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寶變形記:人人皆可催收 死了也要把遺產催收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借貸寶:熟人借貸變形記

  主打熟人借貸的借貸寶,現實中卻隨著「好友」圈的不斷擴大而演變成連環交易,熟人催收也成了人人皆可搶單的催收生意。以新技術幫助人人辦金融的美妙藍圖,如何才能不失控?

  「一分錢沒拿到手,怎麼就欠了幾十萬?」

  當得知兒子住處被催債人噴了漆後,劉明的父親大惑不解地向他發出詰問。

  劉明是天津人,在北京工作多年,因為被人追債,前不久辭掉了工作。劉明自己也想不通,就是因為在一款名為借貸寶的App上進行了「賺利差」的操作,便陷入如此窘境。

  借貸寶是北京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人行」)開發的一款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官方公布數據顯示,2016年8月9日,該應用上線僅僅一周年,註冊用戶達到1.28億,累計交易額800億元,單日交易峰值10億元。

  在此期間,借貸寶請來明星做代言,在線上線下鋪天蓋地打滿廣告,傳遞出借貸安全、高額收益的信號。並且,借貸寶還採用了「拉人返現」的地面推廣模式。借貸寶的App簡介一度做出過這樣的描述:「你手機上必備的借錢神器,賺錢利器。實現人人辦金融,人人都是金融家的夢想。」

  極短時間內迅速崛起,但爭議始終如影隨形。2016年11月24日晚,《焦點訪談》曝光了借貸寶存在超越監管紅線、超額借貸的問題。央視報導將借貸寶推上風口浪尖,11月25日,人人行宣布關閉「賺利差」功能。

  而在此前後,「高額逾期管理費」、「暴力催收」、「裸條」等與借貸寶糾纏的關鍵詞,一直佔據著社交媒體的熱搜榜單。

  從熟人到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加了通訊錄好友之後,借貸寶App還會不斷推薦新的好友名單。在早期,每添加一位好友,即可增加2000元的授信額度,直至達到600萬元的借款上限。被《焦點訪談》報導後,授信上限被調低為20萬元,無需抵押、審核等徵信驗證。

  在借貸寶的宣傳口徑中,「把人脈變成錢脈」的熟人借貸模式,是其核心商業理念。借貸寶註冊用戶向好友群體發起借貸,雙方在年化24%利率的限定內自行約定利息、還款期限。由於採取單向匿名方式放貸,並且平臺承擔一部分催債義務,從而解決了熟人借錢、還錢尷尬的痛點。

  「不用審核,一鍵發布借款,幾秒鐘就可以完成借貸。」90後李江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因為借貸寶默認借貸行為發生在熟人之間,所以對風控相對較松。

  李江在新疆工作,現在不僅有十多萬元的放款無法追回,還有5萬元的借款難以償還而被收取逾期管理費,所以不得不到借貸寶北京總部申訴。

  用戶實名註冊借貸寶帳號之後,系統首先會根據電話通訊錄自動導入好友名單,以此為依據加入好友之後會形成自己的好友圈,理論上借貸行為只能在好友名單之內發生。

  借貸寶公關部高級總監陳斌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了熟人借貸的原理。「你好友圈的『寶友』,很多都是單位同事,他的收入情況、人品、家庭情況你都了解,所以這錢能不能借,你很放心。」陳斌認為,如果是真正的熟人借貸,違約率會很低。

  不過,加了通訊錄好友之後,借貸寶App還會不斷推薦新的好友名單。在早期,每添加一位好友,即可增加2000元的授信額度,直至達到600萬元的借款上限。被《焦點訪談》報導之後,借貸寶調低了授信上限為20萬元,無需抵押、審核等徵信驗證。

