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會嚴建紅:陸羽國際集團的茶文化中國夢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陸羽會 天門獻給世界的茶禮

----陸羽國際集團的茶文化中國夢

從唐朝到現代,從北京、上海到斯裡蘭卡、紐約,從故宮書院到四季酒店,從私人飛機主人到古典收藏家,從外灘遊艇會、高爾夫球會到法國拉菲酒莊年會、愛馬仕年會。這些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有一個名字、一個品牌作為紐帶,那就是陸羽和陸羽會。

陸羽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陸羽創立的茶道、茶藝和茶文化,與瓷器、絲綢、書畫一道,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和最國際化傳播的中國符號。

2013年,作為天門市重點招商企業,整合天門陸羽研究會下屬天門陸羽文學泉公司和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陸羽企業,陸羽國際集團在天門正式掛牌。集團以「陸羽會」為核心品牌,以「名茶第一會、茶道第一會」為願景,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開設數間陸羽茶樓和陸羽會茶文化中心,使人們得以近距離了解茶聖陸羽、中國茶文化。帶領陸羽會走向全國、全世界的,正是陸羽國際集團董事長嚴建紅。

今年41歲的嚴建紅是九真鎮嚴場村人,畢業於湖南財經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後獲西安交大金融和管理博士學位,紐約大學斯頓商學院博士訪問學者。

嚴建紅喜歡茶,他的理解是:茶可以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物質生活必須品,也可以是「琴棋書畫茶香花」-精神生活藝術表達。但長期以來,作為茶聖故裡,天門的茶文化名片卻一直沒有擦亮。一個偶然的機會,天門市委市政府兩位領導關於「陸羽是天門的,湖北的,中國的,世界的」論斷,和做好陸羽需要「大情懷、大資本、大人才」的理念,引起了嚴建紅深深的思考,作為家鄉的一員,嚴建紅想著應該為家鄉陸羽產業做點什麼。

2012年,在天門市委市政府關心、全國各地天門商會企業家和研究會成員一致支持下,天門陸羽研究會下屬的陸羽文學泉公司成功改制,籌建陸羽國際集團,彼時還在金融企業擔當高管的嚴建紅,兼任了集團戰略顧問,開始傾注資源投身家鄉建設、推進陸羽茶產業的發展。一份幾千年來積澱下來的厚實產業,一個幾代人不懈奮鬥的綠色夢想,都匯聚成一副重重的擔子,壓在了當時嚴建紅肩上,並很快迎來了第一次挑戰。

2013年,正值陸羽誕辰1280周年。嚴建紅憑藉敏銳的判斷力,與市政府商定,決定舉辦了天門有史以來最大的的茶文化活動――陸羽誕辰1280周年系列活動,邀請國內茶文化專家學者、茶文化愛好者及部分企業家近400人參加。

紀念活動以「弘揚陸羽文化、促進經貿發展」為主題,策劃了紀念茶聖陸羽誕辰1280年謁拜儀式、大型花鼓戲「茶緣」文藝演出、天門市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茶聖杯」美術作品展覽、首屆「陸羽杯」國際茶道邀請賽等一系列內容。來自斯裡蘭卡等國內外知名商貿界人士還與我市商談合作事項,籤訂了重要的國際茶葉標準引進和交易合作的戰略協議。

效果立竿見影,盛大的茶文化活動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更重要的是,活動凝聚了天門本地和在外天商企業家的人心,弘揚陸羽文化、振興陸羽產業,天門人的精神坐標再次凝聚。

同時,經過2年的發展,陸羽國際集團迅速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武漢等全國8個城市設立了分部,在海外斯裡蘭卡、香港和紐約設立代表處,以陸羽茶樓和陸羽會,匯聚天下天門人、湖北人、中國人和所有高雅之士,正在成為向全球範圍內推廣中國名茶、陸羽茶道的茶文化第一歷史品牌企業。

2. 在嚴建紅的思路中,「打造名茶第一會,茶道第一會」是公司發展的最終目標。

成立於1983年的湖北省天門陸羽研究會,是全國最早成立的從事陸羽研究的社會團體,在國際、國內學術上有一定影響力,但在產業化方面落後於市場。傳承1300年陸羽精神、挖掘30年研究會積澱,嚴建紅對公司品牌發展戰略進行了規劃。

嚴建紅總結了陸羽會的三大特色:一是品牌歷史最悠久,二是品質最高端,三是茶文化是唯一和首選。

圍繞這三大特色,公司實施打造精品品牌戰略,相繼在浙江杭州、雲南、福建等名茶產區收購和擁有十大基地,並邀請數十名國內外一流的育種、種植、生產、選茶專家和顧問,遍巡中國主要產茶區,甚至不遠萬裡到國際名茶產區進行比較品鑑,以甄選不同年份、不同時節的最純正優質、最體貼宜人、最貽養身心的茶,推出包括了綠、白、黃、青、紅、黑六大茶類十大名茶。

同時,為將陸羽會打造為會員身邊的茶道會客廳,嚴建紅還採取「會中會」的模式,通過在五星酒店、機場高鐵貴賓廳、私人銀行、私人飛機中創建陸羽會,以企業定製的陸羽會茶室,面向大眾的陸羽茶樓,將高端高雅的茶道,和健康養生的生活方式,方便地帶給全世界每一位品味人士。

