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2020-12-27 阿正說動漫

說起「賽博朋克」這個概念,也許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一些歐美的科幻作品:

比如高調放出預告片的《賽博朋克2077》、經典永流傳的《銀翼殺手》……

誠然,「賽博朋克」這一題材起源於歐美,歐美作家在這一題材上的統治力也十分強大,從菲利普.迪克到威廉.吉布森,優秀作品和作家頻出。

可以這麼說,賽博朋克的豐碑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歐美作品的名字。

而我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日式賽博朋克作品,成功躋身於這群歐美作品之中,在豐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它甚至得到了好萊塢的青睞,改編成了真人電影(雖然動畫觀眾對那電影並不買帳)。

它,就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攻殼機動隊》

不過,我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的,並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兩部押井守劇場版,而是《攻殼》系列的TV動畫作品SAC系列——

《攻殼機動隊 S.A.C.》

《攻殼機動隊》描繪了一個光怪陸離的未來世界——義體技術高度發達,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與機械融合了。

人們都換上了電子腦,每時每刻都在網際網路中暢遊,高效地與世界交換著信息。

而我們的主角公安九課,就是這個賽博時代中的特警,他們用高性能的義體和強大的黑客技術武裝自己,武能信仰之躍,文能駭入高級防火牆。

作為一部在科幻史上留名的作品,《攻殼》中所展現出的想像力完全超出了它所在的時代。

士郎正宗的原作漫畫從1989年開始連載,那時網際網路才剛具雛形;

今天主推的SAC系列動畫也是2002年的作品,那時「網上衝浪」還是個時髦詞。

在《攻殼》中的人,卻都已經換上了電子腦,可以通過後頸扯出的數據線和他人有線連接,隨時隨地與網際網路連接。

在許多科幻作品中,人和機械的分界線就是那顆人的腦子,一個人可以全身都義體化,但就是需要那顆原生態的腦子來承載自己的靈魂。

《攻殼》完全打破了這一常規,直接從腦子開始革命,一個人可能全身都是原裝的,唯獨腦子必須是電子腦。

人和機械的分界線,僅僅只是軀殼之中是否寄宿著靈魂

今天向大家主推SAC系列動畫的原因之一,也是想讓大家在沉浸故事的過程中,深入了解《攻殼》的世界觀——相信我,這不是一兩千字就能總結的東西。

SAC動畫中既有主線章節,也有許多單元劇,單元劇的插入,就是為了讓讀者通過劇中人物的視角,代入式地體驗這個世界觀。

同時,你也能體會到這個人物本身的魅力

SAC系列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攻殼》動畫,它的畫風最接近當代觀眾的主流審美,耗時三年、經費8億日元,其製作水平也是無可挑剔。

即使你第一遍不能完全看懂劇情,光看那炫酷的畫面就能吊起你的興趣

SAC的劇情,也對得起那8億日元的經費。

之前提到過,SAC動畫分為主線章節(complex episode)和獨立章節(stand alone episode)兩部分。

主線章節是公安九課與超級黑客笑臉男之間的高手過招:

六年前,笑臉男當眾挾持了Serano公司的社長,他旁邊有無數的攝像頭、無數吃瓜群眾,甚至還有一檔正在進行的直播節目。

可是沒人能看清他的臉,所有的攝像頭和電子腦都被他黑掉了,他的臉被替換成了一張笑臉logo。

在這六年間,以「笑臉男」為名義的黑客行為時有出現,他們的勒索對象也都是類似Serano的人工智慧公司。

不過,九課內部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是,這些全都是模仿犯

就在這件事情快要成為談資的時候,九課成員陀古薩的警校同學突然找到了他,告訴他「警界高層對笑臉男事件有異常動作」。

但是,他們還沒見面,這個警員就因為視覺裝置出現意外,車禍身亡。

陀古薩從他遺孀那裡拿到了他本來想要交給自己的資料,在其中發現了一些蹊蹺;