  李江說,這些後續推薦的用戶,很多都不認識,稱不上是熟人,但是系統還是會不斷更新名單。一旦加為「好友」,都可以發生借貸。

  但是,在總部接待李江的借貸寶公司客服人員認為,推薦好友的設置,並不違背熟人借貸的宗旨。因為後臺是根據手機、微信、QQ等關聯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關聯度越高,被推薦的可能性越大,推薦名單屬於「朋友的朋友」。

  陳斌還模擬了這一情景下的熟人借貸方式。借貸寶除了開設借貸功能之外,還設計了一種「賺利差」模式:假設A有閒錢,C需要借錢,然而他們彼此互不相識,不過有著共同好友B。B在借貸寶上獲取這一信息後,通過平臺以相對較低的利息從A處借到款項,轉手以更高利息借給C,賺取利息差價。

  在這一交易環節中,如果C違約無法償還債務,B要承擔相應的還債義務。

  劉明就是這樣,通過添加好友設定,將借貸寶授信額度增加到了幾十萬,然後在推薦過來的好友當中進行賺利差操作。雖然交易都發生在好友名單當中,但是他後來發現,上遊出借方與下遊借款方他都不認識。

  後來,由於下遊借款方違約逾期不還錢,導致他也無法償還上遊出借方的債務,同時要承擔高額的逾期管理費。

  「我大概算了一下,自己要還三十多萬,實際上,我一分錢也沒拿過。」劉明覺得自己非常冤枉。不過,假如這些違約沒有發生,他則能從中賺取二十萬餘元的利差收入。

  但是陳斌認為,借貸寶一直強調「不熟不借」,用戶應該對自己的徵信評估負責。

  李江則反思說,在接觸借貸寶之前,對於親友借貸十分謹慎,後來發展到在借貸寶上十幾萬的壞帳收不回來,對自己的不理智行為感到驚訝。他說,其中除了被高息衝昏頭腦,自己不夠冷靜的因素之外,借貸寶的宣傳也產生較大影響。

  劉明出具了一份借貸寶培訓、交流會議視頻,在人人行創始人吳剛出席的此次會議當中,一名穿灰色西裝的「寶友」向與會者分享了給陌生人放款的經驗。

  他說:「我從正月到現在放出去的全是陌生人,沒有一個認識的,放了四百多萬出去,這是我做出來的一個成績,最低3000起放給別人,全都是12個點以上的高利,到現在為止四百多萬(只)逾期了8萬塊錢。」

  發言完畢,現場響起一陣陣掌聲。

  逾期管理費是不是利息

  目前,逾期管理費的明目已經改名為「催收費」。

  借貸寶描繪了一幅熟人借貸的美妙圖景,但在現實中,隨著「好友」鏈條不斷拉長,借貸關係一旦超過熟人範圍,逾期違約的現象就頻頻出現。而一旦逾期,就必須得交逾期管理費。

  劉明對照著協議書仔細核算過自己在借貸寶欠款的明細,發現逾期管理費佔了很大的比重。「肯定超過50%了,甚至更多。」他說。

  他向南方周末記者出具了自己的借款協議,其中明文寫道,借款人在雙方約定的還款期限內沒能準時還款,那麼逾期超過3日,自第4日起,以截至當日未償還本金為基準,以36%年化利率計收罰息。

  在此基礎上,自借款期限屆滿之日後第4日起,按「截至當日未償還借款本金、利息與罰息之和乘以0.1%/每天」的標準支付基礎逾期管理費。逾期超過30天,在前者基礎上一次性徵收20%(未償還本金、利息、罰息與基礎逾期管理費之和的20%)的特別逾期管理費,逾期超過90天,再一次性徵收30%的費用。

  劉明觀察發現,借貸寶的逾期管理費收費標準,隔段時間會進行調整。南方周末記者詢問了多位投資者,大部分被收取的管理費都超過36%,甚至有超過50%的。

  按照協議,這些逾期管理費,全部歸借貸寶所有。

  劉明發現,雖然每筆借貸都是單獨核算,但是賺利差的現象十分普遍,比如上遊放款人的錢是借來的,下遊借錢的債務人則用更高的利率再把錢轉一次手。在這一連環貸鏈條上,一旦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鏈條都可能發生逾期(除非自己掏錢墊付),一整串都要支付逾期管理費。

