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華宗旨|修訂版

2021-02-19 命理風水易點通

張真人:把那個《太乙金華宗旨》,第一講「天心第一」,找著,找出來,找著譚真人的那個序,把譚真人那個序也找出來。往前找,往前找,「天心第一」前邊,第三段(備註:《炁體源流》第150頁)。找到了嗎?譚真人,啊,在前邊哩。噢,譚真人,譚長真,譚長真的序呀?對。

今天正式地講,啊,講《太乙金華宗旨》。那麼為什麼要找著譚長真真人他這個序?這麼多年,我就看到譚長真這個序,偶然間明白了。明白的地方在哪裡?這麼我給你念一念,你們就知道了。你把譚長真那個序,找著了沒有?

答:找到了。

張真人:都找到了啊。那麼他就說的,「聖真」,就是過去說的古代的聖人和過去的真人,啊,「無不在世(間)度人」。連釋迦佛也好,過去的聖人、真人,都在社會上度人麼。「究竟何曾度得一人」,那麼「亦世人能自度耳」。世間人都不能自己掌握這個,為什麼呢?不能自(度)耳。他都不聽信別人的介紹嘛,別人的見解。

「若世人與聖真,性量有增減分毫,便是度不去」,因為這個聖人的性量,他是普度的眾生。但人有些地方,有些人不、不相信,或者是半疑,他就度不走。那麼「聖祖初發願度生已度……」。釋迦牟尼就說,要度盡眾生;我們道祖就說,要普度眾生,啊。既要「度盡百千萬億劫無量眾生,度此七人」。啊,就從北七祖,就是從七真傳過來。儒家度了……,道家度了七真,釋迦佛就度了七佛。

那麼「諸子不離凡夫地」,上邊,「毗盧遮那無量法身也,諸子不離凡夫地」。不管佛教也好,道教也好,我們修真的人,總的來說,離開凡身,都不能修道。原因在哪裡?那麼離開凡身,雖然說凡體是後天的,那麼離了後天,神、炁、元精、元li(音)沒地方躲藏,他沒地方。那麼人沒有這個身體,都成了陰魂鬼宿,那種修行就慢了,所以「諸子不離凡夫地」。

「何以即與古佛同尊」,既然我們跟古代的仙佛都是同生,那麼「子輩原無信(心)不及」,啊,「所以聖祖當下即(便)度得去」。那麼我們只要是相信,佛也好、道也好,只要我們的相信沒有可疑的地方,那祖師當時就可以度走。啊,「若有一毫信不及」,千古,啊,那麼信不及的話,「千生難免輪迴」,「自古聖賢……」都在這裡兩句了。

從古到今,這個聖賢、真人、佛祖,「千言萬語」,啊,「千言萬語」,千卷書、萬卷經典,說一千道一萬,「無非要人識得性光」。這麼多的道藏,千言萬語,千佛萬祖,說來說去,無非就是叫你知道性光。他底下下邊是這樣子說的,「通天徹地,古今聖凡一齊透過,無少等待,無不完成,所謂盡性……」,這我印出來的你們看那上邊,已經都號(標)出號(記號)了。

「所謂盡性者盡此」,那麼我們修性,就是修的這個。所謂「至命者至此」,我們煉命也就是煉的這個東西。什麼東西?就是性光。「採藥者採此」,我們有些人採藥,下邊呂祖爺說的清楚:藥不是有形之物,不是後天的東西,不是精氣神,你們要記住。這是採藥他這上邊,採藥者就是採的這個。修證果,「修證者修證此而已」。修仙談道修成佛修成仙修成聖人,就是修的這個東西,再沒有第二個。

我就看到這個地方,我幾十年來看書,偶然間才明白。就從這麼幾句話才知道了,人說來說去就是修的性光。那我跟你們現在說,修這修那都是假的,都是比喻。我就從這幾句原話上,我心裡偶然間明白了,把一切的書都明白了,就從這個地方開悟。

