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蒼之南:【中國茶葉歷史】第五階段——迅速發展的茶文化

2021-01-18 騰訊網

隋朝統一全國後,為茶的南北交流和茶業重心的左移,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特別是對唐代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有重要作用,促進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從唐代開始,茶葉的產地就迅速增加,到中唐時期最為興盛。

唐代楊華《膳夫經手錄》記載:「至開元、天寶之間,稍稍有茶,至德,大曆遂多,建中已後盛矣。」

從《茶經》和唐代其他的文獻記載來看,唐代茶葉產區已經遍及今四川陝西、湖北、雲南、河南等十四個省區。

從總體上看,唐代的茶葉產地已達到了與近代茶區相似的局面。

茶文化也隨著唐代的開始,迎來一了個新的高峰。

這個時期的茶文化在烹調技藝,菜餚品種、飲食器具等方面都已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在總結前人的實踐基礎上,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最早提出了食療理論,在其食治篇中提出:「夫為醫者,當須調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食藥。」

這成為了食療學的一條基本原則,食療養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國力強盛,經濟發達,中西文化交往也十分繁榮,從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海納百川的多元化開放格局。

後來飲茶之風開始彌散,中唐以後,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陸羽所著的《茶經》問世。

著作中將茶的生產技術和飲茶方法總結提高為新的學問和文化,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也促進了中國茶葉的發展。

唐代的中後期,茶葉已經成為了舉國之飲。

唐代茶飲中進步最大的成就就是茶的加工和煮茶技藝,因為當時的茶葉生產在國內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普及發展。

在茶的加工和煮飲方面中也取得了較為完整的技藝,在加工上採取早在三國時期出現的即蒸青做餅的方法,從中加以改革完善,為茗飲推向高潮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陸羽在《茶經三之造》中指出茶葉生產、品飲形成系統的技術理論:「其曰,有雨不採,晴有雲不採,晴,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

從《茶經》中可以看出,唐代的制茶工藝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完善性,煮茶技藝也十分講究。

茶文化也隨著飲茶的普及繁榮起來,各大文人墨客紛紛揮筆,李白、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皎然等都寫有詠茶的詩歌。