  「每個人都要出逾期管理費,加起來可比本金多多了。」劉明說。

  借貸寶一名客服人員承認連環貸現象的存在,但是認為鏈條最多只有三四個環節,因為賺利差的人對利率有期待,用不了轉幾手,就會觸及24%的上限。「沒有利差空間了,就不會再轉了。」該名客服解釋。

  值得一提的是,債務人還款必須走線上程序,還款金會自動以本金、逾期管理費的明目,按比例分別還給債權人與借貸寶平臺。如果債務人與債權人在線下達成諒解協議,但是線上沒有進行還款操作,逾期管理費仍然要計費。

  「就是債主說這錢我不要了,也不行,借貸寶說這錢必須要還,逾期管理費也要收。」對於這一規定,劉明做出如是理解。

  2015年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該條司法解釋明文規定,年息24%借貸以下受法律保護,24%至36%的部分可還可不還,年息超36%部分不合法,利率超過36%以上部分無效。

  「你說是管理費,實際上是一種利息,繞開了國家法律,肯定是不行的。」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武長海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借貸寶所謂的逾期管理費,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利息,會影響國家金融管理秩序。

  「這肯定不是利息,不能按利息算。」陳斌則極力否認逾期管理費屬於變相利息的觀點。他解釋稱,借款方與放款方在借貸寶的平臺上自行約定利率,約定標準不超過24%的上限。而平臺之所以收取比例比較高的逾期管理費,是為了支付催收款項所需要的成本。

  「我們也找了很多專家,開了很多次論證會,到底是不是利息,到底合規不合規,我們都論證過的。」陳斌補充說,根據借款協議,如若發生逾期違約行為,平臺方要承擔一定程度的催款義務,「越是正規的催收,催收成本越高。」

  目前,逾期管理費的明目已經改名為「催收費」。

  人人皆可催收

  點開頭像,債務人的照片、身份證號碼、電話、住址等等信息一清二楚。催收人可以像滴滴司機搶單一樣,挑選自認為催收難度較低的債務人,進行催收。

  在借貸寶App頁面,有一個名叫人人催的接入口。除了有逾期記錄的債務人之外,任何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都可以申請註冊人人催開展催收業務。

  來自江西的謝寧是最早一批借貸寶用戶,在借貸寶前後放款超過30萬元,最初是為了向自己的債務人催收,在借貸寶上註冊了人人催,做起催收業務。

  他介紹說,人人催註冊審核通過率比較高,只要註冊成功,點入人人催頁面,一排逾期債務人的頭像便映入眼帘。點開頭像,債務人的照片、身份證號碼、電話、住址等等信息一清二楚。催收人可以像滴滴司機搶單一樣,挑選自認為催收難度較低的債務人,進行催收。

  謝寧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挑選人人催訂單需要一定的經驗、技巧,主要根據照片、家庭住址等信息做出基本判斷。「農村的一般比較難催,縣城、市裡一般有正式工作,也有錢,會好催很多。」他一般會找地理空間近的債務人催收,如果有把握,也可以搶外地的單。

  一旦催收金額超過欠款10%,借貸寶會從催收回來的款項中向催收人支付一定比例的佣金。謝寧說他已經賺取了四十餘萬元的催收金。

  人人皆可催收,催收的尺度如何控制?近來陸續有媒體報導人人催存在暴力催收的現象。但陳斌對此作出否定:「這個絕對沒有,很多都是假的。」他認為是一些人打著人人催的旗號進行暴力催收。

  「很多人不知道,真的是有很多大媽催收,熟人催收。」他解釋說,人人催是在熟人借貸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熟人催收,很多催收人都是小區大媽、退休教師、白領等群體,利用業餘時間接單,勸說式的、和風細雨式的催收,債務人礙於熟人的情面,會選擇償還債務。

