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三大不可逆:近視篇

2021-02-22 兩個爸爸愛評測

-文 石頭爸-

今天寫的有點硬核乾貨了,像個科普,大家別介意。本身是為了把事情說明白,要是看完大家還有問題,或者是看不下去想直接問,都可以留言在文末的評論區內。

2019年年末到2020年前大半年,關於孩子近視的話題,很熱。原因很簡單,這半年多的時間裡,對一個有娃的家庭,特別是孩子已經開始上學的,以往在學校的學習時間,都轉移到家庭,需要孩子在家自學或者上網課。

 

這樣的經歷很特別,對孩子的學習效果,家庭和睦關係,都有不小的挑戰。和以往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差異:孩子通過電子屏幕閱讀和學習的時間,從來沒有這麼多過。


 

當不可避免的讓孩子多看手機和iPad這類的電子屏幕之後,家長們的擔心也就來了:孩子會不會因為看多了電子屏幕,而增加近視的風險。

 

疫情讓我不得不讓石頭大面積的接觸網課,石頭媽則經常站在上網課的石頭的背後,深深的憂慮,石頭近視了怎麼辦。

 孩子近視,擋不住 

近視這件事,我也糾結過不短的時間,自己戴了眼鏡,知道有多不方便。但看過很多論文,問過不少醫生後。現在佛系不少,歸根結底,是知道不少「內幕」。

比如人為什麼會近視,其實是並沒有定論的。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奇怪,以為近視會是一個已經很成體系的研究。但事實上唯一可以明確的影響因素,是基因。

遺傳學家已經找出了一大堆導致近視的基因,但不幸的是東亞人種中獎率最高,全世界近視比例最高的國家是新加坡,達到80%。


 

近視的最大影響因素是基因,這是學界中非常主流的觀點了。不考慮決定性的基因,讀書學習是另外一個和近視相關性很強的因素。

 

讓孩子學到知識,和讓孩子不要近視,是一個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選擇題。

 

在中國,高中學生的近視比例約是77%,大學生則超過80%,教育環境相對「佛系」的歐美雖然低不少,但也有50%左右。換句話說,孩子讀到高中,那八成會近視,記住,是真的80%。

這是咱們父母,至少是中國父母都應該有的覺悟,尤其是像我這樣本身就是近視的父母,請不要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通過自己「先進」的閱讀時間規劃或者安排,可以讓孩子避免近視,這樣,也許會讓您多花不少的冤枉錢。

 

我是個戴眼鏡的,而我是從大學之後才長時間接觸電腦的。我小時候沒有機會經常看電視,也沒有手機和iPad。身邊大多數的朋友和同事,和我的情況類似,但仍舊是幾乎全民近視。

沒有大家口中「影響視力」的電子屏幕,唯一和現在類似的情況,是高強度的讀書和做作業的時間。咱們的讀者年齡應該相仿,這樣的學習強度都經歷過,足夠引發絕大部分中國人的近視基因了。

 

因此,咱們家長應該做的是了解是什麼造成了眼疲勞,而不是一刀切,將手機和iPad從孩子生活中「拿走」。別忘了,電子化是未來的娛樂和學習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我身邊有很有代表性的案例,父母本身近視嚴重,怕孩子近視,家裡乾脆沒有電視,手機和iPad也從來不讓孩子碰。但結果孩子仍然早早帶上了眼鏡,度數也持續增長,還失去了童年本應有的很多歡樂。

 

 重要的是眼疲勞 

近視的決定性因素是基因,但用眼習慣和閱讀時間還是會對近視讀書有一定的影響。我們自己的體驗,相比紙質書,看電腦和iPad總是更容易疲勞,這並不是因為電子屏幕本是,而是因為閱讀習慣不對。

閱讀習慣不對,眼睛更容易疲勞。

 

眼疲勞沒有那麼神秘,高強度的使用、缺乏保護、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都會導致眼睛疲勞,本質上,和身體其他部位疲勞是一樣的,主要有三點:

1、時間長短:一天10小時,一定比一天1小時容易疲勞;

2、距離:過近的距離會比適當稍遠的距離更容易疲勞;

3、光線:包括閱讀物體的亮度、閃爍頻率。

電子屏幕和紙質書相比,前兩點沒有什麼差異,但在第三點上會有很多不同。電子屏幕的光線來自自己屏幕的背光源,紙則是不會發光的,光線來自外部光源,比如陽光、檯燈。

 

