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則「『裸條』借貸現大學生群體:不還錢被威脅公布裸照」的新聞傳遍網絡。南方都市報、澎湃等媒體報導,稱有人通過一款熟人間網絡借貸平臺提供「裸條放款」,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證的裸體照片替代借條;當未及時還款,放貸人以公開裸照作為要挾。一些借款的女大學生訴稱遇到了這樣的麻煩。多個微博和微信公號,包括新京報旗下公眾號「公司秘聞」,甚至直指該熟人網貸平臺為借貸寶。
借貸寶的背景不簡單。這家由羽泉代言、新三板首富吳剛的九鼎控股旗下的互金平臺,去年6月發布後,宣稱以半年時間獲得用戶上億、估值500億。然而因瘋狂燒錢推廣、涉嫌「傳銷」和個人信息安全等導致爭議不斷,最近又被知名網友指控涉嫌非法暴力催收。
近日小編潛心挖掘,想看看在負面消息侵襲中,借貸寶平臺的風險幾何?卻無意發現,借貸寶的零風控「熟人借貸」模式和無本金「賺利差」賣點,存在很大激勵缺陷,已引發平臺上多起債務鏈斷裂事件,並可能催生涉及更大規模的債務鏈危機。考慮到借貸寶上億規模的用戶數,如果發生危機,其波及面恐將比e租寶事件深廣得多。
先來看一下借貸寶的獨特模式。可以這樣理解,主打「熟人借貸」的借貸寶,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比較「純粹」的P2P網貸信息撮合平臺——借貸直接發生在「熟人」之間,借貸寶只提供信息服務,不提供任何風控、審核和擔保,也不收取借貸雙方的服務費。
借貸寶聲稱解決這樣的用戶痛點:熟人之間相互比較了解和信任,故熟人借貸比較靠譜。但是傳統上由於面子問題,不太好開口,所以借貸寶提供一個平臺,以用戶的手機通訊錄為熟人關係鏈,借款人發布含金額、利率等借款需求信息後,其熟人圈可以看到。願意出借的,可以匿名向該借款人出借。這樣借款人既能方便借到錢又不傷面子,出借人既幫到熟人又有「放心」、可觀的收益。
而且,以「人脈變錢脈」為口號的借貸寶,其產品的一個主打賣點,是無本金「賺利差」功能。就是說只要你人脈夠好,能夠以較低利息從熟人A、B、C借到錢,再以較高利息借出給D、E、F,就可輕鬆做無本買賣,賺取其中的利息差,獲取所謂的「信用收入」。
運營借貸寶的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人人行」),最早是由同創九鼎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九鼎控股」)於2014年獨資設立。在2015年最後一天變更前,人人行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正是九鼎控股的法定代表人吳剛;變更後的法定代表人為吳剛的年輕助理、人人行CEO王璐。
吳剛,1977年出生,曾在證監會擔任到處長職位,2007年下海後創辦九鼎,從事私募股權投資業務,之後在國內資本市場長袖善舞。據官網介紹九鼎投資已累計投資200多個項目,2009-2015年連續7年獲評「中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十強」。2014年4月,九鼎系以同創九鼎投資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九鼎集團」)名義掛牌新三板。
公開報導顯示,從掛牌至今兩年時間,九鼎集團通過多輪融資,成功融到157.87億,是新三板當之無愧的「募資王」,這在成交量小、流動性差著稱的新三板堪稱奇蹟,九鼎集團也榮升新三板市值冠軍。作為九鼎聯合創始人的吳剛,其個人身價也隨著公司掛牌後急劇攀升,一年中財富增長8倍,以180億身家晉身《2015胡潤百富榜》,同時也是新三板首富。
憑藉著九鼎系的豐厚資本和人脈,借貸寶剛上線兩個月,就在2015年8月宣布斬獲第一輪20億元融資,估值220億;之後僅過短短五個月,便宣布完成規模更大的第二輪融資,金額達25億元人民幣,估值升至500億。但是,兩輪融資均沒有透露投資人具體名單。
估值500億是什麼概念?據今年4月份一份互金行業公司估值排行榜中,當時榜上的借貸寶以A輪的220億估值位列第8,是所有單純以P2P網貸公司排行中最高的。若按B輪估值的500億參加排行,則位次升到第三,甚至超越京東金融,僅次於阿里系的螞蟻金服和平安系的大陸金所(榜中的「陸金所」是平安集團重組後包含了多項資產的大陸金所,不只是P2P業務)!