  不過,劉明提供的培訓視頻當中,吳剛的現場發言對催收作出了描述:「我們做鄭重的承諾,所有的單子,都是終身催收,你今年30歲催收到40歲,一直到你死,死了也要把你遺產催收了。首先講法,但是在法律之外,也不完全講法,天一亮我就跟著你,法院拿你沒辦法,但是人人催拿你就有辦法。第一是終身催收,第二是超越法律的催收。最終都是逃不掉的。」

  這段發言,同樣博得臺下聽眾陣陣掌聲。

  吳剛是人人行母公司九鼎集團董事長,同時是人人行曾經的法定代表人,現在的股東之一。

  對此,借貸寶公關經理張杰回應稱:「這樣說不代表這樣執行。」他的上司陳斌則回應說,「吳剛不代表公司,CEO是王璐。」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明、謝寧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借貸寶變形記:人人皆可催收 死了遺產都催收
    主打熟人借貸的借貸寶,現實中卻隨著「好友」圈的不斷擴大而演變成連環交易,熟人催收也成了人人皆可搶單的催收生意。以新技術幫助人人辦金融的美妙藍圖,如何才能不失控?  在此期間,借貸寶請來明星做代言,在線上線下鋪天蓋地打滿廣告,傳遞出借貸安全、高額收益的信號。並且,借貸寶還採用了「拉人返現」的地面推廣模式。借貸寶的App簡介一度做出過這樣的描述:「你手機上必備的借錢神器,賺錢利器。實現人人辦金融,人人都是金融家的夢想。」  極短時間內迅速崛起,但爭議始終如影隨形。
  • 疫情下的催收反制 正逐步蠶食網際網路金融的根基
    一切廝殺,都與利益有關  所謂博弈,皆是人性糾纏  其實在過去幾年,隨著催收相關政策的持續加碼,催收行業發展環境日漸惡化,催收行業就已然有部分人開始構思所謂的「新出路」。他們利用自己對於傳統催收業務的掌握,和對於業內信息的清晰洞察,開發出一系列反催收套路。  據調查了解,這批叛逃的催收員,大部分都是一二線城市,且工作經驗低於三年的催收員,催收難度的陡增,工作壓力的加大,再加之反催收組織承若的巨額利潤誘惑,他們緊繃的神經似乎成為說服他們「投敵」的最好藉口,大部分人甚至都沒有經過多少思想鬥爭,便已然站在自己曾經的同行、同事、甚至朋友的對立面,不死不休。
  • 借貸寶上為友刷單賺額度 他欠下127萬債務
    借貸寶官網介紹中寫道,借貸寶是一個網際網路社交金融平臺,首創熟人間單向匿名借貸模式(即借款人實名、出借人匿名),通過網際網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機制,實現直接金融交易,通過賺利差的方式實現受益。小張也拿出了2萬元做投資,還賺到了幾千元錢。在此期間,小張認識了小鄧等人,還成為了不錯的朋友。
  • 51信用卡出大事:委託外包公司冒充國家機關暴力催收!創始人清晨致歉
    2015年,新湖中寶以5000萬美元投資51信用卡管家。51信用卡上市之時,新湖中寶表示,持有其超20%的股份。21日午後,新湖中寶股價盤中小幅下浮,截至收盤,當日股價下跌2.02%。三年前,一位在某借貸APP上貸款逾期5個月,造成高昂逾期費的孕婦對記者這樣講述被催收的真實情節:「上我們家門催債的都是我們當地的小痞子,把我在市區的家的鐵門都砸爛了。還去了我丈夫的單位鬧事,差點讓我丈夫被開除。有人24小時跟著我,半夜在我樓下放音樂,每隔十幾分鐘喇叭長按一下,還發簡訊恐嚇我。連續三個月。」
  • 疫情下的催收艱難時刻:員工轉型做「反催收」,還款效率直降50%
    如何緩解當前的債務壓力突然間成為了剛需,這也為反催收的爆發提供了土壤。目前,各路反催收大軍已通過網絡平臺抱團集結,形成勢力強大的反催收聯盟,他們通過抖音等短視頻平臺,趁機兜售各種反催收的「課程」和「上岸攻略」,瘋狂牟利「割韭菜」。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曾經的催收人員反水加入反催收行列,讓反催收變得越來越專業。