啊,幾十年來,光知道我修這麼快,不知道怎麼修的,到底修的什麼?人問我,我不知道。那麼我就從這裡一開悟。那麼譚長真一說,我趕快把這個書放下,就是燒上香,給譚祖爺磕了九個頭,啊。我明白了,就從這幾句話裡頭明白了。你看,他說的是,千言萬語,無非叫你知道這個性光。我們煉來煉去,煉的就是性光。我為什麼叫看這兩句,我把這兩句說來說去。

那麼張三丰說的是:「道也者,時焉而已」。他光說的這個時,啊,說了七個。他這一個序言裡頭說了七個,說了七個時。這個時間,不是現在的幾點幾分,他說的那個時,是天生之時、玄竅開動之時、玄關發動的那個時間。他是煉時,「道也者,時焉而已」。他最後的結束,還是這樣子。往下講,「道也者,時焉而已」。他開頭說的是「時焉而已」,到結束的時候了,還是「時焉而已」。

你看最後的:「太乙之可言乎?故曰道也者,時焉而已」。光說這個「時」說了七個。他就這短短的這個幾篇文章,都說的這個七個時間。這個七個時間,我仔細考慮考慮。從開始,從時上開始,那個「時」,是真時。是半夜,不是幾點幾分、十二點那個時,是人身上發動那個時間,陰陽發動的那個時間,也是天真所時。

所以他光說的這個「時」,就是連開始到結尾一共九個「時」。這九個時就是說三個地方的東西。酉初有三個時,精動是後天的。後天的精是寅時之精、陰精,最容易做怪。啊,它一歸到先天那個精裡頭,這個先天精一動直接打到太空,跟太空裡那個真神一結合,真神從大太空裡頭,一轉變,呼呼叫的下到地下,接近腎臟。腎臟通過去,有一個發電機,就像現在我們這個發電機,在這個肚臍下邊一點,往下一按,就像那個,大約麼就是像那個雞的那個後門一樣,就是一個圓圈圈。你一按,全身麻木,全身疼痛。那它往後緊接著兩個腎,兩個腎接著背後那個骨胳裡頭那個骨髓,直接打到太空跟腦髓結合。我們第七節,從上邊數第七節,跟前邊的心臟連著哩。心臟的上邊有那個隔膜,就是分䐲衣(音譯,解剖學上可能指心包和胸膜,僅供參考)。

你看你殺那個豬啊羊啊,上邊都有那個護板油。那個護板油是憋制這個心臟裡頭那個臭氣不能上去。它憋制那個氣,那麼那個氣要上來,我們從鼻子口裡出來那就是臭氣。是不是,它就憋制那個氣不能上去。但經過胃裡頭吃的東西溶化以後,生化的血。胃生血、脾統血、肝制血、心養血、腎活血。那個血是熱性,它沒有腎臟它不能活,不能平衡,所以五臟就起到這麼一個作用。那麼再往上一道分䐲衣(音譯,可能指心包和胸膜),分著的精就從這個心臟背後,直接跟這個上下這個骨髓裡頭有個縫子,它直接跟一個管管那裡扎到那裡頭,往上通腦海,往下通腎臟。所以我們的電,就從那塊發展的。但我們要想長生,那個電不要毀壞。只當往上補,我們的生命就會延長。那麼你只但損壞,補的少、傷害的多,只有一天一天的死亡。啊,所以哪張三丰這個「時」,是說的那個「時」。

一共三個、底下三個轉變,轉變到金丹,金丹再轉成道胎。道胎也有三個轉變、三個時。從道胎,再往上升,升到泥丸宮。到泥丸宮是一個宮闕。另外一個宮闕是在中周,是在太空。下邊一個宮闕,就是把大氣之層,八脈連接的那個,一個大氣層,就像我們這個房子,再有八個大脈總結了這一個房子。我們這個房子就是發展空氣的一個地方。從那裡人才能長生。