拋開巨大估值或許是九鼎系自嗨的嫌疑,借貸寶短時間內投入的,可是海量的真金白銀。從去年8月8日,借貸寶全國範圍的病毒式大型營銷開始,有媒體稱借貸寶的推廣預算是50億,隨後官方闢謠是20億,之後又傳聞追加幾十億……2016年1月25日,借貸寶首次披露用戶數據,其下載註冊用戶已經超過1億人。假如所言為真,則推算起來50億左右的開銷,恐怕並不為過。
但是,這場網際網路金融史上最大的燒錢遊戲,恐怕實際效果空餘一地「羊毛」。沒錯,從註冊用戶數來看,曾經在微信朋友圈洗腦般的建群「傳銷」,及遍布全國大街小巷的地推,也許真的給借貸寶的資料庫裡帶來了上億條用戶信息記錄。
但是,在為了紅包、小禮品而來的「羊毛黨」,在知情、不知情情況下「註冊」的用戶中,旋即卸載應用的不計其數,真正轉化為借貸用戶能有多少?就在剛過去的5月份,據網貸之家網站統計,當前中國P2P網貸的活躍用戶數也僅剛過300萬,可想而知借貸寶號稱上億用戶量的整體質量如何了。
▲借貸寶App在應用寶市場顯示下載量2000萬,但是「精彩評論」排行前3條文字幾乎一模一樣, 無疑是很low的水軍
這很像在錢寶網上為賺錢而點擊廣告的用戶,對廣告主而言毫無價值。借貸寶副總裁翁曉奇之前在接受「極客公園」採訪時也坦承:「我們唯一的指標就是把用戶快速拉到一定的量,推廣做得比較粗糙和倉促。……借貸寶已經邁過最艱難的階段,目前階段,借貸寶要做的就是,用戶進來之後用最簡單的概念告訴他借貸寶是什麼,保證他是活的。」
至今小編都沒有查看到,借貸寶官方正式披露過活躍用戶數、成交量、營收等平臺運營數據,僅在2016年4月《21世紀商業評論》對借貸寶副總裁翁曉奇的採訪文章中,翁提到借貸寶的日活躍用戶已達百萬;而業內人士測算,借貸寶交易用戶「只有幾百萬」。無馬哥從借貸寶官網上查到媒體合作的郵箱,曾發信試圖問詢求證相關信息,但截止至本文發稿時,沒有收到任何回復。
吳剛不是聖誕老人,從私募、新三板和股市中籌來的巨資,撒錢、燒錢是需要回報的。海量用戶短時間內的聚集,似乎提供了一份非常漂亮的資本估值數據。問題是,這樣的圈錢、燒錢遊戲,能持續地玩下去嗎?
模式:理想很完美,現實很骨感
在小編看來,借貸寶的問題,首先是模式設計的缺陷問題。
1、低頻應用難成流量入口
借貸本身是種低頻次的行為,熟人間的借貸頻次更低,通過App進行熟人間的借貸,當然是低上加低。因為需求弱、頻次低,所以很自然的一個結果,就是「卸載」!