3. 與許多行業相比,中國茶葉行業對先進工藝、技術和設備的應用,以及標準執行、交易方式仍處在十分落後的階段。

換句話說,誰能在茶產業科技、標準和交易方式上領先,誰就將在茶產業今後幾年的快速發展中,贏得先機。

嚴建紅以其特有的洞察力,制定了陸羽國際集團「一個品牌、三個平臺」的發展戰略,即以陸羽標準和文化為核心競爭力,打造高端高雅的茶文化品牌「陸羽會」,和引領行業發展的陸羽國際檢測、中國茶交易和陸羽國際茶文化中心。

嚴建紅打了這樣一個比喻,如果我們把「陸羽是茶、茶是陸羽」當作1.0版本的陸羽公司,把「陸羽會」當作是2.0版本的陸羽集團,那麼「三個平臺」就是3.0版本的陸羽國際集團的未來。1.0版本賣的是茶,2.0版本賣的是服務和文化,3.0版本,希望以檢測和交易中心服務茶行業,以陸羽國際茶文化中心匯聚中國傳統文化和國際時尚,打造國際核心城市和全球核心茶產區文化地標,以更好弘揚陸羽、弘揚中華文化。

為了光復有1300年歷史的陸羽茶經樓,目前,陸羽國際集團和政府一道投資2000萬元,邀請國際頂尖的設計師,以一流的設計團隊、一流的施工團隊、一流的運營團隊對住於陸羽故園的茶經樓進行裝修。1、2、3樓為大眾開放廳,4、5、6樓為博物館,7、8樓為陸羽書畫院,9樓為藏經閣,預計可以在11月份對外開放。

按嚴建紅的設想,2014年至2018年,陸羽國際集團還將在天門建立包括陸羽國際茶檢測和交易中心在內的四大中心,以國際通行的市場化的手段來解決茶葉領域的食品安全問題。通過檢測交易中心,指導茶葉科學安全生產,提升茶葉農戶收入,根治茶賤傷農問題,從而解決茶葉領域的三農問題。同時,交易檢測相互配套,把過去農貿市場型的各地無標準化、小農經濟時代的茶城,打造成標準化茶葉合約和電子交易市場,實現茶葉價格發現,提升茶葉交易的公平性、時效性和流通性,促進茶葉現代化貿易,降低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

