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高瑜靜 北京報導
轉眼之間,又是一年冬至到,真正的隆冬開始了。隨著氣溫驟降,人們紛紛添衣防寒保暖。不過,冬季養生,可遠遠不只是多穿點衣服這麼簡單。
近日,在由天益壽氣血固本口服液特約播出的《名醫面對面》節目中,主持人直播連線了北京王府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老年科主任醫師姜穎,就冬季如何健康養生進行專業解答。
姜穎提示,對於冬季來說,大家還是養生和調補的季節。如果失眠是因為精力不充沛或者脾腎功能的減弱,那還是要進行調補,調補好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如果說人們睡得更好,睡眠質量更好,那精力也就會更充沛了。
《名醫面對面》是由中國經營報社、智金未來聯合推出的健康科普節目,通過與全國三甲醫院的專家對話,就民眾關注的健康話題,進行專業分析、權威解答。
以下是第四期節目中的精選文字實錄:
《中國經營報》:人們常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現在到了冬天,用什麼方法能提神呢?人的身體會跟著季節有所變化嗎?
姜穎:對於睡眠這個話題有諸多的說法。比如,春困秋乏夏打盹。我們好像一直都認為,不同時期對睡眠的說法和需求都是不太一樣的,但共性上還是要有足夠睡眠的。另一方面,也不要睡眠過多。對於冬季來說,大家還是養生和調補的季節。如果失眠是因為精力不充沛或者脾腎功能減弱,那還是要進行調補。如果說人們睡得更好、睡眠質量更好,那精力也就會更充沛了。
《中國經營報》:給我們介紹一下睡眠對身體健康到底有多重要?現代人的亞健康和慢性病是否與睡眠有關係?
姜穎:睡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它的生理功能有幾點是大家一定要了解的。
一方面,睡眠促進了腦功能的發育。嬰兒主要在睡覺的過程中發育神經系統,而且還有成長需要。對於成人而言,睡眠是鞏固記憶的。大家都知道,沒有足夠的睡眠,記憶力就會不好,出現健忘、煩躁等症狀。睡眠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促進體力與精力的恢復。睡眠還可促進生長、延緩衰老。在經常睡不好的患者就診時,我們會發現這些患者皮膚乾燥、眼圈發黑,人顯得比較蒼老。所以睡眠對於延緩衰老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睡眠還可以提升免疫力。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中醫有一句話叫「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其實這個正氣大多數就指人體免疫系統的一種免疫功能。大家都生活在一樣的環境中,有人得病,有人不得病,這意味著人們免疫系統是不一樣的。那麼免疫系統不能過強,也不能過弱。免疫系統過強,會出現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過弱了,會受外界的侵襲和打擊。所以足夠的睡眠有利於免疫力的提升和健康的維護。
睡眠主要保護了神經系統。一個人不吃飯,可以活一周以上;不喝水,也可以活一周。但是不睡覺,3~4天就不行了,所以睡眠是特別重要的。人的一生1/3時間都在睡覺,所以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中國經營報》:人們為什麼會失眠,在什麼情況下才能界定是失眠了?
姜穎:我們常說的失眠、睡不好覺,醫學上也對此類狀況有一些界定。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的特徵或者病症,包括幾個方面:第一,睡眠的潛伏期延長。潛伏期實質上就是指,我們準備好要睡覺了,把頭放在枕頭上,可是睡不著了,那麼超過30分鐘還不能入睡,這就叫潛伏期延長了。第二,出現睡眠維持障礙。這指的是,雖然睡著了,可是一夜醒了大於等於2次,或者是凌晨早醒。那早醒指的是什麼?或者3點鐘醒,或者4點鐘醒。其實至少在5點以後才能醒來,才是正常的。第三,睡眠質量下降。就是睡得比較淺,稍稍有一點聲音就會醒,或者是夢比較多,醒來並不解乏。還有一個就是總睡眠時間比較少,少於常規的6小時。個別人睡了6小時,起來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但是通常情況下,就是剛才說的這幾點,醒來之後感覺到頭疼、乏力、嗜睡。偶爾出現上述情況,並不是異常的。如果連續4周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稱它為急性睡眠障礙。如果在4周到6周之間稱為亞急性失眠,也是異常的。如果大於6個月就稱為慢性失眠。長期的睡眠障礙會給身體帶來很多麻煩,也會出現很多不舒服的症狀。
失眠的主要表現就是睡眠時間不足或深度不足。有的人是入睡困難,躺在枕頭上睡不著;有的人是睡而不酣,就是睡眠比較淺,時睡時醒,或者醒後不能再入睡。失眠嚴重情況下,常常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學習和健康。伴隨著常有的頭暈、頭疼,還有心悸、健忘、心慌、精氣神不好、神疲乏力等。睡眠不好容易伴隨著急躁易怒,會吃不好,容易影響食慾,帶來一些消化系統的疾病。
《中國經營報》:哪些因素導致失眠呢?