小編的一個小夥伴,一個月前為了用這個功能,專門下載安裝了App。今天問起他,說早就卸載了。為什麼?因為熟人圈裡根本沒有別人在用,不管想借入還是借出,都沒機會!同樣的場景,小編哥在知乎等網上社區也多次看到,絕非個別現象。
▲ 網友在借貸寶官方微博上的評論
無疑,借貸寶的運營者也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不斷往App中增加新功能,試圖增加用戶粘性,「保證他是活的」。比如懸賞解答、免費電話等功能。
但是,基於一個低頻的核心功能上,要構建出高頻的使用場景,談何容易?用一個名叫「借貸寶」的App來求答案、打電話?說起來就怪怪的。
2、熟人借貸「更放心」只是美好願望
現代金融信貸的逾期違約率,一般要控制在個位數內,才能保證金融企業的盈利。但是想一想,身邊熟人間的借貸,有多大可能這麼低?你願意通過中介平臺,借錢給一個芝麻信用750分的陌生人,還是願意借給一個平時午飯由你代付、事後經常忘記給你打錢的同事?熟人間感情、面子等方面的軟約束,導致還款逾期是很常見的事情——很多時候甚至沒有明確的還款「期限」。
▲ 前天在借貸寶官方微博置頂帖中的網友評論
熟人經濟延續了幾千年,但金融業直到最近幾百年才因為金融借貸的「非人格化」(陳志武教授語),得以快速發展起來。由此可見熟人關係絕非借貸行為的必要條件,更非充分條件。傳統熟人關係絕對不能代替現代信用體系,以「熟人借貸」為模式,除了在傳播上有差異點外,實際價值恐怕不大。比如,英國主打熟人借貸模式的P2P平臺Quakle,因違約率過高早在2011年就倒閉了。
借貸寶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在於,平臺上幾乎看不到對借貸行為有任何風控措施,唯一勉強算得上的,就是用戶註冊時比較嚴格、繁瑣的實名認證。事實上,在借貸寶官方的宣傳中,甚至明確把這當做賣點:「借錢不需要任何審核審批」——也就是說,主動放棄了任何借貸前的風險控制。
所以跟官方宣傳的「借錢給朋友更放心」很可能相反,借貸寶上的逾期違約率恐怕低不了。無馬哥沒有找到借貸寶官方的逾期違約率數據,但網上有不少網友的反饋,大家感受一下。
▲ 網友貼出來的部分逾期記錄
另外一個佐證是,官方一再突出強調的「立體追債系統」!放棄了事先的風控,卻在事後的逾期催債方面出大力氣,各種催收手段並用,甚至還成立了專門的催債和不良資產處置公司「人人催」,招募大眾一起來催債。這樣的催收力度,在P2P平臺中似乎很罕見。
但是這個立體追債系統,恐怕效果也是「沒卵用」。在微博、知乎上,都能經常看到有用戶反饋借貸寶的催收系統形式多於實質,比如下面知乎上這個解答,得到了664個點讚認同:
3、賺利差的激勵機制,催生大量三角債
然而,借貸寶模式最大的問題,很可能恰是被王璐認為借貸寶最重要的功能「賺利差」,所引發、未來可能會爆發並涉眾面廣的「債務鏈」危機!
如果說,沒有平颱風控的熟人借貸,會導致逾期違約率偏高,但還有一定的出借人「自風控」,使逾期率或許能穩定在一定範圍內;那麼,「賺利差」功能設計的激勵機制,則會導致行為扭曲,把債務鏈拉長,從「熟人借貸」進入陌生人借貸領域;而且同樣由於沒有平颱風控措施,不可避免地將逾期違約率推得更高。
▲ 微博等網上利用借貸寶平臺向陌生人借貸的「廣告」很常見
設想這樣一條大部分人不需要本金的債務鏈條:A以8%成本借到款,以12%利率借給B,B以16%利率借給C,C再以20%利率借給D……這條債務鏈條越長,債權的起始點和終點隔得越遠,兩者可能完全是陌生人,對債務方的信息和信用並不了解;另一方面,越到鏈條後面,借貸成本越高,意味著借貸違約風險越高,越容易出現逾期甚至壞帳風險。而一旦鏈條末端出現違約,則整個鏈條上除了最開始的債權人,其他所有人都會被動陷入違約狀態!