嚴建紅充滿信心地說,屆時天門將會成為真正的茶道聖地、中國茶城。

相關焦點

  • 2018陸羽國際茶文化周開幕 暨陸羽會漢口茶文化體驗中心開業慶典...
    作為中國高品質茶和茶文化的服務商,陸羽會以標準的茶產品和茶服務提供陸羽精選、陸羽七茗、陸羽藏品、陸羽學院培訓等系列產品和服務,業務覆蓋全國核心省份和各大城市,成為各大行業企業、社會組織、線上線下渠道專業茶和茶文化服務標配,為客戶打造身邊的陸羽會、全國的移動茶室、將茶的健康、收藏、社交、文化價值帶給每一位品位人士。
  • 陸羽茶交所嚴建紅:茶是健康美好生活
    如果你認可嚴建紅和陸羽國際集團的理念,你也許會問:中國的茶文化到底有多博大精深?中國茶有標準體系嗎?中國茶業產業發展得究竟如何?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會讓很多中國人心生自豪,而對後兩個問題的回答,卻會讓人陷入深思。傳統茶業市場缺少專業標準體系,束縛了中國茶產業和茶文化發展的腳步。湖北是中國茶文化的濫觴地,萬裡茶道從這裡啟程。
  • 陸羽國際集團嚴建紅:陸羽大學戰略啟動茶文化創新孵化平臺
    此次會議共有來自產學研企媒等單位30餘位嘉賓代表出席,會上協商共建「陸羽大學及陸羽國際茶博物館(武漢)產業級創新創業孵化平臺」。並提出以陸羽大學匯聚頂流資源,打造國內唯一的陸羽茶文化科技金融產業創孵中心與高地,進一步提升陸羽品牌影響力、文化輻射力、產業推動力。
  • 陸羽國際集團董事長嚴建紅在上海總部揭牌儀式上的講話
    ,集團上海總部職場包含了集團上海總部、陸羽會上海總部以及茶交所上海中心。2017年我們提出了三大工程,第一個工程叫做「1+1」工程,就是我們終於把中國傳統的、不透明的、產業化程度很低的這樣一個行業通過我們的「1+1」聯繫到一起,通過我們的文化團隊、標準團隊、金融團隊和市場團隊,從此中國茶可以標準化、產業化、現代化,也必將走向國際化,也可以重複過去消費品出現十倍百倍甚至千倍增長的業務局面。
  • 嚴建紅:陸羽茶產業邁入網際網路大潮
    2020年11月21日,由中國農業展覽協會農產品電商工作委員會、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陸羽國際集團(下稱「陸羽國際」)、武漢陸羽國際茶業交易中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茶產業網際網路創新高層研討會在京隆重舉行。
  • 北京陸羽會茶空間‖一期一會,陸羽茶道培訓本周開講!
    2015年7月1日至9月30日內,凡陸羽會聯盟單位會員(樊登讀書會、理大師、百場會、金融客咖啡等)僅需註冊支付100元即可成為陸羽會茶親,享受以下權益:1、A 價值3000元陸羽茶道培訓課程(每周一次,共計24課時); B 陸羽會茶空間三次免費茶道品鑑資格(價值
  • 【活動回顧】陸羽會抄心經品茗
    2017年3月18日,NYU校友齊聚陸羽會,用最虔誠的心書寫一段人生智慧,蕩滌心靈,祈福許願。
  • 從天仁到天福——陸羽茶藝傳(一)
    「陸羽篇」陸羽一生工於詩文,惟傳世不多。陸羽在生時所著的《茶經》,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關茶業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由中國茶道的奠基人陸羽所著。此書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
  • 玉蒼之南:【中國茶葉歷史】第五階段——迅速發展的茶文化
    特別是對唐代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有重要作用,促進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從唐代開始,茶葉的產地就迅速增加,到中唐時期最為興盛。 後來飲茶之風開始彌散,中唐以後,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陸羽所著的《茶經》問世。 著作中將茶的生產技術和飲茶方法總結提高為新的學問和文化,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也促進了中國茶葉的發展。 唐代的中後期,茶葉已經成為了舉國之飲。
  • 中國的茶文化從何而來?背後又有什麼內涵?
    中國獨特的「茶文化」歷史起源談及中國人飲茶的歷史以及因此而形成的「茶文化」,想必很多酷愛飲茶之人都會非常感興趣。畢竟茶文化作為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起源、形成與發展歷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性。
  • 講座回顧 | 何為好茶 —— 從中國茶文化的角度
    正是這些多樣性,構成了歷史與現實中的中國茶文化現象。《華陽國志》中有五處記載了茶文化內容,表明至少在周代,中國四川、雲南已經開始種茶。《太平御覽》、《茶經·七之事》也引用三國·魏·張揖《廣雅》中:「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 茶資訊| 中國茶葉學會成立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
    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的成立是中國茶葉學會在中國科協支持下,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中國茶文化的國際傳播的重要舉措。全球茶人相聚雲端線上線下齊互動 成立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 中國科協國際聯絡部副部長王慶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陳宗懋,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國富、副會長孫忠煥,杭州市茶文化研究會會長何關新,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姜仁華,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江用文,農業農村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魯成銀,浙江省科協國際民間科技交流中心主任顧繼紅,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王嶽飛
  • 中國茶文化,茶與文化的融合,民以茶待客的風俗,其精神內涵豐富
    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同時,中國茶文化也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禮儀。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與中國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
  • 鄭培凱:陸羽與茶道審美(上)
    我們講茶文化,講到頭來,最了不起的,在人類歷史上開創了茶文化深刻內涵的,就是陸羽先生,因為他寫了一部《茶經》。這部《茶經》是在唐代寫的,其中特別說到:「茶之為用,味至寒,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他講茶的功用,先講了茶的藥用。從古代一直到唐朝,茶作為一個可以解毒的藥物,是大家都認識的。
  • 陸羽《茶經》寫作始末
    皎然長年隱居湖州杼山妙喜寺,但「隱心不隱跡」,與當時的名僧高士、權貴顯要有著廣泛的聯繫,這自然拓展了陸羽的交友範圍和視野思路。陸羽在妙喜寺內居住多年,收集整理茶事資料,後又是在皎然的幫助下,「結廬苕溪之濱,閉門對書」,開始了《茶經》的寫作。公元780年,在皎然的傾力資助下,陸羽嘔心瀝血三十載的三卷本七千餘字的《茶經》終於付梓。
  • 周杰倫的「爺爺泡的茶」聽了多年,萬萬沒想到陸羽是在這裡泡的茶
    簡單的詞句融合獨特的旋律傳達源遠流長的中國茶文化,並在輕描淡寫中刻畫了一個關於親情的故事。但是今天的主題不是爺爺,而是後面的陸羽,這首歌給當年的我帶來的最大的疑惑就是——陸羽是誰?他又是在哪裡泡的茶呢,這麼有名。我在一次去蘇州虎丘的旅行中,無意中找到了陸羽泡茶用的井,但是那種感覺真是,說不出的激動,還專門錄個視頻作為紀念呢。說起陸羽,那就是和茶息息相關。
  • 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舉辦 海內外嘉賓論道茶文化的...
    此次論壇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僑聯共同指導,福建日報社主辦,東南網承辦,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中國茶葉學會、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福建省茶葉學會支持舉辦。
  • 大型茶文化紀錄片《茶界中國》今晚開播
    提到茶的內涵,《茶界中國》策劃顧問,光明日報副總編劉偉先生講到,「琴棋書畫、茶瓷針繡」,茶文化根植於每個中國人的靈魂深處。從陸羽《茶經》,到絲綢之路,再到今天,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茶葉生產和消費經濟體。作為中國的文化符號,希望通過《茶界中國》紀錄片將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世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