  • 催收人:「催收就像玩偵探遊戲,但負能量太多了」
    隨著前些年網絡借貸業務的野蠻生長,催收行業也開始亂象叢生。在國家日益嚴格的整頓下,催收江湖正面臨著新一輪的疾風暴雨。金融業的「私生子」「如果這個(催收)行業可以得到制度上的完善,可能會有利於行業煥發第二春。」某銀行貸後管理部門負責人王總談及催收行業的發展前景時,這麼說道。
  • 「反催收」是什麼樣的「江湖」?
    作為一名代理律師,他受託為某銀行到肇慶進行一場常規債務催收,沒想到卻遭遇了一場暴力「反催收」,通過實時監控錄像發現胡廣被群毆的同事第一時間報警。「面對警察,債務人卻以『暴力催收』為由反誣。」談起那次遭遇,胡廣心有餘悸:「還好有隨身攜帶的記錄儀作為證據,要不就栽了」。被影響的,還有金融機構。對伍銘來說,去年以來,有組織的專業「反催收」已經影響到了信用卡催收工作的開展。
  • 拒絕信用卡反催收陷阱,理性消費平安借貸是底線
    為保證不良金額的減少,銀行也全面啟動了計劃,受到疫情影響的債務人,在信用卡逾期之後可酌情享受5大政策扶持。但遺憾的是,這些"戰疫"暖心政策被"老賴"、"反催收"群體借題發揮,變為其拖延還款、逃避催收的"理由",成為老賴可鑽的空子。"信用卡逾期不用擔心,我們能幫你和銀行協商,分期還款還能免罰息,只需交10%手續費。"
  • 印有自己照片催收函上了小區公告欄!煙臺一市民遇網絡借貸窩心事
    但讓他意想不到的是,明明還沒到還款日,一張張有自己照片、身份證號、電話、家庭住址等隱私信息,並配有攻 擊性語言的催收函貼在了自己的小區,這給李先生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壓力。對於此事,李先生選擇了報警,公安部門已經立案。「當時,我真的有些蒙了,如果我真的逾期了,對方催債,我無話可說,但明明還沒有到還款日。」說到被催帳一事,市民李先生感到很委屈,也很無奈。
  • 我們已經對暴力催收恨之入骨,但「詐騙」催收更是深惡痛絕
    四、上門催收上門催收一般存在的比較少,因為網貸平臺畢竟是全國性的,不可能催收人員跑全國去上門,但是不排除網貸平臺委託當地第三方催收公司進行上門催收,因現在監管力度的加大,因網貸而上門催收的基本已經消失。
  • 「擔心反催收聯盟再興風作浪...
    不過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以及溫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葉建平,均建議降低民間借貸利率,二人皆認為高利率不僅容易滋生金融腐敗和犯罪,也不利於企業融資和長期健康發展。前述熟悉反催收聯盟操作套路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不少反催收聯盟正在「慫恿」借款人利用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調整,以不還款為由向金融機構施壓要求減免利息;甚至個別反催收聯盟已形成一整套「操作指引」出售給借款人,按利息減免額的約30%收費。
  • 解析催收的各種套路,了解之後,就不會再害怕催收了
    不僅要面對資金的壓力還有經受催收的各種套路,生活可謂是水深火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析了解逾期後,催收經常使用的套路有哪些,避免網友們上了催收的套路,讓原本困難的生活雪上加霜。首先我說明一點,我不是在教網友們如何成為老賴,我只是希望負債人能夠擺脫催收的套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努力賺錢還錢。