光線是個一旦展開就不太容易聊完的一個話題,今天受限於篇幅,不便跟大家展開細說,簡單總結一下兩個重點的點:

1、頻閃:目前平板電腦和筆記本使用的LED背光源頻率一般是在幾百Hz以上,對眼睛已經沒什麼不良影響。

2、亮度:這是一個很容易就被忽略的地方,但為了減輕疲勞,閱讀應該有足夠的亮度,同時和環境亮度保持一個合適的平衡。

 

因此,讀紙質書籍最好選擇一個亮度可調節的檯燈,如果是iPad這樣的比較智能的電子產品,則需要開啟亮度自適應功能。當然最好的方法是打開房間的燈,不要在一個黑暗環境下長時間閱讀。

從這幾個方面來看,紙質書和電子屏幕本身在眼疲勞並沒有明顯的優劣差異,甚至在一個亮度不對或者閃爍的光源下看紙質書,還不如看能自己發光的電子屏幕對眼睛好。


無論是看電子屏幕還是看紙質書,控制時長,不要長時間閱讀,才是減輕眼疲勞的最重要因素。


 屏幕和紙張,也有差異 

電子屏幕和紙質書的最大差別,在互動上。電子屏幕的產品往往比紙質書有趣的多,點一下會說話,點一下會翻頁,如果是網課,還能做題和對話。

 

這當然可以說是電子閱讀的優勢之一,但這樣的優勢,本身也是一種「分散注意力」。在查資料的過程中,恰好看到一篇研究電子閱讀和紙質書對孩子閱讀效果影響的研究,放研究的結論部分給大家看一下:

   

論文說的可能比較學術,幫大家翻譯一下:用iPad這類電子產品閱讀,可以更好的幫助孩子看懂故事講什麼。對於一些需要深度閱讀、理解和記憶的內容,紙質版會比電子閱讀的效果更好。

也就是泛讀用iPad,精讀用紙質書。

展開看一下論文中的研究,也能看到不少乾貨:

(下面五張圖都是論文研究結果截圖,可跳過看總結)

                 

       

所以,電子屏幕和紙質書各有各的優勢,並不是一定要做二選一。做好閱讀規劃,合理配比電子屏幕和紙質書,既能最大程度的保證孩子的學習和閱讀,也能在有限的範圍內,最大程度的保護孩子的視力。

 

 寫在最後 

 

當然,上面的內容並不是說孩子的視力就可以不用管了,還是有一些很重要的建議給到大家:

1、18個月以下的寶寶儘量不看電子屏幕。


2、2-5歲的兒童完全不給看電視、視頻也不現實,建議一小時以內,並且分散開來,比如每次20分鐘。


3、對於已經上學的孩子,用眼習慣尤其重要:20-20-20規則:每近距離用眼20分鐘,向20英尺(6米)以外的距離看20秒。


4、關於近視,最好的預防辦法是多進行戶外活動。儘可能每天讓孩子在戶外活動2小時。


5、關於燈光的一點提示:晚上睡覺最好關掉燈在黑暗中休息,白天要有充足的照明,最大程度促進正常的褪黑素的分泌和生物鐘的建立。


最後的最後,說兩句。ET爸知道了我要寫電子閱讀的文章,主動攬下一個活兒,要測評各種電子產品的閱讀效果,和護眼程度,大家敬請期待,歡迎多在評論區留言催稿。



1.(2016) Media Use in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s 138.

2.李維.電子閱讀與繪本閱讀對5-6歲兒童敘事表現的影響[D].江蘇師範大學,2017.

3.單冬雪.親子閱讀活動中的家長角色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14.

4.(2016) Media and Young Minds. Pediatrics 138.