可以想像,以借貸寶的用戶規模,和這種運營模式的各種缺陷,照這種情形不斷積累發展下去,如無有力措施遏制,借貸寶將很可能造成人數廣泛的大規模債務鏈危機!這種危機讓無馬哥想到中國以前的企業三角債務危機,2008年美國因金融衍生品導致債權鏈條過長、風險難控引起的次貸危機,和前幾年的溫州民間借貸危機。
▲ 企信寶網站上人人行公司信息頁面上的用戶評論
▲ 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可以查到,2016年4月份已有多起涉及人人行的借貸合同糾紛案
借貸寶不但在模式上存在很大缺陷,在執行上的混亂失範,更是備受非議。這也是借貸寶雖然燒了很多錢,但在很多人印象中很low的原因。
這一切,很可能跟借貸寶執行的急速擴張策略有關。「快」可能是九鼎文化中重要的基因。據《南方人物周刊》報導,九鼎的兩位聯合創始人,吳剛和黃曉捷,生於1977和1978年,分別曾是證監會和央行系統最年輕的處長。而人人行現在的當家人王璐,1988年生,2012年作為研究生才剛到九鼎實習,一年後成為吳剛的助理。據王璐在接受中國新聞網採訪時介紹,借貸寶項目於2014年12月開始討論,2015年「3月份內測、6月份推出、8月份推廣,借貸寶就這樣以驚人的速度誕生了。」
我們知道,「快」往往是件好事,高效率的體現。但是,超出運營管理能力所能掌控的「過快」,則往往是混亂和災難的根源。網際網路金融相關的企業中,在一年內用戶或資產規模急劇擴張的典型,是去年年底出事的e租寶。
與此相比,目前P2P網貸行業排行靠前的幾家,比如成立於2007年,國內最早且同樣面向個人的拍拍貸,發展10年目前註冊用戶數不到2千萬;創立於2009年、成交量上千億的紅嶺創投,上個月用戶數才剛過百萬;國內體量最大的P2P平臺陸金所,目前用戶數也不過2297萬。所有這些跟借貸寶宣稱半年過億的用戶數比起來,只能算是平穩發展了。
▲ 圖片說明:2013年來百度指數比較,比較對象為借貸寶、e租寶和國內排名靠前的兩家互金平臺:最大的P2P陸金所、在美國上市的宜人貸。可以看出後兩者相比起來非常平滑,而借貸寶則大起大落,跟e租寶類似。
借貸寶在短短一年間用戶規模的急劇擴大,伴隨著的是叢生的推廣違規、欺騙、盜用信息等現象,以及在催收過程中相關人員涉嫌違規、甚至違法行為。
1、推廣亂象
去年8月8日啟動的借貸寶全國推廣活動,可能是網際網路企業最大規模的一次推廣活動。在這場從線上的微信朋友圈,到線下的小區中退休老人都觸及的大型推廣活動中,各種亂象紛呈,甚至被不少個人和媒體質疑「傳銷」。
▲ 去年九鼎控股&人人行董事長吳剛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的視頻截圖
2、催收亂象
借貸這種事情,事先的風控沒做好,事後的催收必然忙死。借貸寶就是典型,甚至將催收當做產品的一個主要宣傳點。「一旦有逾期的情況出現,平臺也能通過完善的催收體系,即通過催收管理中心、呼叫中心、訴訟中心以及遍布全國各省、市、重點縣的催收團隊對逾期的借款人進行追償。」借貸寶聲稱會追蹤每一筆逾期款,讓「老賴」無所遁形。
欠債還錢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有其正當性,特別當欠債的人是「老賴」的時候更是如此。但是,假如欠債的人不是「老賴」,而是被動逾期違約的中間人,則情況有了很大不同。
對於借貸寶來說,更大的問題在於:相當多的逾期問題,平臺自己正是始作俑者。正是由於借貸寶自己主打的「賺利差」功能,宣傳「沒有本金也可以賺到錢」。那麼問題來了,當最後的借款人違約時,債務鏈上的中間人本來就是沒有本金的,又如何有錢來還前面的出借人?對於這種很多中間人被動逾期的催收,本身少了很多正義性,再採用跟對待「老賴」一樣的涉嫌暴力、違規甚至違法的手段,不但得不到公眾的認可,反而容易激起大家的反感。
微博上有位認證網友「北京九叔」,在年初時就跟九鼎、吳剛和借貸寶激烈開撕,甚至揚言已向中紀委舉報吳剛和九鼎違法違規。最近,北京九叔又在其微博上截圖爆料,發文斥責借貸寶非法催收,過程中逼迫農村婦女,壓榨大學生,暴力催收無底線。
▲ 以上為「北京九叔」微博帳號上的截圖
▲ 網友在「北京九叔」微博上的跟帖評論
北京九叔稱這些事件說明,借貸寶在嚴重危害「社會穩定」。無馬哥無法對所有截圖證據進行核實,也不完全認同北京九叔及當事人的看法。但是,這類事件符合前面的分析和預測,所以對這類事件並不感到意外。