姜穎:引起失眠的因素特別多,有心理因素,還有一些環境因素影響。心理因素還是比較多的,也有一些生理疾病因素的影響。我們中醫講「胃不和則臥不安」,就是說胃不好,吃得不好,胃痛、胃脹,導致睡不好了。那就是消化系統的一些疾病引起的失眠。一個是更年期症候群,易躁易怒,出現手腳心發熱或者焦慮等。另一個是我們常說的心傷神,血是養心的,所以如果出現貧血也會引起失眠,本身一些心臟疾病也會出現這些問題。還有腎臟疾病也會影響睡眠。一些刺激性食品,喝咖啡、濃茶,還有一些興奮的藥物等等,都會引起失眠。我們還是要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
《中國經營報》:日常生活中該怎麼去改善這種睡眠質量?
姜穎:影響睡眠的因素有生理的因素,有心理的因素,也有一些環境刺激因素。我們要對這些能影響睡眠的問題進行梳理。要有一個良好的有質量的睡眠,前提是保障睡眠規律。如果你沒有規律,今天9點睡,明天1點睡,那就會把生物鐘打亂,它就不會形成一個比較好的睡眠質量,所以睡覺還是要有規律。比如說我們建議最好是在晚上10點半入睡,在10點半之前把所有事情做好,然後躺在枕頭上準備睡覺,這叫規律的睡眠。
另一個,要有良好的睡眠環境,這個環境就是有我們身體的環境。身體的環境就是不要過餓,躺在床上,你的胃在咕咕叫,你說能睡好嗎?所以我們說「胃不安」和「臥不安」。胃裡頭適量的食物還是能保證我們比較好的睡眠,但是睡覺前又不能吃得過飽,吃得過飽血液集中到胃裡面消化食物了,這樣中樞就會受到刺激,那兒有活要幹了,所以不能吃得過飽。另外太冷太熱的環境都不適合睡眠。還有就是我們所說的光線,在睡覺的時候要拉上窗簾,把光線降到最暗。
再一個,睡前要有一段過渡時間,有一個準備。這個過渡時間可能是泡泡腳、洗個熱水澡,躺在床上看會兒書,然後躺下去睡覺。你還沒有想睡覺的時候,就千萬不要躺著。這個我也有切身體會,因為白天出一天診比較累,晚上吃完飯在沙發上小躺一會兒,結果就睡著了。睡了一個小時,然後再起來洗漱,是不是就精神了?然後就是睡得晚,醒得早。所以,沒有到該睡的時間,就不要躺著,到睡覺的時候再躺下。
最後就是要處理好白天擔心的一些事情,以免躺在床上又過度地擔心,那就睡不好。白天要避免一些刺激性的東西,比如過度地飲濃茶、咖啡,或者大量吸菸。睡覺前可以吃一點東西,比如喝半袋奶或者吃一點乾果,給胃裡一點東西,讓它不過度餓,來保證比較好的睡眠。
《中國經營報》:冬天比較冷,有哪些慢性疾病需要特別注意?
姜穎:對於慢性疾病,是根據每個人具體的情況來區分。其實在冬天會引起急性失眠的病偏多,就是著涼、感冒,急性的。那麼對於一些慢性疾病,腎臟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容易補腎,也容易傷腎,冬天著涼也可能引起腎臟疾病的發生。另一個就是天氣寒冷也可能引起心腦血管疾病,比如說天冷了,血管收縮,出現了急性的心梗、急性的腦梗塞,這都是一些常見的慢性疾病。血管收縮還可能血壓升高。冬天人們懶惰了、冷了,不願意出去運動,也會出現糖尿病和高血脂。所以慢性病還是比較多的,也是受季節影響。因為冬天的時候,脾胃的吸收能力要比夏天好,大家都知道夏天不願意吃東西,冬天吃得就比較多。
《中國經營報》:對於冬天這些慢性疾病,有什麼方法調理養生嗎?
姜穎:夏天大家更願意動,冬天也要養成好的習慣。室內的一些運動也是可以的,比如說瑜伽、健身操,或者在地板上做適度的跳動,老年人可以在屋裡找個寬敞的地方去轉一轉,或者做一些拉伸運動等。
對於慢性疾病的預防,其實我們要有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還要有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也是要有一個比較規律的睡眠才能去預防慢性疾病。
《中國經營報》:姜醫生,飲食方面有沒有給大家的建議?
姜穎:其實一些代謝病患者對飲食要特別注意。因為這類疾病的治療,飲食要保證血糖不高、血脂不高、血壓不高。大家一定要注意飲食上的鹽的攝入要減少。還有對於油脂大的,還是要減少。另一個,一般情況下,每天身體常規營養要求二兩精肉、一個雞蛋、一袋奶、一斤青菜,還可以吃25克堅果。對於糧食主食會因人的身高、活動去計算,不是特別固定的。就是說飲食的多元化,營養素攝入是比較全的。
到冬季了,有適度的茶飲,還有一些人會用一些中藥泡泡酒,去調理一些慢性疾病。尤其是對於一些寒涼的、血瘀的疾病,在冬季有活血的作用,可能效果會更好,因為酒可以暖身,可以增加氣血的循環,用酒泡的一些藥物,對於調補還是比較好的。還有一些常規的口服藥,成型的藥物,像養氣血的一些藥物,也可以熬一些膏方。對於一些有保健需求的患者,還是願意接受湯劑的。
(編輯:曹學平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