茶與酒做對比,自然要比酒高雅許多,得到許多文人的喜愛,使茶藝術升華到美學意境。

唐代在茶的生產和飲用方面整體上取得了很大進步,從而推動茶的定型。

茶著的陸續出現,特別是提出許多品茶理念並建立了茶課稅制度,完整地創構了茶文化的基石。

茶興於唐、盛於宋。元代以後更加開始向西方拓展、傳播,作為一種文化習俗,大有席捲全球之勢。

元代以後的茶文化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我們下期再講~

前期回顧:【中國茶葉歷史】第四階段——魏晉南北朝時期萌芽的茶文化

相關焦點

  • 「中國茶葉歷史」第四階段——魏晉南北朝時期萌芽的茶文化
    西漢時期到南北朝時期,是茶文化的萌芽階段。中國飲茶始於西漢有史可據,但在西漢時期,中國只有四川一帶飲茶,西漢對茶作過記錄的司馬相如、王褒、楊雄均是四川人。這時期的四川地區已經有人開始大面積種植茶葉園區。隨著茶葉的大量生產和發展,當時的茶農將生產的茶葉,運到鄰近的成都及水陸交通便利的武陽市場出賣。
  • 茶資訊| 中國茶葉學會成立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
    12月2日,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正式在杭揭牌成立。茶起源於中國,聞名於世界。中華茶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了「清」、「敬」、「廉」、「和」、「美」、「樂」等精神內涵。
  • 茶文化歷史悠久,宋人空閒中是如何把茶文化推向高潮的?
    茶文化是中國優秀文化之一,宋代的茶文化更加的豐富,在之前朝代茶文化的基礎上在茶葉的生產、製作工藝及其多種茶書著作之上出現了重大的創新和發展形成了宋代獨特的文化產品,極大豐富了茶文化的文化底蘊把中國的茶文化推向了最為燦爛的時期。茶文化作為一種文化也在不斷改變人們的生活和思想。
  • 陸羽會嚴建紅:陸羽國際集團的茶文化中國夢
    同時,經過2年的發展,陸羽國際集團迅速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武漢等全國8個城市設立了分部,在海外斯裡蘭卡、香港和紐約設立代表處,以陸羽茶樓和陸羽會,匯聚天下天門人、湖北人、中國人和所有高雅之士,正在成為向全球範圍內推廣中國名茶
  • 茶文化 | 臺灣的茶藝及其發展
    臺灣的移民主要是來自福建、廣東,這兩個省的居民飲茶、種茶,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那麼隨著這些移民到臺灣來,他們可能從大陸隨身帶了茶葉,這是一個合理的推測。但是,確切知道臺灣有種茶,是從清朝嘉慶年間,甚至於更晚一些。總之,臺灣的茶業就只有一、兩百年的時間。
  • 茶文化|臺灣的茶藝及其發展
    臺灣茶業的開始是掌握在外國人手裡,尤其是最有經濟利益的輸出業,當時外國人經營較大的洋行有五、六個,主要做茶葉的出口,現在這幾個洋行還留下德記、怡和;基本上,已不太做茶業生意了。也就是說,臺灣茶葉從自給自足以後,就發展成以出口為主的外銷貿易。那時期的臺灣茶文化主要就是商業的文化,沒有什麼享受的成分在裡面。
  • 歷史上的「茶都」紹興能否建一個茶文化博物館?
    紹興產茶歷史悠久,紹興茶有史料記載,始於漢,興於魏晉南北朝,盛於唐,旺於宋元,明清時期,更是越茶行天下。歷史上紹興曾被稱為中國的「茶都」。紹興茶葉歷史豐富,文化內涵深厚。多年來,一些有識之士一直在呼籲,建一個茶文化博物館,讓紹興的茶文化成為生態、旅遊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 立頓已老,中國需要怎樣的茶文化自信與茶葉消費文化?
    今年8月,艾媒諮詢調查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消費者最常購買的袋泡茶品雖然立頓仍是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但中國自主品牌崛起明顯。中國是全球喝茶歷史最悠久、飲茶人數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但卻在茶品牌的打造上卻輸給了「洋品牌」?
  • 談中國茶文化「泛化」現象及對茶藝、茶道、茶文化概念的思考
    作者:蔣敏,青年茶文化學者,茶文化碩士,中國茶葉學會會員。中國茶文化縱觀中國茶文化發展的歷程,儘管茶文化在中晚唐時期已經漸趨成熟,其後出現了各類茶書與茶文(如序跋、論說、奏議等)、茶文學與藝術作品(如茶詩詞、茶畫、茶歌謠等)以及各種茶文化事象
  • 大型茶文化紀錄片《茶界中國》今晚開播
    茶,是中國的國飲,寄託著深遠的中國式品味和文化情結。紀錄片《茶界中國》攝製組拍攝了近百位茶人,從全新的角度來解讀茶葉,展示當下中國的文化自信。作為中國最具標誌性的文化符號,茶人的執著和堅守,代表著中華傳承的匠人之心。節目記錄了鮮為人知的茶葉背後的故事。 「每一個茶到味蕾的故事裡,都是人和情感的故事。」《茶界中國》的總導演劉嘉這樣總結。
  • 姚俊甫淺析禪意書法與茶文化
    關鍵詞:姚俊甫禪意書法;茶文化;楷體;隸書;姚俊甫禪意書法,禪意書法歷史淵源,抄經作為一種專業,從我國歷史開篇時期,就佔有較為重要的地位。在初期發展中,抄經是科考失利書生謀生的一種方式,這類人被稱之為書隸,在當時社會中享有較高的地位,且待遇也較高。書隸主要負責記錄、書寫等工作,書寫的字體也多是以隸書體為主。
  • 中國的茶文化從何而來?背後又有什麼內涵?
    中國獨特的「茶文化」歷史起源談及中國人飲茶的歷史以及因此而形成的「茶文化」,想必很多酷愛飲茶之人都會非常感興趣。畢竟茶文化作為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起源、形成與發展歷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性。