與此同時,警視總監也就這件事召開了記者會。

在記者會上,「笑臉男」黑了一位警員的電子腦,借他之口對總監發出了威脅:若不能在三日後的同學會上承認自己的罪行,就會有性命之虞。

公安九課開始調查「笑臉男」事件,一頭撞進了一張錯綜複雜的大網中。

在這張網上,笑臉男的模仿犯在舞動,警界和政界的某些高層也為了自己的利益蟄伏其上,他們越是調查,事情就愈發撲朔迷離。

到最後,就連「笑臉男」是敵是友,都難以判斷。

《攻殼》主線中的政治戲完全沒有日漫中常見的智障戲碼,在這張利益與權力的大網中,沒有人能脫身。

即使「笑臉男」能隨意黑進別人的腦,即使九課成員個個文武雙全,他們還是沒能憑著單純的正義感和個人英雄主義對抗那張大網後的黑暗。

他們最終也只能用政治手腕來對抗政治手腕。

笑臉男相關的主線劇情緊張縝密,而獨立出來的單元劇章節同樣信息量巨大。

其中的大部分單集,單獨拿出來都能擴寫成一部電影。

例如我最喜歡的第三話「小小的反抗」,這一集講的故事並不新穎——人愛上了機器人。

然而,這24分鐘講出來的故事,卻比很多電影甚至番劇都要深入人心。

公安九課接到了某機器人公司的報案——

最近,他們公司生產的「JELI」陪聊機器人發生了多起「自殺」故障。

它們以類似於人類自殺的方式,毀壞了自己。

JELI是個很老的型號,因此這不像是來自商業對手的攻擊。

現在仍然在用JELI的用戶,多半是一些熱衷於改造的發燒友。

九課的精英們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這個誘導「自殺」的病毒,這個病毒完全就像個外行人寫的,唯一引起他們注意的是一個保護程序

這個保護程序很有可能是為了保護他自己的JELI不受這個病毒影響,也就是說,犯人肯定擁有一個正常的JELI。

順著這條線索排查,九課迅速就鎖定了犯人。

在他們破門而入之前,這個犯人已經帶著他的JELI「私奔了」。

在這個犯人的屋子裡,堆滿了電影的原片帶,甚至還有一臺電影放映機。

看上去,他根本不像什麼黑客,更像是一個電影發燒友。

這個外行人的位置立馬就被九課鎖定了,他此時還毫無自知地開著車,帶著他的JELI兜風。

「你的側臉美極了,很有你的味道。」

「比我美的人有很多。」

坐在正副駕駛座上的一人一機像一對情侶一樣打情罵俏,可是,這其實都是電影中現成的臺詞。

可以想像,這個電影發燒友一定和JELI一起看了許多電影,JELI也學會了許多電影臺詞。

此刻的兩人,就像是電影中亡命天涯的男女主角一般。

九課略施小計就把他騙下了高速公路,順利地將其逼入樹林中,跟他們以前的敵人比起來,這個外行人實在是沒什麼威脅。

陷入絕境的犯人懇請道——

「我們只是想在一起而已,別妨礙我們。」

看著他這樣子,包圍他的九課成員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想必這傢伙讓其他JELI自殺的動機,就是因為他因愛而生的獨佔欲吧。

包圍圈逐漸縮小,就在大家都以為結局已定的時候,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

一直安靜跟在他身旁的JELI忽然繳了他的槍,還把他雙手反剪,摁在了地上。

「已經不想再愛你。」

從她的嘴中,居然說出了一連串人類一樣的話語。

在九課成員把犯人帶走之前,JELI最後依偎在他身邊說了一句:

「對不起,我真的愛過你。」

這過於接近人類的言行,讓九課警察感覺有些迷惑。

事後,這位警察回到了家中,他的妻子剛好在看一個老電影。

聽著電影中的臺詞,他猛然發現,JELI所說的那一連串人類一般的話語,其實都是電影臺詞。

正當他以為找到了臺詞的出處、可以解釋那個JELI的行為之後,電影繼續向後放映,然而,這次他卻沒能聽到JELI最後的那句「對不起,我真的愛過你」。

在「FIN」的熒幕白光前,警察久久地矗立,無法得出一個結論。

這個小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這個開放式的結局——JELI到底有沒有擁有靈魂呢?

