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的「芝麻胡同」真的存在嗎?

2020-12-23 百家號

2019年年初,一部《芝麻胡同》火爆晚間檔,流暢的劇情、純正的京腔京韻和民俗風味一下子抓住了觀眾。不論是劇中夫婦間插科打諢的日常,還是應對家裡家外的人情世故,都透著老北京人的幽默、智慧和講究。

《芝麻胡同》劇照
沁芳居掌柜嚴振生制醬

劇中嚴家的營生,是芝麻胡同裡一家有著百年傳承史的老字號醬菜鋪,名為「沁芳居」。劇中大量的醬菜鋪行話以及原料採選、踩黃子、聽缸等制醬步驟的描述,可謂妙趣橫生。很多看過的人都不免猜測,嚴振生和沁芳居是否有原型,沁芳居和六必居是否有關聯。然而經小志考究,發現北京歷史上並沒有「沁芳居」這個醬菜鋪,也沒有其他同名商號。

據悉,《芝麻胡同》不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沁芳居的原型也不是六必居,但是一定程度上,沁芳居的設定借鑑了六必居。

沁芳居夥計踩黃豆制醬
位於前門的六必居醬菜園

然而很多人在追劇之餘,會不禁產生一個疑問:「北京真的有芝麻胡同嗎?」答案是,芝麻胡同確實存在過,而且不止一條。除電視劇「同款」建國門地區的芝麻胡同外,還有兩條分別是交道口地區的黑芝麻胡同和景山街道的汪芝麻胡同。

名為芝麻胡同,但這三條胡同和芝麻還真沒什麼關係,而是和喪葬行業中的紙馬店有些淵源。據傳以前這幾條胡同裡,分別有著羅姓、何姓、汪姓等人,靠著服務於喪葬祭祀的紙馬店而得名。

今兒個,小志就和您說說這戲裡戲外的芝麻胡同。

芝麻胡同

原版的芝麻胡同,舊稱羅紙馬胡同,明朝屬明時坊,清朝屬正藍旗,位於東城區北京站街西側,呈東西走向。東起郵政樞紐西牆,西止北鮮魚巷,南有支巷通蘇州胡同。全長僅69米,寬5米。據《京師坊巷志稿》記載,光緒時改稱芝麻胡同,民國後沿稱。

芝麻胡同的地理位置

小志查閱史料,並未發現芝麻胡同中居住過劇中嚴振生那樣的老字號掌柜,但這條胡同裡,卻先後走出了兩位著名畫家。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芝麻胡同內有一處「竹簫齋」,是我國著名國畫家、書法家許麟廬的宅邸。

許麟廬(左)李苦禪(右)與恩師齊白石

許麟廬先生1916年出生於山東蓬萊,1945年經國畫大師李苦禪介紹,拜齊白石為師,此後的十三年間一直相伴左右,研墨理紙,深得齊派藝術的真諦,畫藝大成後,以「東城齊白石」名貫京華。

許麟廬作品

著名畫家黃永玉回憶:許宅位於芝麻胡同8號,獨門獨院,栽種許多花木,院內滿是大大小小的金魚缸。春天養畫眉,夏秋餵蛐蛐,一派悠然景象。

在許老居住於此的歲月裡,東城芝麻胡同許家,成為錢瘦鐵、黃永玉等知名畫家常去的地方。直到1984年,許麟廬先生才從芝麻胡同遷至西便門一帶,後又幾度搬遷,最終竹簫齋於2002年遷至順義。

許麟廬與唐雲在芝麻胡同

另一位畫家,就是以畫作《殘冬京華圖》享譽盛名的王大觀。他出生在芝麻胡同裡一戶貧苦的回民家庭,自幼家貧,十四歲就當了鐵路雜工。因其幼年間多次搬遷,最初居於芝麻胡同幾號已無從考證。

王大觀

多次輾轉的經歷,讓他自小便對平民生活有深入了解和細微體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見到了《清明上河圖》的摹本,氣勢恢宏的畫面,啟發了王大觀的靈感。十一二歲時,他便能用毛豆蘸墨,描繪出廠甸廟會街景。

王大觀的繪畫創作態度十分嚴肅,他的巨幅長卷《殘冬京華圖》耗時十年,這幅反映舊京民俗風情的巨作方得問世,王大觀將自己幼年的生活經歷盡收畫中。縱觀其一生,可謂「一生心血賦京華」。

殘冬京華圖(部分)

黑芝麻胡同

黑芝麻胡同地理位置

黑芝麻胡同位於鼓樓東大街南側,呈東西走向。東起南鑼古巷,西止南下窪子胡同。全長265米,寬五米。黑芝麻胡同,明代屬昭回靖恭坊,稱何紙馬胡同。據傳,此胡同有一何姓糊紙馬者,開有一「七巧齋」作坊,故名。後人以其諧音訛稱何芝麻為黑芝麻。民國後沿稱。「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稱輝煌街七條,後恢復原名。