  • 網貸催收發來被起訴信息,如何分辨真假?該如何應對?
    比如常見的簡訊格式是這樣的:XX,現在正式通知你,我們要起訴你,之後所產生的律師費、訴訟費由你負責承擔。到時候會限制你乘坐交通工具,影響小孩上學,我們還會凍結你名下所有銀行卡資以及產不動產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 這家羽泉代言、估值500億的借貸平臺上發生了什麼?
    借貸寶副總裁翁曉奇之前在接受「極客公園」採訪時也坦承:「我們唯一的指標就是把用戶快速拉到一定的量,推廣做得比較粗糙和倉促。……借貸寶已經邁過最艱難的階段,目前階段,借貸寶要做的就是,用戶進來之後用最簡單的概念告訴他借貸寶是什麼,保證他是活的。
  • 剷平安全借貸隱患|信用卡「反催收」興風作浪?成監管「眼中釘」
    「不就是信用卡逾期了嘛,沒什麼大不了的,也別擔心催收,我就怕對方太規矩,和平催收。一旦有催收員聯繫你,就給他錄音,激怒他,只要他忍不出破口罵人,就可以拿著錄音去投訴,到時候申請協商帳單延期分期,都是一句話的事兒。」
  • 面對催收威脅上門,發催收函,該如何應對?
    最近我的所有網貸、信用卡全面逾期,絕大多數都已經不打電話來了,只有某聯金融,孜孜不倦的每天幾個電話的打來,在逾期初期我已經跟催收說明了我目前的狀況,也說了如果經濟寬裕的時候會首先處理,但是他們還是每天按時按點的打來,威脅你要聯繫你的聯繫人,要給你的戶籍地寄催收函,要讓你的家人和朋友協助我還款
  • 起底714高炮:炒房團放貸,「雲追殺」催收
    雲追殺沒被高利貸催收逼到崩潰,大概不足以語人生之絕望。高頻撥打家庭電話、前往工作單位鬧事、在住址周邊噴紅油、去法院起訴,這些你所能想到的催收方式,並不適用於網絡高利貸。由於網路借貸涉及距離問題,因此催收方式也基本以「雲催收」為主。畢竟,這些平臺額度都是兩三千塊為主,要從寧波飛往全國各地,機票費用就已經超出所追償額度。
  • 面對催收的電話,我們如何回答才不會犯錯,怎樣對待催收電話?
    >1.有網友可能因為被催收逼急了,直接對催收人員說我就不還了,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2.催收人員經常會試探負債人的弱點,然後對症下藥。比如有個催收人員對負債人怎麼使手段,都無濟於事,直到有一次這個催收說要去他單位鬧,他立馬情緒比較波動,催收就知道他比較在意這個,然後就會根據這一弱點對他進行催收。
  • 聚投訴網友投訴隨心花(明威科技):隨心花惡意催收威脅
    李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本人於19年7月26日通過億寶錢包裡的一款產品隨心花,申請了2000元借款,實際到帳金額1400,放款方顯示為臨汾元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借款第八天要還款2051元,但是本人發現億寶錢包下架了該產品,另外億寶錢包經常更換註冊公司,隨心花也同樣。以後每個月基本都有吉林的手機號來催款,本人讓催收提供app還款方式,但是催收無法提供。
  • 萬科物業恐嚇孕婦催收物業費,「物業上門暴力催收」怎麼破?
    萬科物業恐嚇孕婦催收物業費,「物業上門暴力催收」怎麼破?喬志峰物業恐嚇孕婦業主催收物業費,公司公開道歉:對當事員工予以勸退。近日,廣東廣州。萬科幸福譽小區物業員工上門對孕婦業主催收物業費,出言不遜。萬科物業公開道歉,稱勸退涉事員工,並處理相關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