錢還能燒多久?錢燒起來的速度猶如森林大火,但是收入相比起來似乎不值一提,新的盈利模式模糊不清,而體量龐大的競爭者卻已對借貸寶還未到口的「肉」虎視眈眈。在這樣情況下,借貸寶存在很大的生存風險。尤其是在網際網路金融整治對行業融資限制多多、資金源本身又面臨巨大缺口、甚至退市斷流的情況下,給似乎還在意氣風發的借貸寶平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1、高昂的運營成本
借貸寶的急速發展模式,也許可以用「以錢買時間」來形容——用戶數急速增長帶來的是金錢費用的高速消耗。
單從推廣成本估算,每發展一個新用戶,介紹者和新用戶各得20元,共40元;新用戶再介紹更新的用戶加入,除了雙方各得20元外,原先介紹的老用戶也可得到10元獎勵。考慮到還有像請羽泉代言等不菲的廣告費用支出,所以總體估計,借貸寶人均推廣成本,或者說「獲客成本」,保守估計至少不低於50元,對於上億用戶來說(假設官方數字真實),也就意味著不到一年間燒的錢可能已逾50億。
其實如果借貸寶能將獲客成本做到50元,放在整個P2P行業中,已是非常低廉了。據年初《華夏時報》一篇報導,P2P行業的人均獲客成本,已從早期的200~300元,漲到甚至高達上千元。更大的可能是,借貸寶所獲之「客」,大部分是水分;如果折算成同等價值的活躍之「客」,同一時期整個行業內不同平臺的獲客成本,應該不會相差甚遠。
這還沒算上借貸寶的龐大人力、運營管理和催收追債等成本。這些成本可都是真金白銀花出去的成本,是2輪融資中投資人的錢在供血支持的。可是,這些錢何時能回本、盈利呢?何況,在一篇36氪的報導中,借貸寶副總裁翁曉奇還暗示過,3億用戶量可能才是維持借貸寶用戶足夠活躍度的合適規模。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甚至上百億的推廣資金,這樣的資金需求體量,在中國互金行業堪稱天文數字。
2、待解的盈利模式
一般的P2P網貸平臺通過撮合借貸雙方,從中收取中介服務費,獲得平臺收入。由於借貸寶搞的是熟人借貸,目前並不從借貸雙方個人收取任何服務費用。那麼,借貸寶的收入來源是什麼、規模有多大,盈利模式是否靠譜呢?
可惜,借貸寶在信息公開披露方面極其吝嗇,至今官方沒有透露權威可信的相關財務數據。從借貸寶產品中的說明和網上公開信息來看,借貸寶目前階段似乎並沒有穩定、較大規模的收入來源。
從官方的介紹來看,存在收入來源的目前主要涉及兩塊,一塊是在自然年度內累計借入總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的,將對超過100萬元以上的部分收取年化0.3%的交易服務費。另外一塊是假如借款方逾期違約了,除了需要向出借方支付違約罰息外,還需要向借貸寶平臺支付逾期管理費,這塊主要用於覆蓋平臺的催收費用。
以上兩塊收入目前估計規模並不大,何況拿收取逾期管理費當做盈利模式的說法可謂找死。其它的收入?目前無馬哥想到可能的一塊,是出借方資金在轉移到借款方過程中,可能的資金沉澱產生的利息,類似支付寶在餘額寶誕生前多年來的一塊「肥肉」。但借貸寶上用戶以獲取利息為明確目的,估計這種靠用戶資金「站崗」而得的收入,恐怕也大不到哪去。
那麼,關於借貸寶未來盈利模式的猜測,主要有如下三種:
繼續做大用戶規模,刷高借貸寶的短期流量,從而抬高其資產估值,用這個到資本市場上繼續圈錢。圈錢是九鼎多年來熟悉的遊戲,但是從本文前後的分析可以看出,這不太靠譜。
將借貸寶發展成整個九鼎系的金融理財入口或零售超市,接入九鼎系的越來越全面的其他金融業務,收取入口流量費,或者說入場「渠道費」。新版本的借貸寶中已接入九鼎系的九信金融理財服務。除此外,九鼎旗下還有證券、基金、保險和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業務。
憑藉積累起大規模的用戶數,通過今年新推出的企業版,首先提供幫企業發放工資、借款融資的服務,切入企業市場。之後在此基礎上,再提供更多增值收費的金融服務來獲利,比如後期的企業綜合服務、保險、基於大數據的信貸匹配等。
後面兩種模式或許能給借貸寶帶來持續穩定的收入,但需要足夠時間來經營。不過,留給借貸寶的時間可能不多了,原因是:一方面,借貸寶所挖掘的「社交金融」,在井水還沒見影的時候,阿里、騰訊等大鱷已在旁虎視多時,支付寶推出借條服務,騰訊正在開發微信「借條」產品,隨時可能準備搶食。
而另一方面,借貸寶快速做大用戶量的發展模式,需要有大把錢持續燒到能靠企業新業務盈利那一天。問題在於,還能有大把的錢圈進來嗎?
