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部能與好萊塢大片抗衡的電影,3年磨礪鑄就一個奇蹟

2020-09-04 方舟電影說

2019年初,一部春節檔的電影燃爆了影院,燃爆了中國,甚至燃爆了地球。

從那個大年初一開始,中國有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能與好萊塢大片抗衡的科幻電影。

這部從2016年就開始起拍,磨礪3年、中途幾近猝死又起死回生的巨作,就是《流浪地球》。

和以往的中國科幻片大相逕庭,《流浪地球》不再單薄地依靠引人入勝的懸念、演員精湛的演技或是強觸淚點的煽情,而是將這一切與足夠硬核的龐大設定、全球一流的特效製作統統結合在一起,外加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聽爛的大道理,鑄就一個前所未有的奇蹟。

第一個大道理是——死者,未曾死去;生者,也許活著。

在賴以生存的母星的存亡之際,全人類的覆滅近在咫尺,每個人的表現卻截然不同。

有人仍拼盡全力,用自己最後的生命換取他人一線生機,像剛子、像韓子昂、像王磊、像俄羅斯太空人、像劉培強……他們死了,意志卻將永恆凝滯,並由生者繼承。

有人捨棄希望,低語著生命盡頭再無存活的意義,他們的靈魂從肉體剝落,身為人類的尊嚴消失殆盡,連同破滅的精神先行死去。

第二個大道理是——以人為本。

這四個字,冠冕堂皇,我們曾聽過多少遍,直至聽到自動過濾,聽到毫無感覺——事實上,我們之中可能並沒幾個人認真嚼讀過這四個字,以至於在現實世界中越走越遠,卻忘記了當初為何出發;在生活中麻木生存,卻忘記了究竟為何生存。

電影中,太空站裡的人工智慧想要阻止劉培強無果後,說了一句話:果然,要人類始終保持理性是一種奢望。機器終歸是機器,沒有一顆躍動的溫熱的心作為內核,它始終難以徹底理解人類。當面對超越數學計算的問題,當涉及規律法則之外的奇蹟,看似毫無支點和依據的「感性」,也將成為屬於人類的「理性」。

第三個大道理是——這世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理所當然。包括人類文明的延續,包括地球的存在。

存在者,必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光有存在的理由,並不意味著就應該存在。想要在這茫茫生宙留有一席之地,無論是渺茫如蟲蟻還是浩瀚如星河,都得靠拼,死命地拼,拼出一個明天,拼出一個未來,拼出一個繼續存在的理由。生存之門的通行證,不是奮戰最終掙得的那個理由,而是奮戰本身。

言歸正傳,除了三個大道理之外,《流浪地球》還有很多超乎意料的精彩之處。

與死亡共舞的幽默。全片出現三次的北京市交通委溫馨提醒——「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乍一聽無釐頭卻精準地命中笑點;幾位自帶喜感體質的配角,比如大頭雷佳音和碎嘴張亦馳,讓冗長的觀影過程妙趣橫生,一刻也沒變得枯燥乏味。

世界一流的特效。被冰雪掩覆的熟悉城市,超現代工業的機械要塞,行星發動機在黑暗太空中留下的瑰麗尾跡……一切如此虛幻,一切又如此真實。在越過五毛錢的門檻後,這部電影的特效給予觀眾的不再是瞬間出戲和滿滿槽點,而是深入毛孔和細胞的無盡震撼。

層層反轉的故事內核。從尋常度日到勉強求存,從勉強求存到苟延殘喘,從苟延殘喘到必死無疑,從必死無疑到絕地求生,沒看過原著的好處在這每一層劇情轉折點上都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希望是我們這個時代像鑽石一般珍貴的東西。」這樣一句堪比「我為祖國獻石油」的臺詞,最終竟真的刻印在每個人的心中,成為不二箴言。

個人認為《流浪地球》能給到9分。那剩餘的1分,主要把鍋扣給前半段劉啟「啥也不會但老子就是囂張就要罵人」的倒黴模樣,以及韓朵朵偶爾有點出戲的演技。好在,瑕不掩瑜。

2015年,劉慈欣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摘得雨果獎,中國科幻小說首次登上世界舞臺之巔。

2019年,劉慈欣原著改編的《流浪地球》成為第一股抗衡好萊塢大片的國產力量,中國科幻電影首次力證自我,矚目世界。

有人說,《流浪地球》的誕生,標誌著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而《上海堡壘》,親手把這元年掐死了。

