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歲的「網紅」故宮又放大招 !剛播就狂圈粉

2021-02-11 都市快報

昨晚,故宮又放了個大招!

首檔聚焦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新類真人秀節目——《上新了·故宮》,瞬間好評如潮,圈粉無數。

先來一首聽完會在腦袋裡自動單曲循環的魔性主題曲熱熱身。

此前這段MV一經發布「故宮粉」就坐不住了,更是流量小鮮肉鄧倫的粉絲在網上瘋狂尖叫,期待萬分。

節目一開場,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就向年輕朋友們發出邀請,號召大家來看正青春的活力故宮。他還特別隆重介紹了自己的御貓「同事」魯班,這隻胖萌的黃毛貓咪在節目裡絕對是C位,不僅時不時就出現一下,還擔當了重要的「歷史解說員」的工作,為觀眾講述故宮不為人知的故事。

說起來,這是故宮第一次主動深度參與綜藝節目,就像去年央視推出的《國家寶藏》一樣,由全國幾個博物館提供國寶展現,演員加盟對國寶前世今生故事的演繹,不僅僅讓觀眾看起來新穎不枯燥,同時還能學會了許多知識。

讓文物活起來,是這個節目的宗旨。

《上新了故宮》特別邀請了流量「小鮮肉」鄧倫、「演技派」周一圍擔綱主講。嗯,自然也少不了數位大家耳熟能詳的各位「娘娘」,例如蔡少芬、王麗坤、寧靜等,都會有可能回宮一遊。

最大看點莫過於節目中將展出故宮35%未對外公開的神秘區域,影視作品中相對少見的乾隆花園、漱芳齋、南三所等場景的真實面貌都會在節目中相繼揭開。

不同於以往的文化真人秀節目,節目的表現形式也特別——「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周一圍及特邀嘉賓跟隨故宮專家進宮識寶,探尋故宮博物院的珍貴寶藏,解讀文物背後的歷史密碼和傳奇故事。同時聯手知名設計師和高校設計專業學生,每期節目推出一個文化創意衍生品,讓故宮文化被更多年輕人「帶回家」。

故宮博物院此次與北京電視臺的聯合,一共計劃製作三季,每季10期節目,等到第三季播出時,正好迎來故宮博物院600周年的誕辰。

第一期的上新主題是「乾隆的秘密花園」。


嘉賓鄧倫、周一圍和蔡少芬在故宮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祝勇的帶領下探秘了乾隆花園,去了未開放的區域倦勤齋。揭開乾隆皇帝打造紫禁城內江南秘境之謎。

周一圍更一人分飾兩角,演繹乾隆的內心世界。演技被網友點讚一片。


倦勤齋和符望閣,藏著乾隆花園的終極秘密,是乾隆網羅了全國頂級名匠和珍稀瑰寶,親手建造的江南一夢。在整個倦勤齋裡,充滿了江南的元素。比如竹絲鑲嵌、竹簧雕刻、雙面繡等等,都展現了乾隆皇帝隱藏著的內心世界。

拿花園中最為奢華的建築倦勤齋來說,可以看到金絲楠木雕刻成的「竹子」。

不過,因為北京乾燥的環境下竹子難以長期保存,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工匠用楠木做出竹林的模樣,然後在楠木上著色繪畫,甚至細到把竹節都畫上了。

乾隆花園是乾隆皇帝為自己退位後修建的頤養之所,更是他希望「億萬人增億萬壽,泰平歲值泰平春」的精神寄託。乾隆晚年還降旨不許對寧壽宮進行改建,這是乾隆花園得以完整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

       

節目總導演毛嘉,曾打造過《非凡匠心》等節目,她強調說,「我們不是在橫店拍,是在故宮拍,所以我們必須要尊重歷史」,加上有強大的專家幫忙考究歷史,所以節目中的知識點非常紮實。

在服飾上,節目中每一個出場人物的著裝禮儀都完全按照史實進行嚴謹考證還原的。

比如,周一圍飾演乾隆皇帝時穿的服裝,很多人看後說帽子像是太監戴的,但導演解釋,「服裝老師堅持設計得沒錯,區別就在於皇帝帽子的頂是紅絨結的,太監的帽子是其他的材質。」

還有很多清宮劇嬪妃都戴著長長的指套,但是史實證明,乾隆時期指套並不盛行,只是晚清時候才盛行的,所以節目裡妃子沒有指套,穿得也比較素雅。

這幾年,故宮真是挺忙的。做得了表情包,玩得轉新文創。它越來越不像一個600歲的中國文化宮殿,在網際網路的推動下,這個獨一無二的文化IP變得愈發的年輕。

故宮近些年投入做文創的精力很大。經過五年多的研發,到2017年年底,故宮文創產品已經突破了一萬種,而大前年的銷售額就已超過十億元。

故宮正在努力增強與大眾日常生活的聯繫,越來越年輕化。第一期節目中最終由珠寶設計師鍾華和新品開發員鄧倫、特邀嘉賓蔡少芬一起,設計出了一個叫做「美什件」的精美配飾。

接下來,還將會有更多嘉賓參與一起來故宮參與文創。

記者 餘夕雯

·杭州人注意,今天千萬別點開微信運動找虐!