在和它的主人一起看過無數電影、見證了無數熒幕上的悲歡離合之後,它有沒有產生自己的感情呢?

JELI當時的行為可以被解釋成「背叛」,但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拯救——他的主人在九課成員面前沒有一點勝機。

它制服主人,也許只是不想讓他受傷。

而JELI做出這一行為是否出於自己的意志,也是個謎——當時九課最強的黑客少佐就站在她身邊。

她想黑進JELI,簡直易如反掌,JELI那些「人性」的行為,也許只是少佐制服犯人的手腕。

至於少佐有沒有這麼做,最後也只給了一個曖昧的暗示。

《攻殼》中的單元劇,就像是一座漂浮的冰山,浮於表面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都隱藏在海面之下。

有些是觀眾可以通過蛛絲馬跡推斷出來的,有些就乾脆留白,讓觀眾自己去選擇一種詮釋。

這種洗鍊而含蓄的風格,簡直讓人慾罷不能。

無論是stand alone的單元劇,還是complex的主線,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互聯帶來的界限模糊。

電子腦的使用,模糊了人與機器人的界限,儘管還有「靈魂」這一最終標準,可是,這個標準過於虛無縹緲了。

當我看到九課的那些吉祥物塔奇克馬的時候,總會忍不住這麼想——經過足夠多的學習,機器內是不是也會產生靈魂呢?

而過度的互聯化,最終模糊了人與人之間的界限。

如果每個人都能高效地彼此交換信息,會不會最終導向同質化的末路?

就像《攻殼》中「笑臉男」這一概念一樣,最終它已經不屬於原本的那個黑客,自發的模仿者讓這個符號成為病毒一樣散播的模因。

儘管電子腦這樣的科幻存在,距離我們所處的現實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不過,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互聯化的程度確實是越來越高。

可以這麼說,《攻殼機動隊》描繪的,就是資訊時代膨脹到最後的一種可能性。

它值得一看,也值得反覆看。

第一遍,也許你會醉心於那優秀的畫面和光怪陸離的未來世界;

第二遍,也許你會愛上九課裡那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等你完全理解了《攻殼機動隊》之後,這樣一部劇情、世界觀和製作水平同時在線的動畫,定會讓你徹底愛上它。