相關焦點

  • 永不可逆!這種視力問題,比近視更嚴重!3種情況要就醫!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要知道,散光是不可逆的,如果寶寶沒有及時到正規醫院治療,就可能發展成弱視!最後可能會像上面那個寶寶一樣,即使戴上眼鏡,也看不清!這篇文章主要給以下三類家長看:1、還沒帶娃做視力檢查,甚至一點都不了解散光的。(最重要!因為兒童散光很常見!)2、自家娃已經被查出散光,但醫生說不用幹預,心裡沒底的。
  • 孩子近視了,戴ok鏡OK嗎?
    ,而是只聚焦到了視網膜的前面,它以視遠不清、視近清為主要特徵,是發生在兒童青少年中主要的屈光不正。 真性近視需及時配戴眼鏡以減緩近視進度 近視有兩種,一種是真性近視,即眼球前後軸變長了,這種為不可逆,另外還有一種叫
  • 4歲近視800度,家長的疏忽成了孩子近視的元兇,如何保護視力
    孩子現在還小,眼睛不能做手術,戴眼鏡度數還是會一直長。 現在小姑娘不戴眼鏡看什麼都湊近的很近,眯著眼睛看,孩子爸爸為此頭疼不已。家長的疏忽和縱容成了孩子近視的元兇。我國中學生近率70%,小學生近視率40%。 1)經常看電子產品 手機、平板、電視等電子產品孩子近距離長時間接觸的話,會損害孩子視力。尤其是玩一些小遊戲的時候,孩子的眼睛緊盯屏幕,更容易讓眼睛疲勞。
  • 孩子小小年紀就近視?四大「元兇」很多人不知道,不止是手機電腦
    但是在現代社會中,卻有很多孩子飽受近視之苦。 許多人認為,孩子之所以近視,是因為看多了手機和電腦,不注意保護眼睛。但真相併非如此,或者說,並不止於此。 下文整理了其中影響最大的四個因素,希望孩子和家長們引以為戒。 1、先天性的遺傳因素 由遺傳因素導致的孩子近視是不可逆的,而且這種原因引起的近視一般發病年齡比較早,在孩子三歲之前可能就會表現出來。
  • 關於孩子近視戴眼鏡的誤區
    Q:孩子近視,到底要不要戴眼鏡?A:對於兒童而言,散瞳後有近視度數且裸眼視力不滿足日常用眼習慣和需求,建議還是及時配戴眼鏡。正確配戴眼鏡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清晰地看東西,還能控制近視進一步加深。Q:孩子配好眼鏡後,是否需要經常戴?A:每個孩子的近視度數和用眼場景都不相同,是否需要經常戴其實因人而異。100度左右的近視兒童,可以在看黑板和寫作業時配戴眼鏡,戶外活動時可以不戴;200度以上就需要堅持戴。
  • 孩子眯斜著眼、歪頭看東西,或是近視眼不請自來
    自2016年起,國家連續多年將「愛眼日」的主題聚焦在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分別從養成愛眼習慣、堅持適度戶外活動、科學防控近視、呵護孩子眼睛等方面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今年的活動主題是「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
  • 近視報告| 3歲孩子視力僅0.4?別擔心,這可能只是「遠視儲備」
    也第一次聽說孩子的視力就像存銀行,前期存得適量多,之後才能慢慢支取。等到「儲備」支取完了,就只能負債了。  果不其然,在經歷了去年大半年的網課階段之後,暖暖近視了。剛滿8歲,雙眼150度真性近視。(具體可以點擊之前的幾篇文,不贅述了。淚已流幹,腸子已悔青)02、什麼是「遠視儲備」?
  • 近視防控:別讓你的孩子走上了近視「不歸路」
    大部分孩子近視本是可以避免的,但就是被家長拖出了毛病。 假性近視階段 假性近視,實質上不是近視,可能是正視,也可能是輕度遠視,但很多時候症狀卻和近視很像。 通常假性近視的眼軸並沒有增長,只是焦點落在視綱膜前面,導致看不清,需要調節。
  • 深圳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患的居然是「天才病」|馬凡氏症候群|馬...
    體形瘦長,頭小而窄長,顎弓高而深,皮下脂肪少,肌肉不發達等。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在我國乃至全球,近視及高度近視的發病率呈現出高發低齡化趨勢。高度近視人群不僅需要常年佩戴厚重的眼鏡,形象上不美觀,還會導致視野受限、視覺質量低下等,如果是病理性近視,不但近視度數會不斷加深,還會出現如眼底病變、早發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等,從而導致不同程度的視覺損害,甚至致盲。這將給患者的工作、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
  • 看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眼科專家告訴你這些近視誤區要避開
