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正式在杭揭牌成立。茶起源於中國,聞名於世界。中華茶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了「清」、「敬」、「廉」、「和」、「美」、「樂」等精神內涵。自五世紀開始,中國茶通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傳播至亞洲、歐洲及美洲等國家,豐富了不同國家人民的生活。2019年12月,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以讚美茶葉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促進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是國際社會對茶葉價值的認可與重視。
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的成立是中國茶葉學會在中國科協支持下,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中國茶文化的國際傳播的重要舉措。
全球茶人相聚雲端
線上線下齊互動
成立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主會場設立在浙江杭州。來自中國、韓國、斯裡蘭卡、俄羅斯、義大利、尚比亞、烏克蘭、巴基斯坦等19個國家的70餘名嘉賓和媒體朋友蒞臨現場。同時,來自阿根廷、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印度、義大利、日本、韓國、馬來西亞、俄羅斯、南非、斯裡蘭卡、土耳其、英國、美國等36個國家近400名外賓通過Zoom平臺參與本次活動。
中國科協國際聯絡部副部長王慶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陳宗懋,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國富、副會長孫忠煥,杭州市茶文化研究會會長何關新,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姜仁華,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江用文,農業農村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魯成銀,浙江省科協國際民間科技交流中心主任顧繼紅,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王嶽飛,浙江農林大學漢語國際推廣茶文化傳播基地主任王旭烽,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首席茶葉專家羅列萬,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陳中傑,中國茶葉博物館館長包靜等領導出席本次會議。
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江用文研究員出席成立會議並致辭。他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實踐平臺。實現「一帶一路」倡議的「五通」目標,「民心相通」是基礎,而「民心相通」必須「文化相融」,這就需要文化傳播和交流先行。茶文化作為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應責無旁貸地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茶葉學會在中國科協的支持下,成立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將堅持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理念,為茶文化研究者、傳播者和愛茶人服務,與相關單位合作開展茶文化研究,舉辦茶文化對外培訓,加強與各國涉茶社會團體或機構的交流合作。
中國科協國際聯絡部副部長王慶林先生祝賀中國茶葉學會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成立,並希望中國茶葉學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社會團體和機構以茶文化為媒介,積極開展合作交流,促進各國人民在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和價值觀等方面的了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交流。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姜仁華研究員指出,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的成立,是中國茶葉學會在茶文化研究與傳播方面新的有益的探索與實踐。他對中心今後的建設發展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希望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以茶為媒、以茶會友,交流合作、互利共贏;二是希望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創新工作理念,不斷開拓茶文化合作交流的新機制。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國富先生在講話中指出,茶文化的研究與培訓工作意義重大。茶是健康之飲,給人帶來身體和精神的雙重享受。茶與茶文化在增強人的心力、體力、免疫力和抵抗力方面有積極的作用。同時,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清飲、調飲、藥飲、衍生品食用飲和情感體驗共情飲等品飲方式逐漸多元化,內涵也更為豐富。通過研究,了解國內外茶文化的共性與特性;通過培訓,讓更多的人享受到茶這一杯健康之飲。
會議由中國茶葉學會副理事長、浙江大學茶學系梁月榮教授主持。
20餘家國內外團體和單位齊祝賀
茶香飄四海,共飲一杯茶!
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的成立先後收到了海內外20餘家社會團體和單位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陳宗懋研究員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教授的視頻祝福。
發來視頻祝福的國際社團/單位有:
澳大利亞茶文化學會
英國茶葉委員會
加拿大茶葉學會
加拿大茶葉與花草茶協會
德國漢諾瓦萊布尼茲大學
韓國國際茶俱樂部
泰國皇太后大學茶葉與咖啡研究所
日本中國茶協會
尼泊爾茶葉協會
馬來西亞國際茶文化協會
馬來西亞茶業商會
發來視頻祝福的國內社團/單位有: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
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
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農業農村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中華茶人聯誼會
華僑茶業發展研究基金會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茶葉分會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
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漢語國際推廣茶文化傳播基地
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
中國茶葉博物館
中國茶葉拍賣交易服務有限公司
4項英文版團體標準首發
成立會上,中國茶葉學會首次對外發布了《茶藝職業技能競賽技術規程》《少兒茶藝等級評價規程》《中國茶藝水平評價規程》《茶葉感官審評水平評價規程》等4項英文版團體標準。
中國茶葉學會是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認可的具有發布團體標準資質的國家一級學術性社會團體,並且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茶學專業學術社團。截止目前學會已發布團體標準7項,並有30餘項團體標準在編制中。上述4項英文版團體標準的發布,不僅為了推進標準領域的國際交流,而且將積極推動全球茶文化的交融與互鑑。
首批海外會員聯絡點授牌
成立會上,還為澳大利亞坎培拉、加拿大多倫多、韓國益山、日本東京及馬來西亞吉隆坡等5個中國茶葉學會海外會員聯絡點授牌,這是中國茶葉學會加強與海外會員的溝通與交流、合作與發展的重要橋梁。海外會員聯絡點的搭建,有利於組織舉辦海外茶事活動,有效提升海外會員凝聚力。
中華茶文化展示 亮點紛呈
值此成立會議之際,中國茶葉學會還邀請了農業農村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質量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魯成銀研究員和中國茶葉學會茶藝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西泠印社社員於良子副研究員分別圍繞六大茶類和中國茶文化發展簡史作專題分享。
同時,向與會嘉賓展示了傣家竹筒茶、土家族油茶湯、四川長嘴壺等飲茶習俗和恩施玉露等茶葉傳統製作技藝。
線上線下嘉賓通過專題報告和民俗等展示,深刻感受到中華茶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以茶為媒 加強對外文化交流
下一步,中國茶葉學會將以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為依託,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的涉茶社會團體或機構的友好合作,加強茶文化交流與人才互訪;積極開展國際茶文化培訓,編輯出版外文版茶文化書籍,以講好中國茶故事為著力點,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
本次活動還通過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湖南電視臺茶頻道、說茶傳媒等平臺進行了同步直播,累計在線收看8萬餘人次。
觀看直播回放方式
本次活動已在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茶頻道、說茶傳媒等多個平臺同步直播,歡迎收看直播回放。
多平臺直播
01
直播媒體支持單位:
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
識別二維碼
點擊進入直播間觀看!
02
技術支持單位:
說茶傳媒
識別二維碼
點擊進入直播間觀看!
03
直播媒體支持單位:
湖南電視臺茶頻道
識別二維碼
點擊進入直播間觀看!
04
圖片直播
原標題:《茶資訊| 中國茶葉學會成立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