相關焦點

  • 2077年的世界,很賽博朋克!
    在這款以近未來為背景的遊戲中,玩家能夠自定義角色、技能和玩法,探索包羅萬象的「賽博朋克」都市。那麼,賽博朋克究竟意味著什麼?它是如何火遍全球的?賽博朋克(Cyberpunk),由cybernetics(控制論、神經機械學)和punk(朋克、反叛)兩個單字組成。
  • 地獄一般的夜之城,是賽博朋克的極致展現
    《賽博朋克2077》是2020年的熱點大作,也是一款爭議之作。
  • 從《賽博朋克2077》聊起 賽博朋克與桌遊的趣味發展史
    它既是對人類未來社會的悲觀預測,也是對當前人類發展的一種警醒;它既對科技發展顯示出了足夠的警惕和恐懼,但也暢想了種種不可思議的高科技產物。比如在探討未來科技對人類社會影響的高分神劇《黑鏡》中,不少劇集如果加上一些廣告牌、高樓大夏和霓虹燈元素,妥妥地就是賽博朋克風格作品。
  • 日本乾脆把年號換成賽博朋克算了
    Bruce Bethke 在其 1983 年的科幻小說《Cyberpunk》中首先創造出「Cyber Punk」這個詞。但是讓賽博朋克走向大眾視野的,則是 20 世紀 80 年代威廉·吉布森的《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Neuromancer 是一個新造詞,由 Neuro-(神經的)結合「Necromancer 巫師」一詞拼接得來。
  • 從《神經漫遊者》到「2077」,在霓虹雨夜中不斷前行的賽博朋克
    當本作在 2013 年公開首個概念預告片時,恐怕沒有人會想到它能在發售前引起如此高的關注,甚至成為一部引發了社會現象的作品。從拿各種搞怪圖片合成的「賽博朋克 2077」式梗圖,到遊戲一再跳票時的群情激奮,再到讓人哭笑不得的「黃圖 PTSD」,《賽博朋克 2077》如今的巨大影響力可見一斑。
  • 《賽博朋克2077》:誰讓你提前57年發布的?
    在中國,波蘭遊戲公司CDPR只正式推出過一款遊戲(《巫師之昆特牌》),但它在的B站官方帳號卻擁有100萬粉絲。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賽博朋克2077》。2017年初,CDPR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分公司,他們早早宣布將為《賽博朋克2077》製作中文配音,積極邀請各路遊戲媒體參與試玩演示活動,同時還將各種宣傳內容深度本地化,同步發布到國內社交平臺。這一系列的操作,點燃了中國玩家的熱情。某種程度上,《賽博朋克2077》的確破解了中國市場的「財富密碼」。
  • 賽博朋克2077動漫彩蛋大全 賽博朋克2077動漫梗位置
    賽博朋克2077動漫彩蛋有哪些?賽博朋克2077這款遊戲中有非常多的彩蛋梗,而日式的賽博朋克作為一個經典的要素,在2077裡自然也是有很多的致敬的。那麼遊戲裡關於動漫的彩蛋都在哪裡呢?這裡給大家整理了賽博朋克2077動漫彩蛋分享。
  • 加入了美少女和蘿蔔畫風,日本創作者腦中的賽博朋克浪漫
    在這段時間,相信賽博朋克相關的文章,大家也已經看過不少,譬如之前一位小編寫的當賽博遇上朋克,上演一場關於夜之城的的極致誘惑,就之於賽博朋克的藝術特點,敘述了自己的觀點。二者沒有高下之分,只是觀察視角有所不同。當然了,作為和隔壁克蘇魯一樣的新生文學系列,賽博朋克這個要素會受到大家的喜愛,與其說是它的內核有多麼深刻,倒不如說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它與太空歌劇系科幻作品截然不同的畫風。
  • 賽博朋克到底是什麼?這幾部動漫了解一下!
    2020年,"賽博朋克"一詞在各大媒體重新走紅!
  • 《賽博朋克2077》不行?那不妨來試試這些不一樣的賽博朋克
    在《賽博朋克2077》遊戲裡你可能會碰到各種BUG,對於PC玩家來說算是小打小鬧,但購買主機版的朋友來說就是遊玩噩夢。PS5、XSX的供不應求,PS4和X1成了主機玩家的唯一選擇,但隨之而來的不是暢爽「夜之城」,而是建模加載不全、畫質崩壞的災難級遊戲體驗。
  • 提煉賽博朋克之魂:《攻殼機動隊》的前世今生(上)丨觸樂