·杭州市中心這條巷子,讓「處女座」的人看了很抓狂!好消息是,終於舒服了

·深夜回家,女朋友滿身是血倒在床上……17年前的杭州八丈井命案破了!

更多內容,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杭州新聞APP

相關焦點

  • 600歲故宮成新晉網紅,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嗎?
    我不禁好奇,故宮這個有著 600 年歷史的高冷範兒文物,是怎麼把自己捧成頂級流量 「網紅」 和帶貨能手的呢? 01.故宮還打造過哪些爆款? 故宮的網紅成長史,是一個不斷嘗試花式營銷玩法的過程。在彩妝之前,它就已經打造過許多爆款案例。
  • 從炸雞到數碼產品,600歲的「老網紅」——故宮聯名產品大盤點
    跨界聯名可謂是近年來火熱的話題,而說到國風領域的「頂流」,不得不提600歲的「老網紅」故宮。擁有著濃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故宮,正成為時尚、科技、美食等等領域品牌跨界合作的熱門選擇。
  • 600歲故宮,斑斕秋色「上新啦」
    600歲故宮,斑斕秋色「上新啦」市場信息網   2020-11-16 13:24:15   來源: 新華網   評論:   「上新了!」「進宮了!」故宮,每年都會給你一個非去可不的理由。吸宮廷御貓、拍古風照片、賞北平初雪,品故宮美食咖啡,都成為年輕人和故宮之間的美好約定。紫禁城從600年的歷史深處走來,送走一次又一次暮鼓晨鐘的安詳,迎來一輪又一輪的「日升月恆」,歷久彌新,煥發光彩。  「一年容易,春季最好,夏令愛男子,冬令愛少女,秋高氣爽愛自己。」木心這樣說。作為傳統文化兼網紅文化代表,故宮每年都會給你一個非去可不的理由。
  • 600歲的「國民網紅」來杭州了!走,跟我去城東逛「故宮」!
    今年,正好是紫禁城建城600年。作為600歲的「國民網紅」,今年也是喜事不斷——這不,最近就有兩樁。一是微博話題閱讀量超25.3億、討論量超953萬,火爆全網的文化類季播綜藝《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回歸,就在明天(10月24日),除了老成員鄧倫,這一季還會有雷佳音、張魯一、魏晨等明星嘉賓,帶你一起解鎖「你不知道的故宮」。
  • 今年紫禁城600歲了!見證故宮博物館600歲歷史
    我叫紫禁城,今年600歲了。 從皇家禁宮到百姓博物院,我很古老,見證了明、清兩代500多年的王朝更迭。 但我又很現代,在年輕人眼中,我是「網紅」。
  • 斑斕秋色「上新啦」,一起來看600歲的故宮!
    作為傳統文化兼網紅文化代表,故宮每年都會給你一個非去可不的理由。2020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而且金秋時節「蘇東坡」也來了。10月30日,我如約去故宮賞秋、看蘇東坡書畫展。上一次去故宮還是去年2月14日情人節,那天我第一次走在故宮城牆上,看漫天飛雪銀裝素裹紫禁城,多麼「暖 」的禮物啊。
  • 600歲的故宮,終於「下凡」了!
    600歲的故宮明白,只有結合每個時代的智慧,才能迎接更多個600年。
  • 高分紀錄片揭秘600歲故宮保養日常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日前,一部跨年播出的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又圈粉了諸多觀眾。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海報。片方供圖  它被稱作是《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姊妹篇,將鏡頭對準了紫禁城規劃、變遷、修繕與保護的故事,穿越600年的時光,以「丹宸永固」大展、養心殿大修工程、歲修保養為線索,透過故宮古建部、工程管理處等部門的工作視角,將一個有趣的故宮展現在人們面前。
  • 閻崇年:讀懂故宮600年
    於丹說:閻崇年老師害苦了我媽,她老人家本來天天要午睡,自從播了他的節目,她再也不肯睡午覺了。也正因為此,從十幾歲的娃娃,到前年剛過世的106歲的周有光先生,再到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都是他的忠實聽眾。」故宮揭露的人性真相,20歲、30歲之前不懂可能是運氣所限,但45歲前一定得懂。如果你了解了故宮600年風雲史後,你可以從一個王朝的成敗經驗中,看到對自己人生的某些借鑑意義,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 600歲的故宮,該「降降溫」了