  • 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舉辦 海內外嘉賓論道茶文化的...
    開幕式現場宣讀了《海絲國際茶文化交流合作倡議》,《倡議》表示,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代表符號之一。茶傳五洲,世界共享,茶文化是海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作為茶葉生產和消費大省,同時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願同各方一道,推動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鑑。
  • 普洱茶發展的幾個歷史階段
    2006年10月,我訪問瑞典時,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號中國區聯絡主任揚-魯迪克向我介紹說:「1739至1743年,哥德堡號先後三次往返瑞典哥德堡和中國廣州,帶回了大批的瓷器、茶葉和絲綢等中國物品,最有意思的是,還帶回來個用普洱茶壓制的哥德堡號船模給了國王,因此,可以說至遲在260年前,你們的普洱茶就到了瑞典」。
  • 榮寶齋茶文化攜手滿堂春共同振興茶文化
    活動現場互動環節 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 3月10日下午,榮寶齋茶文化公司與北京滿堂香國際茶文化公司在京舉辦了以「榮寶齋茶文化攜手滿堂香——振興茶文化 捨我其誰」為主題的文化交流活動。 據榮寶齋茶文化公司執行董事周海燕介紹,榮寶齋立足於將茶文化與傳統書畫相結合,以茶入畫,茶見畫語,畫蘊茶香,使茶產品同時具有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茶葉比書畫起點低,榮寶齋涉足茶領域,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榮寶齋的文化,進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周海燕說。 活動現場,周海燕與滿堂香國際茶文化公司董事嚴梅、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張肇達等與臺下觀眾進行了互動交流。
  • 茶業,不僅僅是一片樹葉 大力弘揚茶文化,做大做強茶產業
    雅士茶道對中國茶道影響頗深,國內的茶館、茶膳坊、茶藝廳,倡導的茶道多為雅士茶道,不僅能體驗香茗、茶具、茶藝之美,還能體驗其建築、內部裝飾的文化風韻,具有審美欣賞、社會聯誼、休閒娛樂等功能,能培養和提高人們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欣賞能力。四、中日茶道的區別1.茶道始於中國,發揚光大於日本。日本茶道歷史,分三個大階段。
  • 周江勇:大力傳承弘揚茶文化 努力讓經典產業歷久彌新走向世界
    在中國茶葉博物館龍井館區,周江勇一行拾級而上,先後考察杭州市茶文化研究會、制茶加工體驗區、茶主題展覽,詳細了解西湖龍井茶傳統手工制茶技藝和茶文化研究工作情況,仔細詢問當前龍井茶市場行情和產業整體發展狀況。  他說,西湖龍井茶久負盛名、譽滿天下,具有很高的品牌價值。
  • 中國是茶葉生產大國,卻沒有一家世界知名的茶葉品牌
    茶文化世界上最早喝茶的地方,很多人知道是我們中國,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 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而巴蜀地區常被稱為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 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制茶業最初興起於巴蜀。 茶是中國人發明的,可世界上最愛喝茶的國家卻不是中國,儘管中國一年消費16億磅(約7.3億千克)的茶葉,是最大的茶葉消費國,但是一提到人均兩個字,這個座次就會變得很低,中國大陸的年人均茶葉消費量在全世界排名僅在19位。
  • 蘭州茶博會"匯集"萬種茗茶茶具 引眾享茶文化盛宴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27日電 (記者 崔琳)27日,第五屆中國(蘭州)國際茶業博覽會在甘肅國際會展中心啟幕,匯集了綠茶、紅茶、黑茶、烏龍茶、黃茶、白茶等六大茶類近萬種茗茶。展館內集中亮相了近5萬件紫砂·陶瓷藝術作品及江西、廣東、福建、浙江、臺灣、日本等各地各類多種瓷器茶具產品、茶文化配套用品,引眾共享中國茶文化盛宴。
  • 中國飲茶起源什麼時期?茶葉經歷了什麼才走向世界?
    眾所周知,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與其他民族文化相比,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喝茶一直以來深受許多人的喜愛,可謂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然而你可能喜歡喝茶,但是你了解茶的歷史文化嗎?中國飲茶文化起源什麼時期?今天就跟茶人記一起來看看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