    沿著賽博朋克題材的歷史軌跡去追尋這一系列的源頭和發展演變,我們大約要回到40年前。播種希望賽博朋克題材並沒有明確的起源作品,在這個題材的發展中,1982年是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在這一年,《銀翼殺手》和《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這兩部美國電影成為賽博朋克的裡程碑。
  • 賽博朋克視覺符號
    遊戲領域也動作頻頻——老牌賽博朋克IP Deus Ex(殺出重圍)和Metal Gear(合金裝備,也被改編成了電影)自不必說,波蘭蠢驢的Cyberpunk 2077更是在名字裡就冠上了「Cyberpunk」之名,而且前期造勢之浩大也讓很多並不太接觸遊戲的人知道了「Cyberpunk」的大名。為什麼有些明明是在當下拍攝的照片看著就那麼賽博朋克呢?
  • 從《神經漫遊者》到「2077」,在霓虹雨夜中不斷前行的賽博朋克
    盼星星,盼月亮,《賽博朋克 2077》終於要來了。當本作在 2013 年公開首個概念預告片時,恐怕沒有人會想到它能在發售前引起如此高的關注,甚至成為一部引發了社會現象的作品。從拿各種搞怪圖片合成的「賽博朋克 2077」式梗圖,到遊戲一再跳票時的群情激奮,再到讓人哭笑不得的「黃圖 PTSD」,《賽博朋克 2077》如今的巨大影響力可見一斑。
  • 《賽博朋克2077》評測:極富開創性的革新之作
    如上這幅景象,就能夠完美詮釋《賽博朋克2077》當中的反烏託邦世界,究竟是何模樣:這是超級資本時代的未來,無比強勢的巨頭企業,已經讓政府感到束手無策,無能為力;人們心中對「神聖」的敬畏早已不復存在,一切的事物都只是商品而已。於是《賽博朋克2077》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的背景設定,以及所營造出的這種氛圍。
  • 衣領加LED就是賽博朋克?別鬧!|賽博朋克|遊戲|賽博朋克2077|鐵甲...
    國內某遊戲大廠在 520 開了場充滿「代號」的新作發布會,發布了一款「賽博朋克」手遊。接下來說的話可能有些失禮,同時考慮到提這遊戲的名號就是幫它出名,所以想請大家跟我一起假裝不知道這遊戲叫啥,姑且把它稱作「小tou」……不不不,「小忒」。
  • 除了賽博朋克,你還知道什麼朋克?
    「後賽博朋克」(post-cyberpunk)同樣也使用了這種「沉浸式」的方式來構建,但是它對「高水平科技,低品質生活的意義進行了更深的解構,也剖析了「通過發展技術,控制和限制個體潛能」的未來社會形態。不同點在於後賽博朋克設定中所呈現的未來不再壓抑和恐怖,科技也不再是被體制用來控制和對抗個體的工具,整體都呈現了更明亮輕鬆的未來。
  • 賽博朋克36年:從科幻先鋒到科幻懷舊?
    這一年,被普遍認為是賽博朋克誕生的關鍵年份。VCD影促有幸獲得《銀翼殺手》發行方Park Circus Group的授權,將在8月5號、18號進行兩場放映活動(詳情見文末)。在觀看影片之前我們不妨來回顧下《銀翼殺手》所帶動的賽博朋克的歷史。 賽博朋克36年: 從科幻先鋒到科幻懷舊?
  • 《賽博朋克2077》太酷了!
    但對於忠實賽博粉兒來說經過近8年的等待這回終於和大家見面了作為2020年度最受玩家矚目的一款遊戲,《賽博朋克2077》儘管經歷了多次跳票,但依然無法抹去它在眾玩家心中的地位反而呼聲越來越高大家對它的期盼值也一度達到了頂峰
  • 賽博朋克的前世今生系列——G02 影視作品篇
    以及「賽博老去,霓虹再起 — 千禧年之後賽博朋克的湮滅與捲土重來」的電臺內容有感並作梳理與整合 。寫這篇的初衷是想做一個歸納總結,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擴展欣賞,從而真正的從多方面的去了解賽博朋克,文中介紹到賽博朋克影視、小說、遊戲等作品的排序根據賽博發展進程以及時間線,而作為一個新的系列開端,所有資料均來自網絡。
  • 網盾極風雲:淺談《賽博朋克2077》
    最近一段時間,一個叫做「賽博朋克2077」的遊戲刷爆了整個朋友圈。由於其內容的可玩性,於是當這款遊戲在steam平臺上架後便迅速席捲了微博、知乎以及b站等社交平臺,在一瞬間被推向了輿論巔峰,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順帶著為遊戲廠商打了一波成功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