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他們又有著怎樣的真實故事呢?

2021-01-08 鮮花暢談歷史

《楊家將》是我小時候最喜歡聽的一部評書,裡面的人物至今還有印象,比如金刀令公楊繼業、佘老太君、七郎八虎、四郎探母、五郎出家、六郎楊延昭、還有穆桂英、楊文廣、楊排風等人物,他們保家衛國,在邊疆與遼國抗爭故事,讓我到今天聽起來,仍然會熱血沸騰。

那麼這些英雄人物真的在歷史存在嗎,他們又有著怎麼真實的故事呢?

一,天下無敵的楊業。

宋太宗趙光義在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對北漢和遼國發動了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先勝後敗。而且損失了大量的人員、裝備和物資,對整個宋軍的士氣打擊極大。但也有收穫,那就是平定北漢,北漢那支強悍的軍隊,大部分歸順了宋朝。在北漢投降官兵中,最著名一位,名叫劉繼業,此人是北漢三代皇帝麾下最出色的將領,本姓楊,後賜予北漢皇帝一姓。

在《宋史》中記載劉繼業「以驍勇聞,屢立戰功,所向克捷,國人號為『無敵』」。太宗得到劉繼業後,大喜,立即任命其右領軍衛大將軍,並下令劉繼業「複姓楊氏,只名業」。這就是評書《楊家將》中楊繼業的原型。在歷史上是真的存在的。

楊業歸順宋朝第二年,也就是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契丹兵十萬人入雁門,楊業率領千騎兵自西陘而出,南向背擊之,契丹大敗。從這一仗,我們就能看到楊業的水平,他是以騎制騎,率領精銳騎兵對抗數量幾十倍於自己的敵人,並且輕鬆打敗他們,楊業的「無敵」之號,並非浪得虛名。

也許,楊業能力太強了,並且是降將,再加上得到了宋太宗的賞識,這引起宋兵將領不滿。原來的宋軍將領,都是跟隨宋太祖趙匡胤打天下的。宋太祖突然的駕崩,宋太宗很快的上位,帶來就是宋軍將領們的不安,突然出現的楊業,更是讓宋軍將領意識到了威脅。開始了與楊業的明爭暗鬥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將軍潘美,也就是後來評書中的反派人物潘仁美。

二,楊業之死。

楊業取得雁門大捷之後兩年,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遼國發生大事,遼景宗死了,他12兒子繼位,為遼聖宗。其母蕭綽攝政,就是著名的「大遼蕭太后」。非常有能力的女人,遼國在她的攝政下,治理的蒸蒸日上。

宋太宗聽說遼國女人當家,感覺機會來了,在雍熙三年(986年),宋軍正式發動三路攻遼,史稱「雍熙北伐」。戰役打響後,宋軍開頭打的很好,節節勝利,但是很快被遼軍主力給壓制住了,然後陷入混亂的潰敗中。為了掩護其他友軍先撤,楊業提出了「圍魏救趙」的方案,由他帶領部隊深入到遼腹地,攻擊應州,威脅遼軍後防,讓遼軍撤回。臨行前,楊業已經知道自己此去是死地,有可能難以生還,並表示道:「業,太原降將,分當死……,今諸君責業以避敵,業當先死於敵」。同時,楊業與潘美約定,由潘美帶領軍隊在朔州方向接應楊業,以協助他攻擊後撤。

楊業帶領部隊前去攻擊,契丹部隊後撤,但楊業在目標達成後撤中,出現無部隊接應的情況,最終在朔州陳家谷被俘,留下了「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的遺言,絕食三日而死。

楊業的壯烈殉國,是雍熙三年(986年)最讓悲傷的一幕。包括遼國都對這位縱橫邊疆30年戰將有極高的評價。而在大宋這邊,潘美、王侁等將領極力想掩蓋楊業殉國的真相,但楊業夫人折氏卻上疏最高統治者,為自己的丈夫進行辯解。這位折夫人,就是評書裡,鼎鼎大名的佘老太君。最終,太宗追贈楊業太尉、大同節度使,賜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錄用六子(評書裡的楊延昭)為將,將大將潘美降三級,監軍王侁除名。

三,楊家後人。

楊業和夫人折氏都出自河北地方豪族。楊業從小就善於騎射,所指揮的部隊也是以騎兵為主,這正是宋兵最短板的地方。楊業死後,他的兒子楊延昭繼續活躍在邊境地區,宋真宗稱讚其「治兵護寨,有父風,深可嘉也」。楊延昭的第三子楊文廣曾在宋朝名臣範仲淹和宋朝名將狄青麾下為將,宋英宗誇獎「文廣,名將後,且有功」。楊文廣娶了當地豪族鮮卑族慕容氏為妻,這就是《楊家將》中傳說的穆桂英原型,民間將慕容轉化成「穆姓」也。