黑芝麻胡同

清光緒時期,黑芝麻胡同13號為內務府大臣奎俊的府邸。奎俊,字樂峰,滿洲正白旗人,瓜爾佳氏,蒙古族。歷任四川總督、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等職,他也是清朝著名政治家榮祿的叔父。

此院原為一座帶花園的建築組群,東西四路,南北五進,東部為花園,西部是住宅。作為住宅的13號院建在高臺之上,七級臺階上為廣亮大門一間。門內有一字影壁。院落分為東西兩路。東路一進院倒座房五間,一殿一卷式垂花門,門內正房三間,兩側耳房各一間,正房東北角廊之東牆處,原有屏門可通往東部的花園。西路一進院倒座房九間,北有八間過道房,通過門道進二進院,有一殿一卷式垂花門將二、三進院分隔。

除五進院落的規格外,黑芝麻胡同13號院房屋之簷柱、廊子之廊柱尺寸均超過清《工程做法則例》規定。凡此種種都彰顯出其主人的身份與財力。

民國時期,此院售予曾任國民黨中央執委的顧孟餘,亦被稱為顧孟餘故居。2003年被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花園部分現已改為黑芝麻小學。

黑芝麻胡同13號

汪芝麻胡同

汪芝麻胡同地理位置

汪芝麻胡同位於張自忠路南側,東西走向。東起東四北大街,西止南剪子巷,南與汪魏新巷相通。全長436米,寬6米。明代屬仁壽坊,稱汪紙馬胡同。據傳,此胡同內有一汪氏紙馬店而得名。清代屬正白旗,稱汪芝麻胡同。民國後沿稱。

芝麻胡同19號,現為北京市第一幼兒園,其前身為北京市第一託兒所,創建於1949年。解放前,位於東城區乾麵胡同的紅十字會。1954年,遷到此地,改名為北京市第一幼兒園。

除了學校,汪芝麻胡同裡像樣的宅子也有不少,其中35號、45號、49號、53號、56號以及59號都被列為了東城區第二批四合院掛牌保護院落,還有一處汪芝麻胡同28號被列入東城區第三批文物普查項目。

28號院,是奕謨貝子的底邸。貝勒銜固山貝子愛新覺羅·奕謨,是嘉慶帝之皇孫,惠親王綿愉的小兒子。因在惠王府諸子中地位最低,只承襲了個固山貝子的封號。但其實準確地說,這裡僅僅是他的辦公室而已,而真正的奕謨府位於東四九條。

汪芝麻胡同19號北京市第一幼兒園

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的變遷,承載著胡同文化的人越來越少,表現胡同文化的生活方式和建築也越來越少了。一部能反映時代生活的影視作品,細細品味之後,更能感受到它其實也是一種生活理念的傳達。藉由這種形式,一些人觸發了回憶,一些人了解了這其中蘊含的地域文化。

參考資料來源:

[1]《北京胡同志》

[2]《北京市東城區地名志》

[3]《黑芝麻胡同曾住過哪位京城大財主》等

相關焦點

  • 走出《芝麻胡同》:與「正妻」平起平坐的「平妻」,真的存在嗎?
    最近,一部由何冰、王鷗、劉蓓等主演的電視劇《芝麻胡同》熱映。劇中由何冰飾演的民國時期北京老字號醬菜鋪「沁芳居」的東家,由於因緣際會,且幸且不幸地,擁有了兩個老婆。在劇中,何冰的正妻是劉蓓飾演的林翠卿,而另一個後進門的但是明媒正娶、平妻待遇的,則是王鷗飾演的牧春花。所謂平妻,就是地位大大高於小老婆妾室之類,一切都是與正妻平等的待遇。
  • 《芝麻胡同》在非洲熱播,成為中國優秀影視劇出海又一典範
    7月2日,國產電視劇《芝麻胡同》將在四達自辦頻道Sino Drama落下帷幕。在一個多月的播出期裡,該劇在肯亞、奈及利亞、象牙海岸等非洲國家中掀起了一陣收視熱潮,觀眾紛紛表示,「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中國電視劇」。
  • 《芝麻胡同》的「大膽」
    劉家成坦言,他之前作品中的京味都多少有點「收著」,但《芝麻胡同》將更加「大膽」地展現京味文化。由編劇劉雁執筆,劉家成擔任製片人並執導,匯集了何冰、王鷗、劉蓓等演員的京味年代劇《芝麻胡同》於2月22日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雙臺聯播,愛奇藝全網首播。
  • 電視劇《芝麻胡同》催淚收官,浮世萬象回歸家之本源
    《芝麻胡同》拋棄「臉譜化」人物塑造善惡是非探索中明晰人性複雜《芝麻胡同》集結了何冰、王鷗、劉蓓、馮文娟、侯煜、畢彥君、方子哥等老中青三代演員陣容,在開播初期即以絕對的演技實力吸引了大批觀眾的關注。《芝麻胡同》讓「京味劇」成功過江禮義仁智信中華傳統締造人生內核影視劇的創作依據創作者的經歷與生活背景,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著地域屬性,這就造成了觀眾的分散,甚至更多極具鮮明地域屬性的劇作,往往在跨地域播出時很難達到全國熱度的均衡,「跨不過長江」的問題十分顯著。
  • 王鷗何冰難撐起《芝麻胡同》口碑,同是京味劇《正陽門下》更有料
    文/星宿老怪近日,隨著電視劇《芝麻胡同》的熱播,關於該劇的熱議也風雲迭起。不少曾對該劇報以期待的觀眾紛紛棄劇。因為架構和劇情上都存在著邏輯的槽點,該劇也從開播時萬人空巷的盛況,淪落為口碑低迷的雞肋劇。其實,作為劉家成導演的「京味兒劇」三姊妹,《芝麻胡同》雲集了不少老戲骨,口碑卻相較姐妹篇的《正陽門下》《正陽門下小女人》相差懸殊,遭遇「收視率」滑鐵盧,看似偶然,其實卻是有很多必然的因素存在。《正陽門下》《正陽門下小女人》《芝麻胡同》三部劇,無論是時代背景、還是地理文化環境都很相似,講述的也都是民國末年至20世紀末,發生在皇城根下的四合院故事。
  • 專訪《芝麻胡同》編劇劉雁:嘎嘣脆的臺詞,道不盡的芝麻人生
    在一間老北京的醬菜園子「沁芳居」裡,《芝麻胡同》用一個傳承子嗣的引子,講述了醬菜鋪老闆嚴振聲和兩個女人林翠卿、牧春花以及芝麻胡同裡的一家人,在經歷新中國前後兩個時代中命運沉浮的人生故事。 雖是醬菜行當的「年代行業劇」,《芝麻胡同》表現的也是平頭老百姓過日子的邏輯和道理,經得起咂摸的人心人情。
  • 《芝麻胡同》雖平庸,但地域文化題材劇的潛力仍存
    讀娛 | yiqiduyu文丨林不二子《芝麻胡同》播出了31集,京味兒濃鬱是最常見的觀後感,然而這部劇在豆瓣上的口碑卻不及同一導演此前拍攝的京味兒劇《情滿四合院》。《芝麻胡同》的口碑不如《情滿四合院》,可能從兩部劇的劇情介紹上就能得出一個原因。
  • 《芝麻胡同》之匠人精神
    聽說《芝麻胡同》比以往劉導的戲更好看,是地道的老北京故事,而且圍繞一家老字號的「沁芳居」展開,實景搭建了老北京的一條街,劉導的要求是極為嚴格甚至苛刻,從一件小的刀具到演員的選擇還有場景、氣氛都是要做到無可挑剔,所以對《芝麻胡同》就有了一份期待。
  • 芝麻胡同吳友仁和牧春花結局是什麼 牧春花有生下孩子嗎
    【芝麻胡同吳友仁和牧春花結局是什麼 牧春花有生下孩子嗎】《芝麻胡同》裡的吳友仁是一個國民黨,不過其實他不是最壞的人。畢竟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心心念念的牧春花,雖然在後來牧春花跟他發生了關係,那也不過只是一夜的夫妻。這個吳友仁的結局有點讓人感覺到好奇。》》》《芝麻胡同》結局是什麼揭秘 嚴振生一共有幾個妻子
  • 《老中醫》《芝麻胡同》——又要有經典電視劇了!