    暑期到,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李堅博士這裡看近視的孩子有了明顯增加。目前在學校內,佩戴「OK鏡」的孩子也越來越多。家長如何預防孩子的近視?在預防近視方面家長有哪些誤區?OK鏡應如何佩戴?什麼樣的人群適合戴OK鏡,什麼群體不適合?如何減少OK鏡的遺失?新藥物「阿託品」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 弱視近視輕鬆矯正,不手術就能恢復視力!為什麼還要讓孩子戴眼鏡?
    醫學界目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大多數的人還是認為,引起弱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某些先天性的因素導致眼部營養不良,眼球發育不完善而引起的。      很多家長為了解決孩子的弱視問題,跑遍了大大小小的視力矯正機構和眼科醫院,用了很多方法但始終沒有很好的效果,那麼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 暑期治療近視忙 記者專訪眼科專家:OK鏡,防治近視是否OK
    近視該如何預防?日前,記者專訪了眼科專家李堅。OK鏡使用普遍 但存在局限性罹患近視的兒童正呈現低齡化趨勢。李堅提醒,一旦兒童眯眼、歪頭、頻繁眨眼,就應進行視力檢查。真性近視是不可逆的,當前的護眼和治療手段,目的都在於延緩近視度數增長。
  • 防藍光眼鏡能防兒童近視專家:不建議!
    更多的則是自稱能防輻射、預防近視,價格普遍在200元-400元之間。價格最便宜的,也有幾十元一副的。2|家長聽說可防近視就給孩子佩戴防藍光眼鏡「孩子天天上網課,看他眼睛不舒服老眨眼,便給她網購了藍光眼鏡,聽說可以預防近視、防輻射。」家住天河區的晶女士,孩子8歲今年上二年級,疫情期間,連續幾個月都在家上網課。
  • 孩子近視戴這副眼鏡就能治?OK鏡,到底O不OK?
    「有控制近視進一步發展的作用,往下降不太可能,但至少度數能漲得比較慢吧!」鄰居說。聽起來更神奇了有沒有?上班路上,好奇心爆棚的常爸就拿著手機開始查了以來。不查不要緊,才知道今年央視315晚會上OK鏡剛剛被「曝光」過。
  • 近視是手機玩多了、戴眼鏡會加深度數……近視的謠言你信了嗎?
    它是指兒童屈光發育中的一種狀態:不散瞳驗光時顯示是近視,散瞳驗光之後為遠視眼。因此家長們會誤解,孩子的近視是假性的、可逆的。這是不對的。出現這種情況,其實說明眼睛在走向近視的路上。近視是遺傳的,父母近視,孩子很難不近視。
  • 再說一次 還沒有任何護眼儀能矯正近視
    前幾天寫過一個關於護眼儀的文章,之後很多朋友都在問我「護眼儀能不能治療近視」這個問題,另外還有一位家長朋友說她的孩子在使用某款護眼儀一段時間後視力真的恢復了。所以今天想再深入說一說為什麼護眼儀不能治療近視,順便也感慨一下,現在廣告的威力還真是強大。
  • 家裡有孩子近視的南城人,這條微信一定要看!(強烈推薦)
    寒假連著暑假過,在家裡上了幾個月網課又緊接著暑假各種補習班的同學們學習成績提升了多少不知道,眼睛的近視度數倒是提升很多。其實,就算沒有網課,在這個電子屏幕的時代,完全不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聽起來也不現實。所以,度數增加是一種不可逆的結果,只是增加的程度不一樣。
  • 懂得繞開這3個傷眼的行為因素,近視可以離孩子遠一點
    要知道,近視是由眼軸變長導致的,而眼軸變長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所以近視一旦發生,是無法治癒的。 而青少年的成長伴隨著生長發育和日益繁重的學習任務,近視度數還會不斷增加,一旦進入高度近視的病理性變化是不可逆的損傷,有可能導致出現各種視網膜病變,嚴重損傷視覺功能,甚至存在致盲的風險。
  • 哥哥12歲近視125度,框架眼鏡?OK鏡和阿託品,哪種效果好?這些近視...
    一來,近視是必然的趨勢,二來,長大也可以做飛秒雷射。結果醫生的忠告piapia打臉:她說有我這樣想法的家長很多,其實飛秒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而且畢竟是手術,需要把角膜削薄,是不可逆的,做了飛秒以後也有一定比例「復發」,重新近視的。
  • 3歲孩子近視200度,真的是因為玩手機?這才是孩子近視的真正原因!
    前段時間,有篇文章特別火。大概是講一個3歲多的小男孩,視力檢查的時候發現居然近視將近200度。作者認為,這個3歲男孩的近視,都是因為平時經常玩手機,於是得出了「千萬不要讓6歲以下孩子玩手機」的結論和勸誡,「不然,那些小小年紀就近視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因為玩手機造成的。」我承認,孩子玩手機這事,的確應該適可而止,有一定的限制。可小小年紀近視這事,手機還真的不一定背鍋。幾個月前,為暖暖上小學準備,我帶她去和睦家做了個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