3、借貸寶的模式能持續下去嗎?
借貸寶先後公布的兩輪、總額高達45億的融資,錢從哪裡來,沒有正式公布過。九鼎控股股東,也是人人行董事的吳強,此前曾對媒體表示,借貸寶首輪 20 億元的融資,直接找了九鼎原來的 LP (有限合伙人)和九鼎投資一些套現後的原股東。而在關於借貸寶第二輪融資的報導中,普遍提到首輪投資的一些股東也在繼續跟投。
在借貸寶的盈利模式未明、燒錢推廣活動仍在繼續、激活眾多「殭屍」用戶也需要追加費用的情況下,借貸寶是否還有源源不斷的資金「血液」輸送進來,維持到它至少可以做到盈利業務充分發展、收支平衡的那天?
近期多則與九鼎和借貸寶業務有關的負面消息,使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樂觀。先是在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的大背景下,整個資本市場對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融資,從監管政策面到市場操作面,都平添了許多限制。比如,九鼎集團在去年年末曾計劃新一輪募資,因證監會去年12月21日起暫停了私募等金融類機構在新三板掛牌融資,而石沉大海;本月將實施的新三板分層制度,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也無緣創新層。
而最近的一個壞消息是,據專注新三板的挖貝網報導,九鼎集團截止到去年年底擁有現金41億,而在未來2年左右,九鼎需要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還款36.4億,另外購買富通亞洲需要支付88.24億,因此可能面臨83.64億的巨額資金缺口。
這些消息對於急需資金持續「輸血」的借貸寶來說,無疑雪上加霜。如果沒有後續資金及時供應,快速擴張、沒有穩定和足夠規模收入流的借貸寶,面臨資金斷流、甚至崩盤的危險。而這種危險,甚至可能牽扯到九鼎系在新三板和A股上市的兩家核心企業,影響上千億的市值。
去年年底《財新周刊》做了一篇《集資風險顯露 高層嚴令排查》的報導,披露各地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重點監測的多家網際網路金融機構中,有已先後出事的e租寶、望洲財富,借貸寶也名列其中。
借貸寶如果出問題,首先虧損最大的是給借貸寶提供了幾十億資金的投資機構或富有的私募投資人。風險自擔,這點似乎沒什麼好說的。無馬哥最關注的,還是借貸寶平臺上被捲入龐大債務鏈的普通人,一旦債務鏈大規模斷裂,或許會讓數百萬用戶涉身其中。這層利害關係,讓無馬哥細思恐極,也望借貸寶的運營者銘記於心,儘快調整措施,避免債務鏈大規模斷裂的可能性真的發生。
最後,無馬哥也希望借貸寶的運營者們「勿忘初心」,利用網際網路金融為用戶創造價值、堅持創新理想的同時,也要尊重金融自身規律、遵守社會倫理法規,補上必要的風控短板,不要讓一個互金創新平臺,淪為債主讓女學生拍裸照當借條這類事情一再發生的溫床。
本文轉自無馬金融微信
————————我是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