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裡的人生思考

2020-12-22 然好

眾所周知,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顧名思義就是佛學為內容的一種教育,是門講「心」的學問,其目的是通過修行達到心靈的解脫。

細思起來,心的延伸應該是人生,因而,如果將佛法的應用由心延伸為人生,道理也應該是相通的。

佛法講解脫,為什麼要解脫呢?對立面是有所束縛,才需要尋求解脫,解脫了就自在了,不止是心自在,人也自在了,所以由心延伸是人生應該是有一定道理的。

六祖慧能在《金剛經》的解義裡說「無相為宗,無住為體,妙有為用」,指出了事物是相、體、用三方面同時具有的事實真相。禪宗的所謂明心見性,其實是一種「透過表象看本質」的一種修行。

《華嚴經》上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說的是「一切法由心想生」的道理,這個邏輯的背後是個「天下大同」的觀念,在這個觀念下,萬物是相融一體的,教人不必執著於事物。

在具體的修行方法上,《金剛經》上說「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就是叫我們舍,什麼都放下,舍到舍無可舍心就得清淨了,也就解脫了。

可是,什麼都叫我們舍,叫我們放下,總得有個能說服我們的理由。於是《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叫我們「應作如是觀」。

一般人對佛教並不是很了解,對佛教許多觀念在認識上有著一定的偏差,原來佛家的觀念認為事物都是生滅相,存在成住壞空四種現象,是個由生到滅的過程,但有些事 物這個由生到滅的過程表現得較為長久,甚至超過人的壽命,因而當一個人對佛家的觀念缺乏認識的前提下,從情感上來說就不太願意相信,因而時常被蒙上了一層迷信的色彩。

假如將迷信的色彩去掉,剩下的就是佛家的一些觀念主張,這個時候,它不但不迷信,甚至可以將宗教的外衣脫掉,將宗教的成分去掉,成為一門純粹佛學。

佛學的理論基礎是因果論,因果現象既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自然法則,就像《涅槃經》上說的「種瓜得瓜,種李得李」那樣,是種前後關係的推演,人們可以通過選擇前而決定後,但不能倒置過來,因為這是自然規律,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

佛學的核心是《金剛經》的原理「無住生心」四個字,是叫我們不要執著於任何事物,回歸到如來清淨心上來,即得解脫。換句話說,是叫我們放下得失心,連因也舍掉,沒因當然不會有果,等於放下心外的整個世界,哪來的煩惱與憂愁啊!

現實生活中的人,煩惱無非來自物困、名困和情困,這些東西猶如青藤纏繞在大樹一樣纏繞在我們身上,放下即得解脫。

佛法這樣教我們覺悟人生,既然我們可以從物困、名困和情困裡解脫出來,那麼,我們不管遇到什麼東西的纏繞,也同理可以得到解脫的,解脫不了的,掙脫也可以,再不行逃脫也可以……這活生生就是講人生。

現實中有這種見地的人不多,可惜了佛法。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心得見解,不能代表佛法。讀者自明。