那麼最後這個王天尊那一段,再往下看。在王天尊背後,最後的了結那兩句。找著了嗎?王天尊的那個序呀。上邊我就不讀它了。本當要讀的話,上邊,那麼靈官爺他發的誓願,只要有三分的修行,他立即護法。我們為什麼要給靈官爺磕頭?只要你一心修道,靈官爺馬上就要派一個護法,派一個靈官來保護你。他下邊都是說的是這兩條。他就說的,「亦何待雷露風霆,惟是廣生大生,以各正性命於兩間。」

那中間他與這個「兩」字,昨天我講給你們畫的那個「兩」字,你們看見了嗎?把那兩個「兩」字,你們……昨天講的課,你們還記住了沒有?為什麼最後哩給你們畫的那個「坐」字?上邊那個「兩」字,「兩」字就是上邊那個「坐」字,同時下來。「各正性命於兩間」,就是在那個「兩」個的中間,這是為什麼要看這一個。那這不是講,「各正性命於兩間」,你看那個「兩」字。昨天不是給你們寫出來那個「兩」字,就在這「兩」個的中間下決心,下定決心,那麼把這一個看見了。

為什麼要看這兩句?譚長真說的那個,修性也是它,煉命也是它,啊,修正果也是它,採藥也是它。我為什麼叫先看它呢?是我從那個幾句裡頭,偶然間把這幾十年的這個迷解開了。我今天也叫你指揮你,就是從那個地方要開悟。啊,「各正性命於兩間」。這麼底下,就看天心。啊,把上邊就是《太乙金華宗旨》,孚佑帝君著的「天心第一」。我以上說的那幾個問題,是我的經驗,就從譚長真、譚長真那幾句序文裡頭,偶然間這個開悟的,醒悟了。人採藥、煉性、煉命、採藥、煉神仙,都是在那個,就是叫你知道性光。

      今天的知識就為大家講到這裡!若你有家居風水或命理的相關問題,都可以添加微信號【HEHEYX666】進行交流!福生無量天尊

熱門文章推薦

⊙家裡擺放麒麟很有講究,不得不看

⊙2020年犯太歲的生肖及化解方法

⊙ 什麼是八字,為什麼要批八字?

