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癌症病人的發病因素中,不良的飲食習慣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對於癌症的復發或其他癌症的發生,不良的飲食習慣仍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癌症病人要按照防癌的要求,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
中國歷代名醫就對膳食功能均有論述
戰國時,扁鵲說:「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療之,食療不愈,然後用藥。」唐代孫思邈也指出:「安身之本,必須於食,不知食療者,不足以全生」。
一》食藥並重
腫瘤的治療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在當前對其預防和治療尚無特效手段的情況下,食療、藥療以及手術等其他療法均是腫瘤綜合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不能偏廢。食療膳食中許多食品是藥品的一部分,有一定的療效,但不能完全取代藥品,更不能取代藥療等腫瘤的常規治療,而應在藉助食療提高機體體質和免疫力的基礎上,積極進行綜合治療,當然,只注重手術、放化療等現代醫學的治療手段,不重視飲食調養的觀點也是錯誤的,各種針對腫瘤的治療手段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害機體的正常細胞,導致正氣的虧損,如果不加強飲食調養,最終會導致正氣的潰敗,反而失去治療的機會。
二》腫瘤患者在飲食上應合理忌口
忌口是指疾病期間對某些食物的禁忌,是食療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對於腫瘤病人的治療和康復具有重要意義。但是臨床病人忌口往往存在誤區:有人認為「要嚴格忌口,雞、鴨、魚等所有肉類都不能吃,只能吃素,餓死腫瘤細胞」,結果忌口後病人日漸消瘦,體質一日不如一日,也無法進行任何針對腫瘤的積極治療;有人則認為不用忌口,什麼都可以吃,以「增強體質和免疫力來對抗腫瘤」,結果吃了很多的肉類食物,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甚至加速腫瘤復發等。對於中醫所提及的「發物」——包括雞、魚、蝦、許多肉類等,是否能確切地引起腫瘤復發,目前尚無定論,但這些食物均是人體蛋白質等生命物質的重要來源。故一般認為忌口應科學合理,因時(季節)、因並因人而宜,如夏季不宜多食溫燥性的食品,冬季則應避免冷食;消化道腫瘤飲食宜清淡,肺癌病人忌燥熱傷陰之品。
三》腫瘤患者在飲食上應科學進補
食藥同源,用之充飢則為食,施以治病則為藥。具有食療作用的食物與藥物一樣,均有自己的偏性,具有酸、苦、甘、辛、鹹五味,寒、熱、溫、涼四氣。在食用時也要根據病情和體質,遵循一定的食療原則選用。隨便亂進,非但治不了病,且有害無益,故在食療時宜辨證、辨病施食,因人、因時、因地而宜。更不要輕信廣告的宣傳,一味迷信滋補品的作用。而應請教醫生和專家,有針對性地選擇服用,以避免盲目跟從。
四》腫瘤患者在手術前後該怎樣安排膳食
癌症患者的飲食調配 生命的維持,必須依賴食物中的各種營養元素。癌症患者最主要的問題是營養障礙,改善患者的營養是抗癌治療中最重要的措施。合理調配癌症患者的飲食,可提高機體抵抗力,對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十分有利。癌症患者的飲食調配,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供給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質食物,如牛奶、雞蛋、魚類、豆製品等,可提高機體抗癌能力。其中牛奶和雞蛋可改善放療後蛋白質的紊亂。
2) 進食適量糖類,補充熱量。大劑量放射治療的患者,可使其體內的糖代謝遭到破壞,糖原急劇下降,血液中乳酸增多,不能再利用; 而且胰島素功能不足加重。所以補充葡萄糖的效果較好,另外宜多吃蜂蜜、米、面、馬鈴薯等含糖豐富的食物以補充熱量。
(3) 多吃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甲魚、蘑菇、黑木耳、大蒜、海藻、芥菜及蜂王漿等食物。
(4)維生素A和C有阻止細胞惡變和擴散、增加上皮細胞穩定性的作用。維生素C還可防止放射損傷的一般症狀,並可使白細胞水平上升,因此,應多吃含上述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芝麻油、穀類、豆類以及動物內臟等。