相關焦點

  • 《金剛經》|看人生,講態度!
    所謂「人生無處不修行,生活無處不道場。」人走在哪裡,就該學到哪裡,每一天都在追求進步,要麼緩進則退,否則,不進則亡。這是一句警句,他提醒人不可過於安逸而不思前進。所謂學到老活到老,每一個人追求的東西不一樣。很多人對「換進則退,不進則亡」八個字有誤解。
  • 讀《金剛經》,看人生無常
    《金剛經》四句偈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在佛家的觀念裡,人間一切現象都生滅相,是個成住壞空的過程,緣合則有,緣散則滅,《楞嚴經》上則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既幻且短暫。
  • 《金剛經》:金剛經全文共有多少卷
    其實按照準確的來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剛經都是已經遺失的殘篇,總體來說的話只有一卷,只是金剛經延續的時間比較長,所翻譯的譯本也各有不同,但總體來說的話,我們最常見的玄奘法師翻譯的金剛經共有32品。在金剛經現存版本中,流通最多的是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經,這一部經文的話,相信很多師兄都想知道金剛經幾個字和金剛經一共多少品,總共字數有5000字,所以說金剛經的次數不多也不少,在經文中已經算是比較少的了,就是我們修行的時候不要太過於在意金剛經有多少卷,我們休閒的時候應該將心思放在如何去解讀金剛經,如果我們在修行金剛經的時候我們將自己的心思放正。
  • 金剛經裡的四句偈
    行者海日在雷音寺偶得一本「佛說大乘金剛經論」,書中佛解釋金剛經四句偈的本意是四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空。
  • 《金剛經》解釋:讀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
    讀誦金剛經和心經可以幫助我們清理內心深處的陰鬱和雜念,也可以讓我們懂得修行心靈的方法和作用,而且無論是讀誦金剛經還是心經都是能夠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益處,但是,讀誦金剛經和讀誦心經的好處是不一樣的。那麼讀誦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是什麼呢?
  • 南懷瑾讀《金剛經》:它揭示了人生9大真相,讓人如夢初醒
    人生的真相是什麼?這個命題對你我來說實在有些大。在命運叵測的一生裡,每個人都好像在大霧裡行走,時而雲開霧散,時而濃霧瀰漫。那些組成人生的片段每天都在重複:吃喝拉撒,上學,工作,成家立業,養育兒女,直到生老病死。你會糾正我:這些都是現象,是尋常百姓的生活寫照。
  • 蔣勳講《金剛經》
    像桌上那一方石硯,原來在溪澗裡,卻也隨我去了天涯海角。②有一年我在臺灣高雄上課,住在旅館,然後突然電話響了,拿起電話是我妹夫跟我說父親彌留,所以趕快到機場飛回去。最後他講了一句話,大哥你順便帶一套黑西裝來,我大概就知道怎麼回事。去飛機場前,我突然看到一個木頭盒子,是爸爸在我讀書的時候給我的,上面是于右任的題字:敦煌莫高窟活版印刷金剛經。
  • 人生至高境界,全​在《金剛經》這三句話中!
    曹德旺書房珍藏,一米見方的《金剛經》,曹德旺:這比我的命還珍貴  《金剛經》作為大乘經典之作,雖僅有5000字,卻是佛教中流傳最廣的,傳播性最高的作品,相當於佛教經典中的知名品牌。在《金剛經》中體現的道理,跟我們世間常說的聰明才智不同,其中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如果經常讀誦《金剛經》,可以幫助大家放下煩惱,提升悟性,福慧雙修。
  • 《金剛經說什麼》:為何叫金剛經
    金剛經有五六種不同的翻譯,我們慣用的是鳩摩羅什翻譯的這一種。有的翻譯,上面加「能斷」兩個字,意思是能斷世間一切苦痛、一切煩惱,而成聖成佛。所以稱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可能鳩摩羅什認為,這種能斷的精神,已經包含在經文裡了,所以經名不需要特別再加上去。所謂「波羅密」,一般的翻譯就是到彼岸,有些最後加一個多字,成為般若波羅密「多」。
  • 讀《金剛經》,如是觀一切有為法
    在《金剛經》裡,有著名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何謂有為法?在佛學的觀點裡,有為是指「造作」,「有所作為」,這些「有為」表現出來的現象稱之為「有為法」。在《金剛經》裡,認為「一切有為法」都是虛妄不實的,教我們「應作如是觀」,我們人生也是個由生到滅和過程,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六祖慧能在《金剛經》的解義裡認為「離生滅相,即是到彼岸也」,直接地說出了如何修行成佛。我在看佛經的過程中,時常有過諸多感觸。
  • 南懷瑾切身經歷:《金剛經》的力量不可思議
    「能斷金剛」意指比金剛還堅固,「般若波羅蜜多」指智慧,即《金剛經》主要講述的是:通過最究竟的智慧,到達成就的彼岸,獲得解脫。《金剛經》包含了對人生、生死、宇宙、法意等種種思考,佛在與弟子的對話中,為我們解惑種種答疑,是一部開智慧、了脫生死的無上法藏,不僅是大乘佛教宗派都會涉及的一部佛典,更是禪宗的必讀經典。
