起火災,死亡7人,傷1人,燒毀汽車174輛。
  • 「119宣傳月」新疆千名師生開展火場疏散演習,繪製家庭滅火逃生...
    活動中,該校2300餘名師生通過繪製一幅家庭滅火疏散逃生路線圖、開展火場疏散逃生演習、利用滅火器撲救初期火災等,提升學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增強學生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遇到火災不要慌張,首先要儘快逃離現場,記得火警電話是「119」。
  • 深圳龍華一小區今晨突發火災,火勢猛烈衝出陽臺!10餘消防車急出動
    高層起火的危險性不言而喻都市裡高樓林立當你家位於高樓突發火災時你知道怎麼安全逃生嗎?向上跑還是向下跑?往下看你的疑惑會有解答② 高樓起火,無論起火點在哪,都應通過消防通道往樓下跑⑤ 超過6層,別盲目跳氣墊逃生,與你直接跳樓相差無幾…發生火災時,應根據火勢實情選擇最佳的自救方案千萬不要慌亂另外發生火災這種突發性事故時人們的心理狀態
  • 痛心丨14歲少女返火場救父 全身79%燒傷……未成年人遇火災該怎麼辦?
    ,佳佳重返火場……之後父親得救了,而佳佳卻被大火燒成重傷。消防部門:娃娃遇火災「避為先 勿幫救」北京市消防部門日前發布了「娃娃消防安全三字經」,使用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可以輕鬆地脫口而出,並在實際生活中得以運用。
  • 發生火災後4種正確逃生方法,你真的知道麼?
    ,發生火災時,你是否會逃生?火災逃生誤區你知道多少?今天為各位一級消防工程師考生介紹下:發生火災時如何正確逃生自救。     捂住口鼻不能忘     火場中很多被燒死的人,其實是先煙氣中毒窒息死亡後又被燒的,究其原因是他們在發現著火後慌亂逃生,既沒有判斷火勢大小,又沒有採取防護措施。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發生火災後留在室內的人員可先用溼毛巾堵住門,防止煙氣進入。
  • 火災逃生避難器材的分類、性能及使用方法
    慧聰消防網訊 6月30日,天津薊縣縣城萊德商廈發生火災,截止到目前,火災造成了10人死亡16人受傷。目前,火災原因還未公布,具體傷亡情況未詳,但是,這次火災暴露了該商廈逃生器材缺乏的問題,有網友指出,由於缺乏必要的逃生避難器材,一些人選擇跳樓逃生,最終導致了傷亡。那麼,逃生避難器材到底是指什麼呢?
  • 遺憾,防盜網設有逃生口,廣州荔灣一死二傷火災中未使用
    遺憾,防盜網設有逃生口,廣州荔灣一死二傷火災中未使用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19-06-20 金羊網訊 記者梁懌韜攝影報導:6月19日下午,廣州市荔灣區南站新街一處民宅發生火災,造成一死兩傷慘劇。至6月20日,此事依然是廣州城中焦點。
  • 【便民服務】秋冬季節高速隧道安全行車提示
    2、西漢高速陝西段發生一起撞隧道壁的交通事故,造成36人死亡、13人受傷的慘痛結果。這起事故主要原因在於駕駛員疲勞駕駛、部分乘客未系安全帶。因此,乘坐車輛,系好安全帶是保證生命的重中之重。駕車進入隧道的同時明暗交替,眼睛需要有5—10s的適應時間。此時,應減速慢行,預防突發情況。進入隧道後,隧道內是有燈光的,但是前車很難從反光鏡內看到後面車輛。
  • 衡陽一安置房突發火災 消防員4分鐘救出5人
    被困火海丟出鑰匙獲救 瀟湘晨報記者 駱一歌 實習生 廖敏君 通訊員 劉慧雲 唐麟 衡陽報導 7月5日凌晨4時10分,衡陽市蒸湘區呆鷹嶺一棟8層樓高的安置房突發火災,家中5人來不及逃生,被困在火海中。
  • 動圖|七步教你和孩子一起畫火災逃生示意圖
    小朋友們,你們有認真思考過家中哪一條逃生路線最快捷嗎?你有畫過家庭火災疏散逃生示意圖嗎?第四步:重點關注火災發生時家裡其他需要幫助的成員。制訂家庭火災逃生計劃,要提前考慮到緊急情況下家裡需要幫助的小朋友、老年人、殘疾人。
  • 昨日突發!青島​香港中路地下通道燃起大火!地下通道遇火災如何逃生?
    目前,地下商場等地下建築火災,仍是世界上各類火災中最難撲救的火災之一。經研究發現,地下建築火災具有如下主要特點:一、火場內部溫度高,不完全燃燒產物和有毒氣體含量多,陰然火勢隱蔽,易引起復燃。二、內部格局複雜,出入通道少,導向標識不易發現。多數地下商城、娛樂場所內部結構複雜,有的互相貫通,顧客經常摸不清方向。
  • 火災逃生中的五個誤區
    2020.6.20日,我應中國消防協會科普委的邀請,在B站(嗶哩嗶哩)直播了一次講座,題目就是《火場逃生常見誤區及分析》。這次直播全國有7000人在線觀看,但是仍有不少朋友告訴我因工作原因沒有看到。因此,我將這次直播的課件整理成文章在本號發布。我們每個人肯定都在各種場合見過這幅宣傳畫,但是有多少人想過它的可行性?
  • 火場逃生時千萬別這樣做!
    ,許多人誤以為「有水的地方最安全」,所以發生火災時就躲進浴室,但一般浴室的門為了排氣,一定會留通風縫隙,導致根本無法阻絕濃煙。2013年6月21日,浙江寧波鎮海一對母子躲在衛生間裡,採用澆水、堵門、排煙等方式成功從火場中自救並逃生,被消防部門贊為「堪稱教科書式自救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