    《老中醫》《芝麻胡同》——又要有經典電視劇了!最近小有名氣的《老中醫》,還有口碑不錯的《芝麻胡同》,今天就來說說那些適合叔叔阿姨們的最近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喜歡,就給點個讚吧!《老中醫》這部電視劇由陳寶國、馮遠徵、許晴和陳月末主演,光看演員陣勢就覺得這部電視劇非常的靠譜!小編看了幾集,還是有一點當年馮遠徵那個《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感覺,對他有一種迷之害怕。
  • 《芝麻胡同》一枚玉墜讓小黑輕易活命,是編導偷懶嗎
    到現在《芝麻胡同》播出將近一半了,作品中的一些槽點該出現的也都出現了。前一番兒因為牧春花(王鷗 飾)被吳友仁迫害,而使該劇招來一大拔兒口水和吐槽。同時劇情邏輯也存在一些無法忽視的BUG。比如,小編在其他文章中所說過的,三個不能生育的老婆都被吳友仁(海一天 飾)給趕上了,世間竟有那麼寸的事兒嗎?
  • 冷門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老中醫》與《芝麻胡同》為何能收視領先
    說到收視領先的電視劇,很多人第一時間也許會想到言情劇、家庭倫理劇.......很少有人會認為冷門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能夠引領收視,而近期開播的《老中醫》和《芝麻胡同》卻做到了。《老中醫》收視排列第二,《芝麻胡同》在雙臺聯播的情況下,對平臺的收視產生了分流,但即使如此,《芝麻胡同》的兩個播放平臺收視都位列前十。若說這兩部劇領先收視的秘密是什麼?
  • 電視劇《芝麻胡同》定檔2.22 何冰王鷗劉蓓駐小胡同演大人生
    在溫婉舒緩的音樂中,嚴家大院幾十年平凡生活景象在預告片中徐徐展開,制醬醃菜的匠心手藝、嬉笑怒罵的合家親人,以及瀰漫著煙火氣的京城風景,觀來都似身臨其境,引人入勝。而同步公開的劇照,也將劇中角色關係首度曝光,發生在芝麻胡同的百姓故事令人動容共情。
  • 《芝麻胡同》中的老北京醬菜,有歷史也有人情
    北京衛視上演過一部京味電視劇,叫做《芝麻胡同》,這部電視劇以解放前與解放後為背景,書寫了沁芳居醬菜園的愛恨情仇。 沁芳居老闆嚴振聲說,「老百姓什麼時候都離不開這口醬菜」。在《芝麻胡同》中,醬菜園的數量還是挺多的,嚴振聲說,沁芳居的生意是除了六必居幾個大的醬菜園外,就數他們是生意最好的,可見即使有六必居,其餘的醬菜園照樣遍地開花。餘白在《舊京舊憶》中這樣記載:「北京為華洋薈萃之地,商賈雲集,繁華鼎盛,為各省冠。
  • 除了京味 《芝麻胡同》原來牛在這兒
    提到這部劇,大家提出的關鍵詞大多數是「京味京韻」、「原汁原味」,這也成了《芝麻胡同》廣受關注的原因之一。首先做醬菜這個事情,在《芝麻胡同》的語境中,就是一個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事情。這個一定要比現實的邏輯要拔高一點。因為醬菜園子不但承載了劇中人愛恨情仇,還是像嚴老闆這種人的生活命脈,也是他們為之奮鬥的使命。作為一個老北京生意人,嚴振聲看待名聲高於一切,所以即便是世道不太平,他依然要堅持自己的進貨渠道,結果哥哥為幫自己去河北買大豆路遇兵匪搶劫而死。
  • 劇情越來越狗血,《芝麻胡同》是不是要爛尾了,你還想繼續看嗎?
    因為區別於《情滿四合院》中單一的家庭情感戲碼,《芝麻胡同》中沁芳居的歷史變革一開始在劇情中佔有不少戲份,像開篇處嚴振聲對醬菜老把式孔老痴的慧眼識珠,因為經營困難變賣古董、又與軍官吳友仁鬥智鬥勇,這些情節在單一的嚴家感情線之外,豐富了劇情內容,也給該劇增加了一定歷史厚度。
  • 《芝麻胡同》:這部劇裡,處處都是京味兒
    新劇《芝麻胡同》,熟悉的京腔京韻,同樣的幾十年的時代變遷生活況味,相比《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小女人》,《芝麻胡同》依然做出了其獨到新穎之處。在不失市井生活的真實細節質感的同時,故事不顯平淡拖沓,反而緊湊流暢,高潮迭起。說到「京味兒劇」,其實並不是有彎彎繞的京片子,有胡同四合院就能叫「京味兒」劇。
  • 《芝麻胡同》登天津吉林春節檔 花好月圓共團圓
    網易娛樂1月20日報導 芝麻胡同小人家,醃製人生幾十載。歲月流年裡,多的是有滋有味講不完的故事。電視劇《芝麻胡同》將分別於1月25日農曆春節大年初一、1月28日農曆春節大年初四登陸天津衛視、吉林衛視,陪觀眾朋友一起辭舊迎新,熱鬧開年。
  • 《老中醫》《芝麻胡同》《都挺好》老戲骨匯聚一堂,三月螢屏生機勃勃?
    作者|唐小仙兒在3月1日浙江、江蘇衛視聯播的《都挺好》播出之前,央視一套的《老中醫》與北京、東方衛視聯播的京味兒劇《芝麻胡同》PK正酣。從幕後團隊看來,《老中醫》由編劇高滿堂和導演毛衛寧搭檔奉上,《芝麻胡同》的劉家成與劉雁自然也不落下風,《都挺好》則是有正午陽光團隊保駕護航。
  • 聽《芝麻胡同》裡的地道北京味兒,感受胡同裡的市井濃情
    最近熱播的一部京味兒年代大戲《芝麻胡同》讓北京人又重溫了一次北京人最熟悉的生活