(5) 放療和化療的患者,一般宜進食涼食、冷飲、但有寒感的患者,則宜進食熱性食物。
(6) 飲食多樣化,注意色、香、味、形,促進患者食慾、烹調食物應多採用蒸、煮、燉的方法,忌食難消化的食品,禁飲酒。
(7) 各部位腫瘤手術後引起咀嚼、吞咽、消化吸收困難及特殊營養元素缺乏者,可根據情況給予不同飲食及補充所缺乏的營養元素,必要時給予複方營養要素飲食,以增強患者抵抗力。
五》腫瘤患者在食療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1、辨證施食。中藥食療方中,多含有不同功效的中藥,在使用前,應確立患者的基本中醫證型,也就是我們平常說得寒熱虛實等。只有選擇針對自己證型的中藥食療方,才會取得滿意療效,否則會不利於病情的控制。例如適合氣虛型肺癌的中藥食療方,如果用於熱毒型的患者,往往會助熱加重病情。
2、辨治施食。即根據接受手術、放化療、介入等治療方法產生的不同副反應,選擇合適的中藥食療。目的是既能增效,又減輕放化療等毒副反應。
3、辨期施食。即根據患者處於疾病的不同分期施以不同的食療。早期可選擇含偏重於攻邪的食療方,晚期患者則應選擇含偏重於補益的中藥食療方。
4、辨藥施食。根據患者正在使用的其它中西藥物,選擇合適的中藥食療方。例如,同時服用中藥治療的患者,應該告訴醫生自己正在使用的中藥,以免食療方與醫生的處方用藥產生不必要的重複或互相制約療效。
六》下面介紹幾個在臨床上指引腫瘤患者使用,已取得較好療效的中藥食療方
(1) 腫瘤手術或放、化療後或晚期腫瘤患者食慾下降,倦怠乏力,食後腹脹等氣虛證為主者。可選用:黨參、白朮各30克(紗布另包),茯苓、懷山藥、去心蓮子、苡仁米各50克,紅棗15枚,糯米100克,白糖適量。製法:諸藥加水約1000ml,煮沸後文火煮30分鐘,去布包黨參、白朮,加糯米、白糖、適量水煲粥。
(2) 放化療後或晚期腫瘤貧血、白細胞下降陽虛患者,表現為體弱氣虛,畏寒肢冷,四肢無力,精神不振,面白舌淡等。可選用龜肉500克,西洋參10克,鹿茸3克,苡米50克。製法:將龜肉洗淨、切塊,諸藥紗布包同放入鍋中,加生薑5片、清水適量共煮,水開後去浮沫,加黃酒、食用油適量等,文火煮至肉熟,調入食鹽等調料。
(3) 手術、放化療後貧血或、白細胞下降氣血兩虛者,表現為面色蒼白,咽幹口燥,動則氣喘,心悸失眠等。可選用:母雞1000克,當歸、白芍、熟地、川芎、白朮、甘草各10克,黨參、茯苓各15克,生薑5片。 製法:將雞肉洗淨,切塊,放砂鍋中,加生薑,諸藥(沙布包)及清水適量,急火煮沸後,文火燉至雞肉爛熟,去藥包,調入食鹽等調料。
七》癌症患者的飲食調配
吃哪些食物可起到食療和藥療的雙重作用?在補充營養的同時,又能達到抗癌抑癌的目的呢?
甘薯補中和血,暖胃寬腸。凡大便艱澀,溼熱黃疸,胃中虛寒者均可食用。日本藥理實驗證實,熟甘薯對癌細胞抑制作用達98%,費城醫學院研究證實紅薯中的DHEA能使小鼠的乳癌和結腸癌消失。
大棗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胃弱少食,脾虛便溏,心悸怔忡,飲食無味的腫瘤患者可食之。每日吃適量大棗,可輔助治療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症。實驗證實,大棗中的山楂酸對肉瘤有抑制作用,其活性比化療藥物氟尿嘧啶還高。
大蒜行滯消積,解毒健脾。有飲食積滯,脘腹冷痛,水腫脹滿,吐血心痛者可食之。實驗證實,大蒜中的微量元素鍺和硒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
靈芝滋陰益氣,養血安神,健脾益胃。可緩解放、化療的毒副反應。對肺腎虛引起的咳喘,肝腎虛引起的耳鳴,腰膝酸軟無力,心氣血虛引起的心悸、不眠、健忘,脾虛引起的食欲不振有效。藥理實驗證實,靈芝中的多糖不僅具有抗癌作用,還有降血糖作用,是癌症合併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食品。
八》食療與腫瘤的「免疫系統綠色自然療法」
就是一位世家老中醫,憑著一生的從醫經驗,用自家祖傳秘方加食療的自然療法針對腫瘤研製了一套獨特的「粟氏免疫系統綠色自然療法」。許多腫瘤患者在治療幾天後能吃飯了,有精神了,不疼了,積水沒了,臥床不起的病人也可以下床活動了,身體恢復的很快,而使用2-3個療程的患者更是欣喜不已,瘤體開始縮小,體重增加了。「粟氏免疫系統綠色自然療法」。就目前對腫瘤患者的臨床觀察,愈後效果還是比較肯定的。 腫瘤與食療的全國免費諮詢熱線:4006852963 詳細資料:http://www.ZL04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