宋朝知識分子和老百姓都認為楊業死的太冤,死的太可惜了。因為楊業死後,宋朝邊關雲、朔兩州,將領皆棄城而逃,邊關出現無人可用的局面。再加上宋朝一直受遼國打壓,宋朝人更是懷念有「無敵」之稱的楊業。百姓對楊業的尊敬,則催生了一大批以楊業,以及其子楊延昭、其孫楊文廣等楊門人公的評話,流傳在茶樓、酒肆、市井之間,在口耳相傳中,折夫人被演義成佘太君、潘美被演義成潘仁美,變成了千古奸臣的模樣。

人們歌頌英雄、讚美英雄,希望天下遍地都是英雄,這才有了《楊家將》的故事演繹到今天。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的有楊家將嗎,講一講真實的楊家將的故事吧?
    我們都知道楊家將是北宋時期一個著名的將領家族,這個將領家族的形象活躍在中國的歷史評書,小說以及戲劇等多個方面,而歷史上真正的楊家將卻並沒有傳說與文學中作品那麼傳奇,但是楊家一門三代精忠報國的精神,卻讓後世敬仰!那麼歷史上的真有楊家將嗎?
  • 楊家將故事中,十二寡婦徵西的事是真的麼?穆桂英是否真實存在?
    提起楊家將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詳。在小說和戲文中,北宋名將楊業共有七個兒子,因為被奸臣潘仁美陷害,所以除了楊六郎外,楊業和其他兒子都戰死沙場。從此,楊家只剩楊六郎和一群寡婦。但楊家並沒有就此消沉,反而越挫越勇。在楊宗保也戰死後,佘太君和穆桂英率楊家十二寡婦徵西,在得勝歸來後聞名朝野。
  • 歷史上真的存在楊家將七子?
    宋朝自建國之初,面臨著五代遺留下的內部秩序混亂與外部四分五裂的局面,面臨著禁軍將領與各地藩鎮控制軍隊的狀況,宋太祖趙匡胤對兵權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認識。所以他最急切要做的事情就是解決兵權失控的問題,於是採取了一系列收歸兵權,打壓武將的措施,同時也提升文臣的地位,即重文輕武,來達到長遠穩定的治國目的。
  • 真實歷史上楊家將真的有「十二寡婦徵西」故事嗎?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楊門女將中最為悲壯、慘烈的事跡莫過於十二寡婦徵西了。 楊家將的真實故事,主要是講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祖孫三代抗敵衛國的英雄事跡。
  •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
    楊家將楊家第一代——楊業楊繼業本名叫楊崇貴(?歷史上的楊延昭楊文廣結語楊業,楊延昭,楊文廣,這三個人是歷史中楊家將的主要人物。楊家將三代血戰報國的事跡,為後人所傳揚。尤其是楊業和楊延昭,在北宋時期,已經天下聞名。
  •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楊令公竟然是個降將!
    提起大宋的楊家將,沒有幾個中國人不知道的。
  • 楊家將評書小說中的八賢王在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
    無論哪種說法是真,總之宋太祖的幾個兒子在宋太宗時代,肯定會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宋太祖趙匡胤一共有四個兒子,長子趙德秀、三子趙德林都早亡。只剩下兒子趙德昭、四子趙德芳。楊家將的各種小說戲曲中,都把八賢王描繪為公正賢明、正氣凜然的角色。他是太祖之子,手持太祖親賜(有的說是太宗親賜)的金鐧,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 「七子去六子回」是真的嗎?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只有一人戰死
    歷史傳記在中國古典文學史上,出現過許多人物傳記,這些書籍基本上是以真實存在的人物為基礎,對他們的人物性格和生平事跡進行美化,表達了百姓的讚美和感激之情,當然裡面也有很多是後人幻想的情節,許多人物都是不存在的,並且充滿了玄幻主義的色彩,其中在民間流傳較廣的就是楊家將的故事。
  • 亦實亦虛楊家將——楊家將故事的歷史演變
    楊家將的故事自南宋以來在民間廣泛流傳,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根據楊家將故事改編的小說、戲曲、評書以及影視作品更是數不勝數。楊家將的故事植根於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又經過歷代創作者的藝術加工,虛實相間、真偽雜陳,從北宋的名將世家變成了獨特的文化符號,尤其是藉助於京劇等戲曲作品,成為影響力巨大的英雄傳奇。
  • 真實歷史上的折家軍和楊家將 誰更受皇帝信任
    宋朝是我國歷史不上一個特殊的王朝,重文輕武,它的政治經濟遠不如經濟文化那樣繁榮昌盛。從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政權,至公元1279年,南宋正式滅亡,兩宋國祚319年。由於五代十國後期,石敬瑭將幽雲十六州送給契丹人,導致北宋建國之初便處於地緣劣勢。
  • 歷史上楊家將的原型,為何北宋滅亡時,這個驍勇家族沒挺身而出?
    說起楊家將,幾乎是每個人都知道,楊家將的故事也是發生在北宋初年。而楊家將「忠孝節義」的典型更是家喻戶曉,還被後人以戲曲的方式傳承記載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歷史上楊家將原型,然而在北宋滅亡的時候,為什麼這個驍勇的家族卻沒有挺身而出呢?