    2020年,故宮即將迎來600歲的生日。當時間滑向1月,「6688元故宮角樓年夜飯被取消」、「大奔開進故宮」的負面新聞此起彼伏,一時間各種言論甚囂塵上,有「解密」的,有「吐槽」的,把這個承載了國人最多關注的歷史博物館推向了「風口浪尖」。
  • 這次帶你揭秘599年前的故宮
    那麼,即將迎來600歲高齡的故宮,究竟是靠什麼保持著一顆年輕的心來與世界連結,讓自己成為超級網紅的呢?在網際網路創業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也越走越紅。,憑藉精良的設計、大開的「腦洞」,成為文創界的「網紅」。
  • 繼600歲的故宮爆紅之後,敦煌也成為了新一代出圈的「網紅」!
    但自從故宮推出一系列文創產品後,逐漸消弭了曾經橫亙在博物館與民眾之間的鴻溝。截至目前,故宮博物院已研發了9170種文創產品,一年賣出超過10億元。  作為享譽世界的人文瑰寶,敦煌也正在藉由科技的力量推動文化的破壁,成為一個超級大網紅,開始和網際網路、數字科技發生化學反應。
  • 「公關商學院」600歲的故宮,帶你看看IP新玩法
    故宮博物院第一次以出品方的身份,推出了《上新了·故宮》文化季播節目。計劃製作三季,每季10期,待第三季播出時,正好迎來故宮600周年誕辰。600歲的故宮 從2018年開始,大家對於故宮IP就應該很熟悉了。
  • 遇見故宮600年 登上微博熱門話題,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再次刷屏
    12月29日,「網紅院長」單霽翔做客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與眾多讀者不僅分享了自己對閱讀的感悟,還談到了科技創新和移動網際網路給故宮帶來的變化,以及5G故宮未來體驗。活動現場,單霽翔金句頻出:「我不是重量級嘉賓,我正在減肥」「都說我是網紅院長,但我是被『網紅』」「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博物館從來是被贊助的,我們終於強大到可以贊助別人了」等精彩內容讓現場的讀者紛紛感嘆「單院長的演講真是燃爆了」。線下內容精彩紛呈,線上#遇見故宮600年#登上微博熱門話題,網友刷爆評論區。
  • 紫禁城600歲 這些年有哪些變化?為何年輕人稱它網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0日電 題:故宮,六百年!記者 宋宇晟我叫紫禁城,今年600歲了。從皇家禁宮到百姓博物院,我很古老,見證了明、清兩代500多年的王朝更迭。但我又很現代,在年輕人眼中,我是「網紅」。
  • 故宮今年600歲了!同視角新老照片對比, 一眼跨越600年
    恢弘的紫禁城將迎來600周歲,新展覽、新文創、新數據已經趕著趟兒地發布了。今年上半年,《韓熙載夜宴圖》將率先露臉。隨後,「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中國與凡爾賽展」「紫禁城建成600年展」等大展也將挨個揭開面紗。
  • 前有大G進故宮,後有夜撞東華門!600歲的故宮,居然這樣慶生?
    經初步審查,犯罪嫌疑人於某志(男,26歲),近期一直在其他省市打工為生,3月15日從河南自駕車來京,無違法犯罪前科,排除毒駕酒駕。目前,該人因涉嫌尋釁滋事罪已被東城公安分局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工作中。
  • 聚名網:國貨崛起了,「600歲」的故宮明明可以靠顏值偏要靠才華~
    要說最成功的國風IP,非得是故宮莫屬。這個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要靠才華的600歲「網紅」。文創產品豐富多元,將傳統文化和日常生活相結合,同時布局線上和線下渠道。故宮和綜藝的觸電,故宮的一系列爆火的紀錄片,堪稱紀錄片綜藝界的寶藏!
  • 600年來故宮為什麼沒有鳥屎?這檔「網紅老師」綜藝節目告訴你
    「600年來故宮為什麼沒有鳥屎?」、「古人是怎麼化妝的?」、「過年被催婚怎麼辦?」、「女朋友耍脾氣是槓精嗎?」、「古人追星居然如此瘋狂?」等等。所以《叮咚上線!老師好》雖然不同於芒果臺一貫的純娛樂風格,不過卻真正做到了融趣味性和娛樂性於知識分享之中。
  • 臺北故宮放大招,網友玩嗨了!
    近日,臺北故宮放出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