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眾多優勢發展資源的清遠,謀划進一步講好「清遠故事」,讓優勢更優、強處更強。資料圖片
12月20日,剛剛獲得「嶺南賞雪勝地」稱號的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金子山上,滿山遍野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
這也是連山繼獲得「嶺南避暑之都」後的又一生態氣候品牌和全域旅遊新名片。森林覆蓋率居全省之首、高達86.2%的連山,是清遠作為粵北生態屏障良好的體現。
清遠特色和優勢明顯。作為全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清遠有溫泉之城、漂流之鄉、龍舟之鄉等國家級名片,也有名氣響亮的「清遠雞」、英德紅茶等名優特產。在清遠,張九齡、劉禹錫、韓愈、蘇軾、米芾等文化大家都曾留下足跡、墨寶,具有獨特的壯族風情和瑤族風情。
「十四五」開局在即,手握眾多優勢發展資源的清遠,如何進一步講好「清遠故事」,讓優勢更優、強處更強,搭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
有「廣東雪山」美譽的連山金子山,被廣東省氣象學會授予「嶺南賞雪勝地」稱號。梁素雅 攝
山水旅遊「IP」的隱憂
在粵東西北地級市中,清遠擁有距離粵港澳大灣區最近、發展空間最大、生態條件最好的比較優勢。
確實,清遠土地面積達1.92萬平方公裡,佔全省土地面積超十分之一,接近2.6個廣州的大小,發展空間不可謂不大。同時,清遠南部的清城、清新、佛岡等地比鄰廣佛,其中清遠市區去往廣州中心城區的時間,甚至比增城、從化等廣州轄區還要少。
11月30日,粵東西北地區的首條城際軌道線路——廣清城際花都站到清城站正式開通運行,清遠進一步融入「廣州30分鐘經濟圈」。當前,從清遠到廣州,南部地區有城際,中部地區有高鐵,北部地區有高速,交通更加便利。
而在環珠三角、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中,清遠也是很顯眼的「一抹綠」。不只是森林覆蓋率居全省之首的連山,清遠的連陽地區森林覆蓋率也達80%以上。
清遠既與廣佛等產業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比鄰,也有溝通粵桂湘之地,歷史上長期處於南北通衢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區位、生態優勢等,也為清遠孕育了多種優勢資源。
以文旅資源為例,截至2020年初,清遠共有國家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17個,是全省4A級以上景區數量最多的地級市。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全市共接待旅遊人數231.15萬人次,都市休閒、鄉村旅遊、自駕遊、溫泉遊等文旅消費活動高漲,不少溫泉景區「一房難求」。
據統計,2019年全市接待遊客4729萬人次,遊客接待量連續第二年突破「4000萬人次」大關。前段時間發布的《廣東省疫後景區復甦指數大數據調查報告》顯示,清遠文旅復甦指數94.33%,在全省各地市排名首位,顯示出較強的「修復力」和「韌性」。
不過,即使是在旅遊這一「優勢賽道」,清遠並非沒有隱憂。截至目前,清遠只有連州地下河是國家5A級景區,甚至不及廣深佛惠等珠三角城市,以上每個城市都各有2家。
近年來,廣州從化溫泉、佛山三水溫泉等同類景區不斷對清遠的溫泉進行分流、衝擊;清遠漂流景區紛紛「上馬」玻璃橋等「網紅」項目攬客,而廣佛地區的漂流、玻璃橋項目也都不少。項目類型「我有人也有」,未來「步子」怎麼走,清遠一大批山水旅遊老牌景區還需進一步下功夫。
講好「清遠故事」的迫切
做好旅遊文章的前提之一是進一步講好「清遠故事」。
清遠是省內世居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也有相當數量的客家人世居,廣府文化、客家文化、壯瑤風情在這裡匯聚。
作為獨具特色的壯瑤風情對於省內外遊客有一種獨特的吸引力。