  • 七郎八虎,八姐九妹真的存在嗎?還你一個真實的楊家將
    「楊家將」是宋元以來在我國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歷史傳奇故事之一。
  • 楊家將三代之後,真的再無良將?有,朝廷就是不肯重用
    每個朝代都有著值得依託的將領,說到宋朝名將,那麼我們也就不得不提到楊家將了。他們的風採不但名垂青史,更是在許多的影視劇中都有所呈現,一般人對楊家將的事跡也是有所了解的。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傳承,許多事情自然也就有了演繹的痕跡。那麼,真實的楊家將究竟是如何的呢?許多人都為此抱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所以也有很多史學家專門就去研究這段歷史。
  • 潘金蓮真實存在嗎?她在歷史上到底是哪種形象呢?
    那麼歷史上真的有潘金蓮這個人嗎?如果存在,那麼她在歷史上是哪種形象呢?與小說中又有哪些區別呢? 後來又嫌棄武大郎,於是在西門慶和王婆的挑撥下將其毒殺。《水滸傳》中的潘金蓮完全被描繪成了一個風流蕩婦,在另一部小說《金瓶梅》中更是如此,《金瓶梅》中的潘金蓮比《水滸傳》中的還要狠毒、還要風流。
  • 歷史上楊家將沒有楊宗保 更不存在有穆桂英
    看過《穆桂英掛帥》都知道穆桂英是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她與楊家將一起徵戰沙場,屢建戰功,是中國文學中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今天我們說一說北宋楊家將志傳書中的女將軍穆桂英。因陣前以楊宗保交戰,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與楊家將一起徵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百歲掛帥,領軍寡婦西徵,她五十歲尤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天波府請來公主教穆桂英儀態、繡花、詩詞等等,穆桂英繡花的針腳過大,遭人恥笑,但她卻運用剪紙技術,指揮皇家繡工繡出一幅鴻篇巨製《錦繡山河》來,讓人刮目相看。
  • 北宋滅亡的時候,威震八方的楊家將去哪裡,真相讓人心痛不已
    得益於電視劇以及民間小說對楊家將的生動刻畫,我們印象當中的楊家將一直都是一群忠勇衛國、軍事素質過硬的職業軍人。楊門女將、佘太君老年掛帥、穆桂英掛帥等一系列傳奇故事讓我們對楊家將充滿了敬重和好奇。作為北宋時期的一個典型軍事世家,楊家無疑是北宋時期的一個鼎盛家族,那麼說到這裡,一些歷史迷的問題就來了,北宋滅亡之際為什麼就沒看到楊家將大顯身手,忠勇衛國呢?
  • 有翡真實歷史上有王麟這個人嗎 是否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
    有翡真實歷史上有王麟這個人嗎 是否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時間:2020-12-23 16:31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翡真實歷史上有王麟這個人嗎 是否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 《有翡》這部劇相信已經有不少朋友們開始追了,在這部劇當中謝允受王麟將軍所託,帶著安平令前往四十八寨請甘棠公下山
  • 知否知否盛明蘭的結局是什麼 盛明蘭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該劇是根據關心則亂的同名小說改編,原著在國內有著極高的人氣,邀請到了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施詩、張佳寧等演員主演,這也讓這部劇在昨晚開播後,就吸引了許多粉絲以及原著黨的關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主要講述了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該劇的故事背景是在北宋年間,在劇中,盛明蘭是庶女出身,這也讓不少網友都十分好奇,北宋歷史上有盛明蘭這個人嗎?明蘭歷史原型是誰?
  • 楊家將的佘太君真實存在麼?她又是怎麼死的?歷史會告訴我們真相
    楊家將的佘太君真實存在麼?她又是怎麼死的?歷史會告訴我們真相當我們說到古代的一些良將忠臣的時候,很多的朋友們都會想起來楊家將。因為他們被多次的影視化,十分受到大家的喜愛。我們在這些作品當中,都能夠看到楊家將們的風採。
  • 書海拾遺:花木蘭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嗎?
    而她又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嗎?事實上,不少的歷史學家對此都很悲觀,他們傾向於推測花木蘭的整個故事都只是一個傳說。當然,這不是說花木蘭一定就是虛構出來的人物,而是說即便她真實存在,如今的我們也沒有任何事實依據來重構她的真實故事,除非發明時間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