但我想說,當一扇恢弘的大門被打開,它就不會再輕易合上。中國科幻經歷了多少年的沉寂最終破繭成蝶,覺醒之後也不會因一次摧殘而偃旗息鼓。

我始終堅信,華夏文化的未來,必將有更多像《流浪地球》這樣的璀璨繁星。


相關焦點

  • 1年產出1900部電影,票房抗衡好萊塢!印度電影為何突然「開掛」
    製藥、IT和電影,被稱為印度的三大王牌產業,其中印度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火爆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是《摔跤吧!爸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還是《神秘巨星》,都在中國收穫了良好的口碑,票房甚至碾壓眾多好萊塢大片。
  • 1年產出1900部電影,票房抗衡好萊塢!印度電影為何突然「開掛」
    製藥、IT和電影,被稱為印度的三大王牌產業,其中印度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火爆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是《摔跤吧!爸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還是《神秘巨星》,都在中國收穫了良好的口碑,票房甚至碾壓眾多好萊塢大片。
  • 2017年4月好萊塢大片有哪些? 三部好萊塢大片上映日期
    日前,《攻殼機動隊》、《速度與激情8》、《藍精靈:尋找神秘村》三部好萊塢大片均確定了內地檔期,將分別於4月7日、4月14日和4月21日內地上映。至此,四月的4個周末中,3個都已被好萊塢大片預定。  2017年4月被好萊塢大片瓜分 2017年4月三部好萊塢大片確定檔期  電影《攻殼機動隊》由斯嘉麗·詹森主演,改編自在享有盛譽的日本同名漫畫及動漫。該片北美3月31日上映,國內雖然沒能做到中美同步,但內地4月7日的檔期只比北美晚了一周,且與日本同步,國內觀眾並不用等很久。
  • 好萊塢電影《隱形人》,為什麼能成為開年最賺錢大片?
    2020年開年,在流媒體上,出現了兩部非常重要的電影。一部是頭條再請全國人民免費看的中國院線片《大贏家》;另外一部就是2020年開年迄今,最賺錢的好萊塢電影《隱形人》。這部電影有多賺錢呢?這部電影以700萬美元的投資成本,在全球狂攬超過1.23億美元,應該說是,2020年至今投入產出比最高的一部好萊塢電影。那問題來了,這部電影為什麼能成為2020年最賺錢大片?
  • 2020年中國票房全球第一,好萊塢大片「全軍覆沒」
    不論是警匪題材的《除暴》,還是張藝謀的《一秒鐘》,亦或是主旋律動作大片《緊急救援》,票房表現均未達預期,《喜寶》 《沐浴之王》等中小題材影片反響一般。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檔期中,我們看到了「三大不吃香」:第一,好萊塢大片不吃香了。
  • 生活大爆炸 | 第一部好萊塢大片 引入中國時的奇特遭遇
    1985年,中影公司在一份材料中無奈寫道:   「今年3月25~31日一個星期內,武漢市共有三個電視頻道(包括轉播中央臺)播放六個港、外連續劇。   1994年,中影公司首次在政策上獲允,每年可以通過票房分帳的方式,進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和當代電影藝術、技術成就的影片」。   引進在國外已取得高額票房成績的「大片」,引發了中國電影行業的全面恐慌。
  • 連續8部好萊塢大片內地票房慘敗,中國觀眾為何不愛看美國電影了
    從今年7月底到現在,內地電影院復工一個多月來,總共上映了幾十部電影,其實真正能擔得起「救市」名聲的只有四部影片,分別是正在熱映的《八佰》、國產懸疑片《誤殺》,以及兩部好萊塢舊作《星際穿越》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而其他影片大多曇花一現,沒有太大作為。
  • 連續8部好萊塢大片內地票房慘敗,中國觀眾為何不愛看美國電影了
    從今年7月底到現在,內地電影院復工一個多月來,總共上映了幾十部電影,其實真正能擔得起「救市」名聲的只有四部影片,分別是正在熱映的《八佰》、國產懸疑片《誤殺》,以及兩部好萊塢舊作《星際穿越,其中至少有八部影片投資龐大,我們可以稱它們為「好萊塢大片」。
  • 2019年最賣座的十大電影,只有兩部是好萊塢大片!
    截至12月15日,2019年中國內地總票房超過了611億元,刷新了年度票房最高紀錄,2019年最賣座的十大電影票房均超14億元,其中8部為國產電影,只有2部是好萊塢大片,3部電影票房超40億元,6部電影票房超20億元。暑期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年度票房冠軍,票房高達49.7億元,位居內地影史票房第二。
  • 中國第一部進口大片,居然如此驚豔!?