⊙ 貔貅的功效與作用原來這麼驚人

⊙ 鎮宅納福寶葫蘆竟然如此神奇

⊙什麼樣的綠植最招財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

相關焦點

  • 《太乙金華宗旨》
    《太乙金華宗旨》就是這麼一本書。《太乙金華宗旨》是一本道教講述內丹修煉的書,據說是唐代道士呂洞賓所著,當然可能是託名。但即便是託名,也不影響這本書的價值,就像《黃帝內經》雖然託名黃帝,依然是傳統醫學的金科玉律。呂洞賓是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師從道士鍾離權,並得到了鍾離權傳授的金丹密旨,兩人還共同創立了「金丹道」。
  • 榮格《金花的秘密》與呂祖《太乙金華宗旨》
    前一段日子恩師周隱謙先生在太乙學院弟子群為我弟子們講述《太乙金華宗旨》,師父在一開始為我們介紹了這本經典的來歷,原來這是中國丹道學走出國門受到西方科學認可的一本經典,在明末清初有一個傳教士叫衛禮賢的德國人,本來是要到中國傳播基督教的
  • 尹志華:《太乙金華宗旨》的問世及其道派特徵考
    《太乙金華宗旨》於康熙年間成書後,在流傳過程中,經過了多次修訂,形成了不同的版本。 我們目前所見到的《太乙金華宗旨》的最早版本,是乾隆年間邵志琳整理本,收錄在他增輯重編的六十四卷本《呂祖全書》之卷四九中,題《先天虛無太乙金華宗旨》。 邵志琳說他的本子「出自蘇門(即蘇州)吳氏抄本」。 該本載有潘易庵等人的序、跋,對成書過程作了說明。
  • 太乙金華宗旨(天心,識神,元神)
    此宗旨,所以為萬法歸宗,至尊法旨,爾為仙佛,為天人,為山河,為六道為鬼怪,為昆蟲草木,無不承受法旨,皈命大宗苟有十分信得及者,不離當下即與度去。有一毫信不及,饒他千生萬劫,永墮迷途,向立嚴誓七人外不得妄傳,豈聖祖普度之公心,只慮世人障蔽甚深,罪業煩重,不能聞法信心,而反生疑謗,是益其罪也。
  • 太乙金華宗旨與內照功
    《呂祖太乙金華宗旨》說得好:「聖聖相傳,不離返照。孔雲知止,釋號觀心,老雲內觀,皆此法也。」收錄於《二懶心話》的內照功,則是一個專門運用內照作功的獨立功法,其設計合理,構架嚴密。攻效明顯,值得探究。一、關於內照內照在氣功典籍中常和內視內觀同義互用,如《太平經》云:「眩目內視,以心內理……猶火令明內照,不照外也。」
  • 道教經典 |《太乙金華宗旨》原文及譯文 回光證驗
    《太乙金華宗旨靜中綿綿無間,神情悅豫,如醉如浴,此為遍體陽和,金華乍吐也。既而萬顴俱寂,皓月中天,覺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為心體開明,金華正放也。既而遍體充實,不畏風霜,人當之興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黃金起屋,白玉為臺;世間腐朽之物,我以真氣呵之立生;紅血為乳,七尺肉團,無非金寶,此則金華大凝也。第一段,是應《觀無量壽經》云:「日落大水,行樹法象。」日落者,從混沌立基,無極也。
  • 道教經典 |《太乙金華宗旨》原文及譯文 勸世歌
    《太乙金華宗旨》原文 勸世歌吾因度世丹衷熱,不惜婆心並饒舌。世尊亦為大因緣,直指生死真可惜。老君也患有吾身,傳示穀神人不識。吾今略說尋真路,黃中通理載大易。正位居體是玄關,子午中間堪定息。吾昔度張珍奴二詞,皆有宗旨。子後午前非時也,坎離耳。定息者,息息歸根,中黃也。坐者,心不動也。夾脊者,非背上輪子,乃直透玉清大路也。雙關者,此處有難言意。忘神守,而貴虛寂與無。所守,守此義也。液於是化,血於是成,而後天於是返先天。氣於是返神,神於是還虛,虛於是合道,道於是圓志,志於是滿願。訣不勝述,此處是也。至於「地雷震動山頭雨」者,真氣生也。黃芽出土者,真藥生也。
  • 太乙金華宗旨全文
    太乙金華宗旨全文第一章天心自然曰道,道無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
  • 張真人玉蟾宮開示|太乙金華宗旨|序
    視頻時長17分45秒,點擊上方視頻播放鍵收看張真人:把那個《太乙金華宗旨》,第一講「天心第一
  • 呂祖《太乙金華宗旨》全文
    《太乙金華宗旨》全文第一章 天心
  • 道教經典 |《太乙金華宗旨》原文及譯文 回光調息
    《太乙金華宗旨》原文 回光調息宗旨只要純心行去,不求驗而驗自至。《太乙金華宗旨》譯文 回光調息呂祖說:「宗旨」只要專心實行去做,不求驗而效驗自來,大致說,初學靜坐的人,不外乎有昏沉和散亂二種毛病。要治療這種毛病的方法,無過於把心用在調息上面,「息」者這個字,由「自」「心」兩字組成,所以說「自心為息」的確,心一動,就有了氣息,氣息本是心所化出。