  • 南懷瑾說:《金剛經》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看懂就知道什麼是人生
    大家有看過《金剛經》嗎?如果有看過,你們看完以後有什麼想法那,過去的不可得,未來的也不可得。小時候不明白什麼是順其自然,長大後稍微懂了它的字面意思,現在,就更加的明白了,人是越老越明白,順其自然其中的意境,但是你即便過得順其自然,最後也照樣逃不過世俗間的紛紛擾擾。
  • 聖嚴法師 南懷瑾 :《金剛經》9大人生真相,大夢初醒!
    《金剛經》,最偉大的佛教經典之一,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眾聖之所依」。在中國古代,上至帝王將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販夫走卒、百姓之家,無不推崇《金剛經》、奉持《金剛經》,歷經千年,這部經典已經深深的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金剛經說什麼》,是南懷瑾完整講授《金剛經》的講演整理,全書20萬字。
  • 《金剛經》講什麼?
    話說在《金剛經》開頭,須菩提就向佛請教起問題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整部《金剛經》由此展開,到了最後佛陀用一首偈作高度概括總結,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佛說《金剛經》體現了人生要守住的八種心,是哪八種呢?
    佛說《金剛經》體現了人生要守住的八種心,是哪八種呢中國的佛教文化的大乘經典中,有佛學大師曾說:「《金剛經》最偉大之處,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是超越宗教的大智慧。」可見佛在開示的《金剛經》蘊含著甚多的智慧。那麼如何超越一切宗教呢?經中除了體現了佛教的教義外,還有天文地理等。
  • 南懷瑾:開悟的人最可怕,人生至高境界,全在《金剛經》這20字!
    《金剛經》,乃是佛教最偉大的經典之一,道出了大成佛教最高智慧,被譽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中國古代時期,上至王侯將相、官宦大夫下至販夫走卒、尋常百姓,無不推崇《金剛經》,《金剛經》在中國傳頌千年,已深深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 《金剛經》裡的6大名句,悟透福報無量!
    相信對佛教有些了解的人,對《金剛經》並不陌生。《金剛經》全文五千多字,是大乘般若體系的核心經典,與《心經》一同是開啟眾生智慧的法寶。《金剛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講「無相」而不講「空」。迷惑時,我們失去所有時間;開悟後,我們擁有全部世界。
  • 金剛經的四句偈
    佛經當中有一部極其重要的經典叫做《金剛經》,但這是大乘佛法,對於我們一般人,也就是我們這些入門的小學生來說,那是一部高等數學,看了會有頭變大的感覺。很多初學者,其中包括我本人,看了之後會有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金剛經》裡面反覆提到諸如「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布施無量阿僧世界七寶)」這樣的話語,也就是這個「四句偈」的功效很厲害,我們自然想知道這個「四句偈」 到底是什麼東西了,只是閱讀整部《金剛經》,你都找不到佛所說的「四句偈」到底指什麼。
  • 佛教:《金剛經》中最有靈性的三句話,點醒無數人!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一,《金剛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簡稱,《金剛經》的全部經文只有五千多字,雖然文字很少,卻句句經典,每一個字都暗藏著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在《金剛經》中有三句話,最有靈性,點醒無數人,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句話,其中卻暗藏了人生大智慧,讀懂的人,人生會更有意義。第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金剛經》告訴你:如何在無我的境界中做出超乎想像的成就!
    1.人之所以痛苦的原因 我們聽《金剛經》,是因為它能帶給我們智慧,斷除我們的執念,《金剛經》一直在不斷破除我們的執見和煩惱。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錯誤地理解了事情,為什麼是錯誤呢?是因為你把短暫的東西當作了長久,把變化的東西當作了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