    時間倒退到25年前,這可是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好萊塢分帳大片——《亡命天涯》啊! 這部1993年推出的影片,1994年11月12日正式引進中國大陸,開啟了國內的好萊塢大片時代。豪不誇張地說,中國觀眾意識裡的「大片」概念,就由此而來。
  • 中國第一部進口大片,居然如此驚豔?
    時間倒退到25年前,這可是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好萊塢分帳大片——《亡命天涯》啊!這部1993年推出的影片,1994年11月12日正式引進中國大陸,開啟了國內的好萊塢大片時代毫不誇張地說,中國觀眾意識裡的「大片」概念,就由此而來。
  • 2018年進口電影報告:好萊塢大片不行了?
    是什麼導致以前爛片都能大賣的進口片,如今徹底幹不過國產片了呢?難道好萊塢大片真的不行了嗎?1.口碑開始主導票房以前,只要有明星坐鎮,或者有著好萊塢超強特效的電影,在內地院線有著天然的優勢。隨著眾多媒體的興起, 電影的好壞得到了區分,越來越多觀眾懂得跟隨口碑的好壞選擇觀看哪些片子。
  • 電影|2019年10部好萊塢最賺錢電影,一部電影就是一個商業奇蹟
    權威美國網站Deadline公布了2019年好萊塢最賺錢的10部大片電影,這十部電影都是漫威漫畫改編,其中七部出自迪士尼公司製作。看來好萊塢「招財進寶」還是要靠米老鼠和唐老鴨這對老搭檔,老牌電影公司的實力確實強大,而觀眾還是更喜歡沉浸在超現實的奇幻世界了,暫時擺脫生活的鴨力。
  • 《神戰:權力之眼》正式定檔3月11日成為開春第一好萊塢魔幻大片
    近日,2016年魔幻冒險巨製《神戰:權力之眼》(Gods of Egypt)正式定檔3月1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率先拉開了三月特效大片的帷幕,成為開春第一部好萊塢魔幻視效大片
  • 2019年,為什麼好萊塢大片在中國提前上映成了常態?
    另一方面,《海王》的發行策略之所以對中國市場大幅傾斜,也是因為中國票房比重逐漸提高,另外還在於能帶動影片首周海外口碑開出紅盤,從而反過來刺激北美本土市場。果不其然,儘管DC之前出品的電影《蝙蝠俠大戰超人》以及《正義聯盟》都票房不佳,不過《海王》卻硬是打了一個翻身仗。
  • 《神戰:權力之眼》正式定檔3月11日 成為開春第一好萊塢魔幻大片
    近日,2016年魔幻冒險巨製《神戰:權力之眼》(Gods of Egypt)正式定檔3月1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率先拉開了三月特效大片的帷幕,成為開春第一部好萊塢魔幻視效大片
  • 2015是最強大片年?2016的好萊塢電影陣容才令人瞠目!
    2015年可以說是科幻電影大年,無論是《復仇者聯盟2》還是《侏羅紀世界》相信都賺足了大家的眼球。但如果你還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的史上最強電影年,那就天真了。因為在2016年,好萊塢大片更會全力進軍中國市場,中國更是有望引入迪士尼、二十世紀福克斯、環球、派拉蒙等備受矚目的電影公司超過20部大片!
  • 中國電影市場成全球第一大票倉,這3部大片貢獻超68億
    10月15日好消息來襲,中國電影市場累計票房突破129.5億,正式超過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這也是中國影史頭一遭,可謂是意義非凡。
  • 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原來上映於1938年……
    中國科幻電影主要發展歷史與時間軸20世紀前後,科幻電影幾乎與電影同時誕生,此後100年間其發展與社會環境、科學發展關聯緊密,主要可分為4個歷史階段,最終從亞文化B級片成長為21世紀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商業大片。1902年法國導演喬治·梅裡埃拍攝的《月球旅行記》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該影片首次動用大量演員及特效講述了一個完整的太空故事。
  • 今年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好萊塢大片,來了
    其成片效果,絲毫不輸好萊塢A級戰爭大片。上線沒多久,《灰獵犬號》就拿下了高達8.3的豆瓣評分。其實,若非轉走線上,《灰獵犬號》很可能會成為繼《決戰中途島》之後,又一部北美、內地同步上映的好萊塢戰爭大片。和博納參與出品《決戰中途島》一樣,這部電影也有中國投資方參與其中。上海正夫影業是本片的聯合出品方之一,排在官宣出品方的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