  • 修道 |《太乙金華宗旨》原文 譯文
    我今叨為度師,先以太乙金華宗旨發明,然後細為開說,太乙者,無上之謂。丹訣總假有為而臻無為,非一超直入之旨。所傳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門,所以為妙。金華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於金華,亦秘一光字在內,是先天太乙之真氣,水響鉛只一位者此也。回光之功,全用逆法,注想天心,天心居曰月中。《黃庭經》云:「寸田尺宅可治生,尺宅面也,向上寸田,非天心而何?
  • 煉丹必學的呂洞賓《太乙金華宗旨》
    我今叨為度師,先以太乙金華宗旨發明,然後細為開說。太乙者,無上之謂。丹訣總假有為而臻無為,非一超直入之旨。所傳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門,所以為妙。金華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於金華,亦秘一光字在內,是先天太乙之真炁,水鄉鉛只一位者此也。回光之功全用逆注,注想天心,天心居日月中。《黃庭經》云:』寸田尺宅可治生也『,尺宅面也,面上寸田,非天心而何?
  • 張至順真人玉蟾宮開示|太乙金華宗旨|回光證驗第六
    「不可以輕心慢心承當」,這個裡頭有話說了,有好多把人家輕視看了,我就吃了這個苦了。人家高尚的人,我們把人家輕視,我們慢待人家。這個裡頭不要認為我自己高,這就說了,他們都叫我坐到那,我裝這麼大的架子做啥麼,人家這麼多的,這麼大的事業,這麼大的職務,人家來看我們,我們是一個什麼人啊,我們架子不可要裝的太大,是不是?我們待他高高興興的,他不也高興嗎?
  • 周壯文集——太乙功與金丹大道
    史料又說呂洞賓開創天仙派,所以周壯太乙功也屬天仙派一脈。道藏輯要本《太乙金華宗旨》後跋曰:「天仙之派,萬古不滅,故以終為始,是始如終,而無始即無終焉。」又曰:「天仙之派,萬源不竭,故從今溯古,不分古今,而無古自無今焉。我孚佑帝師,天仙之始祖也。」孚佑帝師即純陽真人呂洞賓。       《悟真篇》曰:「學仙雖是學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       何謂金丹?金丹之「金」,為內丹術術語,指先天氣。
  • 張至順真人 | 玉蟾宮 | 太乙金華宗旨 | 回光證驗第六
    這一段,就是說,萬籟俱寂,什麼東西俱寂,一切的萬物萬事,你在這安安然然,寂就叫你們寂然不動,在這個不動中間下功夫,等你長遠以後,心體開明,心裡間猛然間很清楚,很清明,金華就是正在開放正在往外發射。「既而遍體充實,不畏風霜,人當之興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
  • 武當太乙純陽功:《混元聖經》「自至尊上帝,莫不由金丹而得道」(二)
    《太乙金華宗旨》曰:「金丹火候,全要行歸自然,不自然,天地自還天地,萬物各歸萬物。若欲強使之合,終不能合。」不少人在煉功中,總要追求這樣、追求那樣,這是違反自然法則的。還有人在煉功前總要問這樣、問那樣,這也是同自然法則相違背的。《玄宗正旨》曰:「大道先天地,妙功離言說。」「大道無名,不可言思」。大道是不可言說的,只能心領神會,在實踐中去體驗大道之真諦。師父引進門,修行靠各人。
  • 張至順真人 | 玉蟾宮 | 太乙金華宗旨 | 回光守中第三
    就是那個《太乙金華宗旨》,你們看幾遍我不知道,我現在看了60遍的時候呢,看一遍是一遍的智慧,看一遍又長一遍的知識能力,它一回跟一回不同,所以我有心看的多。那麼,我希望大家能像我那麼樣的苦心苦志追求,我才有了今天。以後我講的你看書慢慢印證我講的話,再根據你的行動,煉出來的功夫,你跟著這個書對證。錯不錯,對不對,你可以印證它。「緣中二字妙極,中無不在,遍大千皆在裡許。」
  • 張至順真人玉蟾宮開示|太乙金華宗旨|勸世歌第十三
    《太乙金華宗旨》頭一篇就說,直接指示,指示那個生死之關,就這麼一句話。直指生死之變,生者變,死者變,就光把生死兩個字說出來了,那下邊兒大部分都是口口相傳。這麼生死,呂祖爺說直指生死真可惜,就是生、死,從怎麼生的,怎麼死的,生死的變化。變,就是生的時候變,死的時候變,成仙得道的時候又是一個變。「老君也患有吾身,傳示穀神人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