如「天下瑤寨·醉美連南」風情精品線路獲評20條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之一,「瑤寨鄉村度假之旅」被納入首批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名單等。2019年,連南接待遊客350.1萬人次,同比增長13.2%;旅遊綜合收入13.6億元,同比增長14.5%,旅遊支柱產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夯實。
除了頻頻在省內外「亮相」的壯瑤風情舞蹈、非遺等本土文化元素,清遠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富礦」。
「出宰山水縣,讀書松桂林。」「山淨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這些詩句,出自唐代大文豪韓愈。在陽山一年多來,韓愈讀書交友、訪問農家,帶來一股中原文化之風。韓愈離開陽山後不久,劉禹錫又貶為連州刺史,告知舊友「剡中若問連州事,唯有千山畫不如」。
而自古以來,北江就是當時溝通中原與嶺南的重要渠道之一,沿江而下的文化名人更是比比皆是。「天開清遠峽,地轉凝碧灣。」有學者考究稱,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在南貶和北歸途中曾兩次遊歷清遠,在飛來寺遊玩時所作《題峽山寺》,開篇兩句大筆一揮、氣象恢弘,對於清遠山水之嘆流傳千古。
此外,北宋書畫大家米芾曾出任浛洸縣尉,除賦詩題字留下墨寶,也還痴迷當地英石;南宋詩人楊萬裡在廣東為官期間,途經清遠寫下《過真陽峽六首》《出真陽峽十首》等詩篇。
近年來,清遠大力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也取得不少成效,然而講好「清遠故事」依舊任重道遠。有遊客來到清遠才發現,「在廣東工作十多年,一直只聽說韓愈來過潮州,不知道在清遠的時間還要更久。」
韓愈在潮州只有短短八個月,興修水利、選才用能、興文教,還留下「鬥鱷魚」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山叫做韓山,江叫韓江。對比起來,清遠的歷史文化名人留下詩篇不少,但具有傳播力的故事還有待進一步挖掘。
「故事大家都有,你的故事是否是『爆款』,對於是否能傳開來有直接關係。」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譚天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潮州具有對外傳播力較強的文化底蘊,走出去的潮州人比較多,相當於域外有了又一個潮州。「喝著功夫茶講韓愈,和喝著白開水講韓愈,差別會比較大。」
■聲音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譚天:
「請進來」
「走出去」
講好清遠故事
譚天認為,清遠的發展優勢要讓更多人熟知,未來的宣傳不能僅依賴單向灌輸式的宣傳,因為大眾傳播的傳統媒體面臨渠道失靈的問題,要藉助網際網路、適應網際網路的玩法。
「網際網路時代,網紅產品的傳播渠道、路徑都與以往不一樣,沒有爆款產品,很難傳播開來。」譚天說,以清遠雞為例,傳統的宣傳注重口感、營養等方面,但更年輕的網際網路用戶不僅要吃、還要「拍下來秀一下」「要吃得爽」。「無論是清遠的溫泉也好、清遠雞也好,要主動適應新形勢的宣傳特點,真正找到自己的『賣點』在哪裡。」
譚天建議,清遠擁有眾多的城市名片,但要將「清遠故事」傳播出去,簡單而言要「請進來」並「走出去」,加強好清遠故事、產業優勢等挖掘、打造的同時,要加強策劃,利用多形式網際網路宣傳手段開展宣傳。
同時,要善於借力借勢,與行之有效的新媒體平臺加強宣傳推廣合作,善於「蹭熱點」。「比如藏族小夥丁真火了之後,各地都在蹭熱點,也有不少實現較好的自我宣傳案例。」譚天介紹,落地在清遠,比如發起「清遠是不是宜居城市」「為什麼韓愈在潮州比在清遠更火」等話題討論,很多人都會關注並討論,然後再輸出需要宣傳的內容,會更有效、更有傳播力。
南方日報記者 陳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